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洁”但不“简单”

来源 :教学月刊·小学数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z1976aa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研究背景
  百分数在生产、生活中有着广泛的应用,深入理解百分数的意义,对于学生正确解答有关百分数的实际问题具有重要作用。但多年的教学经验告诉我们:“简洁”的百分数,学生理解起来真的不是那么“简单”,这其中也有教师的原因。
  (一)教师在教学中用“套路”进行教学
  1.用“套话”分析百分数
  对于“我国人口总数占世界人口总数的22%”这样含有百分数的句子,教师上课时会重点让学生进行关键句的分析,分析的“套话”基本是两种:“22%表示我国人口总数占世界人口总数的比例”“把世界人口总数看作单位1,平均分成100份,我国人口总数占其中的22份,是22%”。第一种解释只是对关键句的重复,第二种解释套用分数的意义解释百分数。这两种解释都没有对百分数的本质进行深入理解。
  2.按“套路”解决问题
  分数、百分数问题“内容复杂,类型繁多,变化多样”,是小学阶段令教师和学生头疼的一类问题。如这样一题:“学校图书室去年有图书1400册,今年图书册数增加了10%。今年图书室有多少册图书?”如果把题目中的“关键句”或问题稍加改动就可以变化出多种不同题目,学生往往困惑于该用乘法还是用除法,该用1 10%还是用1-10%。教学中教师花费大量的时间要求学生掌握一套问题分析流程:“抓关键句—找‘单位1’—画线段图—读出图意—列式计算。”为了确保学生进行正确的解答,有教师甚至总结了一套“万能法则”,即:单位1×分率=分量;分量÷分率=单位1;分量÷单位1=分率;单位1已知用乘法;单位1未知用除法……这些解题“套路”反而给学生的学习造成负担,不利于学生利用数学概念的本质去分析和解决问题。而且在中学,多侧重于用方程解决百分数问题,根本不提“单位1”的事儿。
  (二)学生对百分数的理解不够全面
  1.对百分数的大小认识上有局限
  学生受已有知识和经验的影响,在心理上不接受小于1%和大于100%的百分数。
  在上图这道题的测试中,有10%的学生出现了错误。学生认为,300%有些怪怪的,不大理解它的意思。如果写成“高铁的速度大约是普通客车速度的3倍”,就能理解了。将我国森林覆盖率写成大约是100%的学生也不在少数,说明学生不能从本质上理解百分数表示的是两个量的关系,不能自觉沟通份、倍、分数、比这些概念之间的区别和联系。
  2.对于变换形式的题目不知所措
  面对一些与份数、倍、分数、百分數、比这些概念相近的题目,尤其是逆向解决的问题,学生常常不知所措。如“马尔马拉海是世界上最小的海,面积为11000平方千米,比我国太湖面积的4倍还多1400平方千米,你知道太湖的面积有多大吗?”“单位1”不明显的题目对于学生来说,理解题意也有一定困难,如:“爸爸带芳芳去新加坡旅游,芳芳发现,每次吃完饭结账时,账单上的钱数已包含了餐费的10%的服务费。如果账单上的钱数是123.2元,那么你知道芳芳他们的餐费是多少钱吗?”究其原因,学生不能准确把握题目中两个量“比较”的关系。
  二、百分数的实质分析
  (一)抓住百分数概念的核心
  在各个版本的教材中,对百分数的概念基本上是这样定义的:百分数表示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百分之几,百分数也叫百分率或百分比。如,15%表示一个数占另一个数的[15100]。笔者认为,百分数的核心是:表示两个量相除的比较关系,这两个量可以是部分与整体,也可以是部分与部分。学生在学习时对于百分数中“两个数”的理解是比较笼统的,还不能有目的地找到百分数反映的是哪两个量之间的关系。
  怎样简洁地表示出百分数中蕴含的“两个量”的关系?怎样利用百分数概念的本质帮助学生提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怎样抓住百分数概念的核心进行单元整体教学?
  (二)整体教学的设想
  学生理解百分数的意义,既是进一步学习百分数相关内容的必备知识,又是分析与解答相关实际问题的重要基础。同时也是沟通与份、倍、分数、比这些概念的联系和区别、完善认知结构的重要内容。
  基于这样的思考,我们开展教学的思路是:抓住题目中的关键句,把百分数中所反映的关系明朗化,外显成分数表达的关系式,把复杂关系简单化。如“账单上的钱数已包含了餐费的10%的服务费”可以让学生简单地表达为:
  [服务费餐费]=10% , [总费用餐费]=1 10%
  “甲数比乙数少10%”可以表示为:
  [少的数乙数]=10%, [甲数乙数]=1-10%
  从百分数的认识到实际问题的解决,教师整体把握对百分数中两个量“关系”的深入挖掘,教学不用“套路”,把百分数的应用过程变成对百分数概念不断深化的过程;学生全面感知,学习的内容更有系统性、条理性。
  基于以上思考,笔者进行了整体把握百分数单元教学的实践探索。
  三、实践过程
  我们从整个单元中选取三部分主要内容进行实践,三节课紧紧抓住百分数的意义。在具体操作中,都是让学生从繁杂的背景中重点挖掘:题目中的百分数是谁和谁比?谁占谁的百分之几?并以分数形式呈现两个量的关系。三节课具体是这样安排的。
  (一)“百分数的意义”一课
  通过突出百分数是两个量“比较”的关系,找到题目中的两个量,包括部分与整体的关系,两个独立量之间的关系。
  环节一:由课前研查的问题引入。
  出示问题:“六(7)班和六(10)班,哪个班学生的视力情况比较好?”
  请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进行探究并汇报。
  第一小组:只比较近视人数。
  第二小组:用分数结果比较。
  第三小组:用百分数结果比较。
  师生对话得出:要想知道哪个班的视力情况比较好,只看近视的人数不行;用分数能比较出来,但是不简洁;而比较“近视人数占总人数的百分之几”,既能准确比较出两个班学生视力的情况,又很简洁。   板书:[近视人数总人数]
  (设计意图:在探究中初步感知百分数表示的是两个量的关系。)
  环节二:多种形式理解百分数的意义。
  (1)理解部分与整体关系的百分数。
  资料1:我们小组有4人,男生占75%。
  资料2:人体对鸡蛋蛋白质的吸收率高达98%。
  (2)理解两个独立量之间百分数的关系。
  书法社团人数是剪纸社团人数的200%。
  (设计意图:用线段图的形式进一步帮助学生理解百分数是可以大于100%的。)
  (3)深入理解百分数表示的是两个量比较的关系。
  (设计意图:渗透数形结合的思想,让学生感知百分数与扇形统计图的联系,进一步感悟百分数的意义。)
  环节三:请学生用自己的理解表达百分数。
  出示学生作品。
  图形表达:
  文字表达:
  一个数(可以是一个物体或是一群人)占总数的百分之几;
  一部分占整体的百分之几;
  一个队是另一个队的百分之几;
  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百分之几……
  (设计意图:教师基于学生的理解,设计开放的情境,进一步利用不同的形式强化学生对百分数的认识。)
  (二)“生活中的百分率”一课
  本节课的设计旨在在复杂情境中让学生理解百分数的意义,为解决百分数实际问题打下基础,构架百分数的认识与解决百分数实际问题的桥梁。
  具体操作形式为:借助线段图,利用[(
其他文献
南诺偷偷地在桌角刻下了莫炫的名字,在书本的扉页写着莫炫的名字,南诺将一切筹码压在了莫炫身上,莫炫在南诺的世界里,只会是一个触不可及的梦。  南诺第一次见到他的时候,他意气风发,笔挺的西装,干净的短发,站在演讲台上。那个时候,南诺彻底沦陷了。  “你好,我能问问你为什么叫莫炫吗?”南诺怯怯的问着,脸庞透着淡淡的红晕。那年南诺十八岁,莫炫二十七岁。在南诺的世界里莫炫就像一个梦,一个不敢触碰的梦……  
摘要:高中时期是学生心理成长的关键时期,同时也是最容易产生焦虑的时期。随着信息时代的到来,导致冲击学生思想的信息量不断增大,因此为了保证高中学生能够健康成长、有一个坚定的立场以及保证其思想道德水平的提升,高中政治教学中加强立德树人的渗透是非常重要的。所以,在教学过程中高中政治老师要以学生为主体,充分利用高中政治课堂优势来促进学生思想政治水平的提升,使学生能够健康、快乐地成长。  关键词:立德树人;
“这是我头一次现场聆听市里专家授课,既有理论又有案例,视频清晰、效果蛮好,收获很多,我要鼓足干劲加油干。” 5月14日,在崇阳县委党校参加完第一节培训课程的锁石村“两委”干部陈中兵激动地说。云上直播、课程共享、主分会场...... 5月9日至20日,咸寧市创新方式方法,积极探索培训新模式,全覆盖组织开展了一轮“与以往不一样”的村干部轮训,确保了疫情防控和培训质效要求“双达标”。  从市县到乡镇,“
在弱肉强食的大自然,别的动物都在努力进化出更强悍的生存技能,树懒却仿佛永远生活在另一个次元世界,过着挂挂树、吃吃叶子的肥宅人生。人们完全想象不到,它能懒到什么地步!  懒到人类在给它取名字的时候,直接就用了天主教“七宗罪”中的“懒惰”这个词!并且它们一点都“不辱使命”:因为树懒每天都挂在树上,以至于明明有脚却难以在陆地上爬行,只能靠前肢拖动身体移动,活生生把自己养废了。为了尽可能减少下地,树懒的菜
恒  广东考生  星光不负赶路人,时光不负有心人。  ——题记  我并不是一个多么有恒心、有毅力的孩子,我总是让那些近在眼前的成功白白从身边溜走,无论是800米长跑,还是磨人意志的画画,我都没能好好坚持,直到我喜爱的钢琴出现。  我们家不算富裕,可我的坚持与喜爱,还是让妈妈咬牙买下了一架我梦寐以求的钢琴。我认真上课,努力听讲,在课后积极完成作业,就是为了能与钢琴亲密相处。可是好景不长,不到半年,这
六年了,日复一日地走过那斑驳的天桥,这样的生活好像从未变过。然而有一抹浅灰蓝色的身影在记忆中渐渐淡去,却又留下勾勒的线条在脑海中挥之不散。  昏凉的清晨中射入了几束刚出頭的阳光,那天清晨行走在杂乱小巷中的我一不小心撞入了回忆中——我又想起了那位卖豆腐花的阿婆。  那时还小,放学后每每走在天桥上都可以看见不知何时就等候在那里的阿婆。我总会在不远处思考很久:吃还是不吃?是吃豆腐花还是凉粉呢?现在想来也
不久前,我跟随领导到崇阳县港口乡调研美丽乡村建设,这期间既有深入基层的欣喜,又有“回家探亲”的激动。  天气正好,阳光充足,到处是干事创业的美好气息。坐车进入港口乡的沿途,幕阜山旅游公路沿线的民居、绿植、蔬菜大棚,让我感叹人类改造世界的主观能动性之大,更佩服乡村振兴战略决策下的乡村變化之大。  分别一年多时间,我发现港口乡的农村变美了,到底哪里美了,我始终想不到原因。直到经过油榨村村委会,一块宣传
一、数学体验是新课程背景下数学学习的重要维度  数学学习是学生亲历数学活动,在观察、猜想、分析、推理、反思等思维活动中体会知识发生和发展的过程。从建构主义的角度来说,数学学习是基于学习者已有经验的主动建构的过程。与之适应,课堂教学就需要给学生提供自由的体验、活动、探究的时空环境,让学生充分体会到数学概念、定理、性质、法则等的发生过程,以形成具有个人系数的数学体验和主体建构。《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
在伦敦东部一所专为老年性痴呆患者提供的公寓里,老人过去的照片被到处摆放、悬挂。该处工作人员亨利·怀特说,患上老年性痴呆的老人,往往对久远的,甚至儿时的事情记忆深刻,将照片布置在房间的各处,就是为了让他们时刻感受到幸福。  挂照片也是有讲究的。卧室内,最好悬挂个人或夫妻的照片,以反复提醒老人卧室究竟是属于谁的;在餐厅,可以挂上与亲朋好友的合照,让他们感受到他人的关爱。此外,在屋内的每个房门上用不同图
站在时代的十字路口上,当代的教育研究更多地指向对教育思想的回顾和自省。在社会变革加速前进的时候,信息时代、智能时代提前到来,对人才培养模式的变革创新丞需加强,关于未来教育的思考逐渐成为了热点。  一、未来教育的变革需求  未来教育,它一定不是与当代教育完全割裂开的一个独立的或者是超现实的概念,它同样是在当今教育理念指导下,回归教育本身,对传统教育进行审思与优化。但是教育是复杂的,教育与社会政治、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