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君子汤在中医内科疾病脾胃气虚证中的应用

来源 :中国保健营养·下旬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ntatgh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 脾胃气虚、正气不足是中医内科疾病的常见症状。四君子汤由炙甘草、茯苓、白术、人参组成,具有益气健脾之功效,能健旺脾胃之气,资生气血,是为中医内科的补气基本方。以后该方在医家的不断深入研究、灵活运用下,研究出了更多补气健脾的四君子汤类方,比如保元汤、香砂六君子汤、六君子汤、异功散等,均是由四君子汤发展而来的。本文将主要对四君子汤的临床功效,在脾胃气虚证中的应用,以及四君子汤类方的运用进行综述。
  【关键词】 中医内科;四君子汤;脾胃气虚证
  文章编号:1004-7484(2013)-12-7714-01
  四君子汤始于《太平惠民和剂局方》(北宋),其具有补气之功效,是为补气基本方,在面色萎白、食少神倦、语声低微、四肢乏力、脉虚弱、舌淡苔白等脾胃气虚证中应用较多。在中医学中,虚证是包括阳虚、阴虚、血虚、气虚4类,中医治疗就有相应的补阳、补阴、补血、补气之法及方剂[1]。四君子汤为补气方剂,其具有利而不峻、补而不滞,作用平淡冲和的优点,犹如平和宽厚的君子,所以得“四君子”之名[2]。以后该方在医家的不断深入研究、灵活运用下,研究出了更多补气健脾的四君子汤类方,比如保元汤、香砂六君子汤、六君子汤、异功散等,均是由四君子汤发展而来的,进一步完善、丰富了中医药宝库。
  1 四君子汤
  1.1 方剂组成 四君子汤由炙甘草、茯苓、白术、人参四味中药组成。在《太平惠民和剂局方》中记载[3],将去芦人参、去皮茯苓、白术各9g,炙甘草6g,研磨成细末,每服取水一盏、细末15g(二钱),煎至七分后口服。服药时间不受时间限制,可在汤剂中加入少许盐。
  1.2 方剂功效 四君子汤的功效主要为益气健脾,脾胃气虚证(语音低微、面色咣白、食少便溏、气短乏力、脉虚弱、舌淡苔白)是其主治证。本方证为运化与纳谷乏力,脾胃气虚,舌淡苔白、食少便溏、脉虚弱。如果脾胃虚弱,气血生化就会不足,所以就会造成气短乏力、语音低微、面色咣白等症状。脾运不足,就会胃纳不振,内生湿浊,从而造成大便溏薄、饮食减少。胃气不足的症状还包括脉虚弱、苔薄白、舌淡。据《医方考》记载[4],观面色咣白可知气虚,闻言语轻微可知气虚,问四肢无力可知气虚,切脉象虚弱可知气虚,这些均应采用补气之方,补益脾胃、中焦之气,恢复受纳、运化之功。
  四君子汤方中,人参性温味甘,具有益气、养胃健脾之功效,是为方中君药;白术性温、味苦,具有燥湿健脾、增强益气助运之力之功效,是为方中臣药;茯苓甘淡,具有渗湿健脾之功效,是为佐药,白术与茯苓合用,祛湿健脾功效更加显著;炙甘草性温、味甘,具有益气和中之功效,可调和诸药,是为使药。方中四味中药配伍,健脾益气之效更甚。四君子汤与理中丸相比,二者的组成药物仅有一味不同,二方补益中气均应用了炙甘草、白术、人参,四君子汤加用茯苓,以健脾益气,适用脾胃气虚证,而理中丸加用干姜,以温中祛寒,主治中焦虚寒证。
  2 四君子汤在脾胃气虚证中的应用
  在中医内科中,脾胃气虚、正气不足是常见症状。在脾胃气虚证的中医治疗中,四君子汤为常用方劑,也是补气基础方,目前很多的益气补脾方剂都是由四君子汤演化而来的。脾胃气虚证的诊断要点为食少、面色咣白、气短、脉虚弱、舌淡苔白。病人若有呕吐症状,在方中加入半夏,以止吐降逆;若有胸膈痞满,可在方中加入陈皮、枳壳,以宽胸、行气;若有失眠、心悸,可在方中加入枣仁,以安神宁心;若有肾阳虚,可在方中加入附子,以助阳温肾。现代医学中的十二指肠溃疡、胃溃疡、慢性胃炎等均为脾胃气虚证,亦可应用此方。
  3 四君子汤加味方
  3.1 六君子汤 六君子汤由四君子汤加3g陈皮、4.5g半夏组成,研为细末作一服,加3片生姜、2个大枣,与水煎服。该方具有燥湿化痰、益气健脾之功效。主治痰湿、脾胃气虚证。如呕逆、胸围痞闷、食少便溏。
  3.2 香砂六君子汤 香砂六君子汤由人参、茯苓、白术、陈皮、甘草、砂仁、木香、半夏所组成。取茯苓、白术各6g,人参、半夏各3g,砂仁、陈皮各2.5g,甘草、木香各2g,加生姜6g,以水煎服。该方具有行气温中、益气化痰之功效。主治痰阻气滞、脾胃气虚证。如消瘦倦怠、脘腹胀痛、不思饮食、呕吐痞闷、气虚肿满。
  3.3 异功散 异功散由四君子汤中加入陈皮组成。陈皮、四君子汤各等分6g,研磨为细末。每服水一盏、细末2钱,加5片生姜、2个大枣,煎至七分后于饭前温服。此方具有行气化滞、健脾益气之功效。主治气滞兼脾胃气虚证。如胸部痞闷不舒、大便溏薄、饮食减少、呕吐泄泻等,小儿消化不良也为气质脾虚证,可应用此方。
  3.4 保元汤 保元汤由人参、黄芪、肉桂、炙甘草组成,取炙甘草、人参各3g,肉桂1.5g,黄芪9g,加1片生姜,以水煎服。该方具有温阳益气之功效。主治元气不足、虚损劳怯之症,如少气畏寒、倦怠乏力、小儿痘疮。
  参考文献
  [1] 高永珍,武瑞珍,陈永利.四君子汤在中医内科疾病脾胃气虚证中的应用[J].中国民族民间医药,2013,05:52.
  [2] 马海丽.加味六君子汤治疗复发性口疮(脾胃气虚证)的临床观察[D].湖南中医药大学,2013.
  [3] 段少华,彭波,杨仁旭.四君子汤及其类方应用考析[J].实用中医内科杂志,2011,03:84-85.
  [4] 周育弘.加味四君子汤治疗慢性功能性便秘(气虚证)30例临床疗效观察[D].广州中医药大学,2011.
其他文献
期刊
【关键词】 天麻钩藤饮;治疗;脑血管疾病  文章编号:1004-7484(2013)-12-7712-01  天麻钩藤饮方出《杂病证治新义》,为中医学的平肝熄风的代表方剂,主要用于肝阳上亢,肝风上扰所致之证。笔者从事内科专业,在临床上以此方随证加减,灵活变化,治疗脑血管疾病取得了相当良好的效果,现拿出医案三则及对本方的体会与同仁探讨如下。  1 眩 晕  于某某,男,63岁,退休职工,2011年5
期刊
东晋名士陶渊明《结庐在人境》诗曰:“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问君何能乐?而无车马喧。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此中有真意,欲辩已忘言”。这首典型的养生诗,反映了他远离尘嚣、恬静安谧、与世无争的农村生活,同时,诗中赞美了能够陶冶精神、空气清新、风景优美的大自然。真是境与意会,物与心融,妙不可言!  诗坛寿星陆游一生坎坷,却寿至85岁高龄。他对延年益寿的学问相当关注,饶有心得。诗云:“吾身本无患,卫生在
期刊
【摘要】 目的 分析探究补阳还五汤在晚期肺癌合并血小板增多症中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 选取在我院治疗的90例晚期肺癌合并血小板增多症患者,根据不同的治疗方法将这90例晚期肺癌合并血小板增多症患者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其中对照组进行常规治疗,治疗组则在对照组常规治疗的基础上给与补阳还五汤进行治疗,再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 治疗组治疗效果与对照组的治疗效果有明显的差异,P值小于0.05,统计学有
期刊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