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对中国的出口形势与宏观经济的关系进行了客观判断,认为出口负贡献时代来临,结合经验数据进行分析,提出出口转型势在必行,建议政策应该根据出口变化这一趋势进行调整。
关键字:出口;负贡献;国际收支;劳动力;资源消耗;产业结构调整
中图分类号:F752.62
一、出口的负贡献形势
过去10年中进出口贸易是经济增长的重要一环,2010年我国外贸依存度超过50%,而全球平均水平为25%左右。(见图1)比较全球与中国的外贸依存度数据发现:中国经济对出口的依存仍然保持在较高的状态,这与中国经济全球化对出口方面的鼓励调整政策有很大关系。
然而,出口拉动是一把双刃剑:一方面使得中国在整个全球化过程当中能够分享很多好处;另一方面,出口拉动使得经济受到国际影响的程度增加从而使得经济的脆弱性加强。中国经济的几次硬着陆几乎都是因为外需迅速下降导致的。最近的一次是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带来的影响,GDP掉到6.6%,出口最大幅度跌至-23%。2001年有短暂全球经济衰退,单季度GDP也在8%以下,对中国来说8%以下是比较差的水平。2001年网络经济破灭以后,中国出口下滑幅度很大,最低增速3%左右。而1998年亚洲金融危机,GDP增速下降到6%左右,出口增长为-8%。当时由于国内的宏观调控,没有发生比较明显的硬着陆。国内的宏观调控一般不是经济硬着陆的原因,比较典型的例子是2004年中国国内在进行严厉的宏观调控,但是当年GDP并没有很低。因此,如果中国的经济出现硬着陆,大体都是外部冲击带来的影响。(见图2)
另外,出口对于经济增长的拉动效应在减弱。从图3以及表1中可以看出,出口对经济增长的拉动效应最近发生了比较明显的变化。2003年-2007年出口对经济增长贡献比较大,2007年以后出口的贡献开始有所减弱,从趋势来看现在要进入出口负贡献的时代。从政策调整来看,政府不应该阻挡这种趋势,应该顺应这个趋势做一些调整以逐步平衡国际收支。
二、出口负貢献常态化的原因
以上趋势表明中国经济正进入出口负贡献时代。出口负贡献在未来一段时间将会常态化,这一判断主要有三方面依据。首先,长期的出口可能已经达到天花板的状态。从日本、英国、德国这些国家的历史数据分析,大体上可以发现的特点是一国出口占全球GDP的比重很难超过3%,出口占全球贸易比重也很难超过10%。关于这个规律从理论上还没有发现很好的解释,但是从直观上可以做一些说明。因为当出口达到了相当高的程度以后还要保持高速增长不仅会给出口国带来很大的国际压力,同时出口国国内也会面临结构调整的压力。
中国现在基本接近上述状态,目前出口占GDP比重达到2.8%左右,占全球出口比重大致10%左右。从今年数据分析可以看出出口已经大体上达到天花板的状态,再继续大幅增长难度比较大,会引起贸易摩擦和汇率方面的压力。所以从总体趋势分析,中国现在的状况需要改变。
第二,中国的出口行业特别是一些利润比较低的劳动密集型行业盈利严重依赖财政退税补贴,这是不科学的。中国出口行业中几大重要出口行业的盈利水平低于平均水平,如果把出口退税剔除,这些行业的盈利水平会更低。中国的几个重要出口领域比较低端,从经济结构合理性上分析保留这些产业并不是好事情,因此需要淘汰。用政策来扶持这些行业虽然可以勉强维持,但是对整体经济会有不利影响。
第三,中国逐步积累的巨额外汇储备带来的经济政治风险也在增大。2010年我国外汇储备占GDP比重达47%(见图4),投资品种非常集中,这容易被其他经济体绑架。如果中国外汇储备规模越来越大,被绑架的程度也会越来越高,调整起来也会非常困难。
三、出口转型势在必行
“十二五”时期是一个转型的阶段,出口部门的转变是一个很重要的环节。经济转型大体在三个方面展开:第一是需求层面,如表3所示,从需求层面看外贸顺差占GDP比重目前是4%,与之前8%~9%相比有所下降。因此目前出口进行转型调整是必须的。第二是产业层面,大量的出口会产生环境污染和资源消耗,在经济结构相对合理的条件下这个状况也有其相对合理性。但是如果从目前情况看,出口产生的环境污染和资源消耗问题都非常严重。例如,冰箱里包含很多钢铁和有色金属的部件,这些部件在加工提炼过程中会消耗很多能源需要大量进口铁矿石同时造成很大污染。
第三是区域层面,相关的因素是劳动力。过去中西部经济还未崛起时,劳动力很富裕,中西部劳动力转移到东部就业。但是现在格局发生了变化,最近几年政府政策的扶持使得中西部经济开始崛起,对于低端劳动力的需求构成了对东部地区低端劳动力的竞争。在这种情况下,如果不做调整对整个经济不是很有利,从大格局来看应该鼓励劳动力在中西部就业。这些劳动力如果在当地经济快速增长时就地就业对经济结构调整有一定的合理性,所以东部出口部门做调整是必要的。
以上分析表明,出口负贡献时代已经来临并且难以逆转,中国要顺应形势推出促进出口转型的政策。这些政策主要有以下六个方面。
第一,出口退税,过分支持出口刺激政策不利于出口转型。现在的条件很适合出口退税政策调整,即使从就业方面来看也需要做这些调整。
第二,推进要素价格重估。目前出口竞争力实际上是刺激因素作用的结果,要素价格低估使得出口竞争力很强。因此应该鼓励要素价格重估,放开要素市场。
第三,应注意发挥人民币汇率在出口调整中的作用。保持汇率的弹性,在结构调整中发挥合理的作用,而不是把汇率看做一种刺激出口的手段。第四,调整产业鼓励目录,要对资源能耗多、污染大的企业做一些限制。
第五,应加强金融服务,降低内销企业资金链风险。出口部门现在确实出现比较大的困难,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即成本、订单和资金,其中最大的问题还是融资方面。金融方面从目前的状态还有改进的余地,从中长期来看也需要做新的制度安排。现在对中小企业的支持措施是动员大银行的分支机构,但是大金融机构的结构功能特点决定了它们很难承担对微小企业的金融服务。因此,应该建立一些微型银行或者社区银行,这些小机构跟大机构分支功能的本质不同在于他们能更好地为中小企业服务。 第六,应加强税收财政补贴在劳动力转岗培训中的作用。财政补贴的功能不应该用于出口退税,而应该用于转岗培训。如果压缩低端出口对于就业方面会造成压力,财政可以把从出口退税当中节省下来的钱用到动力转岗培训或者对企业的扶持上,让企业进行经营领域的转换或者鼓励出口产业升级。财政应该主要在以上方面发挥作用,而不是补贴出口以减轻目前暂时发生的困难。暂时的困难出现以后不应该维持现有的格局,而应该推进结构的变化,有利于中长期的经济发展。
四、出口转型不会对经济与就业造成巨大冲击
对于出口调整是否会对经济发展和就业会产生冲击的担心,我们认为虽然冲击是有的,但是还处在可以接受的程度。图5中对于2011-2012年度的预测表明,内需增长能够维持一定水平的GDP增长。短期来看,具有可以维持GDP增长率8-9%的能力。现在中国经济的问题不在于GDP增长高一点还是低一点,而在于经济结构不合理,如果保证结构合理增长水平放缓一点是可以接受的。
另外,出口调整对就业也不一定有很大的冲击。出口转型并不见得相关企业全部倒闭,这些企业会有一个转变的过程,所以它们对就业的吸纳不会有太大的减少。在调整过程中服务行业也会吸纳一部分就业,城市化推进也能吸纳一部分就业。虽然出口部门就业人数有一亿多,但是实际调整过程当中可以通过政府培训转到其他领域,出口部门做一些调整并不会带来对经济很大的冲击。
综上所述,现在出口到了负贡献的阶段,以后每年都会是这样。尽管现在全球经济放缓,复苏并不强劲带来对出口的短期压力,还是应该对出口领域进行调整。这样的调整具有正向的意义。第一,能够促进国际收支平衡;第二,使资源消耗、环境污染状况得到改善;第三,低端劳动力紧张状况可以得到一定程度的缓解。近几年来低端劳动力工资大幅度增长具有一定的合理性,但是如果按照目前的结构不进行调整,低端劳动力工资会继续大幅度上升。这种不是基于效率方面提升带来的工资上升会给经济带来负面影响。因此,从整个宏观战略格局方面进行一定的调整会使得中长期的经济走得更好,增长带来的福利也会更多。
参考文献:
[1] 诸建芳.政策结构性放松将促使中国经济回稳[J].经济研究参考,2010,(66).
[2]本刊编辑部,裴长洪,蔡进,刘奥林,左小蕾,包玲,曹远征,张燕生,王允贵,诸建芳, 王元龙, 陈炳才.顺差与顺收“双行线”[J]中国外汇,2011,(11).
[3]诸建芳.出口负贡献时代来临[J].今日中国论坛,2011,(11).
[4]诸建芳,孙稳存,董利.突围之道 政策先行——2012宏观经济政策走向展望[J].銀行家,2012,(2).
(编辑:韦京)
关键字:出口;负贡献;国际收支;劳动力;资源消耗;产业结构调整
中图分类号:F752.62
一、出口的负贡献形势
过去10年中进出口贸易是经济增长的重要一环,2010年我国外贸依存度超过50%,而全球平均水平为25%左右。(见图1)比较全球与中国的外贸依存度数据发现:中国经济对出口的依存仍然保持在较高的状态,这与中国经济全球化对出口方面的鼓励调整政策有很大关系。
然而,出口拉动是一把双刃剑:一方面使得中国在整个全球化过程当中能够分享很多好处;另一方面,出口拉动使得经济受到国际影响的程度增加从而使得经济的脆弱性加强。中国经济的几次硬着陆几乎都是因为外需迅速下降导致的。最近的一次是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带来的影响,GDP掉到6.6%,出口最大幅度跌至-23%。2001年有短暂全球经济衰退,单季度GDP也在8%以下,对中国来说8%以下是比较差的水平。2001年网络经济破灭以后,中国出口下滑幅度很大,最低增速3%左右。而1998年亚洲金融危机,GDP增速下降到6%左右,出口增长为-8%。当时由于国内的宏观调控,没有发生比较明显的硬着陆。国内的宏观调控一般不是经济硬着陆的原因,比较典型的例子是2004年中国国内在进行严厉的宏观调控,但是当年GDP并没有很低。因此,如果中国的经济出现硬着陆,大体都是外部冲击带来的影响。(见图2)
另外,出口对于经济增长的拉动效应在减弱。从图3以及表1中可以看出,出口对经济增长的拉动效应最近发生了比较明显的变化。2003年-2007年出口对经济增长贡献比较大,2007年以后出口的贡献开始有所减弱,从趋势来看现在要进入出口负贡献的时代。从政策调整来看,政府不应该阻挡这种趋势,应该顺应这个趋势做一些调整以逐步平衡国际收支。
二、出口负貢献常态化的原因
以上趋势表明中国经济正进入出口负贡献时代。出口负贡献在未来一段时间将会常态化,这一判断主要有三方面依据。首先,长期的出口可能已经达到天花板的状态。从日本、英国、德国这些国家的历史数据分析,大体上可以发现的特点是一国出口占全球GDP的比重很难超过3%,出口占全球贸易比重也很难超过10%。关于这个规律从理论上还没有发现很好的解释,但是从直观上可以做一些说明。因为当出口达到了相当高的程度以后还要保持高速增长不仅会给出口国带来很大的国际压力,同时出口国国内也会面临结构调整的压力。
中国现在基本接近上述状态,目前出口占GDP比重达到2.8%左右,占全球出口比重大致10%左右。从今年数据分析可以看出出口已经大体上达到天花板的状态,再继续大幅增长难度比较大,会引起贸易摩擦和汇率方面的压力。所以从总体趋势分析,中国现在的状况需要改变。
第二,中国的出口行业特别是一些利润比较低的劳动密集型行业盈利严重依赖财政退税补贴,这是不科学的。中国出口行业中几大重要出口行业的盈利水平低于平均水平,如果把出口退税剔除,这些行业的盈利水平会更低。中国的几个重要出口领域比较低端,从经济结构合理性上分析保留这些产业并不是好事情,因此需要淘汰。用政策来扶持这些行业虽然可以勉强维持,但是对整体经济会有不利影响。
第三,中国逐步积累的巨额外汇储备带来的经济政治风险也在增大。2010年我国外汇储备占GDP比重达47%(见图4),投资品种非常集中,这容易被其他经济体绑架。如果中国外汇储备规模越来越大,被绑架的程度也会越来越高,调整起来也会非常困难。
三、出口转型势在必行
“十二五”时期是一个转型的阶段,出口部门的转变是一个很重要的环节。经济转型大体在三个方面展开:第一是需求层面,如表3所示,从需求层面看外贸顺差占GDP比重目前是4%,与之前8%~9%相比有所下降。因此目前出口进行转型调整是必须的。第二是产业层面,大量的出口会产生环境污染和资源消耗,在经济结构相对合理的条件下这个状况也有其相对合理性。但是如果从目前情况看,出口产生的环境污染和资源消耗问题都非常严重。例如,冰箱里包含很多钢铁和有色金属的部件,这些部件在加工提炼过程中会消耗很多能源需要大量进口铁矿石同时造成很大污染。
第三是区域层面,相关的因素是劳动力。过去中西部经济还未崛起时,劳动力很富裕,中西部劳动力转移到东部就业。但是现在格局发生了变化,最近几年政府政策的扶持使得中西部经济开始崛起,对于低端劳动力的需求构成了对东部地区低端劳动力的竞争。在这种情况下,如果不做调整对整个经济不是很有利,从大格局来看应该鼓励劳动力在中西部就业。这些劳动力如果在当地经济快速增长时就地就业对经济结构调整有一定的合理性,所以东部出口部门做调整是必要的。
以上分析表明,出口负贡献时代已经来临并且难以逆转,中国要顺应形势推出促进出口转型的政策。这些政策主要有以下六个方面。
第一,出口退税,过分支持出口刺激政策不利于出口转型。现在的条件很适合出口退税政策调整,即使从就业方面来看也需要做这些调整。
第二,推进要素价格重估。目前出口竞争力实际上是刺激因素作用的结果,要素价格低估使得出口竞争力很强。因此应该鼓励要素价格重估,放开要素市场。
第三,应注意发挥人民币汇率在出口调整中的作用。保持汇率的弹性,在结构调整中发挥合理的作用,而不是把汇率看做一种刺激出口的手段。第四,调整产业鼓励目录,要对资源能耗多、污染大的企业做一些限制。
第五,应加强金融服务,降低内销企业资金链风险。出口部门现在确实出现比较大的困难,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即成本、订单和资金,其中最大的问题还是融资方面。金融方面从目前的状态还有改进的余地,从中长期来看也需要做新的制度安排。现在对中小企业的支持措施是动员大银行的分支机构,但是大金融机构的结构功能特点决定了它们很难承担对微小企业的金融服务。因此,应该建立一些微型银行或者社区银行,这些小机构跟大机构分支功能的本质不同在于他们能更好地为中小企业服务。 第六,应加强税收财政补贴在劳动力转岗培训中的作用。财政补贴的功能不应该用于出口退税,而应该用于转岗培训。如果压缩低端出口对于就业方面会造成压力,财政可以把从出口退税当中节省下来的钱用到动力转岗培训或者对企业的扶持上,让企业进行经营领域的转换或者鼓励出口产业升级。财政应该主要在以上方面发挥作用,而不是补贴出口以减轻目前暂时发生的困难。暂时的困难出现以后不应该维持现有的格局,而应该推进结构的变化,有利于中长期的经济发展。
四、出口转型不会对经济与就业造成巨大冲击
对于出口调整是否会对经济发展和就业会产生冲击的担心,我们认为虽然冲击是有的,但是还处在可以接受的程度。图5中对于2011-2012年度的预测表明,内需增长能够维持一定水平的GDP增长。短期来看,具有可以维持GDP增长率8-9%的能力。现在中国经济的问题不在于GDP增长高一点还是低一点,而在于经济结构不合理,如果保证结构合理增长水平放缓一点是可以接受的。
另外,出口调整对就业也不一定有很大的冲击。出口转型并不见得相关企业全部倒闭,这些企业会有一个转变的过程,所以它们对就业的吸纳不会有太大的减少。在调整过程中服务行业也会吸纳一部分就业,城市化推进也能吸纳一部分就业。虽然出口部门就业人数有一亿多,但是实际调整过程当中可以通过政府培训转到其他领域,出口部门做一些调整并不会带来对经济很大的冲击。
综上所述,现在出口到了负贡献的阶段,以后每年都会是这样。尽管现在全球经济放缓,复苏并不强劲带来对出口的短期压力,还是应该对出口领域进行调整。这样的调整具有正向的意义。第一,能够促进国际收支平衡;第二,使资源消耗、环境污染状况得到改善;第三,低端劳动力紧张状况可以得到一定程度的缓解。近几年来低端劳动力工资大幅度增长具有一定的合理性,但是如果按照目前的结构不进行调整,低端劳动力工资会继续大幅度上升。这种不是基于效率方面提升带来的工资上升会给经济带来负面影响。因此,从整个宏观战略格局方面进行一定的调整会使得中长期的经济走得更好,增长带来的福利也会更多。
参考文献:
[1] 诸建芳.政策结构性放松将促使中国经济回稳[J].经济研究参考,2010,(66).
[2]本刊编辑部,裴长洪,蔡进,刘奥林,左小蕾,包玲,曹远征,张燕生,王允贵,诸建芳, 王元龙, 陈炳才.顺差与顺收“双行线”[J]中国外汇,2011,(11).
[3]诸建芳.出口负贡献时代来临[J].今日中国论坛,2011,(11).
[4]诸建芳,孙稳存,董利.突围之道 政策先行——2012宏观经济政策走向展望[J].銀行家,2012,(2).
(编辑:韦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