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礼”的社会福利思想

来源 :云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anhe100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起源于互助互惠这一习俗的“礼”所蕴含的社会福利思想对后世影响深远。“礼”可以“养人之欲,给人之求”,还可以“别”人明“分”,它为人们的互相帮助提供了伦理规范性保障,规定了人们的生产、分配、交换、消费等行为,为人们的生存与发展提供了制度性保障,有效保证了弱势群体的基本生活,推动了社会救助特别是灾荒救济的实现,体现了慈善思想及医疗保健思想。鉴于此,我们要弘扬“礼”的社会福利思想,发掘和发扬“礼”当中带有普遍主义价值的福利观,就是要传承和借鉴“礼”的实践形式,重视家庭及家族在社会福利实践中的作用,坚持个人责任与
其他文献
由国家清史编纂委员会、故宫博物院、云南师范大学等单位主办,云南师范大学承办的“中国第十八届国际清史学术研讨会”于2019年7月11~13日在云南省昆明市云南师范大学呈贡校
林白的小说《回廊之椅》是一个典型的女性主义文本,里面的边陲女子彼此探访、追寻,形成了一个具备传承特征的“女性谱系”.“女性谱系”充满爱与温暖,抗拒着居于历史文化正统
近年来,田间焚烧小麦秸秆现象日趋严重,焚烧秸秆除污染环境、妨碍交通外,还使土壤有机质和微生物明显减少.为探讨焚烧麦秆对棉花种子萌发和幼苗生长的影响,2003年进行了本试
晋棉45号(99A-44)是由山西省农科院棉花研究所抗旱育种课题组1996年以从晋棉13号中选出的丰产、优质、抗旱、高衣分品系94H-14为母本,以抗病虫株系K338为父本,历经杂交、回交、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