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本文以某枪击事件为例,分析谣言背后的社会心态,对于“谣言逼出真相”持否定态度。同时,对于谣言治理从个人、媒体、政府、法律四个方面提出建议,及时遏止谣言的产生与传播,维护良好的网络环境,促进社会的健康发展。
关键词:谣言;社会心态;谣言治理措施
一、引言
现代社会是一个“没有主体,但同时每一个人都是主体”的“个体主体性无限强化”的风险社会。随着互联网的普及,个体的主体性愈发被强化。互联网时代,人人都可以透过网络发声。然而,正因如此,网络信息纷杂,大量虚假信息掺杂其中,这样的网络环境极易滋生谣言。广大信息接收者个体对谣言信息的注意、认同、和推波助澜,放大着网络谣言的社会风险,使网络谣言的传播最终成为一种集体行为。人们通过网络了解公共事件发生,这样获取信息的速度是任何一个媒介都无法比拟的。但是,公共事件引发舆论狂潮的速度一样来势汹汹。特别是当谣言漫布,挑拨公共情绪,绑架舆论之时,社会的稳定无疑会受到强烈的冲击。[1]
二、某枪击事件案例回顾
(一)事件回顾。2015年农民徐某带着母亲和三个未成年的孩子出行,在火车站与警察发生冲突,将自己女儿扔向警察,并抢夺警械枪支,被警察击毙。事发后,事件双方各执一词,随着事件的发酵、查证与信息披露,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并引发关于民警用枪的合理性的争议。同时,关于警察“枪杀截访”的谣言也铺天盖地。后来,枪击事件调查结果公布,民警李某开枪是正当履行职务行为,符合人民警察使用警械和武器条例及公安部相关规定。然而事件并不止于此。随着事发当时监控录像的公布,谣言得以澄清,相关部门的调查结果也得到了公众的认可,但仍有个别网民质疑视频的真实性,一些传言和谣言仍旧不绝于耳。针对网民的种种质疑,人民日报、新华社等官方媒体就此枪击案4大疑点再次进行调查:司法鉴定显示监控视频未造假。
(二)谣言逼出假象。这一系列调查结果与此前网络上各种风生水起的谣言大相径庭。首先,此前网络上一直流传着一个版本:死者是上访户,警察非法拦截上访,故意枪杀上访户。这样的谣言经过一些微博大V转发之后,一时间引起网络公众的一片哗然。“弱势群体”、“上访”、“冤屈”这一系列的字眼凑在一起,无疑踩到了公众同情弱者最敏感的神经。舆论被造谣者所误导,个别网民甚至叫嚣着要“警察偿命”。
三、谣言背后的心态分析
随着相关部门以及官方媒体调查结果的公开,舆论开始大规模反转。网友开始理智看待这次枪击事件,思考警察开枪的正当性,而之前的种种谣言也不攻自破。然而我们仍需思考,在这样一个公共事件中,当调查结果还未公布之时,是什么原因造成谣言的泛滥成灾,这些谣言背后存在着怎样的社会心态。
除去成名、利益的驱动,以及一些借由公共事件抨击政府、体制、煽动舆论的不法分子,普通公众传播谣言的背后主要体现了以下几种心态:
(一)泛化的弱势群体心态。弱势群体的心态在网民中蔓延,许多人越来越觉得自己也是弱势群体中的一员,他们为弱势群体发声,从弱势群体面临的困难中找到“共鸣”。因而,对于“上访”、“冤屈”这样的词汇格外敏感。而许多事件的当事人或是网络推手,正是利用网民的这种心态,编造各种各样的谣言吸引眼球,凡是打上“弱势群体”标签的谣言,总能得到迅速传播。
(二)积压的正义感与同情心。网络的隐匿性使得风险大大降低,他们更无法对非正义的事情视而不见,每当非正义事件发生时,他们总是尽最大努力伸张正义,为弱者发声。然而这样积压的正义感有时又是盲目而缺乏判断力的。同情心使得人们在内心已有情感的倾向,这在一定程度上对理智的判断造成很大的影响。[2]看到事件中“弱势一方”,内心的天平已有倾向,对于事实真相,却少了寻根问底。对谣言鉴别能力的弱化为谣言的广泛传播进一步推波助澜。
(三)盲目从众与责任分散。人们在表达观点时,如果看到自己所支持的理论,就会积极地参与讨论,这种观点就会得到迅速的扩散,而反对的观点会保持沉默,或是少部分提出反对意见,却遭到围攻,这样进而促使对立面的声音得不到支持而越发地沉默。在网络这样的一个环境中,如果有人情绪化地评述某一事件、表达某一些观点,甚至胡乱造谣,很容易激发人们的关注度,而这些言论往往具有一定的诱导性,使更多缺乏一定理智和思考的人盲目从众,加入螺旋之中,相反,客观辨析的声音就被淹没。
四、谣言治理的完善路径
(一)提高个人自身素养。提高自身素养,不仅包括道德和责任意识,还有知识水平,提高判断力,对于谣言有一定的鉴别能力,从而不人云亦云。网络时代,人们的话语权被淋漓尽致地发挥,任何人都能在网络上表达自己的意愿,发表意见,阐述观点,但同时,这也为谣言的传播提供了便利。在还未完全知晓真相之前,我们不妨保留我们的话语权,当一回理性的看官,不能戴着有色眼镜,站在道德的制高点上进行疯狂的抨击,不自觉地成为网络的盲从者和施暴者。
(二)媒体行业加强自律。媒体要有道德感,不随意发布未经证实的消息,报道事件因以客观角度进行报道,不加入主观情感。记者在无法调查到事实真相之前,至少不能引用网络上无根据不正当的言论进行报道,这样只会误导舆论,为造谣推波助澜。
(三)以技术为保障监控网络谣言。根据国外治理谣言的经验来看,通过网络技术对谣言进行检测、清理不失为扼杀谣言的一个好方法。通过收集信息、处理信息、发现热点到跟踪和上报,对网络话题进行识别、分类及追踪,及时清理网络谣言,预先控制舆论导向。同时,通过高科技手段能够定位谣言的出处,为查处谣言提供了方便以及效率。
(四)建立透明、迅速的政府信息发布机制。谣言止于公开。政府需要建立公开、透明以及迅速的政府信息发布机制,消除事件的模糊性,彻底扼杀谣言。公共媒介,诸如电视台、报纸、官方网站、微博及微信等官方公众账号,无疑是最为有效的信息发布平台。通过这些平台,及时向社会大众反馈事件最新进展、调查结果都能有效地消除公众疑虑。
(五)完善立法,从严治谣。从其他国家治理网络谣言的经验来看,谣言治罪相比于其他犯罪要严厉的多,处罚的力度较大。国外对网络谣言的处罚颇为严厉,能够对违法造谣者起到一定的威慑、警示作用。因而,我国应完善立法,严厉打击谣言,特别是那些危害公共安全、造成严重后果、影响面积广的谣言,造谣入刑入罪,让造谣者付出应有的代价,这是治理谣言最有力的手段。[3]
五、结论
鉴别谣言、明辨是非,是我们应当具备的素养之一,而要更加有力地治理谣言,还应当需要媒体加强自律以及政府建立更加公开、迅速的信息发布机制,同时,辅以技术手段为保障,建立网络舆情监控系统,及时清理谣言。而法律武器则是扼杀谣言最有力的武器,提高造谣成本,依法惩治造谣者,才能创建一个和谐文明的网络环境,促进社会和谐健康发展。(作者单位:福州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
参考文献:
[1] 兰月新,董希琳,苏国强,赵红培.公共危机事件网络谣言对网络舆情的影响研究[J].图书情报工作,2014,(第9期).
[2] 姬浩,苏兵,吕美.网络谣言信息情绪化传播行为的意愿研究:基于社会热点事件视角[J].情报杂志,2014,(第11期).
[3] 丁先存,王芃.国外网络谣言治理及启示[J].中国行政管理,2014,(第9期).
关键词:谣言;社会心态;谣言治理措施
一、引言
现代社会是一个“没有主体,但同时每一个人都是主体”的“个体主体性无限强化”的风险社会。随着互联网的普及,个体的主体性愈发被强化。互联网时代,人人都可以透过网络发声。然而,正因如此,网络信息纷杂,大量虚假信息掺杂其中,这样的网络环境极易滋生谣言。广大信息接收者个体对谣言信息的注意、认同、和推波助澜,放大着网络谣言的社会风险,使网络谣言的传播最终成为一种集体行为。人们通过网络了解公共事件发生,这样获取信息的速度是任何一个媒介都无法比拟的。但是,公共事件引发舆论狂潮的速度一样来势汹汹。特别是当谣言漫布,挑拨公共情绪,绑架舆论之时,社会的稳定无疑会受到强烈的冲击。[1]
二、某枪击事件案例回顾
(一)事件回顾。2015年农民徐某带着母亲和三个未成年的孩子出行,在火车站与警察发生冲突,将自己女儿扔向警察,并抢夺警械枪支,被警察击毙。事发后,事件双方各执一词,随着事件的发酵、查证与信息披露,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并引发关于民警用枪的合理性的争议。同时,关于警察“枪杀截访”的谣言也铺天盖地。后来,枪击事件调查结果公布,民警李某开枪是正当履行职务行为,符合人民警察使用警械和武器条例及公安部相关规定。然而事件并不止于此。随着事发当时监控录像的公布,谣言得以澄清,相关部门的调查结果也得到了公众的认可,但仍有个别网民质疑视频的真实性,一些传言和谣言仍旧不绝于耳。针对网民的种种质疑,人民日报、新华社等官方媒体就此枪击案4大疑点再次进行调查:司法鉴定显示监控视频未造假。
(二)谣言逼出假象。这一系列调查结果与此前网络上各种风生水起的谣言大相径庭。首先,此前网络上一直流传着一个版本:死者是上访户,警察非法拦截上访,故意枪杀上访户。这样的谣言经过一些微博大V转发之后,一时间引起网络公众的一片哗然。“弱势群体”、“上访”、“冤屈”这一系列的字眼凑在一起,无疑踩到了公众同情弱者最敏感的神经。舆论被造谣者所误导,个别网民甚至叫嚣着要“警察偿命”。
三、谣言背后的心态分析
随着相关部门以及官方媒体调查结果的公开,舆论开始大规模反转。网友开始理智看待这次枪击事件,思考警察开枪的正当性,而之前的种种谣言也不攻自破。然而我们仍需思考,在这样一个公共事件中,当调查结果还未公布之时,是什么原因造成谣言的泛滥成灾,这些谣言背后存在着怎样的社会心态。
除去成名、利益的驱动,以及一些借由公共事件抨击政府、体制、煽动舆论的不法分子,普通公众传播谣言的背后主要体现了以下几种心态:
(一)泛化的弱势群体心态。弱势群体的心态在网民中蔓延,许多人越来越觉得自己也是弱势群体中的一员,他们为弱势群体发声,从弱势群体面临的困难中找到“共鸣”。因而,对于“上访”、“冤屈”这样的词汇格外敏感。而许多事件的当事人或是网络推手,正是利用网民的这种心态,编造各种各样的谣言吸引眼球,凡是打上“弱势群体”标签的谣言,总能得到迅速传播。
(二)积压的正义感与同情心。网络的隐匿性使得风险大大降低,他们更无法对非正义的事情视而不见,每当非正义事件发生时,他们总是尽最大努力伸张正义,为弱者发声。然而这样积压的正义感有时又是盲目而缺乏判断力的。同情心使得人们在内心已有情感的倾向,这在一定程度上对理智的判断造成很大的影响。[2]看到事件中“弱势一方”,内心的天平已有倾向,对于事实真相,却少了寻根问底。对谣言鉴别能力的弱化为谣言的广泛传播进一步推波助澜。
(三)盲目从众与责任分散。人们在表达观点时,如果看到自己所支持的理论,就会积极地参与讨论,这种观点就会得到迅速的扩散,而反对的观点会保持沉默,或是少部分提出反对意见,却遭到围攻,这样进而促使对立面的声音得不到支持而越发地沉默。在网络这样的一个环境中,如果有人情绪化地评述某一事件、表达某一些观点,甚至胡乱造谣,很容易激发人们的关注度,而这些言论往往具有一定的诱导性,使更多缺乏一定理智和思考的人盲目从众,加入螺旋之中,相反,客观辨析的声音就被淹没。
四、谣言治理的完善路径
(一)提高个人自身素养。提高自身素养,不仅包括道德和责任意识,还有知识水平,提高判断力,对于谣言有一定的鉴别能力,从而不人云亦云。网络时代,人们的话语权被淋漓尽致地发挥,任何人都能在网络上表达自己的意愿,发表意见,阐述观点,但同时,这也为谣言的传播提供了便利。在还未完全知晓真相之前,我们不妨保留我们的话语权,当一回理性的看官,不能戴着有色眼镜,站在道德的制高点上进行疯狂的抨击,不自觉地成为网络的盲从者和施暴者。
(二)媒体行业加强自律。媒体要有道德感,不随意发布未经证实的消息,报道事件因以客观角度进行报道,不加入主观情感。记者在无法调查到事实真相之前,至少不能引用网络上无根据不正当的言论进行报道,这样只会误导舆论,为造谣推波助澜。
(三)以技术为保障监控网络谣言。根据国外治理谣言的经验来看,通过网络技术对谣言进行检测、清理不失为扼杀谣言的一个好方法。通过收集信息、处理信息、发现热点到跟踪和上报,对网络话题进行识别、分类及追踪,及时清理网络谣言,预先控制舆论导向。同时,通过高科技手段能够定位谣言的出处,为查处谣言提供了方便以及效率。
(四)建立透明、迅速的政府信息发布机制。谣言止于公开。政府需要建立公开、透明以及迅速的政府信息发布机制,消除事件的模糊性,彻底扼杀谣言。公共媒介,诸如电视台、报纸、官方网站、微博及微信等官方公众账号,无疑是最为有效的信息发布平台。通过这些平台,及时向社会大众反馈事件最新进展、调查结果都能有效地消除公众疑虑。
(五)完善立法,从严治谣。从其他国家治理网络谣言的经验来看,谣言治罪相比于其他犯罪要严厉的多,处罚的力度较大。国外对网络谣言的处罚颇为严厉,能够对违法造谣者起到一定的威慑、警示作用。因而,我国应完善立法,严厉打击谣言,特别是那些危害公共安全、造成严重后果、影响面积广的谣言,造谣入刑入罪,让造谣者付出应有的代价,这是治理谣言最有力的手段。[3]
五、结论
鉴别谣言、明辨是非,是我们应当具备的素养之一,而要更加有力地治理谣言,还应当需要媒体加强自律以及政府建立更加公开、迅速的信息发布机制,同时,辅以技术手段为保障,建立网络舆情监控系统,及时清理谣言。而法律武器则是扼杀谣言最有力的武器,提高造谣成本,依法惩治造谣者,才能创建一个和谐文明的网络环境,促进社会和谐健康发展。(作者单位:福州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
参考文献:
[1] 兰月新,董希琳,苏国强,赵红培.公共危机事件网络谣言对网络舆情的影响研究[J].图书情报工作,2014,(第9期).
[2] 姬浩,苏兵,吕美.网络谣言信息情绪化传播行为的意愿研究:基于社会热点事件视角[J].情报杂志,2014,(第11期).
[3] 丁先存,王芃.国外网络谣言治理及启示[J].中国行政管理,2014,(第9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