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医学会内科学分会:把握新机遇、应对新挑战,推动内科学的再发展

来源 :中华医学信息导报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an30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华医学会内科学分会是中华医学会较早成立的专科分会之一,自1937年分会第一届委员会成立至目前的第十五届委员会,众多著名的医学老前辈和专家在中华医学会的坚强领导下积极参加了分会的各项工作并作出了突出的贡献,极大推动了我国内科学的发展,提高了内科学疾病的诊治水平,惠及了广大临床患者。当前,我国正逐步进入老龄化社会,患者也多呈现出基础疾病多、共患病多、脏器受累多等特点,对临床医生的综合诊治能力提出了新的挑战。国内外有识之士指出,内科学是现代医学的临床支柱学科,是全科医学和专科医学的桥梁和纽带,内科学培训是全科医生、专科医生和家庭医生成长的共同的必由之路。因此,重视内科学知识的培训和医学教育,进一步提升内科基本功是临床医学发展的必然趋势,重视内科学的发展也是实现健康中国战略的内在要求。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之际,分会将一如既往地把握新机遇、应对新挑战,坚持党的领导,以昂扬的斗志和饱满的工作热情,开创分会工作新局面。

其他文献
期刊
单细胞蛋白组学分析能够对细胞异质性进行深层次研究,进一步推动精准医疗和肿瘤研究等领域发展。近年来,基于质谱的蛋白质组学取得重大进展,然而在单细胞水平进行蛋白质组学分析仍然面临着灵敏度挑战。目前液相色谱-串联质谱已成为蛋白质组学主要分析方法,由于其具有高灵敏度,高通量,高稳定性等特点,在单细胞领域得以广泛推广。近几年具有代表性的单细胞蛋白质组学方法,根据样品处理方式的不同,可以分为单管技术、微流控平
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技术在检验医学领域正在快速应用与发展,从高分辨质谱促进生物标志物的高效筛选,到三重四极杆质谱助力验证生物标志物对疾病的诊断与疗效监测,其应用贯穿于组学研究到实验诊断的不同领域与环节,逐渐成为疾病研究与诊断的一种不可或缺的技术手段。目前大部分液相色谱串联质谱平台处于医学研究阶段,临床推广与应用还存在一些挑战。
5月11日,国家统计局公布第七次人口普查数据。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领导小组副组长、国家统计局局长宁吉喆在发布会上表示,数据表明,人口老龄化程度进一步加深,未来一段时期将持续面临人口长期均衡发展的压力。同时,2020年我国育龄妇女总和生育率为1.3,已经处于较低水平。5月31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召开会议听取"十四五"时期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重大政策举措汇报。会议指出,我国人口总量庞大,近年来人口老龄化程度
期刊
在新型冠状病毒肺炎防控工作中,为缩短检测时间,减少实验过程中所需的辅助仪器设备、降低对实验室空间大小的要求,临床上开始出现向即时检测(POCT)发展的新型冠状病毒核酸检测方法。由于这些方法尚未达到理想的POCT要求,本共识暂时以行业内普遍使用的“快速检测”来描述。为规范新型冠状病毒核酸快速检测的临床应用,中国医学装备协会基因检测分会、中国医学装备协会现场快速检测(POCT)装备技术分会、国家医学检
目的了解温州市高中生卷烟和电子烟使用现状及影响因素。方法基于中国青少年卷烟流行监测项目,采用多阶段分层随机整群抽样方法,选取温州市高中在校学生为调查对象,2020年9—11月间抽样,发放《中国青少年烟草流行调查问卷》给高中生匿名填写,收集学生的一般情况、卷烟和电子烟使用行为等资料,采用χ²检验分析不同特征学生的尝试吸卷烟率、尝试电子烟使用率、现在卷烟使用率、现在电子烟使用率、电子烟和卷烟双重使用率
中华医学会儿科学分会作为权威、具有学术代表性的中国儿科医务工作者的学术组织,充分发扬民主作风,营造团结、积极向上氛围,紧紧依靠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的地方医学会儿科学分会及全国儿科工作者,努力发挥专科分会学术团体的优势,在推动我国儿科医学科技进步和卫生事业改革和发展、助力"健康中国"建设中作出了贡献。儿科学分会切实发挥党的工作小组和常务委员会的集体领导力量,紧紧依靠全体委员,
期刊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