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目的 探讨缺血性脑卒中患者脑皮层胆碱能通路(cortical cholinergic pathways,CCP)受损的临床及影像学相关因素.方法 纳入473例起病7 d内的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收集患者的临床资料及影像学资料.CCP的损害程度采用胆碱能通路高信号量表(cholinergic pathways hyperintensities scale,CHIPS)进行评估.采用相关分析筛选与CHIPS评分相关的临床及颅脑MRI变量,并应用线性回归方程探讨CCP的相关危险因素.结果 本组患者年龄(60.3
【机 构】
:
广东医科大学,广东 湛江 524000;南方医科大学附属东莞医院(东莞市人民医院),广东 东莞 523000;南方医科大学附属东莞医院(东莞市人民医院),广东 东莞 523000;东莞市南城社区卫生服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探讨缺血性脑卒中患者脑皮层胆碱能通路(cortical cholinergic pathways,CCP)受损的临床及影像学相关因素.方法 纳入473例起病7 d内的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收集患者的临床资料及影像学资料.CCP的损害程度采用胆碱能通路高信号量表(cholinergic pathways hyperintensities scale,CHIPS)进行评估.采用相关分析筛选与CHIPS评分相关的临床及颅脑MRI变量,并应用线性回归方程探讨CCP的相关危险因素.结果 本组患者年龄(60.31±14.19)岁,男334例(70.6%),CHIPS评分(17.31±17.72)分.相关分析显示,CHIPS评分与年龄(r=0.356,P<0.001)、男性(r=0.131,P=0.004)、高血压史(r=0.188,P<0.001)、心房纤颤病史(r=0.109,P=0.018)、既往卒中史(r=0.201,P<0.001)、入院时NIHSS评分(r=0.159,P=0.001)以及脑梗死病因分型(r=0.092,P=045)相关.同时,CHIPS评分与双侧皮层下区域的脑梗死(左侧:r=0.113,P=0.014;右侧:r=0.098,P=0.033)、脑干梗死(r=—0.116,P=0.012)、脑梗死体积(r=0.131,P=0.004)、侧脑室旁白质病变(r=0.652,P<0.001)、深部脑白质病变(r=0.67,P<0.001)和内侧颞叶萎缩(r=0.545,P<0.001)相关.建立线性回归模型,采用共线性分析排除存在共线性的变量,结果显示,CHIPS评分与入院时NIHSS评分及深部脑白质病变相关,方程的校正决定系数为0.513.结论 缺血性脑卒中患者常合并CCP损害,较严重的CCP损害可能与更严重的脑梗死及深部脑白质病变相关.
其他文献
目的 通过分析1例左膝人工关节置换术患者静脉炎伴发热的原因,探讨万古霉素不良反应及老年患者用药安全管理.方法 临床药师对1例左膝人工关节置换术患者抗感染治疗后出现静脉炎和发热的用药过程进行梳理,对可疑药物关联性进行评价.结果 万古霉素导致患者静脉炎和发热可能性大.结论 医护人员及药学人员应该加强学习有关药物热、药物不良反应的发生特点、作用机制及临床表现,保障患者用药的安全、有效、经济.
目的 分析我院使用哌拉西林钠他唑巴坦钠出现的不良反应(ADR)情况,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方法 收集我院2012年1月~2020年12月,使用哌拉西林钠他唑巴坦钠不良反应报告205例,按照患者的性别、年龄、原患疾病情况、用药方案、ADR累及系统及临床表现等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205例哌拉西林钠他唑巴坦钠不良反应报告中,男性患者多于女性(120:85);患者年龄主要集中在≤5岁(110例,53.66%).结论 临床医师应严格按照药品说明书中的注意事项及用法用量合理使用药物,使用哌拉西林钠他唑巴坦钠前,应询
目的 分析我院药品不良反应,为持续改进药品不良反应(ADR)的监测工作和提高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数据.方法 用系统性回顾和统合分析法对我院2003~2019年6398例药品不良反应报告进行情况分析.结果 ADR发生类型常见的为一般的ADR(64.99%),患者年龄段常见于21 ~ 30岁;按药品药理作用,剂型,给药途径分类,不良反应发生最高的分别是为抗微生物药、注射剂、静脉给药;这些ADR大多对患者原患疾病的影响不明显(89.62%),经过治疗后基本实现好转和治愈(98.06%).结论 在临床使用抗微生物药、
目的 分析在儿科临床用药中,给予阿奇霉素治疗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并进行临床药学分析.方法 选择本院2019年6月~2020年6月期间接收治疗的128例住院患儿,按照入院顺序,将其平均分为A、B两组,各64例.A组在常规对症治疗基础上加入阿奇霉素治疗,B组根据患儿实际采用非阿奇霉素治疗.对比两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和治疗效果.结果 A组患儿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23.44% (15/64),B组患儿不良反应发生率为6.25% (4/64),A组高于B组(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两组治疗总有效率对比差异不
结合某制药公司计算机化系统实例,依据GAMP5的计算机化系统分类和质量风险管理原则,对系统进行识别分类,针对其风险级别提出相应的风险管控措施.达到提高数据可靠性管理效率,降低计算机化系统风险的目的 .
目的 通过品管圈质量管理工具实现药品拆零精细化管理,提升医院管理效率和药品管理质量.方法 通过成立品管圈,根据精细化管理目标,以减少拆零药品不良事件的发生为主题,运用品管圈的十大活动步骤,分析现状、真因验证、拟定对策以及进行对策实施与检讨,比较活动前后药品拆零引起的不良事件发生情况.结果 通过品管圈活动,在药品拆零核对、记录,工作量控制及库存控制等精细化管理质量方面有较大改善,关于拆零药品积压、变质、过期,拆零差错等方面引起的不良事件发生例数大幅下降,达到预期效果;圈员各项活动成长值均为正值.结论 开展品
目的 总结品管圈(QCC)在降低住院患者抗菌药物使用强度(AUD)中的应用的效果.方法 临床药师组建品管圈(QCC),通过QCC活动步骤,抽取南平市第二医院(以下简称“我院”)2019年3月(改善前)使用抗菌药物的出院病历120份,对抗菌药物使用合理性进行分析,运用质量管理常用工具对存在的问题进行改进;抽取2019年12月使用抗菌药物的出院病历120份(改善后)对比分析,并通过HIS系统获取QCC活动前后AUD变化情况.结果 通过开展QCC活动,我院AUD从46.26 DDDs/(100人·d)下降至37
〔目的〕探究泽漆抗肿瘤、抗炎作用,分析其可能的作用机制.〔方法〕建立H22荷瘤小鼠肝癌肿瘤模型,检测泽漆对肿瘤生长的抑制作用;建立二甲苯诱导的耳肿胀炎症模型,检测泽漆对荷瘤小鼠炎症的影响;利用网络药理学,筛选与泽漆抗肿瘤、抗炎药效相关靶点和信号通路.〔结果〕与肿瘤模型组小鼠相比,给药组小鼠肿瘤生长较为缓慢,瘤重和瘤体积明显小于模型组,肿瘤抑制率为42.31%(P<0.05);与炎症模型组小鼠相比,给药组的二甲苯诱导耳肿胀明显低于模型组(P<0.05);网络药理学分析结果表明,根据泽漆的有效成分,筛选出10
目的 通过对医院用药使用情况进行分析,探讨降低医院药品费用的药事管理模式.方法 介绍我院对临床用药精细化分类的管理措施;收集我院实施管控前后(2016 ~2019年)年度的临床用药数据,对药占比,治疗性用药占比,辅助性用药占比,人均药品费用等数据进行分析,评价管理成效.结果 实施管控前(2016年),我院药占比为39.64%,辅助用药占比为35.98%,均次住院药品费用为4769.03元,均次门诊药品费用为101.42元.通过三年的管控后(2019年),我院药占比已下降至29.67%,全院辅助用药占比为6
目的 探讨混合式教学模式在医学生生死教育课程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对105名选修死亡文化与生死教育课程的医学本科生采用混合式教学模式,包括线上教学与线下教学相结合,线上教学依托“智慧树”网络教学平台进行课程资源共享、理论授课以及讨论答疑,线下教学采用体验式教学、PBL教学、角色扮演等多种教学方法.比较教学前后105名学生的死亡态度,并在结课后收集学生对课程的评价.结果 教学后,学生的死亡态度中死亡恐惧、死亡逃避、逃避接受维度得分显著低于教学前(均P<0.01);91.4%学生表示完全适应混合式教学模式,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