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药配方颗粒是由一包一包的中药颗粒组成,这些颗粒都是用符合炮制规范的传统中药饮片作为原料,经现代制药技术提取、浓缩、分离、干燥、制粒、整粒,分装即得。保留了传统中药饮片能随证加减的特色及传统汤剂疗效独特的优势,又克服了煎煮麻烦、服用不便的缺点,且工艺先进,质量可控。我院从2010年引进广东一方集团生产的免煎中药颗粒剂并应用于临床,自应用以来,笔者对临床应用及患者反馈情况调查分析,总结如下。
临床应用
基本情况:我院自引进中药颗粒剂后,通过邀请专家对中药颗粒剂及现代制药工艺药物提取知识的广泛宣传,使临床医生逐渐了解,并为大部分临床医生所接受,现在已广泛应用于我院内科、中医科、妇产科等临床科室。尤其是妇产科,其使用率达85%以上,用于住院分娩产妇的催奶,具有免煎煮又不易变质等优点。
疗效分析:通过对各科室使用中药颗粒剂和传统汤药治疗不同疾病的疗效统计,发现中药颗粒剂疗效稳定,快捷。汤药饮片中质地坚硬难煎出有效矿物类、贝壳类、动物类,需先煎10~15分钟再与其他药煎煮才能发挥药效;而一些有毒的药,如川乌、黑附子等则先煎1~2小时使其毒性成分充分转化后安全用药;包煎对于饮片有绒毛易浑浊易黏容器所做的处理,胶质类及吸水性强的饮片都会阻碍群药有效成分溶出,且减少药渣吸附量提高有效指标浓度[1];处方中含有挥发性成分,气味芳香,质地疏松的药物如金银花、桑叶、菊花、薄荷等,经高温煎煮致有效成分散失。而中药颗粒剂遵循中医药理论知识,符合中药饮片炮制要求,不添加糖、防腐剂及其他赋形剂,保持传统中药处方饮片的原汁原味并使中药治疗效果得到充分发挥。
反馈分析
笔者对医生和服用中药颗粒剂的患者进行问卷调查、抽取资料等形式,反馈如下。
便于药物储存和患者携带使用:中药颗粒剂采用铝箔袋包装不易受潮,避免了在夏季中药储存、保管不当带来的走油、变色、虫蛀、霉变等质量问题。患者在使用上免去了煎煮的麻烦并易于携带,剂量准确,服用时只需开水溶化冲服,省时省工,即使出差、旅游也不会中断治疗。克服了中药饮片用水量不好掌握,汤剂浑浊、杂质、沉淀及对煎服法等特殊要求不好掌握的缺点。
口感好:患者一致反映中药颗粒剂口感好、无杂质、无沉淀,特别是对于小儿患者不再为喂药感到为难,患儿极易接受。另外,当药味多、药量大时,药液就会稠厚,有时有沉着,适当加水后搅拌溶化,患者易于接受。
安全性和疗效有保证:免煎中药在半成品和成品的质量控制方面比较严格,重金属含量、农药残留、微生物、化学污染等指标检测非常严格,所以安全性比较高,同样疗效也更加有保证。
保证医生对病情处置方便合理:可多途径用药,急症急病,专科专病使用灵活方便可以坚持中医的个体化诊疗[2],在条件困难的条件下随时能服用到中药,可冲服、冲洗、外敷、药浴和美容,可任意灵活组方,单方、复方既可临床配方,又可营养保健,用药范围广,从而保证了治疗中的高度针对性和疗效的准确度[3]。
再次就诊时仍选择:对服用过中药颗粒剂的患者调查显示,当他们再次就诊时仍愿意选择中药颗粒剂,这主要是中药颗粒剂具有方便、快捷和可信赖的疗效。对于小儿患者病情单一、一剂药可见效并且中药颗粒剂易于喂,所以選择中药颗粒剂的比较多见。
中药颗粒剂的临床不足:辨证论治是中医治疗疾病的法则,临床辨证须结合病人的病情,体质,年龄,临床用药量亦有差别,中药颗粒剂每味药物规格剂量包装只有1种,在临床辨证应用中,用量很难准确掌握,如干姜包装规格每包3g,临床随证用药剂量常为10g;砂仁包装规格每包3g,临床随证用药剂量常为5g,10g,这样在分药上就会有误差,导致用药剂量不精确。建议干姜、砂仁制成1g,3g两种包装规格,以便于临床辨证用药,更好的提高药物治疗效果。
讨 论
中药配方颗粒是以中医药理论为指导,广泛采用现代制药工艺和质量控制手段,将炮制规范的中药饮片制成颗粒,标明克数及有效期限的独立小包装。中药配方颗粒作为饮片剂型改革的产物,发展速度比较缓慢,能否替代传统的中药汤剂,还需要临床实践的检验。从概念上讲,所谓单味中药配方颗粒是用符合炮制规范的传统中药饮片作为原料,经现代制药技术提取、浓缩、分离、干燥、制粒、包装精制而成的纯中药产品系列。它保证了原中药饮片的全部特征,能够满足医师进行辩证论治,随证加减,药性强、药效高、同时又具有不需要煎煮、直接冲服、服用量少、作用迅速、成分完全、疗效确切、安全卫生、携带保存方便、易于调制和适合工业化生产等许多优点。近年来中药配方颗粒在美国、欧洲、澳大利亚、韩国、日本、台湾、香港等国家和地区发展极快。韩国、日本、台湾、香港除满足本地区外还大量出口。我国的中药现代化发展严重滞后,中药配方颗粒推广极慢。其有效成分、性味、归经、主治、功效和传统中药饮片完全一致,保持了传统中药饮片的全部特征,既能保证中医传统的君、臣、佐、使和辩证施治、灵活加减的特点,优于中成药,又免去了患者传统煎煮的麻烦,同时还可灵活地单味颗粒冲服,卫生有效。
中药颗粒剂作为中药现代化研究的成果,与中药饮片互相补充,满足了不同层次患者的需求,为需要服用中药而又不愿煎煮者提供了一条便利的途径,还为中药的储存减少了难度,既保留了中医基本理论的精髓,辩证施治,又可随证加减。中医遣方用药讲究的是君、臣、佐、使,而中药化学成分比较复杂,是否在一起产生化学反应,产生新的成分,这是一个复杂的工程。建议进一步开展研究,制定出中药颗粒剂的规范。
参考文献
1 潘敏求,杨永华.参苏复方颗粒剂与参苏丸的临床对比观察和实验研究[J].湖南中医杂志,1994,10(5):7-9.
2 王永炎,张启明,赵宜军.对中医个体化诊疗的理解与解释[J].环球中医药,2009,2(3):161-163.
3 原思通,赵曦.对“单味中药浓缩颗粒”的思考[J].中国中药杂志,1999,24(9):515.
临床应用
基本情况:我院自引进中药颗粒剂后,通过邀请专家对中药颗粒剂及现代制药工艺药物提取知识的广泛宣传,使临床医生逐渐了解,并为大部分临床医生所接受,现在已广泛应用于我院内科、中医科、妇产科等临床科室。尤其是妇产科,其使用率达85%以上,用于住院分娩产妇的催奶,具有免煎煮又不易变质等优点。
疗效分析:通过对各科室使用中药颗粒剂和传统汤药治疗不同疾病的疗效统计,发现中药颗粒剂疗效稳定,快捷。汤药饮片中质地坚硬难煎出有效矿物类、贝壳类、动物类,需先煎10~15分钟再与其他药煎煮才能发挥药效;而一些有毒的药,如川乌、黑附子等则先煎1~2小时使其毒性成分充分转化后安全用药;包煎对于饮片有绒毛易浑浊易黏容器所做的处理,胶质类及吸水性强的饮片都会阻碍群药有效成分溶出,且减少药渣吸附量提高有效指标浓度[1];处方中含有挥发性成分,气味芳香,质地疏松的药物如金银花、桑叶、菊花、薄荷等,经高温煎煮致有效成分散失。而中药颗粒剂遵循中医药理论知识,符合中药饮片炮制要求,不添加糖、防腐剂及其他赋形剂,保持传统中药处方饮片的原汁原味并使中药治疗效果得到充分发挥。
反馈分析
笔者对医生和服用中药颗粒剂的患者进行问卷调查、抽取资料等形式,反馈如下。
便于药物储存和患者携带使用:中药颗粒剂采用铝箔袋包装不易受潮,避免了在夏季中药储存、保管不当带来的走油、变色、虫蛀、霉变等质量问题。患者在使用上免去了煎煮的麻烦并易于携带,剂量准确,服用时只需开水溶化冲服,省时省工,即使出差、旅游也不会中断治疗。克服了中药饮片用水量不好掌握,汤剂浑浊、杂质、沉淀及对煎服法等特殊要求不好掌握的缺点。
口感好:患者一致反映中药颗粒剂口感好、无杂质、无沉淀,特别是对于小儿患者不再为喂药感到为难,患儿极易接受。另外,当药味多、药量大时,药液就会稠厚,有时有沉着,适当加水后搅拌溶化,患者易于接受。
安全性和疗效有保证:免煎中药在半成品和成品的质量控制方面比较严格,重金属含量、农药残留、微生物、化学污染等指标检测非常严格,所以安全性比较高,同样疗效也更加有保证。
保证医生对病情处置方便合理:可多途径用药,急症急病,专科专病使用灵活方便可以坚持中医的个体化诊疗[2],在条件困难的条件下随时能服用到中药,可冲服、冲洗、外敷、药浴和美容,可任意灵活组方,单方、复方既可临床配方,又可营养保健,用药范围广,从而保证了治疗中的高度针对性和疗效的准确度[3]。
再次就诊时仍选择:对服用过中药颗粒剂的患者调查显示,当他们再次就诊时仍愿意选择中药颗粒剂,这主要是中药颗粒剂具有方便、快捷和可信赖的疗效。对于小儿患者病情单一、一剂药可见效并且中药颗粒剂易于喂,所以選择中药颗粒剂的比较多见。
中药颗粒剂的临床不足:辨证论治是中医治疗疾病的法则,临床辨证须结合病人的病情,体质,年龄,临床用药量亦有差别,中药颗粒剂每味药物规格剂量包装只有1种,在临床辨证应用中,用量很难准确掌握,如干姜包装规格每包3g,临床随证用药剂量常为10g;砂仁包装规格每包3g,临床随证用药剂量常为5g,10g,这样在分药上就会有误差,导致用药剂量不精确。建议干姜、砂仁制成1g,3g两种包装规格,以便于临床辨证用药,更好的提高药物治疗效果。
讨 论
中药配方颗粒是以中医药理论为指导,广泛采用现代制药工艺和质量控制手段,将炮制规范的中药饮片制成颗粒,标明克数及有效期限的独立小包装。中药配方颗粒作为饮片剂型改革的产物,发展速度比较缓慢,能否替代传统的中药汤剂,还需要临床实践的检验。从概念上讲,所谓单味中药配方颗粒是用符合炮制规范的传统中药饮片作为原料,经现代制药技术提取、浓缩、分离、干燥、制粒、包装精制而成的纯中药产品系列。它保证了原中药饮片的全部特征,能够满足医师进行辩证论治,随证加减,药性强、药效高、同时又具有不需要煎煮、直接冲服、服用量少、作用迅速、成分完全、疗效确切、安全卫生、携带保存方便、易于调制和适合工业化生产等许多优点。近年来中药配方颗粒在美国、欧洲、澳大利亚、韩国、日本、台湾、香港等国家和地区发展极快。韩国、日本、台湾、香港除满足本地区外还大量出口。我国的中药现代化发展严重滞后,中药配方颗粒推广极慢。其有效成分、性味、归经、主治、功效和传统中药饮片完全一致,保持了传统中药饮片的全部特征,既能保证中医传统的君、臣、佐、使和辩证施治、灵活加减的特点,优于中成药,又免去了患者传统煎煮的麻烦,同时还可灵活地单味颗粒冲服,卫生有效。
中药颗粒剂作为中药现代化研究的成果,与中药饮片互相补充,满足了不同层次患者的需求,为需要服用中药而又不愿煎煮者提供了一条便利的途径,还为中药的储存减少了难度,既保留了中医基本理论的精髓,辩证施治,又可随证加减。中医遣方用药讲究的是君、臣、佐、使,而中药化学成分比较复杂,是否在一起产生化学反应,产生新的成分,这是一个复杂的工程。建议进一步开展研究,制定出中药颗粒剂的规范。
参考文献
1 潘敏求,杨永华.参苏复方颗粒剂与参苏丸的临床对比观察和实验研究[J].湖南中医杂志,1994,10(5):7-9.
2 王永炎,张启明,赵宜军.对中医个体化诊疗的理解与解释[J].环球中医药,2009,2(3):161-163.
3 原思通,赵曦.对“单味中药浓缩颗粒”的思考[J].中国中药杂志,1999,24(9):5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