旧门窗里掘出百万金

来源 :江门文艺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kuxinghuajia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说起关心国家大事,一般认为这是读书人的爱好,和普通老百姓的日常生活并没有太大关系。如果一个农民关心国家大事更甚于关心农活,可能还会给人留下“不务正业”的印象。可你相信吗?就有这样一个“不务正业”的农民工,凭借着对时政的关注和了解,巧打“时政牌”,竟让爱好转变了他赚钱的手段。
  原来,这位湖南籍打工汉发现在全国各地旧城改造中,城里出现了大量拆除下来的旧门窗。这些门窗大部分都有五成新,有的甚至是全新的,却被城里人砸烂当作废品卖掉。他得知中央做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大战略部署,立即意识到这里面隐藏着无尽的商机,于是他主动出击,将收购到的旧门窗源源不断地贩运到农村,不到一年,他就狂赚了100万元。
  这个乡邻眼中穷酸的“时政迷”是怎样把“旧门窗”生意和城市改造与“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巧妙地结合在一起的呢?让我们来看看他的精彩创业故事吧!
  
  “时政迷”的困惑:城里人真是好浪费
  
  今年47岁的肖远海是湖南省东安县伍家桥镇人。他平常不抽烟,不喝酒,只有一个爱好,那就是喜欢读书看报。在农村,喜欢读书看报的人并不多,他无疑是个“另类”,不但每天都要收看新闻联播,还自费订阅了两份报纸。每天中午,从田间地头忙活回来的他不管多累多辛苦,第一件事就是阅读当天送来的报纸。看完报纸,肖远海还喜欢在左邻右舍面前大摆龙门阵,说中央和省里又出台了什么新政策,哪里又发生了什么奇闻趣事。时间一长,村里人都笑他“穷酸”,还送给他一个绰号——“时政迷”。对此,肖远海不气不恼,欣然接受。
  2004年6月,肖远海的家乡遭遇了30年一遇的特大洪灾。他家的房子由于正处于地势低洼的河滩地,彻底被洪水冲垮了。洪水退后,肖远海与妻子擦干眼泪,在废墟中一连翻找了好几天,才捡回了一些压在泥砂下面的砖块和木料。在当地政府和亲戚朋友的支持下,这年年底,一家人终于搬进了重建起来的新房。
  栖身之所是解决了,可肖远海一家却为重建新房欠下了近3万元债务。为了尽早还清债务,2005年春节过后,肖远海在一位熟人的介绍下,来到了永州市区一个基建工地打工。一开始,肖远海做的是挑砂浆的小工。由于他做事踏实,肯吃苦,不久就被工地的一个小工头看中,改做钢筋工。这样,他每月的工资涨到了1500元。除了每天10元的伙食费,他每月基本上都能攒下1000多元。对此,他很知足,心想干上两三年,家里的债务基本上就能还清了。
  由于在基建工地打工很辛苦,生活也相对枯燥,晚上下了班,绝大多数工友吃完晚饭后都是倒头就睡。有些年轻一些的工友,最多也就是跑到附近的一些商店和餐馆门口,聚在一起看看电视,聊聊天。而肖远海则不同,他仍然保持着看新闻看报的习惯。每天看完新闻联播,然后他就会回到工地的宿舍,再看一会报纸。
  因为基建工地下班时间不固定,肖远海有时能买到当天的报纸,有时候下班晚了就买不到。再加上每天买报纸虽然花费不多,但时间一长,也是一笔不小的花销。在外打工,能省则省,因此他总是想,要是哪里能找到免费的书报就好了。很快,他发现工地附近有一家废品收购店,每天都能收到大量的废旧报纸。他想:废品店里的旧书报不就是最好的免费读物吗?
  这天,肖远海下班后径直来到那家废品回收店。一闲聊,发现店主竟然跟他是同一个镇的同乡。当听说肖远海想找些书报看后,店主热情地说:“我这里每天都能收到最近几天的新报纸,你以后就到我这里来看吧!”肖远海简直高兴坏了,心想以后终于有看不完的免费书报了。
  一来二去,肖远海跟店主混得很熟了,除了看报纸,他还常常会到店里坐坐,聊聊天。有一天工地休息,肖远海又来到了这家废品收购店。刚坐下没多久,一个中年人推着板车来卖破烂了。他在卸货时,肖远海突然发现这些破烂里夹杂着许多长短、粗细完全一样的钢筋条。他一愣,这不是窗子上的钢筋条吗?看外表,起码也有七八成新!
  他一打听,这果然是从窗子上拆下的钢筋条!中年人见肖远海一脸的惊讶,便主动介绍起来:“这算什么!现在城里人不是时兴小房换大房、旧房换新房吗?既然有钱买房子,有钱搞装修,谁还在乎拆下来的这些旧门窗呀?不瞒你说,我收购的门窗有些还是全新的。如果门窗里有钢筋和铝合金,我才会收购,然后砸烂卖废品,不然只好拿来当柴烧了。”这一番话,简直让肖远海听得目瞪口呆!
  看到这些七八成新的钢筋条,肖远海突然想到了自家新建的房屋:自己新房窗子上的钢筋条,也未必比这些当作废品卖的旧钢筋条要好多少啊!早知道城里有拆除下来的旧门窗,自己如果买回去再利用,那该能节省多少钱哪!
  这时,废品店店主也插话说:“在城里,这种事真是太多了。城里人有钱,他们根本不在乎卖门窗这点小钱。有人搞装修时,甚至嫌拆下来的旧门窗占地方,干脆叫人来拆,然后白送给别人;有的甚至还把旧门窗当成垃圾丢掉……”
  肖远海虽说是个天天不离报纸的“时政迷”,眼界也不算狭窄,可这些却是他闻所未闻的“新闻”。想到这些,他不觉心里一阵阵难过,同时生出万分感慨:城里人真是太浪费了!
  
  “时政迷”的感慨:城里的旧门窗也是宝
  
  2005年8月,肖远海所在的基建工地完工了,他随工程队转到了一个旧城改造项目工地,拆除改造街道的20多栋民房。在施工工地上,看到即将被拆除的一栋栋外表斑驳陈旧里面却装饰一新的民房时,他心里又是一番感慨:要是哪一天让所有的农民朋友都能住上这样的房子,那该多好呀!
  当天下午,工程队就进驻工地,开始动手拆除门窗。因为不忍心让这些完好的门窗遭到破坏,在拆除过程中,肖远海小心翼翼,生怕碰坏了。这样一来,在所有施工人员中,肖远海的进度最慢,拆除的门窗最少。见此情景,包工头呵斥说:“怎么慢吞吞地像女人绣花一样,动作快点啊!你当是那些旧门窗是什么宝贝吗?”肖远海心里嘀咕着:这也都是钱啊!但手上还是不得不加快了进度。不多时,工地的空地上就堆满了拆卸下来的木门、铝合金窗、防盗门和防盗窗等。
  短短几天,20多栋民房的门窗被全部拆除一空。望着工地上堆成小山似的门窗,肖远海突然想起他的小姨妹一家两年前建了一栋二层楼的新房,因为钱不够,二楼的门窗全都开着天窗,一个都没有安装。想到这里,他立刻找到一个公用电话,拨通了小姨妹家的电话。听说城里工地上有完好的旧门窗,且价格极便宜,小姨妹高兴得差点跳了起来。她立刻把家里的门窗尺寸量好后报给了肖远海。
  第二天一早,肖远海就找到工地的包工头,说他的一个乡下的亲戚想托他挑选一些旧门窗,运回农村去建房。包工头挥挥手说:“你自己挑吧,挑好了按废品价格结算。”结果,肖远海挑选了10个铝合金窗和5扇木门,仅仅只花了400多元。他在心里算了一笔账:这些门窗如果购置全新的,最少要4000元以上!
  当肖远海的小姨妹收到他托运回的门窗时,一家人感激得不得了,硬是要给肖远海600元。不过是打了一个电话,就轻轻松松挣了600元,要是转手卖给别人,那又能赚到多少呢?肖远海似乎嗅出了城里的旧门窗里蕴藏的巨大商机。
  很快,肖远海能在城里买到便宜旧门窗的消息像长了翅膀一样,在他小姨妹所在的村里传开了。几天后,就有4户准备建房的人家找到肖远海的小姨妹,请她托肖远海也帮他们买些旧门窗。因为城里的旧门窗不但款式新颖,做工精致,而且价格便宜,大都还有七八成新,这对于农村家庭尤其是经济上还不太富裕的家庭来说,真是再合适不过了。
  第二天,肖远海就专门租了一辆车,将4户人家所需要的旧门窗运到了乡下。除去运费,他轻轻松松一转手就赚了3500元!第一次赚到这么多钱,肖远海高兴得不得了。自己辛辛苦苦在工地打工,一个月也不过才挣到1000多元,可这倒腾的生意,钱来的可真是快呀!看来这旧门窗生意真是大有可为!
  尝到甜头后,肖远海进一步琢磨开了:在广大农村,每年建新房的农户不知有多少。虽然这些年农村取消了农业税,孩子读书也减免了学杂费,农民的负担减轻了不少,但要拿出几万元来建房,并不是件很容易的事情,这可是一家人省吃俭用多少年攒下的血汗钱哪!因此,能省就省几乎是所有农户的共同意愿。而随着城市的旧城改造和装修热的兴起,越来越多的旧门窗被废弃了。他想:这些旧门窗在农村肯定会有广阔的市场,一定会受到广大农民朋友的欢迎。
  这么一想,肖远海果断从工地辞了职,专职做起了旧门窗生意。为了打开市场,他首先印制了4000张广告宣传单,请人张贴到周围的乡镇和村里。为了吸引农民朋友,他的广告是这样写的:“你想建房吗?也许你正为资金不足而迟迟不敢开工!别急,你家新房的门窗我先给你包了,价格只是你预算的1/4,甚至1/6。你只要一个电话,这一切就将变成现实……”
  与此同时,肖远海在组织货源上也动开了脑筋。一开始,他到街上找到那些拉板车收购废品的流动破烂王,跟他们说他大量收购完好无损的旧门窗,并把收购价格明码实价告诉他们:木门最低价30元,木窗最低价40元,铝合金窗按铝材废品收购价的1.5倍收购,一般铁制防盗门按废铁收购价的1.5倍收购。听说有这种好事,这些流动“破烂王”一个个高兴得不得了,扯着嗓子帮他在各个居民小区和家属区吆喝开了,帮他做起了免费广告。
  后来,肖远海觉得这样太费事,于是又找到城区的一些废品收购店,跟他们打好招呼,通过这些废品收购店再把收购信息传递给那些流动“破烂王”。同时,他还印制了数千张广告名片,散发到各个居民小区。这样就充分保证了旧门窗的货源供应。
  一边组织货源,一边开拓市场,肖远海的“两手抓”立即收到了立竿见影的效果。短短一个月,他就卖出了300多扇木窗和铝合金窗,木门和防盗门也卖出了100多扇,赚了2万多元。
  
  巧打“时政牌”:我卖旧门窗狂赚100万
  
  一天晚上,一个农户给肖远海打来电话说:“肖老板,你的旧门窗便宜是便宜,可是有好些窗子的玻璃都损坏了,我们再去街上配既麻烦,又不方便。如果你事先帮我们配好,就算价格高点,我想我们都愿意的。”
  放下电话,肖远海立即想开了。是啊,在门窗的拆除和装卸过程中,很多玻璃难免被损坏,如果事先帮农户配好,他们肯定会省去不少的麻烦,而且自己还能在配玻璃这一环节上另外赚点钱,既然这样,何乐而不为呢?
  打那以后,肖远海每收购到一批旧门窗后,就事先把那些玻璃完好的和玻璃被损坏的旧门窗分门别类整理好,然后把损坏的玻璃全部配齐。果然,肖远海这么一改,因为想农户之所想,虽然价格提高了,而他的生意却更受欢迎了。
  这以后,肖远海心想,除了补齐旧门窗损坏的玻璃,还能不能替农民朋友想得更周到呢?不久,他又请人把他收购到的旧门窗一一擦洗一遍,把窗子上的防盗铁条用砂纸打磨干净,除去铁锈,然后重新刷上油漆。此外,他还将生锈的合页、插销、锁具等拆下,重新从市场上购置崭新的配上,并刷上防锈漆。这样一来,旧门窗完全“变脸了”,跟新的几乎没什么两样,而且农民朋友买回去就可直接安装上,既省心又方便。
  与此同时,考虑到农村乡镇的道路大都颠簸不平,崎岖难行,于是肖远海又买来废纸箱,在装车时把旧门窗事先包装捆扎好,这样就避免了因为运输的颠簸而造成再次损坏了。因为处处替农民朋友着想,肖远海的生意不但越发红火,利润也提高了近三成。
  2005年10月的一天,肖远海收看中央电视台的新闻联播时,得知中央做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大战略部署。听到这个消息,肖远海激动得一夜未眠。凭他多年看报的经验,他知道每当中央出台了重大政策时,必将迎来新一轮的经济大发展,新农村要建设得像城镇一样,他的旧门窗生意就不愁没有好销路。他意识到,伴随着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不断推进和深入,他的旧门窗生意一定会越来越红火,真正迎来一个事业的春天。
  果然,肖远海在随后的贩运旧门窗过程中,得知许多乡镇为了切实贯彻中央提出的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大战略部署,已把重新规划村镇建设、改善农民居住条件列入了首要任务。于是,他主动出击,找到这些乡镇的负责人,推销自己的旧门窗。当得知肖远海的来意后,这些接待他的负责人无不为他的政治敏感和生意头脑所折服。就这样,肖远海顺利地把自己的旧门窗生意与各个乡镇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捆绑在了一起。
  打开了广阔的销售渠道,肖远海的生意当然更是节节攀升,越来越红火,生意最好的一个月竟然赚了16万元。可随着生意的日渐红火,肖远海的货源渐渐有些供不应求了。为此,肖远海突然想到了自己曾经打工的那个旧城改造项目。他知道,城区每年都有为数众多的旧城改造项目,单是一个项目,就不知要拆除多少楼房。如果跟旧城改造指挥部联系上,货源问题不就有保障了吗?于是,他马上找到了当地的旧城改造指挥部,通过他们提前知道城区的哪一片街道需要拆迁改造,从而提早与承建方打好招呼,定购他们的旧门窗。这样,货源问题终于有了保障。
  2006年4月底,一位乡镇负责新农村村镇规划建设的负责人找到肖远海,对他说:“我们新农村村镇的建设,要求尽可能做到整齐划一,美观大方,因此你那些旧门窗,能不能按照我们的要求提供统一的规格、颜色和材料呢?”对于这一要求,肖远海此前从未考虑过,但既然顾客有要求,他只能尽最大努力满足对方。
  此后,肖远海专门雇请了人,按照对方提供的要求,做些小小的修改。比如,门窗的尺寸如果大了,就锯掉一部分;一些窗子的玻璃如果需要换成蓝色或绿色的,就统一更换;油漆选用同一品牌,同一颜色,而且要求是绿色环保的。结果这么统一改动后,那位乡镇负责人很满意,高兴地说:“这样就好看了嘛!效果也大不一样了!”
  很快,这个乡镇的新农村村镇规划被当作样板,引来其他乡镇的负责人纷纷赶来参观取经。后来,其他乡镇也根据自己的规划,一一提出了他们的具体要求。这下,肖远海更忙了,但他却为自己赢得了更好的声誉,也无形中在广大农民朋友中建立起了自己的品牌,越来越多的乡镇主动找到他,要求定购他的旧门窗。
  在收购旧门窗过程中,肖远海发现一些被损坏的旧门窗几乎都被当作垃圾扔掉,或者是被一些拾荒的人捡回去当柴烧,他觉得可惜的同时,不禁心想:难道这些缺胳膊少腿的旧门窗只能当柴烧吗?为此,他心里一直琢磨着这件事。
  2006年9月的一天,肖远海路过一个私人民房的建筑工地时,无意中瞥了一眼,他看到两名民工正从板车上搬运基建用的木模板。他一愣,脑海里突然闪过一个念头,如果把那些废弃的旧门窗加工成模板,岂不是既能废物利用,又能另外开辟一条生财之道?
  因为有过在基建工地打工的经历,肖远海知道建筑工地需要大量的模板,而且模板损耗也大,因此他断定加工模板跟销售旧门窗一样,同样大有可为。于是,他马上贴出启示,开始收购起了废弃的旧门。
  果然,肖远海由于加工成本极低,而售价只有市场价的一半,他加工的木模板很受工程建筑商特别是农村小包工头的欢迎。很快,他的木模板源源不断地销往了农村的广阔市场。与此同时,针对一些市民装修的需要,而他们又是一次性使用模板,于是他又推出了模板出租业务。这样,旧门窗被肖远海全部开发利用了起来,他的生意也因此越来越好了。
  如今,肖远海不但在城里买了房,有了自己的运输车,还将妻子和在外打工的两个女儿全部接到了自己身边,帮他打理生意。肖远海,一个昔日在村里人眼中有些穷酸的“时政迷”,仅仅依靠城里人当作废品的旧门窗,不到一年就奇迹般地掘到了百万财富,完全改写了自己的命运。乍一看,身为农民的他不安心种地,反而喜欢看报、关心时事,似乎有些傻,甚至迂腐。但他的“傻”又何尝不是一种聪明呢?肖远海的成功告诉我们,信息是财富,政策更是财富。就是凭借着对时政的了解,他才得以在短短一年内“速成”百万富翁。亲爱的读者朋友,你从他的故事里得到了什么启示呢?
  
  责 编:谢荔翔
其他文献
主编:马晋芳 编辑:薛倩怡  广东新宝电器股份有限公司是东菱凯琴集团有限公司的控股企业,始创于1995年。公司以“东菱”为核心自有品牌,专业生产、研发、销售小家电及相关产业配套。《东菱人》自2000年8月8日创刊以来,从《东菱简报》到正规化的《东菱人》,从月刊改半月刊,印证着东菱企业一路高歌的历史画卷。《东菱人》凝聚着东菱企业的精神文化实质,是展示东菱文化的窗口,是沟通管理和员工的桥梁,是东菱人施
期刊
翻开尘封的记忆,又想到初恋的你,和离别时你忧怨的眼神。在迷蒙的暮色里传来你怨恨之声,而我始终无法挽住你的倩影。  初恋的你就如五月的丁香,在我无数次的梦境中,一次次的在我窗前静静地飘落。  乍暖还寒时,你已峭立于枝头。在我不经意的那一瞬间容纳了我,任我的相思在风中结满一串串紫色的诱惑。多少次我在花问徘徊,让那份淡淡的苦涩渗入我对你的思念中,而你却躲在那一棵树影后悄悄地看我。  听说,找到五瓣丁香,
期刊
2001年9月,高考落榜的我不得不南下打工,在东莞进了一家电子厂。我时常在厂刊上发表文章,虽然不少工友熟记了我的笔名,却不知道我是谁。我很喜欢看《江门文艺》,基本上是每期必看,还经常琢磨怎样才能在杂志上发表文章。  那天,我正在厂区内的草坪上晒着太阳看《江门文艺》,一位同事突然说有我的电话,我起身往外跑,书掉了都浑然不觉,当接完电话后我才发现,已经过了很久了。书还没看完呢,要是找不到了,明天再去买
期刊
姐姐去世五年了,但思念时时在心,每当我想起她时,泪水便溢满了眼眶。  姐姐只活了37岁。姐姐短暂的一生,也是苦难的一生。听父亲说,在姐姐降生的那会儿,因老房失修,一块土从房顶上掉下来。正砸在姐姐的肚子上,一个幼小的生命。一时就没了声息,接生婆一见这情况,一下子就被吓呆了,等她缓过神来。说了句“祸从天降”,跳下炕就走,不论父亲怎样央求,让她想办法救救孩子,她执意不肯,临走还扔下一句话:“扔了吧!”父
期刊
那个下午天气不错,阳光柔柔的,风柔柔的。王矮子心情不错,小圆脸笑眯眯的。仿佛把那两颗“枣”含在嘴里,甜透了心窝。找到那个地方,见着那个女人。回坳背村吃“枣”的日子就为期不远了。  “本家”说的,要去那个地方先要找到“鸡尾巷”,穿过巷子,就能找到那个地方。上车,下车,再上车、再下车,转乘了四路公交车,摩托车又载着他蹿了很长一段路,才停在一堵砖墙边,司机说:“5元。”“到了?”“呶,不是写着吗!”朝呶
期刊
那一年,19岁的我与同村老乡到浙江打工。经一位老乡介绍,我和两个堂哥以及一个年仅17岁的侄子去了嘉善市郊区给一个姓陈的老板做工。陈老板个子很高,手下连我们有七个人。我们的工作是安装邮电局的电线杆和拉电缆线。  有一天,我们到黄埔江边的一个村庄立电杆,刚打好没多久的一个桩洞,却发现被人填了,我的一个堂哥就拿着铁锹又去打。打好后,当我们把电线杆抬到桩洞边准备立起来时,不知从哪里冒出一个中年男子,他坐在
期刊
一    芹一落车,就看到陈老板8岁的儿子张开双臂扑向正从看守所大门内走出来的陈,陈抚摸着儿子的头,嘴里对儿子呢喃着什么话儿,陈的妻子站在不远处,用温顺的目光看着儿子和老公,后来一家三口坐上一辆乳白色的本田轿车绝尘而去。  眼前温馨的一幕,让芹一阵头晕目眩,泪簌簌地涌出眼帘,她朝城外狂奔而去,迎面冷冷的秋风吹撩起她一头秀美的长发,像一幅让人看了伤感的画。横卧在眼前的西江挡住了她狂奔的脚步,芹扑倒在
期刊
总编:陈贵良 主编:李琼花  成都派立食品有限公司是专业从事农副产品深加工的农业产业化企业。公司创建于1988年,拥有4个分公司和派立总部,公司产品已形成六大系列五十多个品种,内销和外贸相结合。《派立文化》创刊至今,侧重于品牌文化的推广和企业文化的宣传,为广大职工提供一个发展平台,丰富和提高员工的精神生活和整体素质,增强企业上下的凝聚力,为弘扬团队精神,发挥团队力量奠定坚实的基础。    让秋天的
期刊
2006年10月4日,与我一起在东莞打工的方杰一大清早就敲响了我的出租房门,急切地对我说:“快穿上衣服陪我去一趟广州。我在报纸上应了一则免中介征婚,那女孩只有22岁,广州人,家里很有钱。我们交谈近半个月了。这次,她无论如何也得要我去广州跟她见见面。趁昨天发了工资,今天放假,我都跟人家约好了。广州你比较熟悉,哥们,今天就陪我走一趟了!”我劝他说那种事最好不要相信,十有八九是骗钱的。但我还是拗不过他,
期刊
时光冲淡了许多往事,可是,一些事,一些物,却又那么清晰可鉴,刻骨铭心。  哥,在我很小很小的时候,你给我的印象特别深。那时,当你徜徉人海中,你的英姿曾令多少人敬而生畏,你那帅气的脸与超凡的气质,曾令多少女孩抛来媚眼,暗送秋波。从那时起,你便是我崇拜的偶像,你便是我心中的英雄。  后来,你进入医疗行业,成了本镇人民医院副院长的得意门生,取得了医师资格结业证书。  恰在此时,一位玲珑活泼的妙龄姑娘叩开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