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九成居民存在用药误区

来源 :家庭医药·快乐养生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baikubk25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13年10月,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中国药学会联合发布我国居民安全用药调查报告:统计表明,90%的居民对如何安全合理用药缺乏了解,甚至存在严重误区,可能会长期损害健康,严重者将直接导致死亡。
  今年9~10月,由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主办、中国药学会协办的“全国药品安全网络知识竞赛”收到20万份有效答题卷。药学专家分析发现,网友答卷存在大量错误的用药认识。具体存在孕妇用抗生素或致畸胎、酒后服药暗藏杀机、牛奶服药阻碍人体吸收、减肥药物过量可致昏迷等8个最有代表性的安全用药误区。而且,面对这8个最有代表性的问题,每个问题都有超过50%的调查者存在着认识误区。为此,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特邀专家张继春一一支招纠正。
  新生儿慎用抗生素药物
  51.07%的网友不知新生儿须慎用氯霉素等抗生素药物。
  【提醒】新生儿特别是早产儿肝功能发育不全,大剂量服用氯霉素类药物,易在体内蓄积,引发致命的毒性反应。2005年春晚《千手观音》的21位演员中,18人是因在2岁前使用抗生素过敏,导致的药物中毒性耳聋。
  孕妇用抗生素或致畸胎
  50.32%的网友不知孕妇是否可以使用抗生素类药物。
  【提醒】孕期随意用药或坚决不用都可能危及母婴,正确做法是研读说明书或寻求医生指导。如四环素易致胎儿畸形,切勿使用;青霉素类和头孢类抗生素药物毒性低,对胎儿相对安全,可遵医嘱使用,但仍需关注过敏反应。
  酒后服药严重可致死亡
  58.88%的网友不了解酒精会对服用药物产生极大影响。
  【提醒】不少抗生素药物与酒精同时进入身体后,有可能导致一些不良反应,轻者头晕、恶心,重者可致休克、甚至死亡。安眠药(安定)与酒精类饮料同服,极易加重嗜睡、昏睡,严重的会造成呼吸抑制,甚至死亡。
  减肥药物过量可致昏迷
  51.31%的网友认为服用二甲双胍减肥安全有效。
  【提醒】二甲双胍属于降血糖药物,降低血糖的同时确实有减轻体重的效果,但正常人过量服用有可能导致乳酸酸中毒,轻者出现乏力、恶心、头昏等症状,重者可致意识障碍、深度昏迷,损害身体。
  服药后卧床易发食道溃疡
  50.43%的网友不知睡前服药的正确方法。
  【提醒】服药后立即卧床,药物可能滞留食道,引起食道溃疡。此外,50.27%的网友误以为“顿服”即为每顿饭时服药。其实,“顿服”是指将一天用药量一次服下;空腹服药是指清晨或饭前1小时服,或饭后2小时服。
  药物开封后保质期变化
  50.39%的网友认为药物开封后保质期不会变。
  【提醒】中老年人常备的“救命药”硝酸甘油易潮解,一旦开封有效期就不再是1年或2年,而是3~6个月,否则药效会打折扣。同样,眼药水无菌要求高,30天内用不完最好弃用,同时还要注意在2~8℃的冷藏条件下保存。
  用牛奶送服药物影响吸收
  50.94%的网友认为可用牛奶冲服药物。
  【提醒】某些药物(如土霉素、四环素)不可与牛奶或乳制品同服,否则将与牛奶或乳制品中的钙离子结合,严重影响药物吸收。
  乙类非处方药安全性更高
  超半数的网友不知非处方药分甲、乙两类。
  【提醒】甲类非处方药标有“OTC”,底为红色,只能在具有配备执业(助理)药师的药店、医疗机构药房零售;乙类非处方药标有“OTC”,底为绿色,除社会药店和医疗机构药房外,还可在经过批准的普通商店及旅店零售。
其他文献
本文以工程实例,对小型自动喷水灭火系统工程在设计和施工中出现的常见问题进行了分析和探讨。
由静电引起油库、加油站爆炸燃烧的事故时有发生。对于静电危害问题,识别是关键,只有在正确、全面识别静电危害的前提条件下,采取有效、适当的静电抑制措施才有可能防患于未
据韩国《朝鲜日报》网站报道,韩国东国大学一项调查结果显示,将韩国的吸烟者与非吸烟者的日常饮食做一个对比,相对非吸烟者来说,吸烟者每天会摄取很多对健康有不良影响的富含砂糖类糖分的饮食和富含脂肪的饮食,而且吸烟者们每天还会喝很多的酒;另一方面,对于那些对身体有益的海产品、蔬菜和水果等日常饮食,吸烟者摄取的却相对较少。吸烟者的身体健康原本就已经因为吸烟而受到威胁,再加上由于吸烟导致饮食习惯渐渐变坏,其结
春夏秋冬,一年四季不同的气候特点,对人们的饮食也有不同的要求。如今正值秋季,针对秋天季节的特点,营养专家提出了以下的建议。  适当多食黄绿色蔬果  夏天人们所吃的蔬菜水果以瓜、豆为主,瓜豆类蔬果中的胡萝卜素含量较低。所以秋季应多选食橙黄色蔬果和绿叶菜。人体内的维生素A储备容易减少,如不及时补充,到了冬春季节就容易出现眼睛干涩及呼吸道感染。因此眼下要多吃南瓜、胡萝卜、西红柿等橙黄色蔬菜,这些蔬菜中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