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我是一个九零后出生的教师,自参加工作以来接触到了两个版本的数学教材,同时也要响应新课程标准的要求,對于我来说既是机遇也是挑战。同时还要提高学生的学习成绩。我在参加工作的这几年来,确实遇到了不少的困难。特别是我工作的环境是在大巴山的深处,学生的认知水平和接触的事物和目前的教材有点不相适应。究竟怎样才能引导学生喜欢数学,使他们在日常生活中用数学方法解决实际问题、达到课堂教学目的呢?从事数学教学的几年中,我在教学方法的运用上得出了一些体会和经验。下面是我的几个观点。
一、利用学生的成長环境,让知识接近生活
利用我们的生活环境,让学生在学习中更多的接触生活实际,利用生活中的积累,从而引出学习内容。例如,我们在学习小学一年级的《元、角、分》时,其实学生还没有学习这个知识之前就买过东西,知道一元钱可以买两个五角的小吃,但是学生未必知道1元就等于两个5角。在上这个内容时,我们可以拿一些学生熟悉的小吃,1元和5角的人民币,让学生进行买东西和卖东西的角色扮演。通过这种课堂活动,既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又让学生感受了1元和5角的不同。老师在此只需引导学生找出1元和5角的关系,从而导出元和角的关系。利用这种教学方式,学生很快就可以理解这个知识点。学生学得轻松,老师教得也轻松,同时为今后的数学教学打下基础。
二、利用小学生的年龄特征,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俗话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是学生主动学习、积极思考、探索知识的内在动力。教师如何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让他们能够自觉主动地参与到学习活动中来。如何在这一过程中,让教师依据小学生的年龄心理特征,把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调动起来?
在我任教的这些年中,我认为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是比较困难的。我觉得用以下方法可以比较成功的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一)小学低段
巧妙设计导课,促进学生主动学习。第一,多媒体运用走进课堂 ,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多媒体教学开始走进教室,走进孩子们的生活。它那悠扬的音乐、精彩的图像、绚丽的色彩、美妙的画面、优美的动作,就像一块块巨大的磁铁牢牢地吸引着学生幼小的心灵。第二,谈话导入,拉近距离。几句平时普通的话语,能在课前交流中拉近老师与学生之间的距离,使课堂气氛轻松、亲切。
(二)小学高段
第一,创设教学情境,激发学生的兴趣。要想使课堂气氛活跃,使学生乐意参与学习,课堂上必须有一个吸引力,这个吸引力从何而来呢?这就要靠我们教师的力量来吸引学生,激发学生的情感和学习兴趣。在设计课堂活动时,教师应从学生熟悉的生活背景入手,结合教学内容,设计生活化的数学学习活动。第二,使学生体验成功的快乐,激发学习兴趣。在教学中教师应注意从学生实际出发,认真贯彻因材施教的原则,根据学生的基础高低,兴趣差异等采取不同的方式和方法进行教学,做到欲高先低,欲快先慢,让学生不断取得学习成功体验。第三,注重评价,培养学生自信心。通过评价,使学生在数学学习中不断体验进步与成功,认识自我,建立信心,促进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三、让学生加强数学基础知识的积累
俗话说:“万丈高楼平地起”所以课本上的内容很重要的,如果课本上的知识都不能掌握,就没有触类旁通的资本。对课本上的内容,上课之前学生最好能够首先预习一下,否则上课时有一个知识点没有跟上老师的步骤,下面的就不知所以然了,如此恶性循环,就会开始厌烦数学,对学习来说兴趣是很重要的。如果学生在学习中没有把握好前面的知识,我们要想办法给学生补课,小学高段补中段的,中段补小学低段的,从而可以改变学生作业下不起笔,乱做题的毛病。加之学生基础知识好了,学习成绩就会上升,从而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特别是后进生,就起到更良性循环的作用。
四、注重学生的反馈,加强反思
(一)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对待学生,要做到:听其言,观其行,察其神
根据学生行为动作的反应,在适当的时候对他进行点拨,只有这样教师才能了解和判断学生是否对已学知识真正地理解和掌握。第一,从课堂上学生整体的表现来看,假如整个课堂气氛热烈,学生积极参与,说明他们是投入的,享受的,也就是说教师的教学内容和方法是适合他们的。第二,如果大多数学生都没精打采,昏昏欲睡,说明教师的教学方法或内容或许出了问题,教师这时要反思一下,想方设法尽快改变方式以激发起学生探求知识的欲望。第三,课堂中教师应密切关注中差生的表现,因为提高中差生的成绩是提高班级整体成绩关键之所在。
(二)教学后的反馈包含很多方面
其中的作业和测试是最主要的书面反馈方式,当然,口头反馈也不能忽视。第一,通过作业反馈。作业是教学环节中重要的环节之一,它是教师和学生之间的有效反馈。第二,考试后的反馈。考试是检验学生对所学知识掌握情况重要途径之一,通过考试可以使教师发现自己教学的不足以便在今后的教学中加以纠正。第三,口头的反馈。课后教师要询问学生对自己课堂教学的意见或建议,比如学生的学习水平、听课的态度、学习的效果、希望教师怎样教学等,这样便于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从而达到较好的教学效果。
总之,我们在教学的过程中要慢慢探索,找到一个适合自己,适合学生的教学方法,让我们为明天的教育事业贡献自己应有的力量。
一、利用学生的成長环境,让知识接近生活
利用我们的生活环境,让学生在学习中更多的接触生活实际,利用生活中的积累,从而引出学习内容。例如,我们在学习小学一年级的《元、角、分》时,其实学生还没有学习这个知识之前就买过东西,知道一元钱可以买两个五角的小吃,但是学生未必知道1元就等于两个5角。在上这个内容时,我们可以拿一些学生熟悉的小吃,1元和5角的人民币,让学生进行买东西和卖东西的角色扮演。通过这种课堂活动,既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又让学生感受了1元和5角的不同。老师在此只需引导学生找出1元和5角的关系,从而导出元和角的关系。利用这种教学方式,学生很快就可以理解这个知识点。学生学得轻松,老师教得也轻松,同时为今后的数学教学打下基础。
二、利用小学生的年龄特征,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俗话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是学生主动学习、积极思考、探索知识的内在动力。教师如何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让他们能够自觉主动地参与到学习活动中来。如何在这一过程中,让教师依据小学生的年龄心理特征,把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调动起来?
在我任教的这些年中,我认为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是比较困难的。我觉得用以下方法可以比较成功的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一)小学低段
巧妙设计导课,促进学生主动学习。第一,多媒体运用走进课堂 ,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多媒体教学开始走进教室,走进孩子们的生活。它那悠扬的音乐、精彩的图像、绚丽的色彩、美妙的画面、优美的动作,就像一块块巨大的磁铁牢牢地吸引着学生幼小的心灵。第二,谈话导入,拉近距离。几句平时普通的话语,能在课前交流中拉近老师与学生之间的距离,使课堂气氛轻松、亲切。
(二)小学高段
第一,创设教学情境,激发学生的兴趣。要想使课堂气氛活跃,使学生乐意参与学习,课堂上必须有一个吸引力,这个吸引力从何而来呢?这就要靠我们教师的力量来吸引学生,激发学生的情感和学习兴趣。在设计课堂活动时,教师应从学生熟悉的生活背景入手,结合教学内容,设计生活化的数学学习活动。第二,使学生体验成功的快乐,激发学习兴趣。在教学中教师应注意从学生实际出发,认真贯彻因材施教的原则,根据学生的基础高低,兴趣差异等采取不同的方式和方法进行教学,做到欲高先低,欲快先慢,让学生不断取得学习成功体验。第三,注重评价,培养学生自信心。通过评价,使学生在数学学习中不断体验进步与成功,认识自我,建立信心,促进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三、让学生加强数学基础知识的积累
俗话说:“万丈高楼平地起”所以课本上的内容很重要的,如果课本上的知识都不能掌握,就没有触类旁通的资本。对课本上的内容,上课之前学生最好能够首先预习一下,否则上课时有一个知识点没有跟上老师的步骤,下面的就不知所以然了,如此恶性循环,就会开始厌烦数学,对学习来说兴趣是很重要的。如果学生在学习中没有把握好前面的知识,我们要想办法给学生补课,小学高段补中段的,中段补小学低段的,从而可以改变学生作业下不起笔,乱做题的毛病。加之学生基础知识好了,学习成绩就会上升,从而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特别是后进生,就起到更良性循环的作用。
四、注重学生的反馈,加强反思
(一)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对待学生,要做到:听其言,观其行,察其神
根据学生行为动作的反应,在适当的时候对他进行点拨,只有这样教师才能了解和判断学生是否对已学知识真正地理解和掌握。第一,从课堂上学生整体的表现来看,假如整个课堂气氛热烈,学生积极参与,说明他们是投入的,享受的,也就是说教师的教学内容和方法是适合他们的。第二,如果大多数学生都没精打采,昏昏欲睡,说明教师的教学方法或内容或许出了问题,教师这时要反思一下,想方设法尽快改变方式以激发起学生探求知识的欲望。第三,课堂中教师应密切关注中差生的表现,因为提高中差生的成绩是提高班级整体成绩关键之所在。
(二)教学后的反馈包含很多方面
其中的作业和测试是最主要的书面反馈方式,当然,口头反馈也不能忽视。第一,通过作业反馈。作业是教学环节中重要的环节之一,它是教师和学生之间的有效反馈。第二,考试后的反馈。考试是检验学生对所学知识掌握情况重要途径之一,通过考试可以使教师发现自己教学的不足以便在今后的教学中加以纠正。第三,口头的反馈。课后教师要询问学生对自己课堂教学的意见或建议,比如学生的学习水平、听课的态度、学习的效果、希望教师怎样教学等,这样便于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从而达到较好的教学效果。
总之,我们在教学的过程中要慢慢探索,找到一个适合自己,适合学生的教学方法,让我们为明天的教育事业贡献自己应有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