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春风十里扬州路,卷上珠帘总不如。”扬州,这个地处南北要塞的“运河之都”,以其繁荣的经济、旖旎的风光、荟萃的人文而独具魅力。
明清之际,随着经济的发展,扬州的经济地位日趋重要,各地盐商多聚集于此,带动了扬州文化市场的空前发展和思想的活跃,石涛、龚贤等画家纷纷来到扬州。石涛晚年定居扬州16年之久,极大地影响着当时的画坛,使扬州绘画之风蔚然。乾隆、嘉庆时期,扬州经济鼎盛,文化艺术交流更加活跃,吸引了各地画家到此卖画谋生。名扬万里的“扬州八怪”不仅得到市场的认可,更是迎来了扬州作为文化中心的巅峰时期。然而到了晚清时期,由于经济中心的转移和政治原因,扬州的优势渐渐式微,扬州画坛也相对较为沉寂。但是,扬州仍然出现了一批活跃于当时的优秀画家,以王素为首的“扬州十小”,是继扬州八怪之后活跃于当时扬州画坛的重要画家群体。
“扬州十小”由晚清画家王小某、史小砚、卜小泉、翁小海、李小怀、巫小咸、吴小庄、徐小谷、魏小眠、吴小道组成。
王小某,名素,字小梅、小某,号竹里主人,晚号逊之,以字行,扬州甘泉人。生于清乾隆五十九年(1794),卒于光绪三年(1877)。咸丰三年(1853)太平天国入扬州时,迁居邵伯、郭村,逾年重返扬州。王小某幼师鲍荠田,后私淑华
。丹青驰誉大江南北,人争之宝。工仕女、花卉。所画仕女,顾盼多姿,秀媚绝伦。花卉亦超俗绝尘,被誉为扬城一代画史宗师。
闵小白,名,安徽歙县人,两淮盐知事,寓居扬州。工六法,善画人物、花卉,世称佳作。小白尤善画牛,可惜没有传世之作。
史小砚,名康,字寿山,号小砚,清扬州人,倪弟子。父兄皆习武,小砚独从事笔墨,日夕临摹,山水、人物、花鸟皆可观。曾为扬州扇贾画扇,画册倩署师款,性俭约而多忘,又善讪笑。有月桂图扇面传世。
卜小泉,名怀,字小泉,以字行,清扬州人,咸丰间扬州著名画家,受业于陈瑗,画学其师,工画山水,谨守正统派画家王原祁画法。
翁小海,名雒,字穆仲,号小海,翁广平之子。江苏吴江人.承其父,画有夙慧,初写人物,中年后专攻花鸟、草虫、水族。笔精墨妙,生动尽致,画龟尤得其趣,曾作论画绝句,多附佚事,跋语小诗,亦复简约超隽,遂臻绝诣。有《小蓬海遗诗》。
巫小咸,名箴,字小咸,以字行。清扬州人,倪婿。工人物、花鸟,以笔力见长。平生最佩服吴筱庄,为写照补图,尽得吴全神。
李小淮,字小淮,以字行,清扬州人,工诗善画。道光年间,淮安画家来扬州邀李小淮、王小某等人一起登平山堂游瘦西湖,饮酒赋诗,赏景作画,一时传为佳话。
徐小谷,名嵩庆,字小谷,以字行,清扬州人。善画梅花,兼工山水。其子敬辉,清画家,工画蝶,人以蝶仙称之。
魏小眠,名畹,字小眠,以字行,清仪征人。工人物、花鸟,出笔沉香古秀,丰骨高骞。喜度曲,懒于动笔。嘉庆十一年(1806)曾作舞剑团扇,现藏故宫博物院。
吴小道,名昌明,字小道,以字行,清兴化人。其父吴唯,字贯之,庠生,工画兰,必绘其根。小道幼承家学,学父画而力未逮,然名籍甚。擅画兰竹,直追板桥,几能乱真。工书,字亦秀劲。
虽然就目前的书画市场反应来看,“扬州十小”的作品所产生的价值却难以达到“扬州八怪”的高度,市场上的流通也有限。即便是作为领军人物的王小某的行情和郑板桥等画家还是存在的一定的差距。但是“扬州十小”的艺术水平达到了相当高的程度,笔墨功夫和营造景致的能力也是令今人自叹不如的。
他们画风各异,每个人各有所长,各具特色,但也不乏共同之处。他们都具有扎实的传统功力,或承家学或师古人。他们在学古的同时,不拘泥于完全摹古,而是注重对现实生活的观察,把生活中的情景用笔墨来抒发自己的思想,将师古人和师造化发展到一个新的境界。他们的绘画作品,以生活为基础,作品取于自然,又超乎自然,将写意与写实完美地融合在一起。他们逐渐摒弃了清代文人正统画派的清淡秀润的萎靡不振之风,使晚清日益衰退的艺术表现力,开始有新的转变。“扬州十小”是晚清扬州画坛不可小觑的生力军,是渐渐衰弱的扬州画坛的一抹亮色,是中国画坛的沧海遗珠,他们的作品值得人们更多的关注。
明清之际,随着经济的发展,扬州的经济地位日趋重要,各地盐商多聚集于此,带动了扬州文化市场的空前发展和思想的活跃,石涛、龚贤等画家纷纷来到扬州。石涛晚年定居扬州16年之久,极大地影响着当时的画坛,使扬州绘画之风蔚然。乾隆、嘉庆时期,扬州经济鼎盛,文化艺术交流更加活跃,吸引了各地画家到此卖画谋生。名扬万里的“扬州八怪”不仅得到市场的认可,更是迎来了扬州作为文化中心的巅峰时期。然而到了晚清时期,由于经济中心的转移和政治原因,扬州的优势渐渐式微,扬州画坛也相对较为沉寂。但是,扬州仍然出现了一批活跃于当时的优秀画家,以王素为首的“扬州十小”,是继扬州八怪之后活跃于当时扬州画坛的重要画家群体。
“扬州十小”由晚清画家王小某、史小砚、卜小泉、翁小海、李小怀、巫小咸、吴小庄、徐小谷、魏小眠、吴小道组成。
王小某,名素,字小梅、小某,号竹里主人,晚号逊之,以字行,扬州甘泉人。生于清乾隆五十九年(1794),卒于光绪三年(1877)。咸丰三年(1853)太平天国入扬州时,迁居邵伯、郭村,逾年重返扬州。王小某幼师鲍荠田,后私淑华
。丹青驰誉大江南北,人争之宝。工仕女、花卉。所画仕女,顾盼多姿,秀媚绝伦。花卉亦超俗绝尘,被誉为扬城一代画史宗师。
闵小白,名,安徽歙县人,两淮盐知事,寓居扬州。工六法,善画人物、花卉,世称佳作。小白尤善画牛,可惜没有传世之作。
史小砚,名康,字寿山,号小砚,清扬州人,倪弟子。父兄皆习武,小砚独从事笔墨,日夕临摹,山水、人物、花鸟皆可观。曾为扬州扇贾画扇,画册倩署师款,性俭约而多忘,又善讪笑。有月桂图扇面传世。
卜小泉,名怀,字小泉,以字行,清扬州人,咸丰间扬州著名画家,受业于陈瑗,画学其师,工画山水,谨守正统派画家王原祁画法。
翁小海,名雒,字穆仲,号小海,翁广平之子。江苏吴江人.承其父,画有夙慧,初写人物,中年后专攻花鸟、草虫、水族。笔精墨妙,生动尽致,画龟尤得其趣,曾作论画绝句,多附佚事,跋语小诗,亦复简约超隽,遂臻绝诣。有《小蓬海遗诗》。
巫小咸,名箴,字小咸,以字行。清扬州人,倪婿。工人物、花鸟,以笔力见长。平生最佩服吴筱庄,为写照补图,尽得吴全神。
李小淮,字小淮,以字行,清扬州人,工诗善画。道光年间,淮安画家来扬州邀李小淮、王小某等人一起登平山堂游瘦西湖,饮酒赋诗,赏景作画,一时传为佳话。
徐小谷,名嵩庆,字小谷,以字行,清扬州人。善画梅花,兼工山水。其子敬辉,清画家,工画蝶,人以蝶仙称之。
魏小眠,名畹,字小眠,以字行,清仪征人。工人物、花鸟,出笔沉香古秀,丰骨高骞。喜度曲,懒于动笔。嘉庆十一年(1806)曾作舞剑团扇,现藏故宫博物院。
吴小道,名昌明,字小道,以字行,清兴化人。其父吴唯,字贯之,庠生,工画兰,必绘其根。小道幼承家学,学父画而力未逮,然名籍甚。擅画兰竹,直追板桥,几能乱真。工书,字亦秀劲。
虽然就目前的书画市场反应来看,“扬州十小”的作品所产生的价值却难以达到“扬州八怪”的高度,市场上的流通也有限。即便是作为领军人物的王小某的行情和郑板桥等画家还是存在的一定的差距。但是“扬州十小”的艺术水平达到了相当高的程度,笔墨功夫和营造景致的能力也是令今人自叹不如的。
他们画风各异,每个人各有所长,各具特色,但也不乏共同之处。他们都具有扎实的传统功力,或承家学或师古人。他们在学古的同时,不拘泥于完全摹古,而是注重对现实生活的观察,把生活中的情景用笔墨来抒发自己的思想,将师古人和师造化发展到一个新的境界。他们的绘画作品,以生活为基础,作品取于自然,又超乎自然,将写意与写实完美地融合在一起。他们逐渐摒弃了清代文人正统画派的清淡秀润的萎靡不振之风,使晚清日益衰退的艺术表现力,开始有新的转变。“扬州十小”是晚清扬州画坛不可小觑的生力军,是渐渐衰弱的扬州画坛的一抹亮色,是中国画坛的沧海遗珠,他们的作品值得人们更多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