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最近,留守儿童事故频发,大家关注的焦点又落到了这群可怜的孩子身上。与小学生打了20多年交道,看到这样的报道,笔者感到一种刮骨的疼痛。这些天真的儿童和花季少年,他们不谙世事天真无邪,却要经历各种不幸,让多少家庭承受阴霾之痛。
今年,全国妇联发布《我国农村留守儿童、城乡流动儿童状况研究报告》。报告指出,留守儿童主要集中在四川、河南、安徽、广东、湖南等劳务输出大省。以上五个省份留守儿童在全国留守儿童总量中占到43.64%。可见,农村留守儿童广泛分布于中西部省份,同时也分布于江苏、广东等东部发达省份。中国第六次人口普查资料显示,全国有农村留守儿童6100余万,占全国儿童的20%左右,我国有超过1.2亿农民常年在城市务工或者经商,14岁以下的留守孩子占到86%以上。这些数据的背后告诉我们,有很多的留守儿童,他们正在缺失父母的关爱,他们正在孤独,他们正在冷漠偏激……
相比物质,他们更渴求情感
“留守儿童”这个词出现在大众眼里,恐怕是从我国改革开放初期开始,随着出国热的兴起,出国的父母把孩子留在家中,由隔代监护,或者由其他亲戚朋友抚养,这部分留守儿童集中在大中型城市。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快速推进,农民工进城务工,成了当今的主流大军。于是,孩子的家庭教育和监护权由最亲的父母变成了有溺爱倾向的爷爷奶奶或者外公外婆,隔代监护占到80%以上,也有的是亲戚朋友或者不确定的人员代为监管。这些监护人大多不懂教育,要么一味地溺爱,要么不教育,除了能够给孩子提供一日三餐外,监护人平时也就只是强调孩子要好好学习,过问一下孩子的期中、期末考试成绩罢了。
笔者在山区支教12年,曾经教过一个班共53名学生,其中一半属于留守儿童。他们的父母一年回家一两次,回来也大都是为了抢种抢收,忙完田间地头,又匆匆踏上进城的路,还有的家长几年才回家一次。这些孩子缺失亲情,性格大多变得孤僻和抑郁。很多还是咿呀学语的幼儿,就离开母亲的怀抱,他们稍稍长大一些,心里对父母这个词充满了美好的憧憬,但是,真正见了父母面,却觉得父母竟是这么陌生,甚至把父母喊成叔叔阿姨。留守儿童大都有一个共性:喜欢一个人玩,不愿和其他同学交流,内向,冷漠,缺乏同情心,有三成以上的留守儿童,出现了程度不同的心理疾病。这些孩子,他们最大的心愿,就是与自己的父母团聚,他们对情感的需求,其实远远大过对物质的渴望。“好久没人牵我的手,好久没人摸我的头,冰凉的小手发烫的额头,生病时是最想你们的时候……”;“我有一个美丽的布娃娃,她和我一样都是一个人在家,因为我没有见过她的爸爸妈妈,也没有见过她给他们打电话,布娃娃、布娃娃,你想不想你的爸爸和妈妈,天黑的时候你会不会孤单害怕……”;“妈妈,你在东莞还好吧……我认真地想过了,最爱的玩具不要了,最爱吃的鸡爪不要了,妈妈,你莫怕莫怕,你快快回家,回家……”当你读了这些留守儿童的心声时,相信每个人都会禁不住地泪流满面。
亟需全社会关注
面对留守儿童问题,可能大家太习惯去责备这些家长了,为什么不把孩子带在自己身边呢?为什么不把孩子接到同一座城市里读书呢?可是,那些在外地打工的家长,他们难道就不想这样做吗?很多留守家长不是不想把孩子带在身边,而是考虑到孩子在城市读书太难了,转学程序繁琐,隐性收费让人吃不消。曾经有位家长,发现孩子在家由爷爷奶奶“带坏了”,于是想把孩子带进城。结果,在办理手续时累死累活,还遭到学校的拒绝,最后只能托关系,孩子才勉强进了学校。在新环境里,孩子学习成绩跟不上,班主任和主科老师三天两头地打电话找家长,家长只要看到老师的电话来了,就全身直冒汗,夫妻间相互推让,都让对方接听电话。家长去学校挨了一顿批回到家中,抓住孩子就是一顿打,孩子在自己寝室里写下这样一句话后,独自出走了:“爸,妈,我不想活了,对不起。”这位家长到处找不到孩子,报了警,结果发现孩子坐在一座正在建修的高楼顶上,看到自己的母亲晕倒在楼下的坝子里,孩子方才醒悟。不到一个月,这位家长又把孩子送回到了班上……
不把孩子带进城,绝非父母所愿,农民工在城市里没有稳定的工作,没有平等的市民待遇,无法享受到与城里人相同的社会福利待遇,他们就无法也不敢将孩子带到城里。其实,国家早已确立了解决流动儿童接受义务教育“以流入地为主,以公办学校为主”的原则,但原则归原则,不少学校一直为农民工子弟设置种种障碍,这也是不争的事实,把孩子接到城里读书,便成为农民工无法逾越的鸿沟。虽说孩子在老家读书很方便,又不怎么花钱,父母把孩子给老人一扔,自己安安心心地挣钱,好回家盖新房什么的。但是,因为常年在外,每年才回来一两次,有的甚至连过年都没回家,就造成了亲情的严重缺失,孩子的健康、心理、教育等问题都会结伴而来。留守儿童,大多也是问题儿童,这是家长甚至整个社会都应该正视的问题。
据调查,初中的留守少年中,学习成绩和在校表现都优秀的不到10%,学习和生活习惯差的儿童占了30%左右,在有“问题儿童”中,留守儿童竟然占到了80%。青少年期正是个性发展和形成的最关键的时期,父母的关爱和教育,对他们的健康发展起到不可替代、不可复制的作用。而这些留守孩子,无法享受到正常的亲情和关爱,有烦恼了,不愿向人倾诉,有困惑了,不想积极解决,越来越消沉,甚至自卑和冷酷,长期积累的无助感、失落感和被遗弃感,严重影响着孩子们的身心健康。用金钱来代替对孩子的爱,这是最坏的方式,这样家庭里长大的孩子,就会习惯用钱解决一切问题,缺乏人情味,更谈不上有正确的人生取向了。
说到留守儿童问题,我们都会不约而同地感慨,这是“家庭教育问题”啊!是的,这的确与家庭教育有关,可家长也有自己的无奈。以笔者个见,要减少留守儿童,要减少留守儿童的悲剧发生,最根本的是要为长期稳定在城市就业的农民工和他们的孩子提供和城里人一样的待遇,不因他们是农民的孩子,就得多花钱,就得受别人的歧视。如果这个问题不能解决,父母与孩子长期分开,便将成为常态;留守儿童的悲剧,也许还会上演。
随着各界人士对留守儿童越来越多的关注,报刊杂志、新闻媒体等舆论的有力宣传,关于留守儿童的话题越来越多,很多地方专门为留守儿童建立了托儿所、图书馆、游戏室等,特别是山东等地,率先成立了留守儿童心理咨询室,
“代理爸爸”和“代理妈妈”在教师队伍中悄然而生,“四点半学校”的提出和实施,正在紧锣密鼓地进行:放学以后,把那些留守儿童集中起来,由“五老人员”(老干部、老教师、老战士、老模范、老专家)义务管理,监督指导他们的学习和行为习惯的养成,这是一个值得学习和效仿的尝试。
全社会的关心关爱,是打开留守儿童心灵之窗的一米阳光,更是留守儿童的福音。家长、学校和全社会应该一起努力,让留守儿童的心,不再犯困;让留守儿童的脸上,露出天使般的笑容。
今年,全国妇联发布《我国农村留守儿童、城乡流动儿童状况研究报告》。报告指出,留守儿童主要集中在四川、河南、安徽、广东、湖南等劳务输出大省。以上五个省份留守儿童在全国留守儿童总量中占到43.64%。可见,农村留守儿童广泛分布于中西部省份,同时也分布于江苏、广东等东部发达省份。中国第六次人口普查资料显示,全国有农村留守儿童6100余万,占全国儿童的20%左右,我国有超过1.2亿农民常年在城市务工或者经商,14岁以下的留守孩子占到86%以上。这些数据的背后告诉我们,有很多的留守儿童,他们正在缺失父母的关爱,他们正在孤独,他们正在冷漠偏激……
相比物质,他们更渴求情感
“留守儿童”这个词出现在大众眼里,恐怕是从我国改革开放初期开始,随着出国热的兴起,出国的父母把孩子留在家中,由隔代监护,或者由其他亲戚朋友抚养,这部分留守儿童集中在大中型城市。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快速推进,农民工进城务工,成了当今的主流大军。于是,孩子的家庭教育和监护权由最亲的父母变成了有溺爱倾向的爷爷奶奶或者外公外婆,隔代监护占到80%以上,也有的是亲戚朋友或者不确定的人员代为监管。这些监护人大多不懂教育,要么一味地溺爱,要么不教育,除了能够给孩子提供一日三餐外,监护人平时也就只是强调孩子要好好学习,过问一下孩子的期中、期末考试成绩罢了。
笔者在山区支教12年,曾经教过一个班共53名学生,其中一半属于留守儿童。他们的父母一年回家一两次,回来也大都是为了抢种抢收,忙完田间地头,又匆匆踏上进城的路,还有的家长几年才回家一次。这些孩子缺失亲情,性格大多变得孤僻和抑郁。很多还是咿呀学语的幼儿,就离开母亲的怀抱,他们稍稍长大一些,心里对父母这个词充满了美好的憧憬,但是,真正见了父母面,却觉得父母竟是这么陌生,甚至把父母喊成叔叔阿姨。留守儿童大都有一个共性:喜欢一个人玩,不愿和其他同学交流,内向,冷漠,缺乏同情心,有三成以上的留守儿童,出现了程度不同的心理疾病。这些孩子,他们最大的心愿,就是与自己的父母团聚,他们对情感的需求,其实远远大过对物质的渴望。“好久没人牵我的手,好久没人摸我的头,冰凉的小手发烫的额头,生病时是最想你们的时候……”;“我有一个美丽的布娃娃,她和我一样都是一个人在家,因为我没有见过她的爸爸妈妈,也没有见过她给他们打电话,布娃娃、布娃娃,你想不想你的爸爸和妈妈,天黑的时候你会不会孤单害怕……”;“妈妈,你在东莞还好吧……我认真地想过了,最爱的玩具不要了,最爱吃的鸡爪不要了,妈妈,你莫怕莫怕,你快快回家,回家……”当你读了这些留守儿童的心声时,相信每个人都会禁不住地泪流满面。
亟需全社会关注
面对留守儿童问题,可能大家太习惯去责备这些家长了,为什么不把孩子带在自己身边呢?为什么不把孩子接到同一座城市里读书呢?可是,那些在外地打工的家长,他们难道就不想这样做吗?很多留守家长不是不想把孩子带在身边,而是考虑到孩子在城市读书太难了,转学程序繁琐,隐性收费让人吃不消。曾经有位家长,发现孩子在家由爷爷奶奶“带坏了”,于是想把孩子带进城。结果,在办理手续时累死累活,还遭到学校的拒绝,最后只能托关系,孩子才勉强进了学校。在新环境里,孩子学习成绩跟不上,班主任和主科老师三天两头地打电话找家长,家长只要看到老师的电话来了,就全身直冒汗,夫妻间相互推让,都让对方接听电话。家长去学校挨了一顿批回到家中,抓住孩子就是一顿打,孩子在自己寝室里写下这样一句话后,独自出走了:“爸,妈,我不想活了,对不起。”这位家长到处找不到孩子,报了警,结果发现孩子坐在一座正在建修的高楼顶上,看到自己的母亲晕倒在楼下的坝子里,孩子方才醒悟。不到一个月,这位家长又把孩子送回到了班上……
不把孩子带进城,绝非父母所愿,农民工在城市里没有稳定的工作,没有平等的市民待遇,无法享受到与城里人相同的社会福利待遇,他们就无法也不敢将孩子带到城里。其实,国家早已确立了解决流动儿童接受义务教育“以流入地为主,以公办学校为主”的原则,但原则归原则,不少学校一直为农民工子弟设置种种障碍,这也是不争的事实,把孩子接到城里读书,便成为农民工无法逾越的鸿沟。虽说孩子在老家读书很方便,又不怎么花钱,父母把孩子给老人一扔,自己安安心心地挣钱,好回家盖新房什么的。但是,因为常年在外,每年才回来一两次,有的甚至连过年都没回家,就造成了亲情的严重缺失,孩子的健康、心理、教育等问题都会结伴而来。留守儿童,大多也是问题儿童,这是家长甚至整个社会都应该正视的问题。
据调查,初中的留守少年中,学习成绩和在校表现都优秀的不到10%,学习和生活习惯差的儿童占了30%左右,在有“问题儿童”中,留守儿童竟然占到了80%。青少年期正是个性发展和形成的最关键的时期,父母的关爱和教育,对他们的健康发展起到不可替代、不可复制的作用。而这些留守孩子,无法享受到正常的亲情和关爱,有烦恼了,不愿向人倾诉,有困惑了,不想积极解决,越来越消沉,甚至自卑和冷酷,长期积累的无助感、失落感和被遗弃感,严重影响着孩子们的身心健康。用金钱来代替对孩子的爱,这是最坏的方式,这样家庭里长大的孩子,就会习惯用钱解决一切问题,缺乏人情味,更谈不上有正确的人生取向了。
说到留守儿童问题,我们都会不约而同地感慨,这是“家庭教育问题”啊!是的,这的确与家庭教育有关,可家长也有自己的无奈。以笔者个见,要减少留守儿童,要减少留守儿童的悲剧发生,最根本的是要为长期稳定在城市就业的农民工和他们的孩子提供和城里人一样的待遇,不因他们是农民的孩子,就得多花钱,就得受别人的歧视。如果这个问题不能解决,父母与孩子长期分开,便将成为常态;留守儿童的悲剧,也许还会上演。
随着各界人士对留守儿童越来越多的关注,报刊杂志、新闻媒体等舆论的有力宣传,关于留守儿童的话题越来越多,很多地方专门为留守儿童建立了托儿所、图书馆、游戏室等,特别是山东等地,率先成立了留守儿童心理咨询室,
“代理爸爸”和“代理妈妈”在教师队伍中悄然而生,“四点半学校”的提出和实施,正在紧锣密鼓地进行:放学以后,把那些留守儿童集中起来,由“五老人员”(老干部、老教师、老战士、老模范、老专家)义务管理,监督指导他们的学习和行为习惯的养成,这是一个值得学习和效仿的尝试。
全社会的关心关爱,是打开留守儿童心灵之窗的一米阳光,更是留守儿童的福音。家长、学校和全社会应该一起努力,让留守儿童的心,不再犯困;让留守儿童的脸上,露出天使般的笑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