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西藏精神”的内涵及其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价值

来源 :看世界·学术下半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romeol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上个世紀50年代初,中国人民解放军第十八军进军西藏,给深受封建农奴制压迫的西藏农奴带去了希望与自由。同时弘扬了“特别能吃苦、特别能战斗、特别能忍耐、特别能团结、特别能奉献”的“老西藏精神”。这是我党十分宝贵的一笔革命精神财富,也是思想政治教育的珍贵理论资源。
  关键词:“老西藏精神”;思想政治教育;高校学生
  一、“老西藏精神”的内涵
  (一)“老西藏精神”的基本内涵
  第一,特别能吃苦。在党中央下决心开始准备进军西藏之前,西北局派出调查组对进藏路线进行勘察后得出报告“困难甚大,难以克服”。在当时的条件下,大军从内地进入西藏困难之大,摆在部队面前的直接障碍便是交通不便和环境恶劣,将士身体是否能在高寒缺氧的环境下适应,部队所需给养如何送达。面对如此重重之困难,十八军将士以超乎寻常的顽强意志,忍受常人难以忍受之困苦,硬是用血汗走出了一条通向西藏的宽广大道。
  第二,特别能战斗。早在西柏坡时毛主席就预想到了西藏问题的复杂性,他指出:“解决西藏问题不能性急,首先要考虑两个问题,一是交通问题,西藏深处高山环抱中,交通闭塞致使部队行动不便;二是民族问题,需要时间。”当时在西南军区工作的邓小平同志也强调了:“历代对西藏采用军事手段都没有解决问题,要想解决西藏问题,政治问题极其重要。” 因此,进军西藏,解放西藏是一个复杂而艰巨的任务,部队不仅要承担剿匪歼敌的军事任务,还要小心处理民族问题,更重要的是要承担起政治任务。进藏部队始终严格执行党中央的指示,发扬我军英勇善战、不怕牺牲的精神,在西藏打赢了一场场特殊的战役,为西藏开创了和平解放团结安定的局面。
  第三,特别能忍耐。特别能忍耐不仅是表现在十八军将士面对高寒缺氧的恶劣自然环境时的顽强的毅力,而是在极度落后、交通不便,物资难以运达的情况下部队始终坚持“不吃地方”,自力更生,自己生产;以及语言不通,群众工作开展不便,有时候甚至被当地群众误解也毫无怨言所表现出来的忍耐力;更是十八军将士在面临爱情、婚姻、家庭、工作和事业抉择时表现出来的“舍小家顾大家”的无私奉献精神。
  第四,特别能团结。军民鱼水之情是我党我军在长期革命中与群众结下的深厚情谊。这种优良传统在十八军将士进藏以后始终得到大力发扬,十八军将士积极做群众工作,团结藏族民众,热心帮助藏族民众解决各种问题,宣传我党的各项方针政策。在十八军的努力下,藏族民众与我军结下了深厚的友谊,为我党我军在西藏站稳脚跟打下牢固的群众基础。
  第五,特别能奉献。几万将士以及后来的援藏工作人员远赴西藏,从此扎根西藏,用生命和青春真正践行了“边疆为家,长期建藏”。
  (二)“老西藏精神”的时代内涵
  “老西藏精神”的可贵之处除了它所具有的丰富内涵外,还在于它具有与时俱进的优秀理论品质。它的“老”并非单纯指老一辈进军西藏的人,还包括许许多多志愿投身西藏建设的后继者,随着时代的发展,在新时代“老西藏精神”有了新的诠释。
  第一,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在那个艰苦的年代里,“老西藏人”正是凭借着对共产主义远大理想的坚定信念,始终保持对党的忠诚,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以超乎常人的顽强意志克服了种种困难,创造了一个个不可思议的奇迹。今天,我们要继续弘扬“老西藏精神”就要始终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政治立场和政治观点,保持对党的绝对忠诚,培养优秀的政治素养,拥护和支持党的大政方针,锤炼担当品格。
  第二,坚持实事求是的基本路线。毛泽东同志曾提出了“不去调查,就不具有发言资格”的著名论断。可见实事求是讲究的是“证据”,而“证据”从何而来?它需要我们去深入实际开展调查得来,不是自我想象出来的。“老西藏人”不辞劳苦、无私无畏、勇往直前,深入艰苦之地,关心西藏民众疾苦,帮助群众解决困难,用实际行动去实践实事求是的基本路线,从而为党中央形成正确的治藏方略提供了依据。今天,我们要继续去践行实事求是,就要求我们要保持政治纯洁,对党老实,立足实际,不弄虚作假,心中始终有党、有民,有责,有戒。
  第三,培养创新精神。创新表现为人类所特有的创造性的劳动,它是人类社会进步的核心动力和不竭源泉。唯创新者强,唯创新者进,唯创新者胜。“老西藏人”在条件极其艰苦的情况下,仍能运用聪明才智充分挖掘出有用东西创造性的生产出了一些新东西,“在那个交通闭塞、物资匮乏的地方变戏法似的创造出了西藏历史上两百多个第一,使西藏的社会面貌得到了巨大的变化。”在竞争日益激烈的今天,我们更加需要发扬这种创新精神,勇于钻研,敢于挑战,不能囿于旧有的思维模式,勇于去寻找新方法,新思路。
  第四,培养艰苦朴素的品质。生长于和平幸福时代中的我们是难以体验到当年进藏将士和工作人员所经历过的艰难困苦。正因于此,我们在生活中要培养吃苦耐劳、艰苦朴素的风格,不做“温室中的花朵”,勇于迎接各种挑战,不过分去享受,更不能铺张浪费,始终铭记前辈的恩情。
  二、“老西藏精神”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的意义
  (一) 有助于培养高校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在经济全球化时代,整个世界紧密连接成一个整体,我国在获得许多发展机遇的同时,也面临了一些挑战,西方文化开始冲击着国人的思想,而高校学生很容易受到西方文化的错误引导。高校学习时期是学生为了更好从事社会工作,走向社会的过渡时期。因此,在这一时期帮助高校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至关重要。“老西藏人”能够克服各种艰难困苦顺利完成任务,凭借的是对共产主义远大理想的坚定信念、对党的忠诚、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坚定理念和大无畏的革命英雄精神。因此,利用“老西藏精神”中蕴含的这些精神和理念可以引导高校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从而为他们步入社会,投身祖国的建设奠定良好的思想基础。
  (二)有助于培育和弘扬高校学生的爱国主义精神   上世纪50年代,十八军将士遵从党中央和毛主席的命令和指示,放弃本该安享生活的机会,满怀对祖国的热爱之情和为人民服务的坚定理念,毅然奔赴西藏,在那个空气稀薄、交通不便、粮食物资匮乏的环境下完成了一个个不可能的任务,创造了一个个奇迹。在进入新时代的今天,我们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加接近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越是在这个时候,全国人民越要紧密团结,对祖国的热爱越要无比坚定。高校学生是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是我们今天实现中国梦的重要倚靠群体,对高校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就显得尤为重要。“老西藏人”的英勇无私的奋斗事迹无疑是最生动的爱国主义教育史料。因此,学习“老西藏精神”有助于培养高校学生的爱国主义精神。
  (三)有助于高校学生形成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奉献精神
  1959年3月28日是西藏历史上永远值得被铭记的日子,在这一天曾经饱受压迫和剥削的百万农奴终于翻身做主,成为了西藏社会的主人。从此,西藏实现了跨越式的发展。到今天我们仍然要对那一批为西藏解放、民主改革和西藏建设做出巨大贡献的先辈充满感恩之情,正因为他们的“舍小家顾大家”、“以边疆为家”、默默无闻、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无私奉献精神,才创造出今天的美好生活。受西方資本主义腐朽思想影响,今天在高校中出现一些“精致的利己主义者”,这部分人唯利是图,考虑事物的角度永远是自身利益,不愿意为集体、为人民服务。因此,学习“老西藏精神”可以帮助高校学生树立正确的利益观,引导他们学会为人民服务,奉献他人。
  (四)有助于高校学生形成吃苦耐劳的优秀品质
  “人民群众是社会的主体,是历史的创造者,是社会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创造者。”而中华民族又是最具创造力的,在五千多年的历史长河中,中华儿女们埋头苦干,辛勤劳动,形成了吃苦耐劳的中华传统美德。 当年进军西藏首先需要解决的便是粮食问题,考虑到西藏土地贫瘠,民众贫困,粮食匮乏,向当地购买粮食恐怕会导致物价上涨,从而增加民众负担,于是,党中央和毛主席要求进藏部队“不吃地方”,奉命进军西藏的十八军将士,始终坚持自给自足,艰苦奋斗,熬过了一个个艰难的时刻。改革开放以后,我国经济社会快速发展的同时,另一方面,也给社会带来了一些负面的影响,导致社会上部分人投机倒把、贪图享乐、价值取向扭曲等,而这部分负面影响很容易对青年学生造成错误引导。在今天,我们要实现中国梦,高校学生就必须要培养不怕吃苦、敢于拼搏的精神,纠正那些不劳而获、坐享其成的错误思想。所以,学习“老西藏精神”有助于高校学生树立劳动最光荣的意识,形成吃苦耐劳的优秀品质。
  三、“老西藏精神”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的具体运用
  (一)丰富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
  “老西藏精神”主要产生于上世纪50年代,凝聚了“老西藏人”奋斗在在西藏解放、民主改革和社会主义建设时期所展现出的精神。“老西藏精神”中蕴涵了许多我党我军在那个时期的工作方法,工作理念等内容,为我们留下了宝贵的历史经验,对我们今天进行社会主义建设有重要的借鉴意义,值得我们认真学习和研究。高校承担着立德育人的重大使命,应该重视“老西藏精神”在高校中的传播,并对其进行深入的理论研究,采用理论研究的方式来推动思想的传播,从而可以让高校学生从理论层面学习和传承“老西藏精神”,帮助高校学生培养正确的思想,树立正确的政治观点。因此,从这个角度来看,“老西藏精神”是拓展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珍贵理论资源。
  (二)增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感染力
  “老西藏精神”是“老西藏人”用热血践行而成的,是弥足珍贵的精神财富和优质的理论资源。今天我们学习“老西藏精神”更重要的是要在实际行动中去践行“老西藏精神”。“老西藏精神”并不是空洞的,在今天我们可以到西藏参观革命遗址、聆听先辈的革命事迹,这些都是无可争辩的历史事实,是最为生动的教材,高校应该采用合理的教学方法,让学生在革命精神的感染下,在一个个鲜活的历史事实面前去感知和体验,这样才能使得思想政治教育的说服力得到增强,才能更容易激发高校学生的兴趣,让他们更好的接受和吸收,最终才能实现理论指导实践,回归实践的目的,让高校学生真正的内化于心,外化于行。因此,从这个角度来说,“老西藏精神”大大地增强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感染力。
  (三)丰富校园文化的内容
  在信息大爆炸的当今社会,现有的校园文化的乏味单调与高校学生对多样化的校园文化的需求之间的矛盾日益凸现,高校学生追求个体的更高发展,而现有的校园文化略显单一。因此,高校必须要大力发展多样化的校园文化,主动引入一些红色文化,为校园文化增添新内容。“老西藏精神”具有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展现了我党我军崇高的精神风貌。将“老西藏精神”结合到校园文化中,可以吸引高校学生参与校园活动,有效帮助高校学生提升文化素养。
  结论:
  “老西藏精神”是我党留下的珍贵精神财富,在今天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高校作为育人的重要基地,应该不断改进和创新思想政治教育方法,更好的发挥“老西藏精神”的育人作用,让高校学生在实践中弘扬“老西藏精神”,为建设社会主义事业注入不竭的动力。
  参考文献:
  [1]阴法唐.“老西藏精神”论[J].西藏发展论坛,2012,No.124,6-9.
  [2]中共西藏自治区党史资料征集委员会.《中共西藏党史大事记(1949-1966)》[M]西藏人民出版社,1990:03.
  [3]林芝墨脱县政府办公室  张艳峰.“老西藏精神”的理论品质与时代价值[N].西藏日报(汉),2012-10-13.003.
  [4]施俊伟.为“老西藏精神”注入新的时代内涵[J].西藏发展论坛,2015,No.148,21-23.
  [5]王亚军.新时代红色文化的思想政治教育价值挖掘与实现[J].智库时代,2019,No.199,5-6+9.
  [6]屈小强.试论老西藏精神形成的文化背景和历史条件——兼及老西藏精神的内容和核心[J].西南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1,28-34.
  [7]裴巧燕.“老西藏精神”在新时期传承与弘扬的思考[J].西藏发展论坛,2014,No.141,23-27.
其他文献
【摘要】结直肠癌(Colorectal Cancer,CRC)是常见的恶性肿瘤,发病率具有广泛的全球差异,总体而言,该病在男性发病率中排名第三,在女性发病率中排名第二[1]。随着经济发展,饮食和西化的生活方式改变CRC发病率逐年增长。近年来,随着基因组测序技术的进步,肠道菌群成为研究热点,特别地,越来越多的研究证明具核梭杆菌(Fusobacterium nucleatum,Fn)在促CRC的发生发
期刊
【摘要】目的:探讨在自身免疫性肝炎诊断中运用自身抗体和生化检测指标的价值分析。方法:纳入2019年9月至2020年9月患有肝炎的90例人员作为此次研究的对象,其中自身免疫性肝炎患者45例(1组),病毒性肝炎患者45例(2组),同时运用一样的方法抽取同时间断来本院接受体检健康的45例人员,作为参照研究的对象,所有患者全部接受以上两项检测,分析其结果差异。结果:从阳性检出结果来看,1组的抗核抗体、抗平
期刊
【摘要】目的:探讨营养风险对喉癌术后并发症的影响及不同营养支持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9年1月至2020年1月我院喉癌手术患者62例为观察对象,按照随机数表法分为对照组、观察组。两组均进行营养风险筛查2002评估,对照组术前14d开始家属自制匀浆饮食鼻饲喂养直至拔除胃管,观察组术前14d开始采用肠内营养支持直至拔除胃管,比较两组术后营养状况和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无营养风险的患者并发症发
期刊
摘要:中国文字的魅力不言而喻,错落在纸张上的文字,经妥当的排列组合,完成了交代事件、传递感情的重要作用。古诗词所运用的文字语言,是我国重要的文化产物,当代我国呼吁民众传承民俗文化,从古诗词作为入口,可取得较高因果价值。本文探究声乐作品演唱中表达的语感,通过对中国古诗词文化的作品分析,讨论作品中运用语感的具体方式,并结合古诗词的作品熏陶,为提升语感提供可行性办法。  关键词:声乐作品;演唱语感;中国
期刊
摘要:现代信息技术与数学课的学习内容融合在一起;作为学习工具,可以让学生用信息技术,来解决数学问题,乐于并有更多的精力投入到现实的、探究性的数学活动中去,建构并创造自己的数学知识,进行数据信息加工处理和表达交流;作为教学工具,可以让教师利用它开发并向学生提供更为丰富的学习资源,创设互动模拟的问题情境,呈现多媒体化的数据信息、互动的操练、练习和评价。“要努力推进信息技术与数学学科教学的融合,鼓励在数
期刊
【摘要】目的:研究品管圈活动中开展音乐疗法对乳腺癌患者抑郁情况干预效果的研究。方法:①实验组建立多个护患品管圈活动小组,每个品管圈人数5-6人,圈内有一名护理研究人员负责实验研究实施;②对48例乳腺癌患者用随机数字表法分成实验组和对照组,入院后开始对实验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进行品管圈内音乐聆听疗法干预,每日早起晚睡前各30min,持续至实验结束;对照组进行常规护理。比较两组患者入院时、出院时、一月后
期刊
摘要:山水画与风景画的不约而同。  关键词:山水画;风景画;四僧;后印象派  中国的山水画与欧洲的风景画简单的从字义上来看两者都是描绘生活中的景物,只是山水画似乎更具象而风景画的范围更加宽泛。但实际上两者从起源到发展都不一样,两者从一开始的创作目的上都存在着很大的差别。比如,中国的山水画画家强调的是“乐山”、“乐水”、“抒发心中的逸气”,表现自己的感受与心情。而西方的风景画是站在“门外”选择一个视
期刊
摘要:在现代社会,信息技术呈现出强大的活力,它不仅使教学工具发生了改变,还影响教育体系,创新了教学模式,无法衡量各种教学方法和手段对学生自主学习影响,针对这一现象,我们开展了以“中等职业学校学生自主学习评价指标研究”为课题的研究,数个月以来,我们围绕研究的目标、研究内容、实施方法、构建信息技术教学中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新型课堂教学模式、中职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评价指标等方面内容展开研究,总结出了影
期刊
摘要:本文基于徐光启版《几何原本》重新审视测度问题,并提出积度原理和方法。根据徐版《几何原本》,0与无穷小具有本质区别,线不能由点构成,线只能由无穷小的线段构成;面不能由线构成,面只能由无穷窄的面构成;体不能由面构成,体只能由无穷薄的体构成。由此出发,对测度进行重新研究,并利用祖暅定理,提出积度的理论和方法。  关键词:测度;积度;几何原本;祖暅定理  本文基于徐光启版《几何原本》(以下称中国版《
期刊
摘要:维米尔是荷兰风俗画家也是十七世纪荷兰画派的代表人物,其作品生动刻画出了现实的生活场景和日常生活中的人们生活的状态,并且从中可以窥探出17世纪的荷兰社会以及文化生活。维米尔擅长用色彩和光线营造画面的效果与意境,本文试从《花边女工》和《戴珍珠耳环的少女》中的人物神态,光色运用,以及画面所展现的凝固的瞬间美来进行探析其绘画作品中的意境美的特征。  关键词:形态;神韵;光色交融;瞬间;凝固  17纪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