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 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是当今课堂教学的主要目的之一。如何转变教育观念、弃旧汲新,培养出一代有扎实基础、有创新精神、有开拓能力的高素质人才是当今教师的首要任务。
关键词: 创新教育 创造性学习 以人为本
江泽民同志指出:“创造是一个民族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当今世界,科学技术突飞猛进,知识经济已见端倪。诺贝尔奖获得者李政道博士在访问中国科技大学时说:“培养人才重要是创造力。”现在,“为培养创造力而教”已成为许多发达国家学校教育的倾向。因此培养具有创造思维能力的新型人才,已成为当务之急。
一、实施创新教育首先要转变教育观念
传统的英语教学是以教为中心,以学生为知识容器,严重压抑学生的创新欲望。由于对学生的兴趣及个性差异不够重视,使学生把一门极具教学美感的课当成了“苦差事”,全无愉悦感。教师也希望通过“苦干”出成果。千篇一律的语言分析和机械模仿形成了沉闷压抑的教学环境。所以,转变旧观念,建立新思想,对广大教师来说是一种重要的、急需的变革。首先,教师要做到以人为本,相信潜能,相信学生能够独立学习、自主学习,要用发展的眼光看待学生,相信每个学生都有很大的可塑性,是不断变化发展与进步的个体,是具有发展潜能和独立个性的人。其次,教师不仅要重视知识传授和能力培养,更应重视激发和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使他们形成有效的学习策略,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在教学内容上,要从单纯的语言教学转向既学语言,又学文化和科技知识,陶冶情操,健全人格,培养人文精神。在教学方法上,既要有中国特色,又应学习国外先进的教学方法,不仅研究教法,而且研究学法,这些方法都要以培养学生的思维方式、思维品质为出发点,以便真正实现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目的。
二、营造宽松和谐的学习环境,是实施创新教育的保证
一个和谐、轻松的气氛能给学生一个广阔的思维和想象空间,使他们容易产生新的发现,也常常会给你一个意想不到的惊喜。而一个紧张、不快的气氛,特别是由教师本身所造成的沉闷、压抑的氛围,会使孩子永远处于一种诚惶诚恐的精神状态。老师严肃的表情、严厉的话语,常常使他们不敢放开手脚、放开头脑去实践和思考。这种气氛也总使他们产生一种畏惧心理,严重扼制了他们的主动性、创造性和求知欲。因此,要建立开放的师生关系,让学生充满自信,积极思维,大胆发言,使教学建立在学生自主活动与探索的基础上。同时,经常在课内外采用肯定性和激励性的评价方式来激励学生。对于学生回答的问题,注意发现其闪光点,并及时反馈给学生。对表现欠佳的,切不可加以斥责或冷嘲热讽,可以说“Make it easy.”(别紧张)、“Try it again.”(再试一次)、“I believe you can do it better next time.”(我相信你下次会做得更好)等这类鼓励性的话。这样我们才能顺利地实施创新教育,使教学活动达到预期的目的。
三、培养学生的参与意识和协作精神
英语课堂教学活动,不仅仅是语言知识的传授和能力的训练,更重要的是师生之间、生生之间在信息传递和情感交流中思维的碰撞和新信息获取的过程。课堂上开展Group work,Team work,Pair work等教学活动,要以小组成员合作性活动为主体,以小组目标达成为标准,以小组成绩奖励为评价依据,师生在小组内相互讨论、评价、启发、激励,从而拓展学生的思维空间,提高学生的创造思维能力。
四、在英语课堂教学中实施创新教育的途径和方法
英语课堂要创新就要树立正确的学生观,许多科学家的研究证明:“人的大脑就像一个沉睡的巨人,它比世界上最强大的电脑还要强几千被倍。”因此教师要以人为本,相信潜能,相信学生能够独立学习,自主学习,要用发展的眼光看待学生,相信每个学生都有很大的可塑性,是不断变化发展的个体。在教学中实施“因材施教”,做到尖子生吃饱,中差生吃好。使全体学生自主参与,激励竞争,形成一个“兵教兵,官教兵,兵教官”,全班学生共同提高的统一整体。
因此在课堂上要做到以下几点:
1.创设教学气氛,给学生安全感、自由感,激发学生创造意识和动机。
巧于创设情境,往往能够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笔者曾在一堂口语课上,在黑板上画了一幅简笔画,内容为:一个男孩正过一座桥,此时一只狼正在桥头,而桥的另一头是一只老虎,桥下是湍急的大河;给出情境及时提出问题“If you were the boy,what should you do?”围绕话题,学生兴趣盎然。这种口语课不仅培养学生听和说的能力,而且在表达新思维的过程中培养了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
2.设疑布阵,激发求知,是创新教育的良好方法。
巧妙设疑,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说:“发明千千万,起点是一问。”一池死水,风平浪静,投去一石,涟漪碧波激起千层浪。教师的教学在于善于设疑、巧于设疑,善于激疑,撞击学生思维火花。同时教师应善于引导学生于无疑处觅有疑,有意训练学生发现问题的能力。在教学中教师可精心设计一组类似的问题,使学生沿着教师引导的逻辑思路步步深入,达到恍然大悟、触类旁通的目的,也可使学生按教师的指导自己去发现、探索,并得出结论。如:我在教“Abraham Lincoln”一课时,在学生熟练了课文内容的基础上,引导学生回答这一问题:If he hadn’t been shot to death,what wouldLincoln have done?学生对这一问题展开了热烈讨论,各自表达不同观点,不仅巩固了课文内容,而且训练了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收到了意想不到的效果。
总之,教育的目的是培养适应时代需求的人才,未来世纪需要具有不断创新能力的高素质的人才,作为跨世纪的英语教师在教学中应注重培养学生自主创新的学习品质,努力开创新时期英语课堂教学的新天地。
参考文献:
[1]朱云.英语教学中的创造教育.中学教育.创新教育专辑,2007年8月.
[2]齐宪代.教育的内容、途径和方法.北京教育,2006年5月.
[3]张志勇.关于创造教育的理论构想.教育研究,2003年3月.
关键词: 创新教育 创造性学习 以人为本
江泽民同志指出:“创造是一个民族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当今世界,科学技术突飞猛进,知识经济已见端倪。诺贝尔奖获得者李政道博士在访问中国科技大学时说:“培养人才重要是创造力。”现在,“为培养创造力而教”已成为许多发达国家学校教育的倾向。因此培养具有创造思维能力的新型人才,已成为当务之急。
一、实施创新教育首先要转变教育观念
传统的英语教学是以教为中心,以学生为知识容器,严重压抑学生的创新欲望。由于对学生的兴趣及个性差异不够重视,使学生把一门极具教学美感的课当成了“苦差事”,全无愉悦感。教师也希望通过“苦干”出成果。千篇一律的语言分析和机械模仿形成了沉闷压抑的教学环境。所以,转变旧观念,建立新思想,对广大教师来说是一种重要的、急需的变革。首先,教师要做到以人为本,相信潜能,相信学生能够独立学习、自主学习,要用发展的眼光看待学生,相信每个学生都有很大的可塑性,是不断变化发展与进步的个体,是具有发展潜能和独立个性的人。其次,教师不仅要重视知识传授和能力培养,更应重视激发和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使他们形成有效的学习策略,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在教学内容上,要从单纯的语言教学转向既学语言,又学文化和科技知识,陶冶情操,健全人格,培养人文精神。在教学方法上,既要有中国特色,又应学习国外先进的教学方法,不仅研究教法,而且研究学法,这些方法都要以培养学生的思维方式、思维品质为出发点,以便真正实现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目的。
二、营造宽松和谐的学习环境,是实施创新教育的保证
一个和谐、轻松的气氛能给学生一个广阔的思维和想象空间,使他们容易产生新的发现,也常常会给你一个意想不到的惊喜。而一个紧张、不快的气氛,特别是由教师本身所造成的沉闷、压抑的氛围,会使孩子永远处于一种诚惶诚恐的精神状态。老师严肃的表情、严厉的话语,常常使他们不敢放开手脚、放开头脑去实践和思考。这种气氛也总使他们产生一种畏惧心理,严重扼制了他们的主动性、创造性和求知欲。因此,要建立开放的师生关系,让学生充满自信,积极思维,大胆发言,使教学建立在学生自主活动与探索的基础上。同时,经常在课内外采用肯定性和激励性的评价方式来激励学生。对于学生回答的问题,注意发现其闪光点,并及时反馈给学生。对表现欠佳的,切不可加以斥责或冷嘲热讽,可以说“Make it easy.”(别紧张)、“Try it again.”(再试一次)、“I believe you can do it better next time.”(我相信你下次会做得更好)等这类鼓励性的话。这样我们才能顺利地实施创新教育,使教学活动达到预期的目的。
三、培养学生的参与意识和协作精神
英语课堂教学活动,不仅仅是语言知识的传授和能力的训练,更重要的是师生之间、生生之间在信息传递和情感交流中思维的碰撞和新信息获取的过程。课堂上开展Group work,Team work,Pair work等教学活动,要以小组成员合作性活动为主体,以小组目标达成为标准,以小组成绩奖励为评价依据,师生在小组内相互讨论、评价、启发、激励,从而拓展学生的思维空间,提高学生的创造思维能力。
四、在英语课堂教学中实施创新教育的途径和方法
英语课堂要创新就要树立正确的学生观,许多科学家的研究证明:“人的大脑就像一个沉睡的巨人,它比世界上最强大的电脑还要强几千被倍。”因此教师要以人为本,相信潜能,相信学生能够独立学习,自主学习,要用发展的眼光看待学生,相信每个学生都有很大的可塑性,是不断变化发展的个体。在教学中实施“因材施教”,做到尖子生吃饱,中差生吃好。使全体学生自主参与,激励竞争,形成一个“兵教兵,官教兵,兵教官”,全班学生共同提高的统一整体。
因此在课堂上要做到以下几点:
1.创设教学气氛,给学生安全感、自由感,激发学生创造意识和动机。
巧于创设情境,往往能够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笔者曾在一堂口语课上,在黑板上画了一幅简笔画,内容为:一个男孩正过一座桥,此时一只狼正在桥头,而桥的另一头是一只老虎,桥下是湍急的大河;给出情境及时提出问题“If you were the boy,what should you do?”围绕话题,学生兴趣盎然。这种口语课不仅培养学生听和说的能力,而且在表达新思维的过程中培养了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
2.设疑布阵,激发求知,是创新教育的良好方法。
巧妙设疑,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说:“发明千千万,起点是一问。”一池死水,风平浪静,投去一石,涟漪碧波激起千层浪。教师的教学在于善于设疑、巧于设疑,善于激疑,撞击学生思维火花。同时教师应善于引导学生于无疑处觅有疑,有意训练学生发现问题的能力。在教学中教师可精心设计一组类似的问题,使学生沿着教师引导的逻辑思路步步深入,达到恍然大悟、触类旁通的目的,也可使学生按教师的指导自己去发现、探索,并得出结论。如:我在教“Abraham Lincoln”一课时,在学生熟练了课文内容的基础上,引导学生回答这一问题:If he hadn’t been shot to death,what wouldLincoln have done?学生对这一问题展开了热烈讨论,各自表达不同观点,不仅巩固了课文内容,而且训练了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收到了意想不到的效果。
总之,教育的目的是培养适应时代需求的人才,未来世纪需要具有不断创新能力的高素质的人才,作为跨世纪的英语教师在教学中应注重培养学生自主创新的学习品质,努力开创新时期英语课堂教学的新天地。
参考文献:
[1]朱云.英语教学中的创造教育.中学教育.创新教育专辑,2007年8月.
[2]齐宪代.教育的内容、途径和方法.北京教育,2006年5月.
[3]张志勇.关于创造教育的理论构想.教育研究,2003年3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