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为了加强社区门诊输液室的质量管理,提高输液安全性,并且保证输入药品的安全、准确性,我国很多地区的社区门诊都采用了“社区输液预约制与分级分区管理模式”,从而提高病人对服务的满意度,提高医院的社会效益。本文为了分析分级分区输液模式在社区门诊的应用效果,选取了在上海市嘉定区江桥镇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接受治疗的病人若干例作为研究对象,来比较分级分区管理前后各个方面的变化,调查内容主要包括患者满意度、药物不良反应率、健康宣教知晓率、护患纠纷等,以供参考。
关键词:分级分区;输液模式;社区门诊;建立;效果
中图分类号: R473.2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673-1069(2016)36-88-2
0 引言
社区门诊输液人数较多,而且大家就医时间普遍集中、疾病种类繁多,导致社区门诊工作量非常大,这种杂乱无章的就医秩序严重影响了门诊的工作效率,对患者的身体健康也造成了一定的影响。同时社区门诊还常出现安全问题,比如用药方面、病情诊断方面,导致一些医疗纠纷的发生。所以,为了更好地为患者服务,提高治疗效果,我门诊实行了分级分区输液模式,旨在降低医疗风险,促进社区门诊的进一步发展。
1 分级分区输液模式的具体方法
根据患者就医的环节,在输液室设置患者接待区域、准备就医区域、输液操作区域以及操作完成后的输液大厅。然后,输液大厅改又分为3个区域,且分别用红、黄、蓝三种颜色标注。因为红色代表紧急、禁止,所以用红色标记的区域紧邻抢救室,内部配有氧气、药品以及其他抢救设备;黄色和蓝色区域相比较红色区域的氛围要缓和很多,这两种区域内均安置了电视机、书籍以及呼叫机,以供患者享受,避免输液期间患者的无聊、烦躁,当患者急需医生护士来做一些紧急情况处理的话,可直接拿起呼叫机去联系工作人员,为就医的患者带来了极大的方便。关于三种区域的工作人员配置具体如下:红色区域内配备两名护士,其中一位负责操作,另外一位则进行巡视,两者可以轮流进行这两种工作。因为黄色和蓝色区域情况比较缓和,所以只需安排两名护士即可,其中一人负责两个区域的操作,另外一位则进行巡查工作,也可交替轮流执行。
主要的操作流程如下:护士在接待区现将患者的病情及工作、生活背景了解清楚,然后根据患者自身情况进行分区,并引导病人进入相应的区域;到了操作区,护士应该将患者的信息进行录入并区号,安排座号;待药物准备完毕后,由输液去的护士进行输液的相关操作。一级红色区域:主要接收年老体弱或者无家属陪伴的患者;心肺功能不全;新药或有特殊要求的药物;有过敏史的患者;第一次输液的患者。符合其中一项即可入选进入一级区域。二级黄色区域:主要接收再次输液无不良反应,缓解期病情稳定者,需协助照顾,有陪护者。三级蓝色区域:主要接收病情稳定恢复期,活动正常不需要帮助的患者。
2 一般资料和方法
2.1 一般资料
在实施分级分区输液模式之前的时间段里随机选取就诊病人200例作为对照组,将实行分级分区管理后时间段内的200例病人作为实验组。入选标准:患者自愿参与调查,此调查没有任何酬劳;患者无精神病史;患者有正常的听说读写能力。
2.2 方法
此次研究采用了问卷调查的方法,在病人输液完毕后进行问卷发放,现场填写,填写好立即收回,共发放400份调查问卷,收回400份,全部有效。
2.3 资料收集及统计
本次研究主要观察分区前后患者对环境设施、需求帮助、护士操作技能、处理及时性、患者对此次就诊的整体满意度进行调查,并进行对比,同时对患者的健康宣教知晓率、不良反应发生率、病人投诉等方面也进行了统计分析。
3 结果
3.1 分区前后患者的综合满意度对比
详情见表1。通过表格可以明显看出,社区门诊输液室分区后患者对就医环境、寻求帮助、处理及时性、综合评价满意度方面都得到了明显提升(P<0.05)。对护士的操作技能方面无明显变化,满意度都不低,(P>0.05)。
3.2 门诊输液室分区前后比较
详情见表2。通过表格可以明显看出,社区门诊输液室分区后药物不良反应明显下降,投诉纠纷也变得非常少,患者的健康宣教知晓率得到了提升。
4 讨论
4.1 分区管理后有利于健康教育的实施
据调查,社区门诊的护理人员对静脉输液患者进行健康教育时存在一些不足之处,主要是由于门诊就医人数多,时间集中且病种复杂多样,导致临床中护理人员工作量非常大,人手不够,同时门诊的医护人员对健康教育的意义不够重视,而使护士在对静脉输液的患者进行健康教育时缺乏主动性。分区管理后,把同种病种的病人集中在一个区域内,护士针对同一病情的病人可以在一个区域内集中进行健康教育,主要包括疾病的起因、致病机理、疾病的症状、临床表现、对症治疗以及所用药物的药理作用、不良反应以及注意事项等。这样集中健康宣教穿插在日常护理工作中,不仅能够节约人力,还能提高护士的工作效率,大大加快了患者的康复速度。
4.2 分区管理后提高了患者的就医满意度
分区管理后,患者的区隔井然有序,方便对不同患者宣教和沟通疏导,护士可根据患者的疾病和出现的症状进行健康教育,使护理功能由单一的对疾病的护理转变为多元的以人为中心的护理,良好的服务质量、切实可行的健康教育指导,增强了患者及家属对护理人员的信任度,增进了护患之间的沟通,融洽了护患关系,减少了纠纷及投诉,提高了病人的满意度。
4.3 分区管理后减少不良反应的发生
医学的复杂性、特殊性及不可预知性决定了输液治疗护理具有很高的风险性。输液采用的经脉注射药物,但是由于静脉用药时药物直接进入人体血液循环,疗效迅速,一旦出现药物不良反应(ADR)将直接危害患者的生命。经过分区管理后,护士积极主动观察,询问病人情况,对问题能够做到早发现、早处理,有效预防了药物不良反应的发生,减少了医疗纠纷的风险因素,为病人的快速恢复奠定了基础。
5 结束语
综上所述,由于社区门诊病人流动性强、医护人员工作压力大等问题,严重影响了医护人员的工作效率。基于此,我国很多社区门诊都建立了分级分区输液模式,经验证,此种模式下患者的满意度得到了大大提升,同时也大大降低了患者的不良反应率和医患纠纷率,值得推广。
参 考 文 献
[1] 顾迎春.社区预约输液新模式优化护理管理的探讨[J].中国卫生标准管理,2015(26):236-237.
[2] 李学文,麦艳冰,陈月娇.社区门诊输液护理中应用人性化护理模式的效果[J].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16,10(10):235-236.
[3] 余田桂,许少英,黄兰,等.分区分级管理模式在急诊输液室的应用[J].广东医学院学报,2014(1):108-109.
关键词:分级分区;输液模式;社区门诊;建立;效果
中图分类号: R473.2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673-1069(2016)36-88-2
0 引言
社区门诊输液人数较多,而且大家就医时间普遍集中、疾病种类繁多,导致社区门诊工作量非常大,这种杂乱无章的就医秩序严重影响了门诊的工作效率,对患者的身体健康也造成了一定的影响。同时社区门诊还常出现安全问题,比如用药方面、病情诊断方面,导致一些医疗纠纷的发生。所以,为了更好地为患者服务,提高治疗效果,我门诊实行了分级分区输液模式,旨在降低医疗风险,促进社区门诊的进一步发展。
1 分级分区输液模式的具体方法
根据患者就医的环节,在输液室设置患者接待区域、准备就医区域、输液操作区域以及操作完成后的输液大厅。然后,输液大厅改又分为3个区域,且分别用红、黄、蓝三种颜色标注。因为红色代表紧急、禁止,所以用红色标记的区域紧邻抢救室,内部配有氧气、药品以及其他抢救设备;黄色和蓝色区域相比较红色区域的氛围要缓和很多,这两种区域内均安置了电视机、书籍以及呼叫机,以供患者享受,避免输液期间患者的无聊、烦躁,当患者急需医生护士来做一些紧急情况处理的话,可直接拿起呼叫机去联系工作人员,为就医的患者带来了极大的方便。关于三种区域的工作人员配置具体如下:红色区域内配备两名护士,其中一位负责操作,另外一位则进行巡视,两者可以轮流进行这两种工作。因为黄色和蓝色区域情况比较缓和,所以只需安排两名护士即可,其中一人负责两个区域的操作,另外一位则进行巡查工作,也可交替轮流执行。
主要的操作流程如下:护士在接待区现将患者的病情及工作、生活背景了解清楚,然后根据患者自身情况进行分区,并引导病人进入相应的区域;到了操作区,护士应该将患者的信息进行录入并区号,安排座号;待药物准备完毕后,由输液去的护士进行输液的相关操作。一级红色区域:主要接收年老体弱或者无家属陪伴的患者;心肺功能不全;新药或有特殊要求的药物;有过敏史的患者;第一次输液的患者。符合其中一项即可入选进入一级区域。二级黄色区域:主要接收再次输液无不良反应,缓解期病情稳定者,需协助照顾,有陪护者。三级蓝色区域:主要接收病情稳定恢复期,活动正常不需要帮助的患者。
2 一般资料和方法
2.1 一般资料
在实施分级分区输液模式之前的时间段里随机选取就诊病人200例作为对照组,将实行分级分区管理后时间段内的200例病人作为实验组。入选标准:患者自愿参与调查,此调查没有任何酬劳;患者无精神病史;患者有正常的听说读写能力。
2.2 方法
此次研究采用了问卷调查的方法,在病人输液完毕后进行问卷发放,现场填写,填写好立即收回,共发放400份调查问卷,收回400份,全部有效。
2.3 资料收集及统计
本次研究主要观察分区前后患者对环境设施、需求帮助、护士操作技能、处理及时性、患者对此次就诊的整体满意度进行调查,并进行对比,同时对患者的健康宣教知晓率、不良反应发生率、病人投诉等方面也进行了统计分析。
3 结果
3.1 分区前后患者的综合满意度对比
详情见表1。通过表格可以明显看出,社区门诊输液室分区后患者对就医环境、寻求帮助、处理及时性、综合评价满意度方面都得到了明显提升(P<0.05)。对护士的操作技能方面无明显变化,满意度都不低,(P>0.05)。
3.2 门诊输液室分区前后比较
详情见表2。通过表格可以明显看出,社区门诊输液室分区后药物不良反应明显下降,投诉纠纷也变得非常少,患者的健康宣教知晓率得到了提升。
4 讨论
4.1 分区管理后有利于健康教育的实施
据调查,社区门诊的护理人员对静脉输液患者进行健康教育时存在一些不足之处,主要是由于门诊就医人数多,时间集中且病种复杂多样,导致临床中护理人员工作量非常大,人手不够,同时门诊的医护人员对健康教育的意义不够重视,而使护士在对静脉输液的患者进行健康教育时缺乏主动性。分区管理后,把同种病种的病人集中在一个区域内,护士针对同一病情的病人可以在一个区域内集中进行健康教育,主要包括疾病的起因、致病机理、疾病的症状、临床表现、对症治疗以及所用药物的药理作用、不良反应以及注意事项等。这样集中健康宣教穿插在日常护理工作中,不仅能够节约人力,还能提高护士的工作效率,大大加快了患者的康复速度。
4.2 分区管理后提高了患者的就医满意度
分区管理后,患者的区隔井然有序,方便对不同患者宣教和沟通疏导,护士可根据患者的疾病和出现的症状进行健康教育,使护理功能由单一的对疾病的护理转变为多元的以人为中心的护理,良好的服务质量、切实可行的健康教育指导,增强了患者及家属对护理人员的信任度,增进了护患之间的沟通,融洽了护患关系,减少了纠纷及投诉,提高了病人的满意度。
4.3 分区管理后减少不良反应的发生
医学的复杂性、特殊性及不可预知性决定了输液治疗护理具有很高的风险性。输液采用的经脉注射药物,但是由于静脉用药时药物直接进入人体血液循环,疗效迅速,一旦出现药物不良反应(ADR)将直接危害患者的生命。经过分区管理后,护士积极主动观察,询问病人情况,对问题能够做到早发现、早处理,有效预防了药物不良反应的发生,减少了医疗纠纷的风险因素,为病人的快速恢复奠定了基础。
5 结束语
综上所述,由于社区门诊病人流动性强、医护人员工作压力大等问题,严重影响了医护人员的工作效率。基于此,我国很多社区门诊都建立了分级分区输液模式,经验证,此种模式下患者的满意度得到了大大提升,同时也大大降低了患者的不良反应率和医患纠纷率,值得推广。
参 考 文 献
[1] 顾迎春.社区预约输液新模式优化护理管理的探讨[J].中国卫生标准管理,2015(26):236-237.
[2] 李学文,麦艳冰,陈月娇.社区门诊输液护理中应用人性化护理模式的效果[J].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16,10(10):235-236.
[3] 余田桂,许少英,黄兰,等.分区分级管理模式在急诊输液室的应用[J].广东医学院学报,2014(1):108-1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