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甘肃会宁县位于甘肃省中部,因红军三大主力会师于此而名扬天下,如今又因高考成绩显著而被誉为“西北高考教育名县”,形成了以落后经济承载庞大教育体系的“会宁教育现象”。自恢复高考制度以来,全县累计向全国各大中专院校输送优秀毕业生4.5万名,为当地经济建设培养了18万多名初中级专业技术人才。会宁教育为何能取得如此大的成绩?本人愿将自己在会宁多年的观察与思考写出来,与诸位共同探讨。
“三苦两乐”的教育底色
清代名将左宗棠在给朝廷的奏章中,为会宁写了5个沉甸甸的大字:苦瘠甲天下。在这块被称为无基本生存条件的土地上,十年九旱、土壤贫瘠困扰着58万会宁人民的生产生活。但自然条件恶劣、经济发展的落后,反而激发了会宁人自强图存、教育强县的满腔热情。多年形成的“三苦两乐”精神,是会宁教育宝贵的精神财富,是会宁教育振兴的根本原因,是推动会宁经济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的动力源泉。
1. 领导苦抓
这是会宁教育得以健康发展的先决条件。多年来,历届县委、县政府始终把教育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做到教育工作“三个纳入”、“三个优先”,即把教育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总体规划,纳入各级党委政府的重要议事日程,纳入各级领导任期目标管理责任制;在制定和执行政策时优先考虑教育的发展,在财政困难的情况下优先考虑对教育的投入,在落实干部职工的优惠政策时优先考虑教育工作者。
“百年大计,教育为本”,在会宁不仅喊在嘴上,贴在墙上,更重要的是落实到了行动上。进学校门、议学校事、解学校难,是每个领导的必修课。近年来,全县在财政收入十分微薄的情况下,建立健全教育经费投入体制,多渠道筹措教育经费,新建、改扩建校舍25万平方米,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覆盖面接近100%;5年补充中小学教师2500余名,使教师占全县财政供给人员的65%。今天在会宁,最好的建筑不是机关,而是学校!最受尊重的职业是教师!
2. 家长苦供
这是会宁教育得以持续发展的坚强后盾。会宁民风淳朴,文风昌盛,祖祖辈辈与大自然的顽强抗争,铸就了会宁人民坚韧朴实的独特性格;几千年来耕读传家的农耕文化,造就了会宁人崇文修德、读书唯上的人文传统。他们把子女的成才看做自己一生最大的理想。“家有万石粮,不如一子在书房”。在会宁,无论是农村的旱塬山沟,还是城镇的大街小巷,人们谈论最多的,不是谁家的砖房瓦房,谁家的大车小车,而是谁家的孩子学习好,谁家出了几个大学生。他们一生辛劳,忍饥受寒,在供子女上学方面却不遗余力。为供子女上学,大多数家庭都倾其所有,有的家庭甚至卖掉了赖以生存的耕牛和口粮,千万个不同家庭演绎着千辛万苦供子女上学的相同的故事。在会宁学子遍布全国各地的背后,饱含着家长们含辛茹苦的辛酸。
3. 社会苦帮
这是会宁教育得以稳定发展的不竭动力。支撑社会各界的善行义举的思想动力,是以和谐互助为核心的人文精神。深厚的文化背景与良好的教育土壤,使会宁社会各界历来十分重视支持教育事业的发展。多少年来,在外地工作的会宁籍有识之士,牵线搭桥,捐资捐物,兴学重教,反哺家乡。近5年,全县共多渠道争取救助资金4100多万元,救助贫困学生18.2万人次;海内外有关企业、团体和个人援助1500多万元,建成希望小学70多所。会宁全体干部职工每年都把第一月的增资额捐给教育,即将出嫁的姑娘忍痛割爱卖掉了嫁妆,住在窑洞里的人把盖新房子的椽檩送到学校,年过古稀的老人把自己的棺木送到学校当做维修校舍的木材……所有这些关怀和厚爱,都成为会宁教育发展的不竭动力。
4. 教师乐教
这是会宁教育得以协调发展的关键所在。教育大计,教师为本。会宁人历久弥坚的升学深造向往和愈益浓重的教育情结,与会宁一大批爱岗敬业、无私奉献的教师是分不开的。会宁的教师把教书育人作为一项事业、一门科学、一门艺术,把敬业爱岗、艰苦创业、乐于奉献、勇于拼搏的工作作风发挥到了极限。可以这样说,会宁广大教育工作者是会宁教育的脊梁。这其中的感人事例,不胜枚举。
5. 学生乐学
这是会宁教育得以持续发展的有力保证。会宁子弟深知生活的艰辛,他们知道,要走出贫困,读书是最好的出路。他们从刚懂事起就形成了朴素而强烈的愿望:一定要好好念书,才无愧于父母,无愧于家庭,无愧于自己和兄弟姐妹,除此之外无路可走。高低床、大通铺、煤油炉,从20多年前的洋芋蛋窝窝头,到后来的萝卜咸菜白面条,以及每天花10多个小时高强度的拼搏……20多年来,成千上万个会宁学子就这样一个接一个,一茬接一茬,走出贫瘠的大山,走向大江南北,走向世界各地。
带给贫困地区教育的启示
1. 经济的落后,并不一定阻碍教育的超前发展
会宁的贫穷为世人所知,但会宁的教育也为社会所肯定。这个事实,有力地证明:经济落后,教育不一定落后,经济的发展并不是影响教育发展的先决性因素,对教育的态度和认识才是影响教育发展的关键因素。
2. 优良的传统文化影响人们对教育的态度选择
中国几千年的优秀的传统文化带给生活在现代社会的人们最大的益处,是使那些朴实的人民不急功近利。在会宁,大多数群众希望通过教育来实现对美好生活的追求,改变个人与家庭的命运,推动社会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不断发展。
3. 进行教育改革应因地制宜
教育的体制、内容、方法等不是一成不变的,社会的变革,必将引起教育的变革。而我们在推动这种变革时,只有根据一定的社会环境,如当地的自然环境和现实经济状况进行有效的调整,才能极大地保证自身发展的需要。
4. 对教育事业的执著追求是贫困地区发展教育的原动力
对教育事业本身的强烈渴求是贫困地区发展教育的原动力。在国家的经费投入尚不能完全满足教育发展的需要时,人们的教育信仰尤其重要。
发展的瓶颈
盛名之下,其实难副。会宁教育现在还存在很多困难和问题,众多的人口与有限的教育资源形成了比较突出的矛盾。
1.全县因大力发展基础教育而负债累累
如全县中小学近7万多平方米的危房急需改造;境内山大沟深,交通不便,学校布局分散;高中教育规模偏小,职业教育发展缓慢;各级各类学校实验教学设备及音、体、美器材短缺,不利于学生素质的全面提高。
2.高中阶段教育规模与结构难以满足学生受教育需求
会宁每年有18000名左右的初中毕业生,而现有的6所普通高中能容纳不到7000名学生上高一,2所职业学校能招收1500名左右的学生,全县高中阶段的升学率不到50%。在实行了新课程改革后,初中生的竞争依然很激烈,造成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一是高中数量较少,且规模不大;二是职业教育发展缓慢。
3.会宁农村贫困面大,高中学生和考入大学的学生上学困难
“怕考不上”和“害怕考上”成为摆在会宁人面前的两难问题。就目前而言,全县高中在校生18000人,每年考入大学的约为4000人。由于连年干旱,大部分乡镇农田根本没有下种,颗粒无收。对于大多数农村家庭来讲,要支付孩子高中每人每年3000多元、大学每人每年近1万元的学费和生活费,非常艰难。
新的发展机遇
会宁教育品牌来之不易,我们要保持并不断将其发扬光大,必须不断加大教育对外开放的力度,吸收和借鉴外地的先进办学经验和管理经验,充分挖掘教育的内部潜力,坚持走以质量求生存、以特色求发展的会宁教育品牌发展之路。
应对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深入推进和升学教育模式挑战,需要高素质的校长和教师队伍以及相应的教改制度作支撑,关键是要调动校长和教师的内驱力,唤醒校长和教师变革的欲望,促进校长和教师的专业发展,更好地实施素质教育。
与此同时,要与深化教育改革,调整教育结构,优化资源配置相结合,巩固“两基”成果,着眼于青少年健全人格和潜能的培养;办好高中教育,逐步完善学生的学业水平测试和科学的综合素质评价体系;发展职业教育,推进教育与经济相结合,建立多元化的办学体制。升学教育要鼓励支持初中、高中毕业生合理分流,确保每一位考生升学有望。只有这样,才能为国家输送高素质的人才,为当地经济建设培养合格的实用人才,使会宁教育步入普教和职业技术教育协调、均衡发展的轨道。
【编后】 对甘肃会宁的高考神话,社会各界关注日久,而来自会宁教育行政管理者自身的解读,尤显真实与珍贵。会宁教育的苦与乐,忧与欣,令人唏嘘,亦难以置评。据初步统计,在这样一个年财政收入只有1000多万元的国家级贫困县,每年从不同渠道寄回来的汇款就有1亿多元,在会宁的大街小巷,也看不出一个国家级贫困县常有的颓败。对教育的强势追求与投入,大大改变了会宁人的物质生活与精神生活。“会宁现象”带给中国教育和中国社会的思考,远不只是一个简单的高考成绩。
(编辑 孙金鑫)
“三苦两乐”的教育底色
清代名将左宗棠在给朝廷的奏章中,为会宁写了5个沉甸甸的大字:苦瘠甲天下。在这块被称为无基本生存条件的土地上,十年九旱、土壤贫瘠困扰着58万会宁人民的生产生活。但自然条件恶劣、经济发展的落后,反而激发了会宁人自强图存、教育强县的满腔热情。多年形成的“三苦两乐”精神,是会宁教育宝贵的精神财富,是会宁教育振兴的根本原因,是推动会宁经济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的动力源泉。
1. 领导苦抓
这是会宁教育得以健康发展的先决条件。多年来,历届县委、县政府始终把教育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做到教育工作“三个纳入”、“三个优先”,即把教育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总体规划,纳入各级党委政府的重要议事日程,纳入各级领导任期目标管理责任制;在制定和执行政策时优先考虑教育的发展,在财政困难的情况下优先考虑对教育的投入,在落实干部职工的优惠政策时优先考虑教育工作者。
“百年大计,教育为本”,在会宁不仅喊在嘴上,贴在墙上,更重要的是落实到了行动上。进学校门、议学校事、解学校难,是每个领导的必修课。近年来,全县在财政收入十分微薄的情况下,建立健全教育经费投入体制,多渠道筹措教育经费,新建、改扩建校舍25万平方米,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覆盖面接近100%;5年补充中小学教师2500余名,使教师占全县财政供给人员的65%。今天在会宁,最好的建筑不是机关,而是学校!最受尊重的职业是教师!
2. 家长苦供
这是会宁教育得以持续发展的坚强后盾。会宁民风淳朴,文风昌盛,祖祖辈辈与大自然的顽强抗争,铸就了会宁人民坚韧朴实的独特性格;几千年来耕读传家的农耕文化,造就了会宁人崇文修德、读书唯上的人文传统。他们把子女的成才看做自己一生最大的理想。“家有万石粮,不如一子在书房”。在会宁,无论是农村的旱塬山沟,还是城镇的大街小巷,人们谈论最多的,不是谁家的砖房瓦房,谁家的大车小车,而是谁家的孩子学习好,谁家出了几个大学生。他们一生辛劳,忍饥受寒,在供子女上学方面却不遗余力。为供子女上学,大多数家庭都倾其所有,有的家庭甚至卖掉了赖以生存的耕牛和口粮,千万个不同家庭演绎着千辛万苦供子女上学的相同的故事。在会宁学子遍布全国各地的背后,饱含着家长们含辛茹苦的辛酸。
3. 社会苦帮
这是会宁教育得以稳定发展的不竭动力。支撑社会各界的善行义举的思想动力,是以和谐互助为核心的人文精神。深厚的文化背景与良好的教育土壤,使会宁社会各界历来十分重视支持教育事业的发展。多少年来,在外地工作的会宁籍有识之士,牵线搭桥,捐资捐物,兴学重教,反哺家乡。近5年,全县共多渠道争取救助资金4100多万元,救助贫困学生18.2万人次;海内外有关企业、团体和个人援助1500多万元,建成希望小学70多所。会宁全体干部职工每年都把第一月的增资额捐给教育,即将出嫁的姑娘忍痛割爱卖掉了嫁妆,住在窑洞里的人把盖新房子的椽檩送到学校,年过古稀的老人把自己的棺木送到学校当做维修校舍的木材……所有这些关怀和厚爱,都成为会宁教育发展的不竭动力。
4. 教师乐教
这是会宁教育得以协调发展的关键所在。教育大计,教师为本。会宁人历久弥坚的升学深造向往和愈益浓重的教育情结,与会宁一大批爱岗敬业、无私奉献的教师是分不开的。会宁的教师把教书育人作为一项事业、一门科学、一门艺术,把敬业爱岗、艰苦创业、乐于奉献、勇于拼搏的工作作风发挥到了极限。可以这样说,会宁广大教育工作者是会宁教育的脊梁。这其中的感人事例,不胜枚举。
5. 学生乐学
这是会宁教育得以持续发展的有力保证。会宁子弟深知生活的艰辛,他们知道,要走出贫困,读书是最好的出路。他们从刚懂事起就形成了朴素而强烈的愿望:一定要好好念书,才无愧于父母,无愧于家庭,无愧于自己和兄弟姐妹,除此之外无路可走。高低床、大通铺、煤油炉,从20多年前的洋芋蛋窝窝头,到后来的萝卜咸菜白面条,以及每天花10多个小时高强度的拼搏……20多年来,成千上万个会宁学子就这样一个接一个,一茬接一茬,走出贫瘠的大山,走向大江南北,走向世界各地。
带给贫困地区教育的启示
1. 经济的落后,并不一定阻碍教育的超前发展
会宁的贫穷为世人所知,但会宁的教育也为社会所肯定。这个事实,有力地证明:经济落后,教育不一定落后,经济的发展并不是影响教育发展的先决性因素,对教育的态度和认识才是影响教育发展的关键因素。
2. 优良的传统文化影响人们对教育的态度选择
中国几千年的优秀的传统文化带给生活在现代社会的人们最大的益处,是使那些朴实的人民不急功近利。在会宁,大多数群众希望通过教育来实现对美好生活的追求,改变个人与家庭的命运,推动社会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不断发展。
3. 进行教育改革应因地制宜
教育的体制、内容、方法等不是一成不变的,社会的变革,必将引起教育的变革。而我们在推动这种变革时,只有根据一定的社会环境,如当地的自然环境和现实经济状况进行有效的调整,才能极大地保证自身发展的需要。
4. 对教育事业的执著追求是贫困地区发展教育的原动力
对教育事业本身的强烈渴求是贫困地区发展教育的原动力。在国家的经费投入尚不能完全满足教育发展的需要时,人们的教育信仰尤其重要。
发展的瓶颈
盛名之下,其实难副。会宁教育现在还存在很多困难和问题,众多的人口与有限的教育资源形成了比较突出的矛盾。
1.全县因大力发展基础教育而负债累累
如全县中小学近7万多平方米的危房急需改造;境内山大沟深,交通不便,学校布局分散;高中教育规模偏小,职业教育发展缓慢;各级各类学校实验教学设备及音、体、美器材短缺,不利于学生素质的全面提高。
2.高中阶段教育规模与结构难以满足学生受教育需求
会宁每年有18000名左右的初中毕业生,而现有的6所普通高中能容纳不到7000名学生上高一,2所职业学校能招收1500名左右的学生,全县高中阶段的升学率不到50%。在实行了新课程改革后,初中生的竞争依然很激烈,造成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一是高中数量较少,且规模不大;二是职业教育发展缓慢。
3.会宁农村贫困面大,高中学生和考入大学的学生上学困难
“怕考不上”和“害怕考上”成为摆在会宁人面前的两难问题。就目前而言,全县高中在校生18000人,每年考入大学的约为4000人。由于连年干旱,大部分乡镇农田根本没有下种,颗粒无收。对于大多数农村家庭来讲,要支付孩子高中每人每年3000多元、大学每人每年近1万元的学费和生活费,非常艰难。
新的发展机遇
会宁教育品牌来之不易,我们要保持并不断将其发扬光大,必须不断加大教育对外开放的力度,吸收和借鉴外地的先进办学经验和管理经验,充分挖掘教育的内部潜力,坚持走以质量求生存、以特色求发展的会宁教育品牌发展之路。
应对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深入推进和升学教育模式挑战,需要高素质的校长和教师队伍以及相应的教改制度作支撑,关键是要调动校长和教师的内驱力,唤醒校长和教师变革的欲望,促进校长和教师的专业发展,更好地实施素质教育。
与此同时,要与深化教育改革,调整教育结构,优化资源配置相结合,巩固“两基”成果,着眼于青少年健全人格和潜能的培养;办好高中教育,逐步完善学生的学业水平测试和科学的综合素质评价体系;发展职业教育,推进教育与经济相结合,建立多元化的办学体制。升学教育要鼓励支持初中、高中毕业生合理分流,确保每一位考生升学有望。只有这样,才能为国家输送高素质的人才,为当地经济建设培养合格的实用人才,使会宁教育步入普教和职业技术教育协调、均衡发展的轨道。
【编后】 对甘肃会宁的高考神话,社会各界关注日久,而来自会宁教育行政管理者自身的解读,尤显真实与珍贵。会宁教育的苦与乐,忧与欣,令人唏嘘,亦难以置评。据初步统计,在这样一个年财政收入只有1000多万元的国家级贫困县,每年从不同渠道寄回来的汇款就有1亿多元,在会宁的大街小巷,也看不出一个国家级贫困县常有的颓败。对教育的强势追求与投入,大大改变了会宁人的物质生活与精神生活。“会宁现象”带给中国教育和中国社会的思考,远不只是一个简单的高考成绩。
(编辑 孙金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