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语文是小学阶段最基础的课程,其教育质量的好坏直接影响到其他课程的学习。学好汉语也是我们每个中国人的义务。随着新课改的实施,情感教育已成为当前小学教育中的一个重要研究课题。本文就小学语文实施情感教育的意义进行阐述,并探讨在小学语文课堂中实施情感教育的有效策略,以期更好地培养小学生对语文的情感感悟能力。
【关键词】小学语文;情感教育;教育策略
新课改提出,要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使学生能够全面和谐发展。这要求语文教师在日常教学中注重情感教育,以促进学生的认知发展。列宁曾讲过:“没有人的情感,就从来没有也不可能有人对于真理的追求。[1]”这句话表明了情感教育在人的一生中具有重要的意义,同时,也反映出小学时期对学生实施情感教育是非常有必要的。基于此,笔者结合自己的语文从教经验,简要谈一谈如何在语文教学中渗透情感教育,以期培养出品质优良,人格健全的小学生。
一、小学语文教学中实施情感教育的意义
情感是指人的情绪的直接反应,也是人生态度的体验。情感教育是将理性认知与情感因素相结合开展的教育。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实施情感教育有三方面的意义。
(一)有利于调控小学生的学习行为
小学生由于年龄小,生活体验与社会阅历都非常少,内心情感体验也不多。他们对情绪的认知不够成熟,情感容易外显,感情稳定性不够。同时,由于小学生具有强烈的好奇心,喜欢从事物表象去探究本质。这就需要教师给予鼓励,调动小学生的自主能动性,并充分尊重学生情绪,让他们能在特定环境中自由释放情感[2]。同时,教师要发挥榜样作用,引导孩子学会如何调节自己的情绪,从而实现知、情、意的统一。
(二)有利于熏陶小学生的思想情操
语文教材中包括大量优秀的诗歌、小说、散文、剧本等文学作品。这些文学作品均蕴含着作者丰富的情感。对语文知识的学习过程实质上就是还原作者在创作文章时的情绪情感。语文教师若能正确引导学生去体验情感,则有助于学生在特定情境中去感受作者创作时的情绪。对这种情绪情感的再认识有助于提高学生的情绪感知能力。
(三)有利于培养小学生的健全人格
健全人格的形成离不开情绪情感的培养。从审美角度出发,不同类型的课文丰富了小学生的情感体验对象。教师可引导学生从字里行间领会文章的情感,感悟作品中的高尚品德,从而促进自我人格品质的完善。
二、小学语文教学中渗透情感教育的策略
(一)创设合理情境,激发学生情感
小学生的阅历较少,情感比较单纯简单。因此,他们的思绪更容易进入到文章中,跟着文章内容转动,被文中的一系列事物所熏陶感染。语文教师应善于把握小学生这一特点,为他们创设相应的教学情境。通过带领学生走进具体的情境中去体会、感知课文,引起他们情感上的共鸣。小学语文教材都是专家结合小学生的身心情感发展特点来编选的,这些课文都蕴含着作者丰富的情感。小学语文教材中大多数为单一情感,比如,爱国情感、亲情、友情等。教师应充分研读教材,从中挖掘相应的情感点来进行情境创设[3]。比如,《秋天到》这篇课文表达出作者对秋天的热爱。《手捧空花盆的孩子》告诉我们要做一个诚实的人。要让小学生能够感受到作者的情感,并有所感悟,语文教师就必须在反复研读课文的基础上找准文章的动情点,从而做好教学准备,以期在课堂上与学生的情感产生共鸣。其次,对于小说类课文,可安排学生分角色朗读,引导学生进入情境。比如,在学习《包公审驴》这篇课文时,笔者采用小组合作的方式,让学生分组进行角色朗读,还原故事情境。这加深了学生对课文的了解,也明白了课文所蕴含的情感。
(二)贴近学生生活,升华学生情感
语文知识是源自于我们的生活,语文学习的最终目的是把所學知识运用到生活实际中[4]。因此,在语文教学中通过结合学生的实际生活来引导学生观察生活,体验生活,是语文教育实践的重要形式。这也有利于情感教育的实施。目前,大部分孩子都是独生子女,深受长辈的宠溺。孩子们生长在幸福的时代,对国家所遭受的苦难知道得并不多,爱国主义观念也比较模糊。对此,我们教材中也收录了不少关于培养爱国情感的文章。比如,《可爱的中国》等课文,这些课文对激起学生爱国情感方面的感受是十分有帮助的,有助于培养孩子们树立起强烈的爱国主义观念。教师在讲解课文的时候可为学生播放《爱我中华》、《我的中国心》等爱国歌曲,并利用多媒体播放抗日战争时期国家惨遭列强欺凌的惨状,并讲述当时爱国人士的故事,让学生受到更深刻的教育,对国家有更深刻的认识与理解,在心中树立起强烈的爱国意识。此外,教师还应加强与学生的交流沟通,形成和谐的师生关系,以起到榜样带动作用。
(三)丰富教学手段,提高学生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有助于调动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在教学中教师应积极利用各种教学手段来提高教学效率。比如,可采用情境教学、问题导入教学、小组合作教学等手段,激发学生对语文的学习兴趣,让他们在活动中增强情感体验。其中,小组合作学习是当前最常用的一种教学模式。对于一些难度较大的课文,笔者要求学生分组去阅读,共同查阅资料,分析课文内容,提出疑问,并尝试自主解决问题。在此过程中学生通过查阅资料了解课文的写作历史背景,熟悉作者的生平资料,也能更好地去理解作者创作过程中的情感体验。这样能够培养学生的共情能力。在合作学习的过程中学生们也能逐步学会如何调控自己的情绪去完成任务。
(四)构建评价机制,拉近师生距离
情感体验是学生在学习与思考过程中所形成的情感认知,单纯的灌输性教育是无法让学生获得情感体验的[5]。学生在情感体验中能够形成情感认知,但他们的情感认知中并非都是积极向上的。对此,语文教师在培养学生形成正确的情感认知的时候,应给予学生合理的评价。对形成错误情感认知的学生,教师采取责骂、批评的教育方式容易挫伤学生的积极性,并会让学生失去学习的自信。可见,这种教学方式是不可取的。此外,小学生思维活跃,有着极强的表现欲,非常重视周围人对自己的评价。在孩子心目中教师有着极高的威望,他们很在意老师对自己的评价。或许老师一个赞许的眼神,一句简单的鼓励都会让学生感到快乐和满足。在日常教学中语文教师要努力掌握一些与人沟通与评价技巧。善于利用鼓励性、欣赏性、幽默性的话语给予学生客观、全面、合理的评价。同时,还要多为学生创造机会,让他们有展示才能的平台,从而树立对语文学习的信心。
三、结语
总之,将情感教育渗透到小学语文教学中具有重要的意义。小学语文教材中蕴含着很多丰富的情感因素,为情感教育的实施提供了充分保障。为了提高情感教育的效果,语文教师还要不断学习,从而提高自身的教学水平。在教学中语文教师还要注意挖掘和利用教材中所包含的相关情感因素,设计相应的教学方案,让学生在语文学习中获得更多情感体验,从而促进学生素质的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臧以霞.试析小学语文教学中的情感教育理念及实践[J].黑龙江教育,2015,195(5):15-16.
[2]赵 群.如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渗透情感教育[J].教育教学论坛,2013,25(14):69-70.
[3]宋军丽.小学语文教学中的情感教育及其实施策略[J].新课程研究,2009,9(17):184-185.
[4]陈 莲.小学语文教学中的情感教育与实践策略[J].中国校外教育,2016,32(6):44-44.
[5]秦秀民.对小学语文教学与情感教育关系的探讨[J].学周刊,2013,16(5):58-58.
【关键词】小学语文;情感教育;教育策略
新课改提出,要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使学生能够全面和谐发展。这要求语文教师在日常教学中注重情感教育,以促进学生的认知发展。列宁曾讲过:“没有人的情感,就从来没有也不可能有人对于真理的追求。[1]”这句话表明了情感教育在人的一生中具有重要的意义,同时,也反映出小学时期对学生实施情感教育是非常有必要的。基于此,笔者结合自己的语文从教经验,简要谈一谈如何在语文教学中渗透情感教育,以期培养出品质优良,人格健全的小学生。
一、小学语文教学中实施情感教育的意义
情感是指人的情绪的直接反应,也是人生态度的体验。情感教育是将理性认知与情感因素相结合开展的教育。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实施情感教育有三方面的意义。
(一)有利于调控小学生的学习行为
小学生由于年龄小,生活体验与社会阅历都非常少,内心情感体验也不多。他们对情绪的认知不够成熟,情感容易外显,感情稳定性不够。同时,由于小学生具有强烈的好奇心,喜欢从事物表象去探究本质。这就需要教师给予鼓励,调动小学生的自主能动性,并充分尊重学生情绪,让他们能在特定环境中自由释放情感[2]。同时,教师要发挥榜样作用,引导孩子学会如何调节自己的情绪,从而实现知、情、意的统一。
(二)有利于熏陶小学生的思想情操
语文教材中包括大量优秀的诗歌、小说、散文、剧本等文学作品。这些文学作品均蕴含着作者丰富的情感。对语文知识的学习过程实质上就是还原作者在创作文章时的情绪情感。语文教师若能正确引导学生去体验情感,则有助于学生在特定情境中去感受作者创作时的情绪。对这种情绪情感的再认识有助于提高学生的情绪感知能力。
(三)有利于培养小学生的健全人格
健全人格的形成离不开情绪情感的培养。从审美角度出发,不同类型的课文丰富了小学生的情感体验对象。教师可引导学生从字里行间领会文章的情感,感悟作品中的高尚品德,从而促进自我人格品质的完善。
二、小学语文教学中渗透情感教育的策略
(一)创设合理情境,激发学生情感
小学生的阅历较少,情感比较单纯简单。因此,他们的思绪更容易进入到文章中,跟着文章内容转动,被文中的一系列事物所熏陶感染。语文教师应善于把握小学生这一特点,为他们创设相应的教学情境。通过带领学生走进具体的情境中去体会、感知课文,引起他们情感上的共鸣。小学语文教材都是专家结合小学生的身心情感发展特点来编选的,这些课文都蕴含着作者丰富的情感。小学语文教材中大多数为单一情感,比如,爱国情感、亲情、友情等。教师应充分研读教材,从中挖掘相应的情感点来进行情境创设[3]。比如,《秋天到》这篇课文表达出作者对秋天的热爱。《手捧空花盆的孩子》告诉我们要做一个诚实的人。要让小学生能够感受到作者的情感,并有所感悟,语文教师就必须在反复研读课文的基础上找准文章的动情点,从而做好教学准备,以期在课堂上与学生的情感产生共鸣。其次,对于小说类课文,可安排学生分角色朗读,引导学生进入情境。比如,在学习《包公审驴》这篇课文时,笔者采用小组合作的方式,让学生分组进行角色朗读,还原故事情境。这加深了学生对课文的了解,也明白了课文所蕴含的情感。
(二)贴近学生生活,升华学生情感
语文知识是源自于我们的生活,语文学习的最终目的是把所學知识运用到生活实际中[4]。因此,在语文教学中通过结合学生的实际生活来引导学生观察生活,体验生活,是语文教育实践的重要形式。这也有利于情感教育的实施。目前,大部分孩子都是独生子女,深受长辈的宠溺。孩子们生长在幸福的时代,对国家所遭受的苦难知道得并不多,爱国主义观念也比较模糊。对此,我们教材中也收录了不少关于培养爱国情感的文章。比如,《可爱的中国》等课文,这些课文对激起学生爱国情感方面的感受是十分有帮助的,有助于培养孩子们树立起强烈的爱国主义观念。教师在讲解课文的时候可为学生播放《爱我中华》、《我的中国心》等爱国歌曲,并利用多媒体播放抗日战争时期国家惨遭列强欺凌的惨状,并讲述当时爱国人士的故事,让学生受到更深刻的教育,对国家有更深刻的认识与理解,在心中树立起强烈的爱国意识。此外,教师还应加强与学生的交流沟通,形成和谐的师生关系,以起到榜样带动作用。
(三)丰富教学手段,提高学生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有助于调动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在教学中教师应积极利用各种教学手段来提高教学效率。比如,可采用情境教学、问题导入教学、小组合作教学等手段,激发学生对语文的学习兴趣,让他们在活动中增强情感体验。其中,小组合作学习是当前最常用的一种教学模式。对于一些难度较大的课文,笔者要求学生分组去阅读,共同查阅资料,分析课文内容,提出疑问,并尝试自主解决问题。在此过程中学生通过查阅资料了解课文的写作历史背景,熟悉作者的生平资料,也能更好地去理解作者创作过程中的情感体验。这样能够培养学生的共情能力。在合作学习的过程中学生们也能逐步学会如何调控自己的情绪去完成任务。
(四)构建评价机制,拉近师生距离
情感体验是学生在学习与思考过程中所形成的情感认知,单纯的灌输性教育是无法让学生获得情感体验的[5]。学生在情感体验中能够形成情感认知,但他们的情感认知中并非都是积极向上的。对此,语文教师在培养学生形成正确的情感认知的时候,应给予学生合理的评价。对形成错误情感认知的学生,教师采取责骂、批评的教育方式容易挫伤学生的积极性,并会让学生失去学习的自信。可见,这种教学方式是不可取的。此外,小学生思维活跃,有着极强的表现欲,非常重视周围人对自己的评价。在孩子心目中教师有着极高的威望,他们很在意老师对自己的评价。或许老师一个赞许的眼神,一句简单的鼓励都会让学生感到快乐和满足。在日常教学中语文教师要努力掌握一些与人沟通与评价技巧。善于利用鼓励性、欣赏性、幽默性的话语给予学生客观、全面、合理的评价。同时,还要多为学生创造机会,让他们有展示才能的平台,从而树立对语文学习的信心。
三、结语
总之,将情感教育渗透到小学语文教学中具有重要的意义。小学语文教材中蕴含着很多丰富的情感因素,为情感教育的实施提供了充分保障。为了提高情感教育的效果,语文教师还要不断学习,从而提高自身的教学水平。在教学中语文教师还要注意挖掘和利用教材中所包含的相关情感因素,设计相应的教学方案,让学生在语文学习中获得更多情感体验,从而促进学生素质的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臧以霞.试析小学语文教学中的情感教育理念及实践[J].黑龙江教育,2015,195(5):15-16.
[2]赵 群.如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渗透情感教育[J].教育教学论坛,2013,25(14):69-70.
[3]宋军丽.小学语文教学中的情感教育及其实施策略[J].新课程研究,2009,9(17):184-185.
[4]陈 莲.小学语文教学中的情感教育与实践策略[J].中国校外教育,2016,32(6):44-44.
[5]秦秀民.对小学语文教学与情感教育关系的探讨[J].学周刊,2013,16(5):58-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