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毛泽东在跟朋友谈话时,谈到他对中华诗词的认识,说:“旧体诗词,源远流长,不仅像我这样的老年人喜欢,而且中年人也喜欢。我冒叫一声:旧体诗词要发展,要改革,一万年也打不倒!因为这种东西,最能反映中华民族和中国人民的特性和风尚。”
那么,从本质上讲,这种固有的真正的特性和风尚是什么呢?它首先是文化自信力。
中华民族存活了五千多年而且越活越有意思,是由于具有固有的叫作“自信力”的特性和风尚。中国历史上出现过“盛唐气象”,就是一个例子。
可悲的是,我们中华民族近代鸦片战争以后一百多年的战乱历程,让中国人的自信,让中华文化的自信,几乎丧失殆尽!于是忧国忧民的鲁迅先生写出了一篇重要的杂文,题目就叫《中国人失去自信力了吗》。毛泽东一生力主强国文化,他俩志同道合,所以毛泽东在《新民主主义论》中说,“鲁迅的方向,就是中华民族新文化的方向!”
毛泽东诗词中传递其强大的自信力的诗句比比皆是。在毛泽东毕其一生的日子里,在毛泽东诗词中,一直体现着中华民族和中国人民固有的特性和风尚。毛泽东诗词是中华民族固有精神的宝贵遗产。
上述内容,是毛泽东诗论所具有的极其宝贵的启示之一。
启示之二,毛泽东强调诗词“适应大众需要的能反映民众生活的”,民众一看就懂的作品,才是好的。——这是什么?这叫作“善”。从理论上讲,所谓“善”,一般说来,凡是“在实践上符合人的目的的东西包括‘怨而不伤,温柔敦厚’等,就是善的,反之就是恶的。再就人类社会的整个历史发展进程来看,只有与社会发展规律相一致并推动着社会发展的普遍利益的,才是真正的善”。这方面的例子,在毛泽东诗词中比比皆是。例如《西江月·秋收起义》《清平乐·蒋桂战争》《减字木兰花·广昌路上》《蝶恋花·从汀州向长沙》,等等。关于人品修养,为人处世,他写道“已是悬崖百丈冰,犹有花枝俏。俏也不争春,只把春来报,待到山花烂漫时,她在丛中笑。”——多么通俗的群众语言,老百姓一看就懂了,就记住了,而且回味无穷!
用群众一看就懂的通俗语言,写出令人回味无穷的诗句,这才是好诗,这才是本事!
启示之三,关于人类的社会生活,与文艺作品中反映出来的生活。毛泽东在“延座讲话”中说“虽然这两者都是美的,但是人民还是不满足于前者,而要求后者。”怎么理解?我的理解是:前者指人类的社会生活,美学上叫作“现实美”,后者指文艺作品中反映出来的生活,美学上叫“艺术美”。艺术美是现实美的集中反映,也就毛泽东在“延座讲话”中指出的“六个更”——更高、更强烈、更有集中性、更典型、更理想,因而也就更带普遍性。这正是人民大众对文艺作品的要求。
那么,中华诗词创作怎么才能达到这种“美”的要求呢?毛泽东写信告诉陈毅同志,强调说:写诗一定要用形象思维,才能写出“诗味美”。如果不懂诗是要用形象思维的,写出来的东西就会味同嚼蜡,就美不起来!
“美”,虽然与“真”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但“真”并不就是“美”。前面提到“自鸦片战争以后的一百多年,中国人的自信力几乎丧失殆尽”。这是真的,但不是美的。毛泽东诗词把中华民族和中国人民的自信力恢复过来,向全世界确立了具有“自信力”的中国人形象,这是真的,同时也是美的。
把“美”与“善”的关系比较起来,“美”与“善”有着更为直接更为密切的关系。凡是能适应大众需要的、能反映民众生活的诗词作品,都是“善”的,同时也是“美”的。从理论上讲,“它们之所以成为美,是因为具有社会生活的内容,概括了表现人的能动创造,才可能成为美的”!
诗人毛泽东是一个非常爱美的人,是一个非常追求“诗味”的人!例如写山水诗,唐代的王维写山写水很了不起,“江流天地外,山色有无中”是千古名句!但是,要说写山,他写不过毛泽东!毛泽东写道:“山,刺破青天锷未残。天欲堕,赖以拄其间。”这是出自顶天立地的形象思维,饱含着“六个更”,有“诗味”的!又例如“而今我谓昆仑:不要这高,不要这多雪。安得倚天抽宝剑,把汝裁为三截?”这也是顶天立地的形象思维,也饱含着“六个更”,更富有“诗味”!
以上是讲毛泽东诗词中的宏观之美。中国的诗论家们,几乎都认为毛泽东是豪放派。其实毛泽东本人并不完全承认。他曾经说过:既喜欢豪放,也喜欢婉约。我只举一个毛泽东诗词中的婉约的微观之美的例子。日本京都大学的名誉教授竹内实先生说:毛泽东诗词中最有诗味美的句子,是《贺新郎·赠别杨开慧》中的“眼角眉梢都是恨,热泪欲零还住”。像是电影中描写细节的特写镜头,生动地表现了毛泽东真实的感情世界,是饱含诗味的微观之美。
[作者通联:湖北实验幼儿师范学校]
那么,从本质上讲,这种固有的真正的特性和风尚是什么呢?它首先是文化自信力。
中华民族存活了五千多年而且越活越有意思,是由于具有固有的叫作“自信力”的特性和风尚。中国历史上出现过“盛唐气象”,就是一个例子。
可悲的是,我们中华民族近代鸦片战争以后一百多年的战乱历程,让中国人的自信,让中华文化的自信,几乎丧失殆尽!于是忧国忧民的鲁迅先生写出了一篇重要的杂文,题目就叫《中国人失去自信力了吗》。毛泽东一生力主强国文化,他俩志同道合,所以毛泽东在《新民主主义论》中说,“鲁迅的方向,就是中华民族新文化的方向!”
毛泽东诗词中传递其强大的自信力的诗句比比皆是。在毛泽东毕其一生的日子里,在毛泽东诗词中,一直体现着中华民族和中国人民固有的特性和风尚。毛泽东诗词是中华民族固有精神的宝贵遗产。
上述内容,是毛泽东诗论所具有的极其宝贵的启示之一。
启示之二,毛泽东强调诗词“适应大众需要的能反映民众生活的”,民众一看就懂的作品,才是好的。——这是什么?这叫作“善”。从理论上讲,所谓“善”,一般说来,凡是“在实践上符合人的目的的东西包括‘怨而不伤,温柔敦厚’等,就是善的,反之就是恶的。再就人类社会的整个历史发展进程来看,只有与社会发展规律相一致并推动着社会发展的普遍利益的,才是真正的善”。这方面的例子,在毛泽东诗词中比比皆是。例如《西江月·秋收起义》《清平乐·蒋桂战争》《减字木兰花·广昌路上》《蝶恋花·从汀州向长沙》,等等。关于人品修养,为人处世,他写道“已是悬崖百丈冰,犹有花枝俏。俏也不争春,只把春来报,待到山花烂漫时,她在丛中笑。”——多么通俗的群众语言,老百姓一看就懂了,就记住了,而且回味无穷!
用群众一看就懂的通俗语言,写出令人回味无穷的诗句,这才是好诗,这才是本事!
启示之三,关于人类的社会生活,与文艺作品中反映出来的生活。毛泽东在“延座讲话”中说“虽然这两者都是美的,但是人民还是不满足于前者,而要求后者。”怎么理解?我的理解是:前者指人类的社会生活,美学上叫作“现实美”,后者指文艺作品中反映出来的生活,美学上叫“艺术美”。艺术美是现实美的集中反映,也就毛泽东在“延座讲话”中指出的“六个更”——更高、更强烈、更有集中性、更典型、更理想,因而也就更带普遍性。这正是人民大众对文艺作品的要求。
那么,中华诗词创作怎么才能达到这种“美”的要求呢?毛泽东写信告诉陈毅同志,强调说:写诗一定要用形象思维,才能写出“诗味美”。如果不懂诗是要用形象思维的,写出来的东西就会味同嚼蜡,就美不起来!
“美”,虽然与“真”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但“真”并不就是“美”。前面提到“自鸦片战争以后的一百多年,中国人的自信力几乎丧失殆尽”。这是真的,但不是美的。毛泽东诗词把中华民族和中国人民的自信力恢复过来,向全世界确立了具有“自信力”的中国人形象,这是真的,同时也是美的。
把“美”与“善”的关系比较起来,“美”与“善”有着更为直接更为密切的关系。凡是能适应大众需要的、能反映民众生活的诗词作品,都是“善”的,同时也是“美”的。从理论上讲,“它们之所以成为美,是因为具有社会生活的内容,概括了表现人的能动创造,才可能成为美的”!
诗人毛泽东是一个非常爱美的人,是一个非常追求“诗味”的人!例如写山水诗,唐代的王维写山写水很了不起,“江流天地外,山色有无中”是千古名句!但是,要说写山,他写不过毛泽东!毛泽东写道:“山,刺破青天锷未残。天欲堕,赖以拄其间。”这是出自顶天立地的形象思维,饱含着“六个更”,有“诗味”的!又例如“而今我谓昆仑:不要这高,不要这多雪。安得倚天抽宝剑,把汝裁为三截?”这也是顶天立地的形象思维,也饱含着“六个更”,更富有“诗味”!
以上是讲毛泽东诗词中的宏观之美。中国的诗论家们,几乎都认为毛泽东是豪放派。其实毛泽东本人并不完全承认。他曾经说过:既喜欢豪放,也喜欢婉约。我只举一个毛泽东诗词中的婉约的微观之美的例子。日本京都大学的名誉教授竹内实先生说:毛泽东诗词中最有诗味美的句子,是《贺新郎·赠别杨开慧》中的“眼角眉梢都是恨,热泪欲零还住”。像是电影中描写细节的特写镜头,生动地表现了毛泽东真实的感情世界,是饱含诗味的微观之美。
[作者通联:湖北实验幼儿师范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