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逐步深化,新的教学理念正在影响和改变着广大教师的教学方式,他们在教学实践中不断探索着新的教学策略,使原来枯燥乏味的数学课堂发生了可喜的变化,充满生机和活力。可是,现实中仍有一些教师对课改的认识存在一些误区,存在着某些形式主义的现象,忽视了数学教学的本质,留给我们许多值得思考的地方。
一、关于情境创设
在数学课堂教学中,把需要学习的内容以问题的形式有意识地巧妙地富于各种生动具体的情境之中,能达到有效地激發学生主动学习的动机,使学生积极地投入到研究性的学习过程中去的目的。然而,有些教师在创设情境中陷入“形而上学”的泥潭,一味地为寻找数学知识生活化的原型而绞尽脑汁,似乎找不到就无法进行教学,出现一些情境创设把握不住实质,牵强附会,或根本不利于学生对数学知识的学习掌握和能力培养的现象。如一老师在教学《乘法的初步认识》时,出示了一幅森林图,带领学生观察图画并提问:“你们发现了什么?”结果同学们争先恐后地回答了图中有什么小白兔采蘑菇,小鸡找虫子,五颜六色的花,碧绿的大树……近十分钟,老师一直没有引导学生进入与本节课学习有关的内容,学生的思维淹没在“说话训练”中。由于老师引导不当,用过多的非数学信息干扰和弱化了数学知识和技能的学习及思维的发展,也浪费了宝贵的课堂时间。因此,情境的创设不能偏离教学目标,要有意义抓实质。要认真仔细地研究,对情境的创设要提高一个层次,不能应“景”而作,要服务于课堂教学的需要,要为学生学习知识和技能提供支撑,为数学思维的发展提供平台。
二、关于数学活动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数学教学是数学活动的教学。教师要善于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向学生提供充分从事数学活动的机会,引导学生在探索中学习数学知识。可是一些教师在开展数学活动中没能很好地组织,发挥活动的作用。如在一节《图形的拼摆》课中,老师为充分调动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让学生用4个小正方形拼成了不同形状的图形,希望通过对比,探究出“面积不变,周长发生了变化”这一结论。但在教学过程中,学生拼摆图形用了大量的教学时间,老师由于缺乏整体计划性,未能及时有效地进行总体协调,结论最终没能得出,使课堂承载的教学任务落空。还有些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一味地通过活动来串联教学,在一节《可能性》的教学中,老师连续组织了4次“动手操作”活动,但每次活动结束后,老师都没能及时引导学生在此基础上抽象概括,从中归纳要点(“可能”、“一定”、“不可能”),总结升华。结果在练习环节中,学生难以把知识进行应用,回答不出重点,在解决问题上受阻。因此,教师作为教学活动的组织者,应有效地组织课堂教学的各个环节,不能只看表象,不能尾随学生使教学停留在较浅的活动层面上,要有目的,使学生通过积极思考,主动地发现知识,有效地构建知识。
三、关于合作交流
“合作交流”是数学课程标准大力倡导的学习方式之一,它能使学生经历与人合作,并与同伴交流的这一过程,激发学习的积极性,提供充分从事数学活动的机会,从而真正地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和技能、数学思想和方法,并获得广泛的数学活动经验。因此,现在的数学课堂上经常可以看到“合作学习”的场景。可是,有些教师在运用这种方式时缺乏精心预设,合作流于形式,把握不好合作的“时”与“度”。不知什么内容需要合作,不知什么时候来交流,把握不好时机,以致失去了应有的价值。在合作的过程中,教师要适时疏导与调控,防止偏离教学目标,要积极为学生创设交流的机会,尽可能地让学生参与到这一学习过程中去,通过经历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探究知识形成的规律,为知识的内化创造条件。
四、关于课堂提问
课堂提问是数学教学中启发学生思维的一种主要形式。然而,有些教师没有结合教学内容和要求去考虑如何“设问”,想到什么就问什么,想到哪里就问哪里,随意性大。有些问题只需要学生回答“是”或“不是”,“对”或“不对”,设问的目的根本不明确。还有一种现象,当某个问题老师提出后,如若一次没答对,就请另一个同学来答,当教师需要的“正确答案” 已出现,就“大功告成”立即“收兵”,问题的解答常被少数的人承揽,似乎获得答案成了教师提问的唯一目的。其实,好的问题既要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又要便于揭示知识的本质特征;既要有利于考查学生的认知水平,又要让学生在解决问题中学到一定的思想和方法;既要考虑到学生的认知心理特点,又要使学生在原有的认识基础上有进步,以达到解决问题中学习新知,提高学生知识迁移的能力。因此,教师在设计问题时,要有明确的目的,要有利于推进教学进程,将问题设置在学生认知的“最近发展区”,使学生能“跳一跳,摘果子”。同时问题要面向全体,留给学生足够的时间和空间,允许不同认知水平学生发表意见,哪怕是不完整或错误的那都是正常现象,要倾听学生的想法,遇到困难时予以点拨和启发,发挥课堂提问的实效性。
五、关于多媒体手段的运用
多媒体在现代教学的应用中是教学优势。可是在实际运用中,有些教师忘记了多媒体只是辅助教学的“电教”方式。没能很好地把握,在课件设计上把精力放在流光溢彩的图片上,生动活泼的画面上,忽视了数学的本质,使得教学的重难点不能突出,反而影响了课堂教学的提高。不少教师以展示丰富多彩的课件代替整个教学过程,这样易使学生忽视对知识本质的思考和掌握。一节课下来,板书几乎没几个字,关键性的话语、算式都打在了多媒体的字幕上,而几分钟后又被一张新的屏幕内容所代替,重点内容几乎没在学生脑海中过多停留的机会。因此,多媒体不可代替板书,有了现代的多媒体也需要传统的板书,要处理好它们之间的关系,板书内容一定是本节课中最关键的知识点,教师书写的过程也是学生进行知识内化的过程。因此,多媒体作为一种辅助手段,只有对教学有实质帮助时才可适时使用,千万不可讲“时髦”,流于形式。
一、关于情境创设
在数学课堂教学中,把需要学习的内容以问题的形式有意识地巧妙地富于各种生动具体的情境之中,能达到有效地激發学生主动学习的动机,使学生积极地投入到研究性的学习过程中去的目的。然而,有些教师在创设情境中陷入“形而上学”的泥潭,一味地为寻找数学知识生活化的原型而绞尽脑汁,似乎找不到就无法进行教学,出现一些情境创设把握不住实质,牵强附会,或根本不利于学生对数学知识的学习掌握和能力培养的现象。如一老师在教学《乘法的初步认识》时,出示了一幅森林图,带领学生观察图画并提问:“你们发现了什么?”结果同学们争先恐后地回答了图中有什么小白兔采蘑菇,小鸡找虫子,五颜六色的花,碧绿的大树……近十分钟,老师一直没有引导学生进入与本节课学习有关的内容,学生的思维淹没在“说话训练”中。由于老师引导不当,用过多的非数学信息干扰和弱化了数学知识和技能的学习及思维的发展,也浪费了宝贵的课堂时间。因此,情境的创设不能偏离教学目标,要有意义抓实质。要认真仔细地研究,对情境的创设要提高一个层次,不能应“景”而作,要服务于课堂教学的需要,要为学生学习知识和技能提供支撑,为数学思维的发展提供平台。
二、关于数学活动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数学教学是数学活动的教学。教师要善于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向学生提供充分从事数学活动的机会,引导学生在探索中学习数学知识。可是一些教师在开展数学活动中没能很好地组织,发挥活动的作用。如在一节《图形的拼摆》课中,老师为充分调动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让学生用4个小正方形拼成了不同形状的图形,希望通过对比,探究出“面积不变,周长发生了变化”这一结论。但在教学过程中,学生拼摆图形用了大量的教学时间,老师由于缺乏整体计划性,未能及时有效地进行总体协调,结论最终没能得出,使课堂承载的教学任务落空。还有些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一味地通过活动来串联教学,在一节《可能性》的教学中,老师连续组织了4次“动手操作”活动,但每次活动结束后,老师都没能及时引导学生在此基础上抽象概括,从中归纳要点(“可能”、“一定”、“不可能”),总结升华。结果在练习环节中,学生难以把知识进行应用,回答不出重点,在解决问题上受阻。因此,教师作为教学活动的组织者,应有效地组织课堂教学的各个环节,不能只看表象,不能尾随学生使教学停留在较浅的活动层面上,要有目的,使学生通过积极思考,主动地发现知识,有效地构建知识。
三、关于合作交流
“合作交流”是数学课程标准大力倡导的学习方式之一,它能使学生经历与人合作,并与同伴交流的这一过程,激发学习的积极性,提供充分从事数学活动的机会,从而真正地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和技能、数学思想和方法,并获得广泛的数学活动经验。因此,现在的数学课堂上经常可以看到“合作学习”的场景。可是,有些教师在运用这种方式时缺乏精心预设,合作流于形式,把握不好合作的“时”与“度”。不知什么内容需要合作,不知什么时候来交流,把握不好时机,以致失去了应有的价值。在合作的过程中,教师要适时疏导与调控,防止偏离教学目标,要积极为学生创设交流的机会,尽可能地让学生参与到这一学习过程中去,通过经历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探究知识形成的规律,为知识的内化创造条件。
四、关于课堂提问
课堂提问是数学教学中启发学生思维的一种主要形式。然而,有些教师没有结合教学内容和要求去考虑如何“设问”,想到什么就问什么,想到哪里就问哪里,随意性大。有些问题只需要学生回答“是”或“不是”,“对”或“不对”,设问的目的根本不明确。还有一种现象,当某个问题老师提出后,如若一次没答对,就请另一个同学来答,当教师需要的“正确答案” 已出现,就“大功告成”立即“收兵”,问题的解答常被少数的人承揽,似乎获得答案成了教师提问的唯一目的。其实,好的问题既要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又要便于揭示知识的本质特征;既要有利于考查学生的认知水平,又要让学生在解决问题中学到一定的思想和方法;既要考虑到学生的认知心理特点,又要使学生在原有的认识基础上有进步,以达到解决问题中学习新知,提高学生知识迁移的能力。因此,教师在设计问题时,要有明确的目的,要有利于推进教学进程,将问题设置在学生认知的“最近发展区”,使学生能“跳一跳,摘果子”。同时问题要面向全体,留给学生足够的时间和空间,允许不同认知水平学生发表意见,哪怕是不完整或错误的那都是正常现象,要倾听学生的想法,遇到困难时予以点拨和启发,发挥课堂提问的实效性。
五、关于多媒体手段的运用
多媒体在现代教学的应用中是教学优势。可是在实际运用中,有些教师忘记了多媒体只是辅助教学的“电教”方式。没能很好地把握,在课件设计上把精力放在流光溢彩的图片上,生动活泼的画面上,忽视了数学的本质,使得教学的重难点不能突出,反而影响了课堂教学的提高。不少教师以展示丰富多彩的课件代替整个教学过程,这样易使学生忽视对知识本质的思考和掌握。一节课下来,板书几乎没几个字,关键性的话语、算式都打在了多媒体的字幕上,而几分钟后又被一张新的屏幕内容所代替,重点内容几乎没在学生脑海中过多停留的机会。因此,多媒体不可代替板书,有了现代的多媒体也需要传统的板书,要处理好它们之间的关系,板书内容一定是本节课中最关键的知识点,教师书写的过程也是学生进行知识内化的过程。因此,多媒体作为一种辅助手段,只有对教学有实质帮助时才可适时使用,千万不可讲“时髦”,流于形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