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1、新冠肺炎疫情爆發,是否滿意特區政府一系列防疫政策?
澳門生命科學學會吳許文會長: 滿意特區政府一系列的防疫政策,包括:針對湖北籍在澳門的旅客制定防疫措施、果斷關閉賭場等娛樂場所、宣佈停工停課等舉措、呼籲居民留在家中隔離、社團亦迅即配合取消所有團拜及交流活動、醫療機構有效協同分工、對患者及密切接觸者採取有效隔離及治療、公佈患者行蹤、推出利民紓困措施及與金融機構合作推出中小企業貸款、延長還款期等服務、採購口罩。
美國創新數碼醫學雜誌張耀鴻副總編:我們從社交媒體和軟件上留意到市民對政府的措施和反應都很正面的。特首快速的聽取衛健委專家的專業意見,調整資源及定時向公眾公佈相關消息,我作為市民都感到很安心。也聽到一些市民的意見和疑問,但這些往往都是社會進步的動力。我相信這次大眾對政府的措施是滿意的。
澳門福康中醫綜合診所呂志揚中醫生:作為澳門市民,本人對澳門政府的防疫政策非常認同,不管是口罩的管控,賭場的關閉,各行各業的休整,都證明此次疫情政府很有遠見。
澳門群力智庫中心張淑玲副理事長:新型肺炎疫情來勢洶洶,特區政府亦嚴防嚴控,做到“主動、及時、果斷、有效”。政府是次的反應迅速、推出政策及時,給予了居民能夠成功抗疫的信心,值得“點讚”。在這場“戰疫”中,特區政府發揮了團結社會各界齊心抗疫的功能,令社會眾志成城,向居民展現了防疫抗疫的最大決心,這方面亦體現了執政者“以民為本”的精神,值得社會高度肯定。
2、有否必要提升市民對公共衛生的理解和認識?當中又有哪些挑戰?
澳門生命科學學會吳許文會長:有必要提升市民對公共衛生的認識和理解,有必要加強市民對公共衛生和傳染病的宣傳推廣,提高大家對該門學科的認識。另外,小朋友和長者對於公共衛生的認識也是比較薄弱,建議可加強與學校和社福團體合作,從教育、科普等方式入手,普及公共衛生的知識。
美國創新數碼醫學雜誌張耀鴻副總編:本澳是有必要在未來提高公眾的相關知識。參考其他地方的經驗,科普普及往往最大的挑戰是缺乏一個框架。政策資源缺乏延續性,做下停下改下。所以很多國家包括中國都會做一些長遠的健康規劃,希望透過提高全民醫學知識,來減低醫療機構資源的壓力。
澳門福康中醫綜合診所呂志揚中醫生:當然有必要提升市民對公共衛生理解和認識。部分人存在僥倖心理,有的只關注口罩卻沒有注意家居愛車的防護,有的則是在家無聊,所以在公園等地方聚眾玩樂,要他們改變(聚眾)習慣有點勉強。
澳門群力智庫中心張淑玲副理事長:由於疫情的關係,不少居民的衛生意識都提高了,例如主動勤洗手、戴口罩,保持室內空氣流通、注意家居清潔。但仍有一小撮居民在公共場所隨地吐痰、亂丟口罩、打噴嚏不遮口鼻等有欠公德的行為,仍需當局加強公共衛生的宣傳和教育。本澳存在不少"三無大廈"或自管大廈,小業主們未必有足夠的專業知識和設備,易成為防疫黑點。
3、本澳有關疫情資訊流通力度、透明度如何?與中國內地、周邊地區及海外的通報機制有冇必要加強?
澳門生命科學學會吳許文會長: 澳門是開放型的社會,資訊自由流通,網絡平臺和新聞媒體十分發達。粵港澳在衛生防控方面有聯防聯控機制。建議採用科學化手段,利用天眼、通訊設備定位、病毒RNA樣本測序、同源性比對追蹤和生物大數據分析,有利於流行病學的追查,為三地聯防聯控的提供有效地科學依據。
美國創新數碼醫學雜誌張耀鴻副總編:本澳資訊自由流通,政府定時透過不同的渠道發佈疫情相關資訊。在沙士之後,我們和內地香港廣東建立了一個通報機制。專業知識告訴我們病毒是永遠跟著交通工具走的。隨著全球化的趨勢,除了大灣區內的通報合作,我們要更積極地去認識外面給本澳帶來的傳染病風險。
澳門福康中醫綜合診所呂志揚中醫生:本澳有關疫情資訊流通力度算很及時。與中國內地、周邊地區及海外的通報機制自然是需要加強的,這裡的不足不只是單方面的通報問題,而是很複雜的,涉及到政治、思想、輿論及文化,所以只能說希望政府盡量解決。
澳門群力智庫中心張淑玲副理事長:在新冠肺炎疫情擴大期間,澳門特區政府一直密切注意着疫情的發展,透過記者會、報章、廣播、Facebook等方式把訊息向外發放較以往均來得加強了,力度更大。但觀察今次疫情時周邊地區及海外的應對措施,特別在通關及檢疫機制上的變化,就相關的通報機制上,應適當地進行加強聯繫,以便日後發生任何情況時,能夠有充足的時間進行準備和安排。
4、澳門疫情走向是否樂觀?當鄰近地區疫情在社區大爆發,澳門當如何自保?
澳門生命科學學會吳許文會長:澳門的疫情傾向樂觀,但人流開始聚集,可能對新冠肺炎傳播有一定影響。應該加強與周邊地區一起共同抗疫而不是自保,因澳門地域小多方面受限制,如前線醫護人員是否足夠,醫院病床數、醫療設施、藥物是否足夠等。在這種情況下,有必要加強彼此間合作。
美國創新數碼醫學雜誌張耀鴻副總編:澳門的疫情現時來說不能說悲觀,但亦不能說樂觀。樂觀的是我們知道政府所呼籲,市民響應配合是看到成效的。這點我們已經找到自保的方法。除了自保外,我們應該同時關心鄰近地區的情況,在通報機制外我們是否有什麼能幫忙?守望互助是抗疫的良藥。
澳門福康中醫綜合診所呂志揚中醫生:我認為澳門疫情走向尚算樂觀,沒有悲觀的必要。假設臨近地區真的出現社區爆發,那麼澳門需要做的只有一件事,維穩,維持目前的大方向不變。
澳門群力智庫中心張淑玲副理事長:相信澳門疫情走向是較為樂觀的。若是鄰近地區疫情在社區大爆發,可以採取的措施是:一、呼籲居民不要前往。二、對來自該地區或社區的旅客、車流、物流等進行更多的檢疫措施,必要時不予入境許可,同時升級當地的旅遊警示。若疫情真的達至非常嚴重的情況,政府或應考慮進行人流方面的封關,以杜絕疫情蔓延的可能。 5、澳門公共醫療系統包括抗疫設施、軟件,是否足以應對?哪些方面要防患於未然以提升全城坑疫力?
澳門生命科學學會吳許文會長:澳門醫療系統仍欠缺足夠的隔離病房、隔離病區以及隔離防疫中心等設施。防患於未然方面,從人才培養角度出發,加強與高等院校及醫療機構合作,為澳門儲備和培訓公共衛生學、醫學、傳染病學、生物診斷學等專業人才;並應該建立相關專業人才的專家庫;加強醫生在傳染病學、預防醫學及公共衛生學等學科的培訓;建立抗疫醫療物資的儲備制度,對於防護服、隔離衣、N95口罩、醫用外科口罩、護目鏡等醫療物資。此外,建議盡快對全民新冠肺炎感染情況進行IgG抗體測試。
美國創新數碼醫學雜誌張耀鴻副總編:很多地方政府會邀請國際公衛專家在當地展開深入多方面專業的防疫評估。再按照自身能力一步一步的計劃提高應對疫情的設施。至於軟件方面,我們要往生物資訊方向發展,生物資訊是未來防疫工作最需要的,其次還有政策與人才。現時外國擁有一套強而有力的精準病毒追蹤系統,現時我積極協助把系統引進國內。
澳門福康中醫綜合診所呂志揚中醫生:澳門公共醫療系統包括抗疫設施、軟件應該說是不足的,但政府已經征用酒店,全球購買口罩,對公共場所消毒,醫院也做了隔離區,暫時來說沒有恐慌的必要。在未來一段時間,政府必須以維穩為主,在衛生上需要進一步擴大檢測範圍,防止漏診,最好建立中醫藥的防治機制。
澳門群力智庫中心張淑玲副理事長:本澳的防疫設施無論在軟件還是硬件都急需進行提升。一方面,當局應儘快增加本澳的醫療軟硬件設備,另一方面,做好宣傳工作,增強居民在應對重大災難方面的知識,亦應培養他們日常擁有更良好的個人衛生習慣,減少疫癥、傳染病在本澳散播的風險。以外,必須更重視醫學病毒學、醫學微生物學等醫學高端人才的培養,為未來的傳染疫病在全球蔓延、增多的危機上,做更多應變的準備。
本刊認為,鑑於目前內地各省新冠肺炎疫情稍回落,可見過去一個多月以來所採取的抗疫措施已取得初步的成績,但是,這還不等同疫情結束了,對澳門而言,防疫抗疫工作仍絲毫不可松懈,儘管國家不再簽自由行客來港澳地區旅行,但在政策前已簽注的各省旅客仍在源源不絶來澳觀光娛樂,這些旅客的到來會否為澳門帶來傳染病毒的風險,誰也不能下結論,加上目前疫情迅速蔓延至全球逾40個國家,誰可以斷定病毒會否經旅客或回澳居民輸入本澳?所以說,全球一日疫情不除,澳門仍面對潜在的病毒危機。
儘管至2月尾本地疫情防控理想,10宗患者中,7名武漢旅客病患經治愈離澳,3名本地居民將出院返回社區,但是,正如賀一誠特首所言:莫害人害己。現在為防疫關鍵時刻,居民仍要聽政府呼吁,減少外出,減少聚集,否則,只會令個人的感染風險增加,亦有機會導致當前防控工作成果一鋪清袋。本期多位受訪嘉賓,分別就特區公共衛生、公共醫療系統、疫情防控工作分享了各自獨到的見解,亦向政府提出了很多防患未然的專業意見,希望這些來自各界的不論正能量的聲音還是一針見血的批評意見都能為各界所接受及認同,共助特區政府和全澳市民齊心協力打好這場前所未有的防控疫情戰疫。
澳門生命科學學會吳許文會長: 滿意特區政府一系列的防疫政策,包括:針對湖北籍在澳門的旅客制定防疫措施、果斷關閉賭場等娛樂場所、宣佈停工停課等舉措、呼籲居民留在家中隔離、社團亦迅即配合取消所有團拜及交流活動、醫療機構有效協同分工、對患者及密切接觸者採取有效隔離及治療、公佈患者行蹤、推出利民紓困措施及與金融機構合作推出中小企業貸款、延長還款期等服務、採購口罩。
美國創新數碼醫學雜誌張耀鴻副總編:我們從社交媒體和軟件上留意到市民對政府的措施和反應都很正面的。特首快速的聽取衛健委專家的專業意見,調整資源及定時向公眾公佈相關消息,我作為市民都感到很安心。也聽到一些市民的意見和疑問,但這些往往都是社會進步的動力。我相信這次大眾對政府的措施是滿意的。
澳門福康中醫綜合診所呂志揚中醫生:作為澳門市民,本人對澳門政府的防疫政策非常認同,不管是口罩的管控,賭場的關閉,各行各業的休整,都證明此次疫情政府很有遠見。
澳門群力智庫中心張淑玲副理事長:新型肺炎疫情來勢洶洶,特區政府亦嚴防嚴控,做到“主動、及時、果斷、有效”。政府是次的反應迅速、推出政策及時,給予了居民能夠成功抗疫的信心,值得“點讚”。在這場“戰疫”中,特區政府發揮了團結社會各界齊心抗疫的功能,令社會眾志成城,向居民展現了防疫抗疫的最大決心,這方面亦體現了執政者“以民為本”的精神,值得社會高度肯定。
2、有否必要提升市民對公共衛生的理解和認識?當中又有哪些挑戰?
澳門生命科學學會吳許文會長:有必要提升市民對公共衛生的認識和理解,有必要加強市民對公共衛生和傳染病的宣傳推廣,提高大家對該門學科的認識。另外,小朋友和長者對於公共衛生的認識也是比較薄弱,建議可加強與學校和社福團體合作,從教育、科普等方式入手,普及公共衛生的知識。
美國創新數碼醫學雜誌張耀鴻副總編:本澳是有必要在未來提高公眾的相關知識。參考其他地方的經驗,科普普及往往最大的挑戰是缺乏一個框架。政策資源缺乏延續性,做下停下改下。所以很多國家包括中國都會做一些長遠的健康規劃,希望透過提高全民醫學知識,來減低醫療機構資源的壓力。
澳門福康中醫綜合診所呂志揚中醫生:當然有必要提升市民對公共衛生理解和認識。部分人存在僥倖心理,有的只關注口罩卻沒有注意家居愛車的防護,有的則是在家無聊,所以在公園等地方聚眾玩樂,要他們改變(聚眾)習慣有點勉強。
澳門群力智庫中心張淑玲副理事長:由於疫情的關係,不少居民的衛生意識都提高了,例如主動勤洗手、戴口罩,保持室內空氣流通、注意家居清潔。但仍有一小撮居民在公共場所隨地吐痰、亂丟口罩、打噴嚏不遮口鼻等有欠公德的行為,仍需當局加強公共衛生的宣傳和教育。本澳存在不少"三無大廈"或自管大廈,小業主們未必有足夠的專業知識和設備,易成為防疫黑點。
3、本澳有關疫情資訊流通力度、透明度如何?與中國內地、周邊地區及海外的通報機制有冇必要加強?
澳門生命科學學會吳許文會長: 澳門是開放型的社會,資訊自由流通,網絡平臺和新聞媒體十分發達。粵港澳在衛生防控方面有聯防聯控機制。建議採用科學化手段,利用天眼、通訊設備定位、病毒RNA樣本測序、同源性比對追蹤和生物大數據分析,有利於流行病學的追查,為三地聯防聯控的提供有效地科學依據。
美國創新數碼醫學雜誌張耀鴻副總編:本澳資訊自由流通,政府定時透過不同的渠道發佈疫情相關資訊。在沙士之後,我們和內地香港廣東建立了一個通報機制。專業知識告訴我們病毒是永遠跟著交通工具走的。隨著全球化的趨勢,除了大灣區內的通報合作,我們要更積極地去認識外面給本澳帶來的傳染病風險。
澳門福康中醫綜合診所呂志揚中醫生:本澳有關疫情資訊流通力度算很及時。與中國內地、周邊地區及海外的通報機制自然是需要加強的,這裡的不足不只是單方面的通報問題,而是很複雜的,涉及到政治、思想、輿論及文化,所以只能說希望政府盡量解決。
澳門群力智庫中心張淑玲副理事長:在新冠肺炎疫情擴大期間,澳門特區政府一直密切注意着疫情的發展,透過記者會、報章、廣播、Facebook等方式把訊息向外發放較以往均來得加強了,力度更大。但觀察今次疫情時周邊地區及海外的應對措施,特別在通關及檢疫機制上的變化,就相關的通報機制上,應適當地進行加強聯繫,以便日後發生任何情況時,能夠有充足的時間進行準備和安排。
4、澳門疫情走向是否樂觀?當鄰近地區疫情在社區大爆發,澳門當如何自保?
澳門生命科學學會吳許文會長:澳門的疫情傾向樂觀,但人流開始聚集,可能對新冠肺炎傳播有一定影響。應該加強與周邊地區一起共同抗疫而不是自保,因澳門地域小多方面受限制,如前線醫護人員是否足夠,醫院病床數、醫療設施、藥物是否足夠等。在這種情況下,有必要加強彼此間合作。
美國創新數碼醫學雜誌張耀鴻副總編:澳門的疫情現時來說不能說悲觀,但亦不能說樂觀。樂觀的是我們知道政府所呼籲,市民響應配合是看到成效的。這點我們已經找到自保的方法。除了自保外,我們應該同時關心鄰近地區的情況,在通報機制外我們是否有什麼能幫忙?守望互助是抗疫的良藥。
澳門福康中醫綜合診所呂志揚中醫生:我認為澳門疫情走向尚算樂觀,沒有悲觀的必要。假設臨近地區真的出現社區爆發,那麼澳門需要做的只有一件事,維穩,維持目前的大方向不變。
澳門群力智庫中心張淑玲副理事長:相信澳門疫情走向是較為樂觀的。若是鄰近地區疫情在社區大爆發,可以採取的措施是:一、呼籲居民不要前往。二、對來自該地區或社區的旅客、車流、物流等進行更多的檢疫措施,必要時不予入境許可,同時升級當地的旅遊警示。若疫情真的達至非常嚴重的情況,政府或應考慮進行人流方面的封關,以杜絕疫情蔓延的可能。 5、澳門公共醫療系統包括抗疫設施、軟件,是否足以應對?哪些方面要防患於未然以提升全城坑疫力?
澳門生命科學學會吳許文會長:澳門醫療系統仍欠缺足夠的隔離病房、隔離病區以及隔離防疫中心等設施。防患於未然方面,從人才培養角度出發,加強與高等院校及醫療機構合作,為澳門儲備和培訓公共衛生學、醫學、傳染病學、生物診斷學等專業人才;並應該建立相關專業人才的專家庫;加強醫生在傳染病學、預防醫學及公共衛生學等學科的培訓;建立抗疫醫療物資的儲備制度,對於防護服、隔離衣、N95口罩、醫用外科口罩、護目鏡等醫療物資。此外,建議盡快對全民新冠肺炎感染情況進行IgG抗體測試。
美國創新數碼醫學雜誌張耀鴻副總編:很多地方政府會邀請國際公衛專家在當地展開深入多方面專業的防疫評估。再按照自身能力一步一步的計劃提高應對疫情的設施。至於軟件方面,我們要往生物資訊方向發展,生物資訊是未來防疫工作最需要的,其次還有政策與人才。現時外國擁有一套強而有力的精準病毒追蹤系統,現時我積極協助把系統引進國內。
澳門福康中醫綜合診所呂志揚中醫生:澳門公共醫療系統包括抗疫設施、軟件應該說是不足的,但政府已經征用酒店,全球購買口罩,對公共場所消毒,醫院也做了隔離區,暫時來說沒有恐慌的必要。在未來一段時間,政府必須以維穩為主,在衛生上需要進一步擴大檢測範圍,防止漏診,最好建立中醫藥的防治機制。
澳門群力智庫中心張淑玲副理事長:本澳的防疫設施無論在軟件還是硬件都急需進行提升。一方面,當局應儘快增加本澳的醫療軟硬件設備,另一方面,做好宣傳工作,增強居民在應對重大災難方面的知識,亦應培養他們日常擁有更良好的個人衛生習慣,減少疫癥、傳染病在本澳散播的風險。以外,必須更重視醫學病毒學、醫學微生物學等醫學高端人才的培養,為未來的傳染疫病在全球蔓延、增多的危機上,做更多應變的準備。
本刊認為,鑑於目前內地各省新冠肺炎疫情稍回落,可見過去一個多月以來所採取的抗疫措施已取得初步的成績,但是,這還不等同疫情結束了,對澳門而言,防疫抗疫工作仍絲毫不可松懈,儘管國家不再簽自由行客來港澳地區旅行,但在政策前已簽注的各省旅客仍在源源不絶來澳觀光娛樂,這些旅客的到來會否為澳門帶來傳染病毒的風險,誰也不能下結論,加上目前疫情迅速蔓延至全球逾40個國家,誰可以斷定病毒會否經旅客或回澳居民輸入本澳?所以說,全球一日疫情不除,澳門仍面對潜在的病毒危機。
儘管至2月尾本地疫情防控理想,10宗患者中,7名武漢旅客病患經治愈離澳,3名本地居民將出院返回社區,但是,正如賀一誠特首所言:莫害人害己。現在為防疫關鍵時刻,居民仍要聽政府呼吁,減少外出,減少聚集,否則,只會令個人的感染風險增加,亦有機會導致當前防控工作成果一鋪清袋。本期多位受訪嘉賓,分別就特區公共衛生、公共醫療系統、疫情防控工作分享了各自獨到的見解,亦向政府提出了很多防患未然的專業意見,希望這些來自各界的不論正能量的聲音還是一針見血的批評意見都能為各界所接受及認同,共助特區政府和全澳市民齊心協力打好這場前所未有的防控疫情戰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