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看完电影,我不敢说话,怕一张嘴就会哭出声来。从没有见过一部影片与中国人的心如此贴近,而且如此深情,如此朴素。可见导演是怀着怎样的感情去创作的,不是冷漠的旁观者,居高临下,更没有撒娇扭捏,不假装深刻自作聪明。不用刻意取悦谁,不愤怒也不做怜悯同情状,因为他本人就是其中的一员。我们都身在其中。贾樟柯,用才华这个词来形容太过轻浮,他的朴素容不得所谓的才华捣乱。所以他才能做的这样坚定,不动声色,沉下去,放平,贴近,溶入。直到我们不觉得它是一部电影,它就是我们的生活,勤勉,本分,贫乏,沉闷,日复一日。那些金奖银奖贴在它身上都是多余的累赘。因为它的光辉必是暗淡的,力量必是迟钝而缓慢的,其生命必然长久不衰。
我相信贾樟柯预先知道这一点。他是电影艺术的骄傲。他让我们看到了电影还有这样一种可能,把生活和历史如此这般地还给我们。
《二十四城记》与其说是一部电影,不如说它更像一首诗,一首由9段影像写就的诗歌,安静,忧伤,惊心动魄。它带有毁灭的性质,这种毁灭具体体现在过去跟现在传承性的断裂,在这种断裂中,主体则显得有些不知所措。贾的作品里经常带有这种更加平常也更加现实的毁灭,这种毁灭具有一种当代性,往往是历史变迁的结果,历史不像自然那么简单,有很多复杂因素的作用,而且做为少数人,他们的境遇常常被冠以利益综合平衡的名义,因此这种毁灭使得承受者感到更多的迷茫和无力。电影用9张面孔,9种生命经历交织成的群体叙事,试图呈现出一个国有企业在半个世纪中的沧桑之路。从九十年代中期开始,一大批国企开始转型,军工企业也不例外,这些以数字命名的大厂,比如电影中的420,它们同样无法逃脱经济市场化后被改造被取代的命运。420厂大部分厂房被推倒,然后在废墟上建成名为“华润二十四城”的高档住宅区。而在这个拆建的过程中,一些工人的回忆被逐一叙述出来,无论是早已下岗的,还是依然在厂中坚持到最后一刻的工人或领导,他们身上有一种无奈,一种身不由己地沉浮于命运之河的伤感。像贾樟柯以前的《小武》等影片一样,这部电影的影像质地依然贴近现实而显示出它坚硬的一面。关于女工侯丽君的这段影像尤其精彩,这段以纪录片方式出现的影像,以空荡荡的公交车厢作为人物的背景。车窗之外流动着城市的美丽夜色,车内的女人泣不成声,她回忆起下岗时十几个姐妹一起吃“别离饭”,她们拉住主任问,我迟到过么?主任答,从来没有。她们再问,我工作有无不认真?主任再答:从来没有影片以这样的方式让我们返回过去的那个“现场”,让一些在悠久岁月中积聚的浊泪释放出来。
毫无疑问,《二十四城记》是贾樟柯最好的作品,和《三峡好人》相比,导演已经不屑于再去编织什么寻妻觅夫的情节,既劳神又无聊,也不用糖、烟、酒、茶,不明飞行物去诠释概念,暧昧又矫情。就这样面对面的直接逼入内心,如果我们有的话,哪怕它是一个空壳,只有一点点湿润的希望,或者完全的绝望。这需要怎样的情怀和勇气啊?纪录片式的剧情片不能概括它,严格的说,所有的纪录片都是剧情片,反之亦然,一切剧情片也都是纪录片。它反映的都是纪录者的目光,他的思考,他的心。
那些表现农村的影片我们看得太多了,青翠的田园风光或者黄土高坡的荒凉,导演们认为那很美很中国。要不然就表现都市的繁华颓废,灯红酒绿。导演们觉得这样很时尚很现代,孰不知现代就是日常,就是在我们心里蚕食希望的那条虫子。而对于现代中国,没有谁比贾樟柯选择的军工企业更形象,准确-宏伟空旷的车间,巨大的机器,密集拥挤的宿舍楼,每天从厂门口吞进去又吐出来的,灰蒙蒙的,穿着同样制服的人群,整齐豪迈的厂歌,被预先设计好的人生,他们的优越感,枯燥、安逸,毫无希望的日常生活,这自然不是老外们所理解的中国。也非中国的精英们在书斋里能够想像出来的。而一切正在消逝、毁灭。如同一个时代的挽歌,但一切尚未结束,它将在我们心头回旋,庄重而凄凉,久久不去。
编辑:流 云
我相信贾樟柯预先知道这一点。他是电影艺术的骄傲。他让我们看到了电影还有这样一种可能,把生活和历史如此这般地还给我们。
《二十四城记》与其说是一部电影,不如说它更像一首诗,一首由9段影像写就的诗歌,安静,忧伤,惊心动魄。它带有毁灭的性质,这种毁灭具体体现在过去跟现在传承性的断裂,在这种断裂中,主体则显得有些不知所措。贾的作品里经常带有这种更加平常也更加现实的毁灭,这种毁灭具有一种当代性,往往是历史变迁的结果,历史不像自然那么简单,有很多复杂因素的作用,而且做为少数人,他们的境遇常常被冠以利益综合平衡的名义,因此这种毁灭使得承受者感到更多的迷茫和无力。电影用9张面孔,9种生命经历交织成的群体叙事,试图呈现出一个国有企业在半个世纪中的沧桑之路。从九十年代中期开始,一大批国企开始转型,军工企业也不例外,这些以数字命名的大厂,比如电影中的420,它们同样无法逃脱经济市场化后被改造被取代的命运。420厂大部分厂房被推倒,然后在废墟上建成名为“华润二十四城”的高档住宅区。而在这个拆建的过程中,一些工人的回忆被逐一叙述出来,无论是早已下岗的,还是依然在厂中坚持到最后一刻的工人或领导,他们身上有一种无奈,一种身不由己地沉浮于命运之河的伤感。像贾樟柯以前的《小武》等影片一样,这部电影的影像质地依然贴近现实而显示出它坚硬的一面。关于女工侯丽君的这段影像尤其精彩,这段以纪录片方式出现的影像,以空荡荡的公交车厢作为人物的背景。车窗之外流动着城市的美丽夜色,车内的女人泣不成声,她回忆起下岗时十几个姐妹一起吃“别离饭”,她们拉住主任问,我迟到过么?主任答,从来没有。她们再问,我工作有无不认真?主任再答:从来没有影片以这样的方式让我们返回过去的那个“现场”,让一些在悠久岁月中积聚的浊泪释放出来。
毫无疑问,《二十四城记》是贾樟柯最好的作品,和《三峡好人》相比,导演已经不屑于再去编织什么寻妻觅夫的情节,既劳神又无聊,也不用糖、烟、酒、茶,不明飞行物去诠释概念,暧昧又矫情。就这样面对面的直接逼入内心,如果我们有的话,哪怕它是一个空壳,只有一点点湿润的希望,或者完全的绝望。这需要怎样的情怀和勇气啊?纪录片式的剧情片不能概括它,严格的说,所有的纪录片都是剧情片,反之亦然,一切剧情片也都是纪录片。它反映的都是纪录者的目光,他的思考,他的心。
那些表现农村的影片我们看得太多了,青翠的田园风光或者黄土高坡的荒凉,导演们认为那很美很中国。要不然就表现都市的繁华颓废,灯红酒绿。导演们觉得这样很时尚很现代,孰不知现代就是日常,就是在我们心里蚕食希望的那条虫子。而对于现代中国,没有谁比贾樟柯选择的军工企业更形象,准确-宏伟空旷的车间,巨大的机器,密集拥挤的宿舍楼,每天从厂门口吞进去又吐出来的,灰蒙蒙的,穿着同样制服的人群,整齐豪迈的厂歌,被预先设计好的人生,他们的优越感,枯燥、安逸,毫无希望的日常生活,这自然不是老外们所理解的中国。也非中国的精英们在书斋里能够想像出来的。而一切正在消逝、毁灭。如同一个时代的挽歌,但一切尚未结束,它将在我们心头回旋,庄重而凄凉,久久不去。
编辑:流 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