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模糊理论”是为了解决现实世界中普遍存在的模糊现象而发展起来的一门学问,它在各种领域有广泛的应用。“模糊理论”对我们开展语文教学也有一定借鉴意义。语文教师在语文教学时,要学会有意地创设一些“模糊”,让学生自己动脑求得清楚,而不是听老师讲得清楚,从而让学生充分锻炼和展示自己的能力。这也符合新课标所倡导的精神:注重个性化的阅读,充分调动学生自己的生活经验和知识积累,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获得独特的感受和体验;学习探究性阅读和创造性阅读,发展想像能力、思辨能力和批判能力。
在语文教学中有时需要精确,但有时需要运用“模糊策略”,因为语文课里的东西,往往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尤其是每个人的阅历、鉴赏分析能力各不相同,更使语文课具有较强的“模糊性”。所谓“模糊策略”,并不是故弄玄虚,编撰新名词,玩弄新花样,而是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有意进行弹性预设,给学生创设质疑的情境,展开讨论甚至辩论。而我们提出的“模糊”,则妙在引发学生思考和想象,妙在促其主动求得学问而不是被动接受。谁能让学生充分发挥自己的才华,谁才是最有才华的教师。而运用“模糊策略”,便是让学生施展才华、培养锻炼能力的重要手段之一。以下是我对“模糊理论”在语文教学应用中的一些体会和做法:
宜“启发”,忌“满堂灌”
对于语文课,许多人不管是上课、听课或是评课,总爱这样想,一堂课,如果讲得不是滔滔不绝,口若悬河,神采飞扬,便认为这堂课没什么含金量,老师没有发挥出水平,或者说这老师没有多大才能。语文教师只有讲得手舞足蹈,神采飞扬,才是精彩。滔滔不绝地讲课成了语文老师的本钱。但是这样的课,学生的主体地位恐怕是永远也体现不出来的。教师在教学中要精心设计问题,使学生在思维的碰撞中产生火花,启发学生思考,加深对社会、生活的认识。
我在上《<宽容>序言》时,提出这样一个问题:“先驱者牺牲了,人们为了纪念他,为他建立了纪念碑,但先驱者会不会成为新的守旧老人呢?”学生回答:“会成为新的守旧老人。”我就追问:“试举历史上的一个人物作说明?”有位学生这样回答道:“毛泽东同志的人生经历就是典型的例子。他曾经是一个‘先驱者’,在中国革命战争早期他提出了游击战的正确指导思想,但遭到王明等人的批评,后来革命战争实践证明毛泽东是对的。解放后,人们盲目崇拜他,甚至把他神化,在他的推动下,最后中国出现了文化大革命十年浩劫,国民经济陷于崩溃的边缘。”我再问:“联系课文内容,谈谈这件事给了我们什么启发?”学生甲回答:“我们在纪念先驱者的同时,也要警惕出现新的守旧老人,不能搞个人崇拜。”学生乙回答:“要善于独立思考,不能人云亦云。” 在上课临近结束时我提出这样一个问题:“日本首相小泉多次参拜靖国神社,并说以后继续参拜,而靖国神社内供奉着曾对中国人民犯下滔天罪行的多名二战甲级战犯,小泉首相的行为受到人们的批评。但部分中国学者认为,对小泉首相行为应持宽容态度,中日经济合作更重要,中日关系应着眼于未来,而不必过于拘泥历史。对此,你是怎么看的?”学生对此问题展开激烈辩论,既有学生认为不宽容的,因为小泉首相继续参拜靖国神社说明其没有充分认识到日本军国主义在二战所犯的罪行。也有学生认为应该宽容,因为中日两国为一衣带水的邻邦,相互敌视不利于两国关系的发展。甚至有学生说暂时先宽容日本,目前中国经济实力不如日本,等以后超过日本后再不宽容。学生的有些看法甚至出乎老师的想象。
总之,只有精心设计问题,启发学生思考,才能给学生创造一个独立思考、认真领悟、培养锻炼自己获得语文知识和提高语言运用能力的机会。它更是教师创设“模糊”,诱导学生深入分析思考,实现最佳教学效果的保证。
宜“多元解读”,忌“一言堂”
精确总比模糊好,似乎是毋用争议的。能做到“事事求精确,件件讲清楚”,也许是许多人所希望的,但事实告诉我们这是不可能的,也是不必要的。世上的事物鲜有“非此即彼”、“非彼即此”的,大多具有“亦此亦彼”的模糊性。对于语文这一学科来说,要求精确的东西我们确实不能小觑,如语文知识包括文学知识和文化知识等。但更重要的是:语文作为一门人文学科,它主要是通过对古今中外的一些华章的咀嚼、欣赏来培养对语言的感受能力和陶冶情操,以完成健康个性的发展和健全人格的形成。而这些并不是能用以精确性为特征的线性的逻辑思维所能解决的。尤其是教材中的那些优秀的文学作品,它们是作者个性、才华、情感以及思想的结晶。教师和学生都是作品的读者,由于个性气质,学识修养等的不同,各人对作品的解读是不同的。
如狄金森的《篱笆那边》,诗中的“草莓”、“篱笆”、“上帝”、“孩子”等意象可进行多元解读。“草莓”可以理解为现实生活中美好的愿望,也可指心中的爱人,也可想象成魂牵梦绕的理想家园。“篱笆”既可看作是现实生活中的阻碍,也理解为传统观念的束缚,也可解读为法规的约束。因为一部优秀的文学作品的内涵是多层次的、模糊的、甚至是无法言传的,如若在教学中无视问题模糊性的一面,而一味地追求明确的说法,追求统一的答案未免显得有点不合时宜。事实证明,过分的精确反而模糊,适当的模糊反而精确。从模糊性的一面去说明精确性不仅是可能,而且是应该的。在语文教学中,我们承认教材中一些问题解答的多元性,允许并鼓励学生发表不同的见解,其实是在做一件很有意义的事——肯定学生阅读的创造性,训练学生的发散性思维。“精确寓于模糊之中,模糊以精确为前提”,离开精确的模糊和离开模糊的精确都是要不得的。
宜“授之以渔”,忌“照本宣科”
语文学科具有丰富的人文内涵和很强的实践性。在教学中应该重视语文的熏陶感染作用和教学内容的价值取向,尊重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独特体验。教师应为学生创设良好的自主学习情境,帮助他们树立主体意识,根据各自的特点和需要,调整学习心态和策略,探寻适合学生自己的学习方法和途径。
古人曾说:“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在这方面,许多教师做过不少有益的探索,如,这“纲”可以是课文中的标题、关键词语、一句话或一段话。只要找到了这些“纲”,就可以做到纲举目张。
有一位老师在教学《祝福》时就说了一句发人深思的话:我觉得祥林嫂是一个没有春天的女人。一石激起千层浪,通过师生的共同讨论,祥林嫂悲惨命运的发展轨迹清晰地显现出来:
立春之日,丈夫死去;孟春之日,被迫改嫁;
暮春之日,痛失爱子;迎春之日,一命归天。
春天本来是美好的,可是对祥林嫂来说,丧夫、改嫁、失子、归天,这一系列人生的大苦大悲都发生在春天里,这样的春天还是阳光明媚的吗?
“纲举目张”法只是许许多多行之有效的方法中的一种,拥有方法,就意味着拥有举一反三、触类旁通的钥匙。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曾一再强调教给学生方法的重要,他说:“教学生方法,要用最短的时间,经过相类的经验,发生相类的联想,自己将这个方法找出来,并且能够利用这种经验、联想来找别的方法,解决别的问题。有了这种经验、联想,然后学生才能探讨知识的本源,寻求知识的归宿,对于世界上一切真理,不难取之不尽,用之无穷了。”看来,教师在这方面多下点功夫是很有必要的。
总之,模糊教学中的“模糊”是对传统的继承和发展,它注重学习者在学习活动中的个人体验,注重学习者在学习过程中的感悟,它反对语文课堂堂“讲深讲透”,主张在教学过程中适当留点空白;它反对陈旧的大包大揽式的“授受型”课堂组织形式,提倡授受型、讨论型、演示型等多种形式的灵活运用;它反对以教学结果(往往指学生的分数)作为主要的甚至是唯一的评价标准,提倡在教学评价过程中注重“教学效果和教学过程”,尤其是“教养效果”。模糊教学是以培养有着良好的思维品性,有着开放精神和自由意念,具有健全人格的“人”为终极目标的一种教学观念。
(应仲放,浙江省苍南县钱库高级中学)
在语文教学中有时需要精确,但有时需要运用“模糊策略”,因为语文课里的东西,往往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尤其是每个人的阅历、鉴赏分析能力各不相同,更使语文课具有较强的“模糊性”。所谓“模糊策略”,并不是故弄玄虚,编撰新名词,玩弄新花样,而是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有意进行弹性预设,给学生创设质疑的情境,展开讨论甚至辩论。而我们提出的“模糊”,则妙在引发学生思考和想象,妙在促其主动求得学问而不是被动接受。谁能让学生充分发挥自己的才华,谁才是最有才华的教师。而运用“模糊策略”,便是让学生施展才华、培养锻炼能力的重要手段之一。以下是我对“模糊理论”在语文教学应用中的一些体会和做法:
宜“启发”,忌“满堂灌”
对于语文课,许多人不管是上课、听课或是评课,总爱这样想,一堂课,如果讲得不是滔滔不绝,口若悬河,神采飞扬,便认为这堂课没什么含金量,老师没有发挥出水平,或者说这老师没有多大才能。语文教师只有讲得手舞足蹈,神采飞扬,才是精彩。滔滔不绝地讲课成了语文老师的本钱。但是这样的课,学生的主体地位恐怕是永远也体现不出来的。教师在教学中要精心设计问题,使学生在思维的碰撞中产生火花,启发学生思考,加深对社会、生活的认识。
我在上《<宽容>序言》时,提出这样一个问题:“先驱者牺牲了,人们为了纪念他,为他建立了纪念碑,但先驱者会不会成为新的守旧老人呢?”学生回答:“会成为新的守旧老人。”我就追问:“试举历史上的一个人物作说明?”有位学生这样回答道:“毛泽东同志的人生经历就是典型的例子。他曾经是一个‘先驱者’,在中国革命战争早期他提出了游击战的正确指导思想,但遭到王明等人的批评,后来革命战争实践证明毛泽东是对的。解放后,人们盲目崇拜他,甚至把他神化,在他的推动下,最后中国出现了文化大革命十年浩劫,国民经济陷于崩溃的边缘。”我再问:“联系课文内容,谈谈这件事给了我们什么启发?”学生甲回答:“我们在纪念先驱者的同时,也要警惕出现新的守旧老人,不能搞个人崇拜。”学生乙回答:“要善于独立思考,不能人云亦云。” 在上课临近结束时我提出这样一个问题:“日本首相小泉多次参拜靖国神社,并说以后继续参拜,而靖国神社内供奉着曾对中国人民犯下滔天罪行的多名二战甲级战犯,小泉首相的行为受到人们的批评。但部分中国学者认为,对小泉首相行为应持宽容态度,中日经济合作更重要,中日关系应着眼于未来,而不必过于拘泥历史。对此,你是怎么看的?”学生对此问题展开激烈辩论,既有学生认为不宽容的,因为小泉首相继续参拜靖国神社说明其没有充分认识到日本军国主义在二战所犯的罪行。也有学生认为应该宽容,因为中日两国为一衣带水的邻邦,相互敌视不利于两国关系的发展。甚至有学生说暂时先宽容日本,目前中国经济实力不如日本,等以后超过日本后再不宽容。学生的有些看法甚至出乎老师的想象。
总之,只有精心设计问题,启发学生思考,才能给学生创造一个独立思考、认真领悟、培养锻炼自己获得语文知识和提高语言运用能力的机会。它更是教师创设“模糊”,诱导学生深入分析思考,实现最佳教学效果的保证。
宜“多元解读”,忌“一言堂”
精确总比模糊好,似乎是毋用争议的。能做到“事事求精确,件件讲清楚”,也许是许多人所希望的,但事实告诉我们这是不可能的,也是不必要的。世上的事物鲜有“非此即彼”、“非彼即此”的,大多具有“亦此亦彼”的模糊性。对于语文这一学科来说,要求精确的东西我们确实不能小觑,如语文知识包括文学知识和文化知识等。但更重要的是:语文作为一门人文学科,它主要是通过对古今中外的一些华章的咀嚼、欣赏来培养对语言的感受能力和陶冶情操,以完成健康个性的发展和健全人格的形成。而这些并不是能用以精确性为特征的线性的逻辑思维所能解决的。尤其是教材中的那些优秀的文学作品,它们是作者个性、才华、情感以及思想的结晶。教师和学生都是作品的读者,由于个性气质,学识修养等的不同,各人对作品的解读是不同的。
如狄金森的《篱笆那边》,诗中的“草莓”、“篱笆”、“上帝”、“孩子”等意象可进行多元解读。“草莓”可以理解为现实生活中美好的愿望,也可指心中的爱人,也可想象成魂牵梦绕的理想家园。“篱笆”既可看作是现实生活中的阻碍,也理解为传统观念的束缚,也可解读为法规的约束。因为一部优秀的文学作品的内涵是多层次的、模糊的、甚至是无法言传的,如若在教学中无视问题模糊性的一面,而一味地追求明确的说法,追求统一的答案未免显得有点不合时宜。事实证明,过分的精确反而模糊,适当的模糊反而精确。从模糊性的一面去说明精确性不仅是可能,而且是应该的。在语文教学中,我们承认教材中一些问题解答的多元性,允许并鼓励学生发表不同的见解,其实是在做一件很有意义的事——肯定学生阅读的创造性,训练学生的发散性思维。“精确寓于模糊之中,模糊以精确为前提”,离开精确的模糊和离开模糊的精确都是要不得的。
宜“授之以渔”,忌“照本宣科”
语文学科具有丰富的人文内涵和很强的实践性。在教学中应该重视语文的熏陶感染作用和教学内容的价值取向,尊重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独特体验。教师应为学生创设良好的自主学习情境,帮助他们树立主体意识,根据各自的特点和需要,调整学习心态和策略,探寻适合学生自己的学习方法和途径。
古人曾说:“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在这方面,许多教师做过不少有益的探索,如,这“纲”可以是课文中的标题、关键词语、一句话或一段话。只要找到了这些“纲”,就可以做到纲举目张。
有一位老师在教学《祝福》时就说了一句发人深思的话:我觉得祥林嫂是一个没有春天的女人。一石激起千层浪,通过师生的共同讨论,祥林嫂悲惨命运的发展轨迹清晰地显现出来:
立春之日,丈夫死去;孟春之日,被迫改嫁;
暮春之日,痛失爱子;迎春之日,一命归天。
春天本来是美好的,可是对祥林嫂来说,丧夫、改嫁、失子、归天,这一系列人生的大苦大悲都发生在春天里,这样的春天还是阳光明媚的吗?
“纲举目张”法只是许许多多行之有效的方法中的一种,拥有方法,就意味着拥有举一反三、触类旁通的钥匙。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曾一再强调教给学生方法的重要,他说:“教学生方法,要用最短的时间,经过相类的经验,发生相类的联想,自己将这个方法找出来,并且能够利用这种经验、联想来找别的方法,解决别的问题。有了这种经验、联想,然后学生才能探讨知识的本源,寻求知识的归宿,对于世界上一切真理,不难取之不尽,用之无穷了。”看来,教师在这方面多下点功夫是很有必要的。
总之,模糊教学中的“模糊”是对传统的继承和发展,它注重学习者在学习活动中的个人体验,注重学习者在学习过程中的感悟,它反对语文课堂堂“讲深讲透”,主张在教学过程中适当留点空白;它反对陈旧的大包大揽式的“授受型”课堂组织形式,提倡授受型、讨论型、演示型等多种形式的灵活运用;它反对以教学结果(往往指学生的分数)作为主要的甚至是唯一的评价标准,提倡在教学评价过程中注重“教学效果和教学过程”,尤其是“教养效果”。模糊教学是以培养有着良好的思维品性,有着开放精神和自由意念,具有健全人格的“人”为终极目标的一种教学观念。
(应仲放,浙江省苍南县钱库高级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