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急性发热是小儿最常见的临床症状之一,常指直肠肛门的温度≥38℃,持续时间不超过1周.特别是年龄在1~5岁的小儿,急性发热以及与之相关的各种发热性疾病和危重症的鉴别对儿科临床有重要意义。
【机 构】
:
610041,成都,四川大学华西第二医院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急性发热是小儿最常见的临床症状之一,常指直肠肛门的温度≥38℃,持续时间不超过1周.特别是年龄在1~5岁的小儿,急性发热以及与之相关的各种发热性疾病和危重症的鉴别对儿科临床有重要意义。
其他文献
目的 探讨内毒素致胎鼠脑白质损伤后凋亡蛋白Bcl-2、Bax的表达及其意义.方法 孕鼠随机分为两组:感染组和对照组.感染组:建立宫内感染的动物模型,孕鼠怀孕15 d腹腔注射内毒素;对照组:孕鼠怀孕15 d腹腔注射生理盐水.分别于给药后2、4、12、24、72 h剖腹取胎鼠,取脑组织行组织病理学检查,观察胎盘及胎鼠脑组织病理特点,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胎鼠脑组织凋亡蛋白Bcl-2、Bax的表达.结果
目的 研究甘草甜素治疗儿童支气管哮喘的疗效及用药后血清γ-干扰素(IFN)、白细胞介素(IL)-4、T细胞亚群水平的变化.方法 选择哮喘轻、中度患儿共60例,分为对照组、甘草甜素治疗组及地塞米松治疗组,治疗2周,观察治疗前后喘息缓解情况及血清IFN-γ、IL-4、T细胞亚群水平的变化.结果 甘草甜素组与激素组临床治疗效果相似,均较对照组疗效高,差异有显著性(P<0.05),同时甘草甜素还具有升高I
自1981年上市以来,二氧丙嗪(克咳敏)已广泛应用于呼吸道感染引起的痉挛性咳嗽.二氧丙嗪引起的中毒病例近年来备受关注.现将1994年10月至2007年5月我院收治的12例小儿急性二氧丙嗪中毒病例报道如下。
目的 总结小儿先天性心脏病术后严重消化道出血的发病规律和治疗特点.方法 分析阜外医院小儿心脏中心2007年4至9月经治的17例术后合并严重消化道出血患儿的临床资料.常规的止血治疗效果不满意者,静脉持续泵入生长抑素(思他宁)和垂体后叶素.结果 术后合并严重消化道出血者均为复杂心脏畸形,以右心畸形为主,大于2岁者发病率最高.应用生长抑素6例,平均剂量(0.21±0.09)mg/h,应用垂体后叶素5例,
尽管心脏性猝死(SCD)在小儿很少见,但是一旦发生,对家庭和医疗机构来讲都是巨大的打击.最新的研究发现,美国SCD每年为45万例,在澳大利亚和新西兰每年有近5万患者死于各种原因的猝死[1,2].SCD的定义是由于心脏原因从出现症状的1 h内出现非预测性的自然死亡,或既往没有表现出致命的症状,但在睡眠过程中患者出现无目击者的死亡[3].该病有2个发病高峰:从出生~生后6个月和年龄在45~65岁之间[
目的 探讨重症监护病房氧气湿化瓶污染细菌与住院患儿呼吸道感染的关系,为防治医院感染的吸氧途径提供证据.方法 采集47例重症监护病房住院患儿痰标本及其使用的湿化瓶,进行细菌分离鉴定,重点分析铜绿假单胞菌耐药率.结果 从湿化瓶分离细菌79株,革兰阴性杆菌58株(73%),其中铜绿假单胞菌38株(48%);痰培养细菌170株,革兰阴性杆菌139株(82%),铜绿假单胞菌42株(30%).患者痰培养的铜绿
癫癎发作引起的脑损伤主要表现为神经元丢失及胶质细胞增生.广谱的抗癫癎药丙戊酸钠具有复杂的药理作用,近年来研究发现丙戊酸钠不仅具有抗癫癎效应,其在一定剂量范围内还对癫脑损伤具有神经保护作用,可诱导神经营养,减少癫癎发作后神经元的缺失及阻止细胞的凋亡等.但丙戊酸钠发挥神经保护作用的同时也存在一些不良反应.该文重点就丙戊酸钠神经保护作用及其机制的研究现状作一综述。
患儿,男,12岁,因抽搐2h入院.入院时患儿体温38.4℃,浅昏迷,抽搐态,颈抵抗,双肺痰鸣音,四肢肌张力增高,病理征阴性.头颅CT未见异常.腰穿检查脑脊液未见异常.24h动态脑电图示浅睡期频见尖波发放。
急性中毒是小儿意外死亡的四大主要病因之一,日益成为影响儿童健康和生活安全的重要问题.预防小儿急性中毒,对降低儿童病死率具有重要的意义.现将我科1996年6月~2006年6月收治的小儿急性中毒169例总结分析如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