温总理引典告诫的何止是崔世安(等)

来源 :中华儿女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xncjwt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09年8月11日,温家宝总理会见新当选并获任命的澳门特别行政区第三任行政长官崔世安时,引用《左传》引逸周书“慎始而敬终,终以不困”来勉励崔世安。
  “慎始而敬终,终以不困。”温总理引用经典勉励崔世安,显得那么亲切、自然;告诫是那么精准、到位。就像一位兄长亲切地嘱咐兄弟,听了让人心动、温暖……
  “慎始而敬终,终以不困”,意思是谨慎地开始,不怠慢地终结,就不会有窘迫之患。
  温总理借古喻今,借古明志,借古劝人。从中可以“读出”温总理对权力的理解,对“公仆”的诠释;也不难看出温总理的忧患意识和对国家的一片赤诚之心……
  “慎始而敬终,终以不困”,温总理虽然说给崔世安,以对其鼓励和勉励。但是,作为泱泱大国的总理,告诫的何止是一个崔世安!是不是也在告诫各级领导干部? (摘自阎兆伟博客“新闻剑客”)
  看云南省长如何暗算“饭碗”
  “全国每7个贫困人口中就有一个云南人。”这不是一道简单的算术题,而是在全球性金融危机下云南面临的严峻现实,是迫切需要求解的一道方程式。
  与这道方程式相对应的终端答题者,是云南省省长秦光荣。自2009年开年第一天,秦光荣就一直在为这道方程式求解,可以作为例证的,是他在多个场合所提到最多的同一个词汇:就业。
  失业意味着影响社会不稳定的潜在因素在急剧增加,影响社会不稳定的潜在风险在迅速扩大。特别是很多大中专毕业生毕业即失业的社会事实,再次将地方政府在社会资源的调控能力和经济环境的创造能力推上了风尖浪口。因此,从这个角度看,就业问题将极大考验地方政府的政治智慧,也考验着一省之长的决策能力。
  固然,解决就业难题有多条渠道。但从云南省长开出的解答中,我们看到了一条非常具有远见的渠道,那就是:鼓励毕业生自主创业,用“政府投资”给饭碗松绑!这个“投资”,不是简单的资本投资,不是简单的用扩大社会资本的投资,而是一种“创业精神”投资。 (摘自强博“昆明张三”)
   仕而优则学
  由于工作关系,经常到各地调研,与基层干部接触较多,觉得有些干部对当前国家的发展思路、大政方针理解不深或知之不多,真有些替他们着急,也替当地的群众着急。不言而喻,是因为他们没有学习,或没有认真深入的学习。
  我年幼时背过《三字经》,其中有几句话印象十分深刻,“犬守夜,鸡司晨,苟不学,曷为人?蚕吐丝,蜂酿蜜,人不学,不如物”。现实中,自己也以工作忙,应酬多,学习时间很难找,给自己的偷懒提供了诸多充分的理由和借口。
  后来读到《论语》里的“仕而优则学,学而优则仕”,觉得茅塞顿开,更有些汗颜。孔夫子精辟地阐述了学习与从政(工作)的关系,学有余力才去从政(也可广义理解为工作),从政(工作)有余力还要去学习。不学习,不可能掌握从政(工作)的能力;从政(工作)能力的提高还是得通过学习。不经过学习,其工作只能是被动应付或盲目摸索;顾不上学习,不正显示出其工作忙乱无序,缺乏从容应对的能力吗?
  有关专家预测:2020年的知识总量将是现在的3~4倍,2050年的知识总量将是现在的100倍。作为社会管理的中坚力量,我们的干部该如何正确对待自己的学习呢?! (摘自知名学者于今教授的博客)
   卓琳的生平怎么这么简单
  1997年2月19日,中国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邓小平去世,12年后,邓小平的夫人卓琳逝世。两人享年都是93岁。
  在生平介绍中,我们看不到卓琳的任何党政职务,能够说明她“职务”的就是“组长”和“校长”:“1943年9月任中共中央北方局秘书处新闻材料室组长,1950年3月任中共中央西南局人民小学校长。”而且,卓琳的“组长”和“校长”都是邓小平进入中央领导层之前的“任职”,而邓小平1952年7月调往中央工作、任中央人民政府政务院副总理兼财经委员会副主任后,卓琳就再也没有担任任何形式的领导工作。
  这个极简单的生平给我们什么样的教育?卓琳的“简单”蕴藏着深奥的人生哲理:大爱无痕——因为她爱她的亲人,所以她默默地为亲人操持着一切。邓小平担任党和国家领导人后,对自己的妻子提出了这样的要求:不要到外面工作,不要出风头。这两个“不要”的要求,卓琳遵循了一生。正是对革命事业的忠诚,她把自己的一切都交给了党的事业,晚年的卓琳对待生和死的问题非常坦然,她多次和子女讨论身后事。她说,我的骨灰撒在小河沟里就行了,不要给国家添什么麻烦。
  轻轻地,她走了,不带走一片云彩。 (摘自“太兔王1963”博客)
   中学语文课本上的“鲁迅风波”
  鲁迅以及他身处的时代已经越来越远了。最近,一件悄悄发生的事情,又再次拉开了现代人与鲁迅的距离。人民教育出版社新版的中学语文教材中,鲁迅的作品减少了。
  我觉得,“鲁迅是否过时”是个理论问题,值得探讨。不过,对于中学教材减少鲁迅作品,我表示同意。鲁迅生前就说过,说他的思想比较黑暗,不主张年轻人多学他,还建议把自己的作品从学生课本里撤掉。但是,鲁迅的这个意见并没有被接受。对于鲁迅的整体评价还涉及另一个问题。在相当长的时间里,鲁迅是被神化了。随着时间的推移,减少鲁迅的神性,把鲁迅当成一个“人”,我觉得可以让人们了解更加真实的鲁迅。
  我们不用担心,少了几篇鲁迅的文章,中华民族就没有了脊梁。中国的孩子们要了解鲁迅,还有很多可以选择的途径。而且,让孩子们长大以后,更加成熟一点,再了解鲁迅,也许更合适。我想,这应该也是鲁迅自己的心愿。当鲁迅说“救救孩子”的时候,他一定不希望天真的孩子从小就把心灵变得无比沉重。 (摘自刘仰博客“一个人的世界”)
   图书出版界刮起“红色旋风”
  随着新中国成立60周年纪念日的逼近,中国图书出版界刮起一阵“红色旋风”,开始集中推出了一批纪念共和国成立60周年题材的图书。其中,伟人纪实和历史题材的作品尤为突出。
  追忆红色往事,实录红墙生活。由中共党史出版社最近作为重点图书出版的《红墙见证》,是一部向新中国成立60周年献礼的珍贵的红色纪实。首都新闻广播前不久在“长篇纪实”联播节目中热播。近10年来,该书作者一次次走近开国元勋的亲人、好友和警卫、秘书、医护人员、专职摄影师等身边生活、工作的同志,全情解密共和国国史上尘封已久的历史细节与国事风云,真实纪录一代伟人的亲情家事与个性魅力,生动展示了老一辈革命家鲜为人知的红墙生活与丰富真挚的内心世界,并细腻描述了身边同志的亲历内幕和生活景象。作者站在历史现场,还原历史的真实,行文严谨、翔实、真切,视角独特。
  


  另悉:由新华出版社安排出版的中国作协2009年度16部重点扶持纪实(报告)文学之一《新闻老照片的背后——红墙摄影家的共和国往事》也成为今年红色题材中的一个亮点。 (摘自“潇湘菲”博客)   汉字不是美女,何须“整容”
  近日,教育部就刚刚研制出的《通用规范汉字表》面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立即引起了广泛争论。《通用规范汉字表》中不仅恢复了51个异体字,还拟对44个汉字“动刀整形”,调整其写法。
  记得在某些专家倡导要恢复繁体字的时候,笔者就曾经打过这样一个比方:文字是什么?如果文字是美女,你把美女的“三围”通通“简化掉”,美女全变成了楠木杆,当然不行,不但男人不答应,女同志也不会答应。问题是,文字不是美女,而是人与人之间达成交流的一种工具。交流的工具,自然是越简单越好。而今天笔者同样还要打出这样的一个比方:如果文字是美女的话,你给她美容也好,隆胸、整臀也好,大家都不会说什么的。但文字恰恰不是美女。既然文字属于基础性知识类别,加之其具有天然的大众属性、民族属性,它的使用只要能够明确清晰地表情达意,它就已经很好地完成了自己的使命。可是我们的一些专家学者却偏偏不这么认为,非要从什么“美学”的角度来表现自己的“学问”、非要恢复古老汉字表意形态的风情而对44个汉字的“动刀整形”,难怪网友们要齐声炮轰“瞎折腾”。 (摘自“李吉明的博客”)
  谭晶在长城上“祝福祖国”
  “十一”的脚步越来越近,军人歌唱家谭晶以高昂的歌声向祖国献礼。8月22日,谭晶“和谐之声”独唱音乐会在慕田峪长城举行。为了凸显“献礼”色彩,谭晶率探访团踏访我党进京路。从12日开始,谭晶一行沿西柏坡、保定、涿县等地踏访毛泽东当年的进京路线,并拜访当地亲历这一历史事件的人物,听他们讲述当年的故事。
  寻访团顾问运新宇教授对此次寻访活动给予了极高评价,认为这次活动非常有意义,体现了年轻一代的风采。从西柏坡到北京城,再到万里长城,这正是毛泽东当年的“进京赶考”之路,也是中国一步步走向胜利之路,也是新中国一步步地走向辉煌之路,他对现场的青年人们激动说道:“希望你们沿着这条路永远走下去!”
  在将近两个半小时的音乐会中,《在和平年代》、《报答》、《但愿人长久》、《丝绸之路》、《长城母亲》、《天空》等不同风格的歌曲不断地飘荡在长城之巅,谭晶还用一曲此次寻访活动之后专门创作的新歌《感恩祖国》表达出自己对祖国的深厚情感。
  马拉松赛场跑出个“白雪公主”
  一根甘蔗吃到最后才觉得甘甜,一壶好茶喝到十八开味道慢慢来,一出大戏的高潮往往出现在帷幕拉上之前。柏林田径世锦赛最后一天,此前一直默默无闻的白雪,在女子马拉松比赛中脱颖而出,最后时刻完美逆转,为中国田径代表团夺得惟一一枚金牌,实现了本届世锦赛金牌零的突破。
  现在想来,此前无论是王浩的男子50公里竞走银牌,还是刘虹的女子20公里竞走和巩立姣的女子铅球铜牌,都是在为最后时刻上演的这场大戏作铺垫和预热。铺垫够了,渲染足了,高潮自然而然就到了。
  就像当年的马家军一样,参加马拉松比赛的4名中国女将精诚团结,协同作战,枪口对外,采取领跑、跟跑的战术,最终拖垮了日本的尾崎好美和埃塞俄比亚名将莫吉亚,为白雪最后的逆转扫清了障碍,奠定了基础。请记住另外三个巾帼英雄的名字:周春秀、朱晓琳和孙伟伟。 (摘自“桐城一派”腾讯博客)
其他文献
我不敢说祁人是为诗歌而生的,但我敢说祁人是为诗歌而活的——  1992年,被授予“首届诗国奖”;2001年,主持首届“美岛杯”全国网络诗歌大奖赛,开全国性网络诗歌赛事之先河;2004年,创建互联网上最权威的汉语诗歌网站“中国诗歌网”;2009年9月,祁人精英博客在首届中国网民节举办的首届中国博客大赛中荣膺“中国十佳博客”称号,成为惟一获奖的作家代表。  从青春期到中年,祁人的生活一直与诗歌紧密相连
期刊
在风光旖旎气候宜人的石岛湾畔,伫立着一座典雅大气的园林式四星级酒店,她就是著名的石岛宾馆。  山东荣成市石岛宾馆始建于1980年,至今已有近三十年的历史。宾馆占地28万平方米,海域使用面积达40万平方米,9栋设施完备的接待楼随时恭候您的光临。宾馆周边三面环海,与石岛新港(通往韩国仁川港)相接,拥有天然的海湾和沙滩浴场,堪称威海地区接待规模最大的酒店。  宾馆客房形制各异品类齐全,总统套房、豪华套房
期刊
“蚁族”是这样一群人,大学生毕业找到工资低微的工作,只能像蚂蚁一样蜗居于大城市的各个角落。据称,他们的特点是高智、弱小、群居,绝大多数属于“80后”,是大学扩招时代之后的“过剩人才”。“蚁族”作为一个特殊的人群,正在形成一个社会学意义上的群落。这些精英们的遭遇的确让整个民族为之焦虑。  解决“蚁族”之道在于扩大社会生产以及深化社会分工,根据经济学的理论来说,社会分工越细越多,市场的广度和深度都会增
期刊
为了三秦大地的天更蓝水更清,他兢兢业业,任劳任怨,率领全省环保队伍忠实地践行科学发展观;为了解决影响群众身心健康的突出环境问题,他不计得失,隐姓埋名,不时出现在执法第一线;为了寻求符合陕西省情的环保之路,他大胆创新,积极探索;为了倡导新的生活方式,他身体力行……他,就是陕西省环境保护厅厅长何发理。    从林学专家到环保行家    1977年,何发理从西北农学院园艺系毕业,被分配到陕西省林业厅。凭
期刊
2009年12月2日和12月4日,对于中国科学家来说,不啻是两个重要的日子,两年一度的增补院士工作宣告结束,新院士名单正式向社会公布。中国工程院增选了48名新院士,中国科学院增选了35名新院士,与上一届(2007年)增补相比,人数的增加和平均年龄的大幅降低,成为本届院士增补的最大亮点。至此,我国2009年新院士的评选工作尘埃落定。    从学部委员到院士——中国式院士的演变流程    院士是我国科
期刊
东北人民解放军三下江南、朝鲜停战谈判签字的背后、周恩来的万隆传奇、毛泽东畅游长江、邓小平亮相联合国特别会议、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的内情、华国锋平淡而不失传奇的佳话……历史学家用笔书写着历史,而红色新闻摄影家钱嗣杰则亲历着传奇,用相机真实记录着历史,那一张张新闻老照片承载着诸多特殊年月的风云。自本期起,我们节选即将由新华出版社重磅推出的《新闻老照片的背后——红墙摄影家镜头中的共和国往事》一书的部分精彩
期刊
1996年初,顾海良被调到国家教委工作。时任国家教委主任朱开轩问:“你的特长主要是哪方面?”顾海良笑着作答:“我没有什么特长,不过值得骄傲的是我有着特殊的经历,小学生、中学生、大学生、硕士生、博士生,我都教过。在中国,我只知道吕叔湘先生有我这样的经历。这是我一辈子的荣耀。”朱开轩含笑称赞他的传奇经历。  2001年底,顾海良调任武汉大学。临行时,时任教育部部长陈至立对他说:“武大不缺教授,你不是作
期刊
2001年12月13日,顾海良从北京到武汉就任武汉大学党委副书记(主持工作)。次年8月,任武汉大学党委书记。  作为党委书记的顾海良做思想政治工作细致入微。“做学生思想政治工作需要采取交互式、讨论式的对话,要让他们从你的表达中感受到他们自我成长,成才所需要的东西,把你的需要变成大学生‘我的需要’。”如今,作为校长的顾海良有着深邃而长远的战略眼光,瞄准世界一流名校而努力着。  大学特色,是大学的制度
期刊
在武大中文系79级的同学中,我应该算是毕业后际遇起伏较大的一个。回首毕业后走过的20多年,我认为,大学4年我们学得最多的是知识,而在工作与生活中,更重要的是智慧。    300个字改变命运    从大学到社会的第一重转换,是从“地图世界”到“实践世界”。也就是说,从“象牙塔”的人生转化为实践中的磨炼成长。这个阶段并不简单,往往充满挣扎与痛苦。而我迈出的第一步,是从摔了一个大跟斗开始。  我可能属于
期刊
“再过20年,我们再相会,举杯赞英雄,光荣属于谁……”上世纪80年代,这一首流行于青年中的歌曲,让大学校园里多少莘莘学子激情澎湃,热血沸腾。如今过去的不是20年,而是30年。那个年头的大学生们,无疑都进入了中年。30年,他们的人生都经历了什么样的历程,发生了什么样的变化7本期《中华儿女》就将目光聚焦在这样一个群体身上。  1978年12月18日,当十一届三中全会在北京召开时,各地的莘莘学子正在备战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