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看“会宁教育现象”

来源 :中小学管理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ay204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甘肃会宁县位于甘肃省中部,因红军三大主力会师于此而名扬天下,如今又因高考成绩显著而被誉为“西北高考教育名县”,形成了以落后经济承载庞大教育体系的“会宁教育现象”。自恢复高考制度以来,全县累计向全国各大中专院校输送优秀毕业生4.5万名,为当地经济建设培养了18万多名初中级专业技术人才。会宁教育为何能取得如此大的成绩?本人愿将自己在会宁多年的观察与思考写出来,与诸位共同探讨。
  
   “三苦两乐”的教育底色
  
  清代名将左宗棠在给朝廷的奏章中,为会宁写了5个沉甸甸的大字:苦瘠甲天下。在这块被称为无基本生存条件的土地上,十年九旱、土壤贫瘠困扰着58万会宁人民的生产生活。但自然条件恶劣、经济发展的落后,反而激发了会宁人自强图存、教育强县的满腔热情。多年形成的“三苦两乐”精神,是会宁教育宝贵的精神财富,是会宁教育振兴的根本原因,是推动会宁经济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的动力源泉。
  1. 领导苦抓
  这是会宁教育得以健康发展的先决条件。多年来,历届县委、县政府始终把教育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做到教育工作“三个纳入”、“三个优先”,即把教育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总体规划,纳入各级党委政府的重要议事日程,纳入各级领导任期目标管理责任制;在制定和执行政策时优先考虑教育的发展,在财政困难的情况下优先考虑对教育的投入,在落实干部职工的优惠政策时优先考虑教育工作者。
  “百年大计,教育为本”,在会宁不仅喊在嘴上,贴在墙上,更重要的是落实到了行动上。进学校门、议学校事、解学校难,是每个领导的必修课。近年来,全县在财政收入十分微薄的情况下,建立健全教育经费投入体制,多渠道筹措教育经费,新建、改扩建校舍25万平方米,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覆盖面接近100%;5年补充中小学教师2500余名,使教师占全县财政供给人员的65%。今天在会宁,最好的建筑不是机关,而是学校!最受尊重的职业是教师!
  2. 家长苦供
  这是会宁教育得以持续发展的坚强后盾。会宁民风淳朴,文风昌盛,祖祖辈辈与大自然的顽强抗争,铸就了会宁人民坚韧朴实的独特性格;几千年来耕读传家的农耕文化,造就了会宁人崇文修德、读书唯上的人文传统。他们把子女的成才看做自己一生最大的理想。“家有万石粮,不如一子在书房”。在会宁,无论是农村的旱塬山沟,还是城镇的大街小巷,人们谈论最多的,不是谁家的砖房瓦房,谁家的大车小车,而是谁家的孩子学习好,谁家出了几个大学生。他们一生辛劳,忍饥受寒,在供子女上学方面却不遗余力。为供子女上学,大多数家庭都倾其所有,有的家庭甚至卖掉了赖以生存的耕牛和口粮,千万个不同家庭演绎着千辛万苦供子女上学的相同的故事。在会宁学子遍布全国各地的背后,饱含着家长们含辛茹苦的辛酸。
  3. 社会苦帮
  这是会宁教育得以稳定发展的不竭动力。支撑社会各界的善行义举的思想动力,是以和谐互助为核心的人文精神。深厚的文化背景与良好的教育土壤,使会宁社会各界历来十分重视支持教育事业的发展。多少年来,在外地工作的会宁籍有识之士,牵线搭桥,捐资捐物,兴学重教,反哺家乡。近5年,全县共多渠道争取救助资金4100多万元,救助贫困学生18.2万人次;海内外有关企业、团体和个人援助1500多万元,建成希望小学70多所。会宁全体干部职工每年都把第一月的增资额捐给教育,即将出嫁的姑娘忍痛割爱卖掉了嫁妆,住在窑洞里的人把盖新房子的椽檩送到学校,年过古稀的老人把自己的棺木送到学校当做维修校舍的木材……所有这些关怀和厚爱,都成为会宁教育发展的不竭动力。
  4. 教师乐教
  这是会宁教育得以协调发展的关键所在。教育大计,教师为本。会宁人历久弥坚的升学深造向往和愈益浓重的教育情结,与会宁一大批爱岗敬业、无私奉献的教师是分不开的。会宁的教师把教书育人作为一项事业、一门科学、一门艺术,把敬业爱岗、艰苦创业、乐于奉献、勇于拼搏的工作作风发挥到了极限。可以这样说,会宁广大教育工作者是会宁教育的脊梁。这其中的感人事例,不胜枚举。
  5. 学生乐学
  这是会宁教育得以持续发展的有力保证。会宁子弟深知生活的艰辛,他们知道,要走出贫困,读书是最好的出路。他们从刚懂事起就形成了朴素而强烈的愿望:一定要好好念书,才无愧于父母,无愧于家庭,无愧于自己和兄弟姐妹,除此之外无路可走。高低床、大通铺、煤油炉,从20多年前的洋芋蛋窝窝头,到后来的萝卜咸菜白面条,以及每天花10多个小时高强度的拼搏……20多年来,成千上万个会宁学子就这样一个接一个,一茬接一茬,走出贫瘠的大山,走向大江南北,走向世界各地。
  
   带给贫困地区教育的启示
  
  1. 经济的落后,并不一定阻碍教育的超前发展
  会宁的贫穷为世人所知,但会宁的教育也为社会所肯定。这个事实,有力地证明:经济落后,教育不一定落后,经济的发展并不是影响教育发展的先决性因素,对教育的态度和认识才是影响教育发展的关键因素。
  2. 优良的传统文化影响人们对教育的态度选择
  中国几千年的优秀的传统文化带给生活在现代社会的人们最大的益处,是使那些朴实的人民不急功近利。在会宁,大多数群众希望通过教育来实现对美好生活的追求,改变个人与家庭的命运,推动社会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不断发展。
  3. 进行教育改革应因地制宜
  教育的体制、内容、方法等不是一成不变的,社会的变革,必将引起教育的变革。而我们在推动这种变革时,只有根据一定的社会环境,如当地的自然环境和现实经济状况进行有效的调整,才能极大地保证自身发展的需要。
  4. 对教育事业的执著追求是贫困地区发展教育的原动力
  对教育事业本身的强烈渴求是贫困地区发展教育的原动力。在国家的经费投入尚不能完全满足教育发展的需要时,人们的教育信仰尤其重要。
  发展的瓶颈
  盛名之下,其实难副。会宁教育现在还存在很多困难和问题,众多的人口与有限的教育资源形成了比较突出的矛盾。
  1.全县因大力发展基础教育而负债累累
  如全县中小学近7万多平方米的危房急需改造;境内山大沟深,交通不便,学校布局分散;高中教育规模偏小,职业教育发展缓慢;各级各类学校实验教学设备及音、体、美器材短缺,不利于学生素质的全面提高。
  2.高中阶段教育规模与结构难以满足学生受教育需求
  会宁每年有18000名左右的初中毕业生,而现有的6所普通高中能容纳不到7000名学生上高一,2所职业学校能招收1500名左右的学生,全县高中阶段的升学率不到50%。在实行了新课程改革后,初中生的竞争依然很激烈,造成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一是高中数量较少,且规模不大;二是职业教育发展缓慢。
  3.会宁农村贫困面大,高中学生和考入大学的学生上学困难
  “怕考不上”和“害怕考上”成为摆在会宁人面前的两难问题。就目前而言,全县高中在校生18000人,每年考入大学的约为4000人。由于连年干旱,大部分乡镇农田根本没有下种,颗粒无收。对于大多数农村家庭来讲,要支付孩子高中每人每年3000多元、大学每人每年近1万元的学费和生活费,非常艰难。
  
  新的发展机遇
  
  会宁教育品牌来之不易,我们要保持并不断将其发扬光大,必须不断加大教育对外开放的力度,吸收和借鉴外地的先进办学经验和管理经验,充分挖掘教育的内部潜力,坚持走以质量求生存、以特色求发展的会宁教育品牌发展之路。
  应对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深入推进和升学教育模式挑战,需要高素质的校长和教师队伍以及相应的教改制度作支撑,关键是要调动校长和教师的内驱力,唤醒校长和教师变革的欲望,促进校长和教师的专业发展,更好地实施素质教育。
  与此同时,要与深化教育改革,调整教育结构,优化资源配置相结合,巩固“两基”成果,着眼于青少年健全人格和潜能的培养;办好高中教育,逐步完善学生的学业水平测试和科学的综合素质评价体系;发展职业教育,推进教育与经济相结合,建立多元化的办学体制。升学教育要鼓励支持初中、高中毕业生合理分流,确保每一位考生升学有望。只有这样,才能为国家输送高素质的人才,为当地经济建设培养合格的实用人才,使会宁教育步入普教和职业技术教育协调、均衡发展的轨道。
  
  【编后】 对甘肃会宁的高考神话,社会各界关注日久,而来自会宁教育行政管理者自身的解读,尤显真实与珍贵。会宁教育的苦与乐,忧与欣,令人唏嘘,亦难以置评。据初步统计,在这样一个年财政收入只有1000多万元的国家级贫困县,每年从不同渠道寄回来的汇款就有1亿多元,在会宁的大街小巷,也看不出一个国家级贫困县常有的颓败。对教育的强势追求与投入,大大改变了会宁人的物质生活与精神生活。“会宁现象”带给中国教育和中国社会的思考,远不只是一个简单的高考成绩。
  (编辑 孙金鑫)
其他文献
病来如山倒,病走如抽丝。很多肿瘤患者很消瘦,即使生病前很壮的人,病后也有可能瘦得皮包骨。病人消瘦是有原因的,想解决问题,必须先找到因!患癌后消瘦主要三个原因  ●本刊记者:患癌后消瘦的原因主要是什么?  ○何裕民:一般有3大原因:首先,肿瘤引起的消耗增加。癌细胞最大的特点就是无限增殖,且速度很快,会消耗大量的营养物质。葡萄糖是癌细胞的主食,它吸收葡萄糖的能力是正常细胞的10倍以上。且肿瘤细胞本身会
摘要 抑郁是影响青少年心理健康的主要因素之一。研究发现,初中生抑郁症状的检出率为26.8%,抑郁心理与影响初中生的主要生活事件密切相关。  关键词 初中生;抑郁;生活事件  中图分类号 G63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002-2384(2009)06-0044-03    抑郁是影响青少年心理健康的主要因素之一,为切实考察目前初中阶段学生的抑郁状况及影响因素,本研究以初中生这一特殊群体为研究对
“幸福肥”、“过劳肥”、“压力肥”……  人生在世,总逃不过发胖的几道“坎”,上大学、婚后、更年期……稍不留神,就会让体重“脱缰”,不但有损形象,各种疾病也会找上门。成年后控制体重,尤其要注意几个最易增重的特殊时期。  ◆刚入大学。进入大学后,很少有机会再吃到家中健康营养的饭菜。很多大学生周末睡懒觉,早饭被忽略;没有了父母的“束缚”,敞开吃零食,喝饮料;晚上和同学聚餐、喝酒……建议大学生尽量在食堂
为深入了解留守儿童的生活、教育和身心发展状况,山西师范大学“中西部地区义务教育问题研究”课题组深入山西晋南某劳务输出大乡进行问卷调查、访谈和观察,对留守儿童问题有了比较全面的了解。  该乡2.2万人口中,约有6500人外出务工。该乡农民外出务工者多半从事家庭小作坊式的面食行业,基本上都是夫妻二人同时离家。大量人员长期外出务工,使当地百姓的生活条件得到明显改善,人均年收入4076元,远远高于全县平均
近日,王奶奶以為自己感冒发烧没重视,硬抗了7天后险些送命。医生诊断,王奶奶得的是粒细胞缺乏症。粒细胞是白细胞的一种,一旦缺乏,外界病毒就会大举入侵,不及时治疗可能导致死亡。  发烧硬抗会危及生命  很多人都有过发烧的经历,大部分也会像王奶奶一样,认为自己是感冒了,扛一扛就过去了,或者自己服用一些药物,睡上一觉就会好了。其实这是非常不可取的。因为除了感冒,还有很多疾病都会引起发烧,而且高烧不退还会危
[摘要]北京昌平区昌盛园小学吴宝文校长历经三校,都以科研为抓手推动了学校发展。吴校长之所以会与科研结缘,是凭借着生命的本真状态,触悟到科研是实现她教育思想(教育要走内涵发展之路)的最佳平台,并因此紧抓不舍,做出了一番业绩。吴校长科研兴校的成功,是她朴实、真诚、自然地做人的成功。  [关键词]人的品性;本真;领导力;科研兴校  [中图分类号]G6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2384(
2008年11月,我与北京市名校长工作室22位学员一起来到美国参加为期3周的学习培训考察活动。我们利用5天的时间,分别走进了4所学校。这些学校民主宽松的学习环境和学生专注有序的学习习惯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教室见闻    △宽松。我们看到,学生在地毯上听课,姿势各异。有的坐着,有的跪着,还有的身体向后仰着。尽管学生在想要回答问题时也采用举手示意的方式,但回答问题的时候并不要求站起来,而是
校长专业化的理念已提出几年了,现在重要的是将新的理念转化为行动。我国教育已进入“十一五”规划的新时期,这个时期的主旋律是提高教育质量。它对校长专业化的要求显得尤为迫切。  校长队伍的专业化状况如何?北京教育学院曾在2003年底对北京市近800名中小学校长进行了问卷调查,发现北京市中小学校长队伍的总体状况良好,出现年轻化趋势,学历层次较高,多数校长具备任职所需的教学和管理工作经历,参加了不同层次和类
事件回放  2006年底,21世纪教育发展研究院举办了“第六届21世纪教育论坛——高考制度改革的实践与探索”。会上,十余位专家就高考改革谈了自己的看法。第二天,某报以“高考将一次变多次”为主题发表了部分专家的谈话内容,立刻在社会上引起强烈反响。第三天,教育部新闻发言人出面否定了这种说法。个中是非我们无意评论,但由此足见社会对高考改革的关注程度。作为论坛的参与者之一,笔者愿将现场部分专家的一些观点整
教育科研是中小学工作的有机组成部分,受到人们越来越多的关注。这其中,我们特别重视中小学教育科研活动的定位问题,主要包括教育科研的价值取向、选题方向及方法倾向等。本文以浙江省金华市教育科学研究20年发展历程为背景,对中小学教育科研的定位进行一些思考。    一、不断成长的金华教育科研事业    2008年4月,我们出版了《20年:我们共同成长》一书,较为全面翔实地记录了1988年成立的浙江省金华市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