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蒜之恋
“弟兄七八个,围着柱子坐,大家一分手,衣服就撕破。”这是记忆中关于大蒜最经典的谜语,在故乡云南凤庆,大蒜虽然不是粮食作物中的扛鼎之作,但餐餐吃蒜、家家种蒜却是雷打不动的事实。
“栽蒜不出九,出九独蒜头”这是农人的格言。每年秋天,是种蒜的最好季节,人们选用瓣大而且大小均匀、色正的蒜头,剥去外衣,剔除烂瓣、蒜盘、蒜薹,用清水浸泡后,将蒜瓣栽在平整好的土地上,再盖上潮砂、沙壤土或树叶,从此,蒜就在这温床上日复一日地生长,直至来年的夏天开始收获。
我儿时并不喜欢吃蒜,因为吃蒜除口臭外,更受不了它的辛辣味。长大后,离家外出打工,在骄阳之下脸朝黄土背朝天地劳动,落在地上的汗珠冒得起白烟。有时,因饮水不洁,诱发肠胃炎,又转至慢性胃炎,中西药吃了不少,可胃痛常伴。此时,母亲从乡下寄来一包大蒜,说是在火灰里烧蒜吃可治胃痛,照母亲说的去做,一段时间之后,胃病竟真的好了。
于是,吃蒜不再是我讨厌的事,特别是母亲在故乡腌制的蒜,嫩皮白蒜经糖醋浸渍,蒜瓣透明如玛瑙,酸甜清脆,吃起来别有一番滋味。放开吃生蒜是在有幸也不幸加入吃喝族之后,肠炎常犯,一些小店不腌蒜,只端一小碟生蒜瓣,开始浅尝辄止,觉无害有益,方渐入佳境,不想也吃出妙处。暑天正热,二三瓣辣蒜入肚,有珍珠状汗水从毛孔渐渐渗出,遂遍体通泰,头疼脑热竟能减轻,对蒜萌生爱意已不为怪。出门带蒜,餐桌唤蒜,朋友有小疾,常推荐吃蒜。在饭店吃饭时,让店家做过煮鸡蛋舂蒜泥,想不到,这竟成为店家的保留菜目。
《本草纲目》中载:“蒜,菜之美者,性味辛温,有消毒,理胃,温中,除邪痹毒气,解诸毒”之功,现代药理研究认为,大蒜中含有大蒜素,有解毒、消痈、防治肠道疾病之功效。医学专家在研究中也发现:吃肉又吃蒜,能促进血液循环,提高维生素B1在胃肠道的吸收率和体内的利用率。而“吃肉不吃蒜,营养减一半”,由此看来,吃蒜还有养生保健之道。
姜之舞
我的故乡在滇西的一个僻静小村庄,据说姜的栽培历史可以追溯到两千多年前。然而,姜在故乡却一直没能形成气候,在许多人眼里也并没有太重的地位。对城里人而言,姜充其量也只是做菜的调料,他们洗净姜,切成片或丝或块,要么用油炒,要么用水煮,给炒菜去腥增鲜,吃不完的就倒掉。农人零星种植的姜大都自给自足,剩余的才拿到街上换几枚生活的硬币。
前些年,急于脱贫致富的乡里人邯郸学步地照搬外地经验,三七价格上涨的时候去种三七,亚麻价格好的时候来种亚麻,就是烤烟、红花、蚕桑乡里也种植过,然而,等缺乏市场预测意识的乡里人种出产品的时候,“马鹿”早已经翻过了“山”。一次又一次的挫折并没有挫败乡里人的斗志,痛定思痛之后,他们渐渐发现,皮簿、肉细、丝少、味浓、营养成分高、耐贮藏的姜才是可以鼓起他们钱袋子的摇钱树,于是,“大田栽秧四四方,种了辣子也栽姜。辣子没有姜好吃,拔了辣子全栽姜”成了故乡生产姜的真实写照。
随着姜产量上升,人们把姜加工成了姜芽、姜汁、姜粉、姜片、姜油、姜酒、姜饮等,既可生食,也可做馅,既炒食,又下酱,真可谓是五花八门了。故乡特产的青姜所含的对人体有益成分比外地产的黄姜还要高,于是,青姜便成了客商们青睐的无公害食品。
医药上说,姜在抗衰老、抵御“现代文明病”上有较大作用。夏日的生姜是佳品,又肥又大,水分充足,可做成许多美味,是食用的最佳季节。生姜含有一种类似水杨酸的有机化合物,相当于血液的稀释剂和防凝剂,对降血脂、降血压、预防心肌梗塞有特殊作用。生姜中的姜酚能利胆,可防治胆囊炎和胆结石。常吃生姜可除“体锈”,生姜含有多种活性成分,其中的姜辣素有很好的对付自由基的本领,能及时清除体内致衰老因子——自由基,它的作用比人们熟知的抗衰老能手——维生素E强得多。
我的童年是在姜地里长大的,每年谷雨时节,是栽姜的最好季节,小孩跟在大人们的背后,将姜深埋进黝黑的泥土,种下一年的希望,心中留下一缕馨香。
菌之美
天下的美味是蘑菇,我一直这样认为。我的家乡在云南临沧,这里群山连绵横亘,万顷松涛碧波荡漾,秋露一凉,故乡野生的蘑菇就这里一簇、那里一片,争先恐后地在山野中抛头露面起来,那胖乎乎、圆嘟嘟的形状,让你感觉比鲜花还要美,比炉火还要暖人。
云南的蘑菇多种多样,头顶呈绿色的叫青头菌,青头菌是家乡人最喜欢食用的蘑菇之一,可与韭菜、葱、蒜炒吃,也可与辣椒、蒜泥清蒸,就是只用碳火也可抹上点盐巴烧吃。那汤色之稠、味道之美,常常令人爱不释手。铜锣菌的得名源于它色如古铜、状如铜锣。铜锣菌是一个大家族,只要找到一朵,便可寻到一大片,大大小小层层叠叠的成员让你越采越欢心,越采越有劲,铜锣菌吃起来有股干香味,但缺少滑腻感。牛肝菌与羊肝菌色黑如墨,但与肉丝炒吃既清香不腻,又脆嫩可口,真是内容超越形式,味美不可言语。奶浆菌呈黄红色,用手将它分开,就会从中滴出乳白色的浆来,将其洗净,卤干,撒入草果、香料、盐巴等放入瓶中腌制,几周后取出来或油炸,或清蒸,或煮汤,酸甜可口,生津润嗓。家乡蘑菇的味道让人说不清也道不完,红菌鲜嫩,鸡油菌色黄味酐,刷把菌苦中含腥,麦杆菌滑中带腻……已经成为不折不扣的绿色食品。
然而,不知何时,村里竟兴起了垦荒种粮的高潮,成片成林的树木被伐倒,大片大片生长野生蘑菇的荒山被苦荞、青稞所代替,刀耕火种的方式自然未能改变故乡人贫穷的命运,广种薄收的结果反而使故乡山体滑坡、水土流失、贫上加贫,曾经男女老少上山采蘑菇的情形逐渐遥远,成了传说。
今秋回到家乡,正逢街天,没想到街头到街尾野生的蘑菇可谓琳琅满目,青头菌、牛肝菌应有尽有,特别是那种叫作鸡枞的蘑菇,它柄粗叶厚,形似小伞,味美似鸡肉,是家乡独有的土特产品。人们将它晾晒后,拌上香油、辣椒、香料等制成油鸡枞,成箱成车的销往四面八方,家乡的美名也传遍四方。乡亲们心里明白,如果不实施退耕还林政策,这些野生的蘑菇哪会有这样舒适的生长环境,我们的生活也就不会有如此大的改变。时代在前进,人们生活水平在提高,但幸福是需要健康的,健康取决于生存的环境,取决于所有与人类相处的一草一木。
柿之甜
常言道:“七月枣八月梨,九月柿子上满集”。农历九月,正是柿子成熟的季节,金灿灿的柿子就像红灯笼似地挂满枝头,构成了家乡的一道独特风景。
在我的家乡,柿子树成了一种普遍生长的果树。柿子树具有顽强的生命力,从不挑剔生存条件,无论多么贫瘠的土地,都长得枝繁叶茂。柿饼好吃是众所周知的,咬一口,甜丝丝的,让人回味无穷。然而,加工柿饼却要经过一道道非常复杂的工序。首先是分拣,母亲和我们兄妹几个把柿子按好坏分开,然后开始削皮,这一道工序常常是由母亲来干。母亲用一个自制的小刀来削皮,那是一种农村很普遍的极简陋的削皮工具。削皮的活只能放在晚上来干,那时候村里还没有通电,母亲就在一盏煤油灯下给柿子削皮,忙的时候几乎整夜干活。有时候一觉醒来,看到母亲被油灯亮光放大的影子在墙壁晃动,我就会难过得彻夜睡不着觉。
上霜是加工柿饼最关键的程序,削了皮的柿子要凉晒在阳光下, 晒果是柿饼加工的重要环节,直接关系到成品的品质。因此,在晾晒期间,搭的木架最好是南北走向,并选择搭在通风、干燥、向阳的地方,以充分接受阳光照射。晾晒7-8天,使果肉收缩,颜色变褐即可。 当柿果已晒至软化时,就要用手工捏。第一遍捏不能用力过猛,以免捏破外皮,影响外观整形。隔2-3天,摊放的柿果果面干燥,呈现皱纹时,继续捏第二遍。这一遍捏是果品整形、果质好坏的关键。捏时用力要重些,将果肉硬块全部捏软。再隔2-3天,果面出现粗大皱纹时,才捏第三遍,最好选择早晨晴天进行。因为夜间受露,最适宜果肉水分外移,使果面返潮有韧性,不易捏破,果肉捏软后,整形成铜锣边,完好无损,形状重叠整齐美观,为优质产品。把晒成的柿饼装入缸内或堆在板上,用塑料布盖住,经4-5天,柿饼回软后,在有风的早晨,取出放在通风阴凉处摊干,果面一干,便有柿霜出来。
上霜的柿饼远远高于柿子的价格,于是,聪明的家乡人就开起了专门加工柿饼的作坊,柿饼加工业成了家乡人的“聚宝盆”。
肉之香
我是在农村长大的,少年时代能吃上一顿大块肉是一件梦寐以求的事。据说,小时候的我特别能吃肉,三四块指头厚的肥肉,我吃起来就像嚼萝卜片一样。那咀嚼肥肉的过程,绝对是一次享受的过程。把一块煮得透烂入味、肥而不腻的肥肉送到嘴里,牙齿稍稍用力,肥肉里的油液便顺着牙缝往上爬,痒痒的,如同赤足踩在水中草地一样,只是能这样吃的日子一年中也许就是一两次吧,反正在记忆中并不是太多。
在乡下,最好吃的肉自然是乡亲们自制的腊肉了。每年的腊月,乡下人都有杀年猪的习惯,一头年猪,那可是一户农民一年的荤食啊,中年以上的人都经历过猪肉稀缺的年代。那时候,餐桌上时常是冷清清、干巴巴的,逢年过节或有客人来的时候,乡下人才会拿出自己舍不得吃的腊肉招待客人,那份热情那份纯朴是用尽言语无法表达的。
豆之醉
“土里生,水里捞,石头中间走一遭。变得雪白没骨头,人人爱吃营养高。”这是记忆中关于豆腐最经典的谜语。
据县志记载,家乡制作豆腐已有400多年的历史,真可谓是历史悠久了。逢年过节,故乡人都要做豆腐,做好的豆腐是赠送远亲招待客人的上好礼品。闲时,不管男女老少,故乡人喜欢带上家人,邀上亲朋到豆腐摊上小坐,咬一口豆腐,品一口梭椤茶,其中滋味,不可言传。山里来的彝家汉子,卖掉手里的山货,相约到集贸市场豆腐摊上,一碟豆腐、一杯老白干,就能让一群山里的彝家汉子比神仙还快乐。
故乡豆腐声名远播,它的胜处在于取材于境内特有的天然井水(俗称“酸水”)作凝固剂,酸水含有丰富的矿物质,豆子选当年本地产的上好黄豆。俗话说得好,心急吃不了热豆腐,故乡人烤豆腐特别讲究,用来烤食的豆腐,要用新鲜豆腐发酵2~3天,再用木炭文火慢慢翻烤,这样烤出来的豆腐皮黄而不焦,豆腐膨胀如馒头,掰开来看,熟透的豆腐气孔如麻,清香四溢,再配上精心调制的佐料,保准让你胃口大开。
但真正让我饱尝豆腐宴的却是在一家宾馆,走进大堂,气派豪华,完全不见豆腐的“小家子气”。上楼入座,服务小姐照例先送上饮料。嗨,这饮料不是茶水,更不是可乐,居然全是豆浆,品尝之下,味微甜,还带有豆花香味。
上菜了,从冷盆到热炒,从汤菜到煲羹,其“内容”无不与豆腐相关。豆腐干丝,切得细、拌得匀,黄白的干丝上配以碧绿生青的香菜,秀色可餐; “细料豆腐”菜色金黄,鸡脯余香,味道鲜美;“芙蓉豆腐”看似豆糕,豆腐洁白如芙蓉,色泽协调悦目,香菇与鲜菌留香,鲜香爽滑软嫩,尤胜荤制一筹; “八宝豆腐”红、白、黄、绿诸色相间,看上去就眼馋,荤素相济,入口清鲜滑嫩; “豆腐雄鸡”犹造型如一种艺术,或许是菜中留有香菌、香椿等配料之故,醇香美味,清爽可口,美食美色,畅快淋漓;再尝尝“翡翠珍珠球”,这道菜名取其形,一口咬下去,唇齿间有一种从漠然到豁然开朗的体验,味觉的矜持也在瞬间崩塌,余下无穷余味,别处是吃不到的;“肉糜豆腐”选料考究,口感鲜美,风味独具; “麻婆豆腐”上来了,雪白的豆腐浸润在鲜红的油汤中,面上还有胡椒颗粒,用汤匙舀上,轻轻一吹、一尝,乖乖,只觉鲜美无比,少顷,又觉嘴唇、舌头发麻。青花瓷盘行着胡椒酿豆腐,白瓷汤碗盛着黄葱豆腐汤,条盘里装着的是黄韭拌腐丝…….有甜有辣,有甘有酸,如章似句,五彩纷呈,囊括了东西南北风情。
如今,故乡各色豆制品推陈出新,越来越多的故乡人依靠制作豆腐发了家致了富,豆腐文化也因之有了越来越多的传人。
“弟兄七八个,围着柱子坐,大家一分手,衣服就撕破。”这是记忆中关于大蒜最经典的谜语,在故乡云南凤庆,大蒜虽然不是粮食作物中的扛鼎之作,但餐餐吃蒜、家家种蒜却是雷打不动的事实。
“栽蒜不出九,出九独蒜头”这是农人的格言。每年秋天,是种蒜的最好季节,人们选用瓣大而且大小均匀、色正的蒜头,剥去外衣,剔除烂瓣、蒜盘、蒜薹,用清水浸泡后,将蒜瓣栽在平整好的土地上,再盖上潮砂、沙壤土或树叶,从此,蒜就在这温床上日复一日地生长,直至来年的夏天开始收获。
我儿时并不喜欢吃蒜,因为吃蒜除口臭外,更受不了它的辛辣味。长大后,离家外出打工,在骄阳之下脸朝黄土背朝天地劳动,落在地上的汗珠冒得起白烟。有时,因饮水不洁,诱发肠胃炎,又转至慢性胃炎,中西药吃了不少,可胃痛常伴。此时,母亲从乡下寄来一包大蒜,说是在火灰里烧蒜吃可治胃痛,照母亲说的去做,一段时间之后,胃病竟真的好了。
于是,吃蒜不再是我讨厌的事,特别是母亲在故乡腌制的蒜,嫩皮白蒜经糖醋浸渍,蒜瓣透明如玛瑙,酸甜清脆,吃起来别有一番滋味。放开吃生蒜是在有幸也不幸加入吃喝族之后,肠炎常犯,一些小店不腌蒜,只端一小碟生蒜瓣,开始浅尝辄止,觉无害有益,方渐入佳境,不想也吃出妙处。暑天正热,二三瓣辣蒜入肚,有珍珠状汗水从毛孔渐渐渗出,遂遍体通泰,头疼脑热竟能减轻,对蒜萌生爱意已不为怪。出门带蒜,餐桌唤蒜,朋友有小疾,常推荐吃蒜。在饭店吃饭时,让店家做过煮鸡蛋舂蒜泥,想不到,这竟成为店家的保留菜目。
《本草纲目》中载:“蒜,菜之美者,性味辛温,有消毒,理胃,温中,除邪痹毒气,解诸毒”之功,现代药理研究认为,大蒜中含有大蒜素,有解毒、消痈、防治肠道疾病之功效。医学专家在研究中也发现:吃肉又吃蒜,能促进血液循环,提高维生素B1在胃肠道的吸收率和体内的利用率。而“吃肉不吃蒜,营养减一半”,由此看来,吃蒜还有养生保健之道。
姜之舞
我的故乡在滇西的一个僻静小村庄,据说姜的栽培历史可以追溯到两千多年前。然而,姜在故乡却一直没能形成气候,在许多人眼里也并没有太重的地位。对城里人而言,姜充其量也只是做菜的调料,他们洗净姜,切成片或丝或块,要么用油炒,要么用水煮,给炒菜去腥增鲜,吃不完的就倒掉。农人零星种植的姜大都自给自足,剩余的才拿到街上换几枚生活的硬币。
前些年,急于脱贫致富的乡里人邯郸学步地照搬外地经验,三七价格上涨的时候去种三七,亚麻价格好的时候来种亚麻,就是烤烟、红花、蚕桑乡里也种植过,然而,等缺乏市场预测意识的乡里人种出产品的时候,“马鹿”早已经翻过了“山”。一次又一次的挫折并没有挫败乡里人的斗志,痛定思痛之后,他们渐渐发现,皮簿、肉细、丝少、味浓、营养成分高、耐贮藏的姜才是可以鼓起他们钱袋子的摇钱树,于是,“大田栽秧四四方,种了辣子也栽姜。辣子没有姜好吃,拔了辣子全栽姜”成了故乡生产姜的真实写照。
随着姜产量上升,人们把姜加工成了姜芽、姜汁、姜粉、姜片、姜油、姜酒、姜饮等,既可生食,也可做馅,既炒食,又下酱,真可谓是五花八门了。故乡特产的青姜所含的对人体有益成分比外地产的黄姜还要高,于是,青姜便成了客商们青睐的无公害食品。
医药上说,姜在抗衰老、抵御“现代文明病”上有较大作用。夏日的生姜是佳品,又肥又大,水分充足,可做成许多美味,是食用的最佳季节。生姜含有一种类似水杨酸的有机化合物,相当于血液的稀释剂和防凝剂,对降血脂、降血压、预防心肌梗塞有特殊作用。生姜中的姜酚能利胆,可防治胆囊炎和胆结石。常吃生姜可除“体锈”,生姜含有多种活性成分,其中的姜辣素有很好的对付自由基的本领,能及时清除体内致衰老因子——自由基,它的作用比人们熟知的抗衰老能手——维生素E强得多。
我的童年是在姜地里长大的,每年谷雨时节,是栽姜的最好季节,小孩跟在大人们的背后,将姜深埋进黝黑的泥土,种下一年的希望,心中留下一缕馨香。
菌之美
天下的美味是蘑菇,我一直这样认为。我的家乡在云南临沧,这里群山连绵横亘,万顷松涛碧波荡漾,秋露一凉,故乡野生的蘑菇就这里一簇、那里一片,争先恐后地在山野中抛头露面起来,那胖乎乎、圆嘟嘟的形状,让你感觉比鲜花还要美,比炉火还要暖人。
云南的蘑菇多种多样,头顶呈绿色的叫青头菌,青头菌是家乡人最喜欢食用的蘑菇之一,可与韭菜、葱、蒜炒吃,也可与辣椒、蒜泥清蒸,就是只用碳火也可抹上点盐巴烧吃。那汤色之稠、味道之美,常常令人爱不释手。铜锣菌的得名源于它色如古铜、状如铜锣。铜锣菌是一个大家族,只要找到一朵,便可寻到一大片,大大小小层层叠叠的成员让你越采越欢心,越采越有劲,铜锣菌吃起来有股干香味,但缺少滑腻感。牛肝菌与羊肝菌色黑如墨,但与肉丝炒吃既清香不腻,又脆嫩可口,真是内容超越形式,味美不可言语。奶浆菌呈黄红色,用手将它分开,就会从中滴出乳白色的浆来,将其洗净,卤干,撒入草果、香料、盐巴等放入瓶中腌制,几周后取出来或油炸,或清蒸,或煮汤,酸甜可口,生津润嗓。家乡蘑菇的味道让人说不清也道不完,红菌鲜嫩,鸡油菌色黄味酐,刷把菌苦中含腥,麦杆菌滑中带腻……已经成为不折不扣的绿色食品。
然而,不知何时,村里竟兴起了垦荒种粮的高潮,成片成林的树木被伐倒,大片大片生长野生蘑菇的荒山被苦荞、青稞所代替,刀耕火种的方式自然未能改变故乡人贫穷的命运,广种薄收的结果反而使故乡山体滑坡、水土流失、贫上加贫,曾经男女老少上山采蘑菇的情形逐渐遥远,成了传说。
今秋回到家乡,正逢街天,没想到街头到街尾野生的蘑菇可谓琳琅满目,青头菌、牛肝菌应有尽有,特别是那种叫作鸡枞的蘑菇,它柄粗叶厚,形似小伞,味美似鸡肉,是家乡独有的土特产品。人们将它晾晒后,拌上香油、辣椒、香料等制成油鸡枞,成箱成车的销往四面八方,家乡的美名也传遍四方。乡亲们心里明白,如果不实施退耕还林政策,这些野生的蘑菇哪会有这样舒适的生长环境,我们的生活也就不会有如此大的改变。时代在前进,人们生活水平在提高,但幸福是需要健康的,健康取决于生存的环境,取决于所有与人类相处的一草一木。
柿之甜
常言道:“七月枣八月梨,九月柿子上满集”。农历九月,正是柿子成熟的季节,金灿灿的柿子就像红灯笼似地挂满枝头,构成了家乡的一道独特风景。
在我的家乡,柿子树成了一种普遍生长的果树。柿子树具有顽强的生命力,从不挑剔生存条件,无论多么贫瘠的土地,都长得枝繁叶茂。柿饼好吃是众所周知的,咬一口,甜丝丝的,让人回味无穷。然而,加工柿饼却要经过一道道非常复杂的工序。首先是分拣,母亲和我们兄妹几个把柿子按好坏分开,然后开始削皮,这一道工序常常是由母亲来干。母亲用一个自制的小刀来削皮,那是一种农村很普遍的极简陋的削皮工具。削皮的活只能放在晚上来干,那时候村里还没有通电,母亲就在一盏煤油灯下给柿子削皮,忙的时候几乎整夜干活。有时候一觉醒来,看到母亲被油灯亮光放大的影子在墙壁晃动,我就会难过得彻夜睡不着觉。
上霜是加工柿饼最关键的程序,削了皮的柿子要凉晒在阳光下, 晒果是柿饼加工的重要环节,直接关系到成品的品质。因此,在晾晒期间,搭的木架最好是南北走向,并选择搭在通风、干燥、向阳的地方,以充分接受阳光照射。晾晒7-8天,使果肉收缩,颜色变褐即可。 当柿果已晒至软化时,就要用手工捏。第一遍捏不能用力过猛,以免捏破外皮,影响外观整形。隔2-3天,摊放的柿果果面干燥,呈现皱纹时,继续捏第二遍。这一遍捏是果品整形、果质好坏的关键。捏时用力要重些,将果肉硬块全部捏软。再隔2-3天,果面出现粗大皱纹时,才捏第三遍,最好选择早晨晴天进行。因为夜间受露,最适宜果肉水分外移,使果面返潮有韧性,不易捏破,果肉捏软后,整形成铜锣边,完好无损,形状重叠整齐美观,为优质产品。把晒成的柿饼装入缸内或堆在板上,用塑料布盖住,经4-5天,柿饼回软后,在有风的早晨,取出放在通风阴凉处摊干,果面一干,便有柿霜出来。
上霜的柿饼远远高于柿子的价格,于是,聪明的家乡人就开起了专门加工柿饼的作坊,柿饼加工业成了家乡人的“聚宝盆”。
肉之香
我是在农村长大的,少年时代能吃上一顿大块肉是一件梦寐以求的事。据说,小时候的我特别能吃肉,三四块指头厚的肥肉,我吃起来就像嚼萝卜片一样。那咀嚼肥肉的过程,绝对是一次享受的过程。把一块煮得透烂入味、肥而不腻的肥肉送到嘴里,牙齿稍稍用力,肥肉里的油液便顺着牙缝往上爬,痒痒的,如同赤足踩在水中草地一样,只是能这样吃的日子一年中也许就是一两次吧,反正在记忆中并不是太多。
在乡下,最好吃的肉自然是乡亲们自制的腊肉了。每年的腊月,乡下人都有杀年猪的习惯,一头年猪,那可是一户农民一年的荤食啊,中年以上的人都经历过猪肉稀缺的年代。那时候,餐桌上时常是冷清清、干巴巴的,逢年过节或有客人来的时候,乡下人才会拿出自己舍不得吃的腊肉招待客人,那份热情那份纯朴是用尽言语无法表达的。
豆之醉
“土里生,水里捞,石头中间走一遭。变得雪白没骨头,人人爱吃营养高。”这是记忆中关于豆腐最经典的谜语。
据县志记载,家乡制作豆腐已有400多年的历史,真可谓是历史悠久了。逢年过节,故乡人都要做豆腐,做好的豆腐是赠送远亲招待客人的上好礼品。闲时,不管男女老少,故乡人喜欢带上家人,邀上亲朋到豆腐摊上小坐,咬一口豆腐,品一口梭椤茶,其中滋味,不可言传。山里来的彝家汉子,卖掉手里的山货,相约到集贸市场豆腐摊上,一碟豆腐、一杯老白干,就能让一群山里的彝家汉子比神仙还快乐。
故乡豆腐声名远播,它的胜处在于取材于境内特有的天然井水(俗称“酸水”)作凝固剂,酸水含有丰富的矿物质,豆子选当年本地产的上好黄豆。俗话说得好,心急吃不了热豆腐,故乡人烤豆腐特别讲究,用来烤食的豆腐,要用新鲜豆腐发酵2~3天,再用木炭文火慢慢翻烤,这样烤出来的豆腐皮黄而不焦,豆腐膨胀如馒头,掰开来看,熟透的豆腐气孔如麻,清香四溢,再配上精心调制的佐料,保准让你胃口大开。
但真正让我饱尝豆腐宴的却是在一家宾馆,走进大堂,气派豪华,完全不见豆腐的“小家子气”。上楼入座,服务小姐照例先送上饮料。嗨,这饮料不是茶水,更不是可乐,居然全是豆浆,品尝之下,味微甜,还带有豆花香味。
上菜了,从冷盆到热炒,从汤菜到煲羹,其“内容”无不与豆腐相关。豆腐干丝,切得细、拌得匀,黄白的干丝上配以碧绿生青的香菜,秀色可餐; “细料豆腐”菜色金黄,鸡脯余香,味道鲜美;“芙蓉豆腐”看似豆糕,豆腐洁白如芙蓉,色泽协调悦目,香菇与鲜菌留香,鲜香爽滑软嫩,尤胜荤制一筹; “八宝豆腐”红、白、黄、绿诸色相间,看上去就眼馋,荤素相济,入口清鲜滑嫩; “豆腐雄鸡”犹造型如一种艺术,或许是菜中留有香菌、香椿等配料之故,醇香美味,清爽可口,美食美色,畅快淋漓;再尝尝“翡翠珍珠球”,这道菜名取其形,一口咬下去,唇齿间有一种从漠然到豁然开朗的体验,味觉的矜持也在瞬间崩塌,余下无穷余味,别处是吃不到的;“肉糜豆腐”选料考究,口感鲜美,风味独具; “麻婆豆腐”上来了,雪白的豆腐浸润在鲜红的油汤中,面上还有胡椒颗粒,用汤匙舀上,轻轻一吹、一尝,乖乖,只觉鲜美无比,少顷,又觉嘴唇、舌头发麻。青花瓷盘行着胡椒酿豆腐,白瓷汤碗盛着黄葱豆腐汤,条盘里装着的是黄韭拌腐丝…….有甜有辣,有甘有酸,如章似句,五彩纷呈,囊括了东西南北风情。
如今,故乡各色豆制品推陈出新,越来越多的故乡人依靠制作豆腐发了家致了富,豆腐文化也因之有了越来越多的传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