富含碘的饮食与甲状腺癌关系的Meta分析

来源 :中华地方病学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ingchao1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探讨富含碘的饮食与甲状腺癌的关系。

方法

计算机检索PubMed、Excerpt Medica Database(EMbase)、中国知网、万方数据库、维普数据库和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检索时间均从建库至2016年6月,查找富含碘的饮食与甲状腺癌发病关系的病例对照研究。按照纳入和排除标准进行资料提取和质量评价后,采用Stata 12.0软件进行Meta分析。

结果

共纳入19个病例对照研究,病例和对照共计47 316人(病例6 662人,对照40 654人)。19篇纳入研究文献质量均可靠(评分均在6分及以上)。Meta分析结果显示,鱼类共纳入13篇,较频繁的摄入(每周3次及以上)鱼类会降低甲状腺癌的发生风险[比值比(OR)= 0.87,95%置信区间(CI):0.77~ 0.98,P < 0.05];除海水鱼外的海产品共纳入16篇,较频繁摄入海产品(每周3次及以上)会增加甲状腺癌的发生风险(OR= 1.48,95%CI:1.11~ 1.99,P < 0.05)。研究因素亚组分析显示,海鲜(OR= 2.23,95%CI:1.45~ 3.45,P < 0.05)、海洋动物性食品(OR= 9.48,95%CI:5.03~ 17.88,P < 0.05)和海菜类(OR= 1.93,95%CI:1.39~ 2.69,P < 0.05)能够增加甲状腺癌患病风险,贝类(OR= 1.21,95%CI:0.94~ 1.56,P > 0.05)对甲状腺癌的发生未见明显影响;海水鱼(OR= 0.94,95%CI:0.50~ 1.77,P > 0.05)、淡水鱼(OR= 0.90,95%CI:0.66~ 1.21,P > 0.05)对甲状腺癌的发生未见明显影响。

结论

海鲜、海洋动物性食品和海菜类会增加甲状腺癌患病风险。

其他文献
目的了解和掌握江苏省碘缺乏病现状,综合评价预防控制措施落实效果。方法采用按人口比例概率抽样方法(PPS),在江苏省抽取30个县(市、区),每个县(市、区)抽取1所小学,每所小学抽取8~10岁儿童50名(男女各半、各年龄组均匀分布),检查甲状腺肿大情况、尿碘、身高、体重,以及家中盐样含碘量。在抽中学校的五年级中,抽取1个班的30名学生,进行健康教育问卷调查。在抽中学校所在地选取5名家庭妇女进行问卷调
目的了解上海市虹口区居民碘盐普及情况和学龄儿童碘营养状况,为调整相应干预措施提供依据。方法2012- 2016年,根据《上海市碘缺乏病监测方案》,在虹口区范围内,按东、西、南、北、中5个方位各抽取1条街道,根据每年的监测方案要求,抽取一定量的居民或8~10岁学龄儿童进行监测,从所抽中的居民或儿童家中采集盐样进行盐碘检测,同时对儿童进行尿碘检测(2013年未检测该项)。盐碘测定采用《制盐工业通用试验
目的全面掌握河南省焦作市饮水型地方性氟中毒病区改水和病情流行现状,评价防控效果,为科学制订防治规划提供依据。方法按照《重点地方病控制和消除评价办法》,对焦作市所有病区村开展调查。按照改水或未改水采集生活饮用水,水样采用生活饮用水标准检验方法(GB/T 5750.5-2006)检测水氟含量;对病区村全部8~12岁儿童按照《氟斑牙诊断标准》(WS/T 208-2011)进行氟斑牙检查;按照饮水型氟中毒
目的了解2010-2015年黑龙江省医学类统计源期刊的学术影响力,为期刊的发展提供参考。方法选取2011-2016年度《中国科技期刊引证报告》(核心板)连续收录的黑龙江省医学类期刊,收集各期刊的文献来源量、即年指标、国际论文比、基金论文比、总被引频次、影响因子、他引率7个评价指标,采用动态评估模型进行期刊学术影响力综合评估,并计算各期刊的学术影响力评估值(I)、相对学术影响力评估值(Ir)和增长率
目的了解青海省人群棘球蚴病(又称包虫病)防治知识掌握状况,分析人群掌握包虫病防治知识的影响因素,为采取高效、针对性的干预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2012- 2014年,采用分层随机抽样方法,在青海省以农、牧区为主的市(州)抽取全部区(县),每个区(县)抽取3个乡镇,每个乡镇抽取100名居民;采用多阶段分层整群抽样方法,在青海省各市(州)的每个区(县),各选取1所学校,抽取4年级及以上学生,进行包虫病
目的对分离自甘肃省靖远县绵羊血液的布鲁菌菌株进行种型鉴定,为布鲁菌病(布病)疫情的防治提供科学依据。方法2016年,在靖远县布病患者家中,采集疑似感染布病的绵羊血液,接种至双相血培养瓶中进行增菌培养,再分别采用传统的生物分型法、布鲁菌属特异性表面蛋白基因31-PCR(BSCP31-PCR)和牛、羊、绵羊附睾、猪种布鲁菌特异性PCR(AMOS-PCR)3种方法对增菌培养的待测菌株进行鉴定。结果分离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