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学生是教育的对象,更是学习、认识和发展主体,一切教育的影响作为外部客观的东西,只有通过学生积极主动活动才能转变为学生自己的东西.基于此,初中数学新课程要求教师通过各种不同的课堂教学模式,让学生自主学习、探究,体验数学发现和创造的历程,发展他们的创新意识。本文着重从问题情境教学,论述“问题式”教学在课堂教学中的现实意义。
[关键词]新课程 问题情境 合作探究
一、问题情景教学的必要性和重要性
传统的数学教学模式只重视训练学生解答已提出的问题,并要求学生按一定的解题模式去反复强化训练,而忽视了如何引导学生去发现和提出问题,从而严重地影响了对学生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培养。要改善这种教与学的方式,教师要创设适当的问题情境,让学生主动地学习,自主发现数学的规律和问题解决的途径,使他们经历知识形成的过程.以便于展开探究、讨论、理解等教学活动,促使学生在问题情境中进行科学严谨的探索,达到解决问题的目的,从而提高课堂教学效果.
在数学的课堂教学中,教师平铺直叙地讲解,一般是不会引起学生学习兴趣的,如果教师能够根据教学内容和学生的智力发展水平,创设趣味性、探究性的问题情境进行教学,常常能诱发学生的好奇心、注意力和求知欲,培育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从而让学生主动地学习,在轻松愉快的教学情境中,发展学生的情感态度和一般能力.
二、设置的情境问题所应具备的特点
一个好的问题情境对于理解新的数学概念、形成新的数学原理、产生新的数学公式,或蕴含新的数学思想会有积极的促进作用;能够充分调动起学生原有的生活经验或数学背景,更能激起由情境引起的数学意义的思考,从而让学生有机会经历“问题情境——建立模型——解释或应用”这一重要的数学活动过程。
1.设置的情境问题要有分明的针对性、层次性。问题情境的设置要 针对学生认知上的缺口和疑处。问题应符合思维发展的特点,由浅入深,由易到难,根据知识结构层层推进,养成学生良好的思维习惯。
2.设置的情境问题要有极强的现实性。情境所设置的问题应符合客观现实,不能为教学的需要而“假设”情境。要与生活实际结合在一起。让学生到生活中去解决问题会感到特别地亲切,也特别地有兴致,思考的激情也特别的强。
3.设置的情境问题要有适度性教师应根据教学目标,将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与将要学习的知识联系起来,设置难易适度的问题情境。因此,教师创设的问题情境,既要与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有密切的联系,又要有一定的思维难度和强度,学生要经过努力探索才能解决的问题。
4.设置的情境问题要有拓展性。通过改变探究的目的、要求及条件,在原已得出的问题结论的基础上,进行进一步的拓展、延伸,编制新的问题情镜,从而激起学生新一轮的认知冲突,发现新的问题,产生新的困惑,让学生化无疑为新疑,迫不及待地继续学习,实现学生思维的可持续发展。
5.设置的情境问题要有良好的启发性。积极启发学生的思维,培养学生克服困难的意志和决心,设置的问题应是能够回答又不是不需思考的,是要经过一定的努力。这样的问题若能解决,学生既有深刻的印象,又有一种解决问题的成功感,学习的兴趣情绪也会保持并增强。
三、创设问题情境二例
1.利用数学故事和数学史实创设趣味型问题情境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在数学的发展史上,有大量引人入胜的数学故事和数学史实,如果我们在课堂教学中能恰当地穿插和引用这些材料,抓住学生具有强烈好奇心的这一心理特征,必能充分激发学生的数学学习兴趣,使他们更好、更愉快地完成学习任务,用生活中的例子也能加深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在数学教学中,选取典型的生活材料引入新课,能激起学生的求知欲和学习兴趣,数学对整个社会发展的影响不仅仅局限在上述这些比较专门的领域中,数学在现代社会生产、生活中各个方面的应用越来越广泛,它已渗透到人们的日常生活、工作的方方面面,从天气预报到个人的投资方,从旅游到房屋的布局和装修,到新闻媒介中带给人们的各种各样的信息,都与数学有着密切的联系,如果教师能够引用这些例子,从这些生活中的例子出发,那么就可以提高学生接受相关知识的能力,另一面也可以加深对所学东西的理解。
案例:用字母表示数,一首永远唱不完的儿歌,你能用字母表示这首儿歌吗?
1.只青蛙,l张嘴,2只眼睛,4条腿,1声扑通跳下水
2.2.只青蛙,2张嘴,4只眼睛,8条腿,2声扑通跳下水
3.只青蛙,3张嘴,6只眼睛,12条腿,3声扑通跳下水
……
n只青蛙,n张嘴,2n只眼睛,4n条腿,n声扑通跳下水
以一首富有童趣的儿歌作为问题,使学生体会到现实生活的规律性以及用字母表示数字的简明性和一般性。
2.利用学生认知上的冲突创设悬念型问题情境
学生的认知发展就是观念上的平衡状态不断遭到破坏,并不断达到新的平衡状态的过程"因此利用学生认知上的不平衡来创设问题情境,会使学生比较清楚地看到自身己有知识的局限性,产生要努力通过新的学习活动,达到新的!更高水平的平衡的冲动。
案例:“整式的加减”的问题情境创设。
教师在复习了同类项的概念和合并同类项的法则后,提问:3x和1一Zx是同类项?
生:(思考后回答)不是同类项
师:为什么不是同类项?生:因为同类项是单项式,,而1一Zx是多项式,所以3X与1一Zx不是同类项。师:不是同类项,不能直接合并,你有没有办法计算3x+(1一Zx)?
生:去括号可以计算。
师:你是怎样想到去括号的?
生::(思考)
生:前面己经学过,有括号的要先去括号。因为3X与1一ZX不是同类项,去掉括号就可合并了。
师:你们想法都有道理,但不要忘记,前面学过的去括号法则是有理数运算,而现在是一次式的加减运算,去括号法则可以用吗?
生:可以用。
师:为什么?
生:因为字母表示数。
师:讲得好!因为字母表示数,故我们可以把数运算的去括号法则推广到整式的加减运算。
通过这样的问题情境,有意识地将问题设在学习新旧知识的矛盾冲突之中,激发了学生探究问题的兴趣,也进一步培养了学生的问题意识。
四、小结
问题是数学的心脏,是学生学习思维的动力,而且是思维的方向;数学思维的过程也就是不断地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过程。问题情境教学是提高课堂质量的有效途径之一.在数学课堂教学中,教师灵活处理教学过程中出现的各种问题,精心创设各种教学问题情境,能够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促使学生以探索者的身份去发现问题,总结规律,提高学生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同时又使课堂教学丰富多彩,生动活泼.因此在数学课堂学习中,教师要不断地向学生提出新的数学问题,为更深入的数学思维活动提供动力和方向,使数学思维活动持续不断的向前发展。
(作者单位:江西省广丰县芦林学校)
[关键词]新课程 问题情境 合作探究
一、问题情景教学的必要性和重要性
传统的数学教学模式只重视训练学生解答已提出的问题,并要求学生按一定的解题模式去反复强化训练,而忽视了如何引导学生去发现和提出问题,从而严重地影响了对学生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培养。要改善这种教与学的方式,教师要创设适当的问题情境,让学生主动地学习,自主发现数学的规律和问题解决的途径,使他们经历知识形成的过程.以便于展开探究、讨论、理解等教学活动,促使学生在问题情境中进行科学严谨的探索,达到解决问题的目的,从而提高课堂教学效果.
在数学的课堂教学中,教师平铺直叙地讲解,一般是不会引起学生学习兴趣的,如果教师能够根据教学内容和学生的智力发展水平,创设趣味性、探究性的问题情境进行教学,常常能诱发学生的好奇心、注意力和求知欲,培育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从而让学生主动地学习,在轻松愉快的教学情境中,发展学生的情感态度和一般能力.
二、设置的情境问题所应具备的特点
一个好的问题情境对于理解新的数学概念、形成新的数学原理、产生新的数学公式,或蕴含新的数学思想会有积极的促进作用;能够充分调动起学生原有的生活经验或数学背景,更能激起由情境引起的数学意义的思考,从而让学生有机会经历“问题情境——建立模型——解释或应用”这一重要的数学活动过程。
1.设置的情境问题要有分明的针对性、层次性。问题情境的设置要 针对学生认知上的缺口和疑处。问题应符合思维发展的特点,由浅入深,由易到难,根据知识结构层层推进,养成学生良好的思维习惯。
2.设置的情境问题要有极强的现实性。情境所设置的问题应符合客观现实,不能为教学的需要而“假设”情境。要与生活实际结合在一起。让学生到生活中去解决问题会感到特别地亲切,也特别地有兴致,思考的激情也特别的强。
3.设置的情境问题要有适度性教师应根据教学目标,将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与将要学习的知识联系起来,设置难易适度的问题情境。因此,教师创设的问题情境,既要与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有密切的联系,又要有一定的思维难度和强度,学生要经过努力探索才能解决的问题。
4.设置的情境问题要有拓展性。通过改变探究的目的、要求及条件,在原已得出的问题结论的基础上,进行进一步的拓展、延伸,编制新的问题情镜,从而激起学生新一轮的认知冲突,发现新的问题,产生新的困惑,让学生化无疑为新疑,迫不及待地继续学习,实现学生思维的可持续发展。
5.设置的情境问题要有良好的启发性。积极启发学生的思维,培养学生克服困难的意志和决心,设置的问题应是能够回答又不是不需思考的,是要经过一定的努力。这样的问题若能解决,学生既有深刻的印象,又有一种解决问题的成功感,学习的兴趣情绪也会保持并增强。
三、创设问题情境二例
1.利用数学故事和数学史实创设趣味型问题情境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在数学的发展史上,有大量引人入胜的数学故事和数学史实,如果我们在课堂教学中能恰当地穿插和引用这些材料,抓住学生具有强烈好奇心的这一心理特征,必能充分激发学生的数学学习兴趣,使他们更好、更愉快地完成学习任务,用生活中的例子也能加深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在数学教学中,选取典型的生活材料引入新课,能激起学生的求知欲和学习兴趣,数学对整个社会发展的影响不仅仅局限在上述这些比较专门的领域中,数学在现代社会生产、生活中各个方面的应用越来越广泛,它已渗透到人们的日常生活、工作的方方面面,从天气预报到个人的投资方,从旅游到房屋的布局和装修,到新闻媒介中带给人们的各种各样的信息,都与数学有着密切的联系,如果教师能够引用这些例子,从这些生活中的例子出发,那么就可以提高学生接受相关知识的能力,另一面也可以加深对所学东西的理解。
案例:用字母表示数,一首永远唱不完的儿歌,你能用字母表示这首儿歌吗?
1.只青蛙,l张嘴,2只眼睛,4条腿,1声扑通跳下水
2.2.只青蛙,2张嘴,4只眼睛,8条腿,2声扑通跳下水
3.只青蛙,3张嘴,6只眼睛,12条腿,3声扑通跳下水
……
n只青蛙,n张嘴,2n只眼睛,4n条腿,n声扑通跳下水
以一首富有童趣的儿歌作为问题,使学生体会到现实生活的规律性以及用字母表示数字的简明性和一般性。
2.利用学生认知上的冲突创设悬念型问题情境
学生的认知发展就是观念上的平衡状态不断遭到破坏,并不断达到新的平衡状态的过程"因此利用学生认知上的不平衡来创设问题情境,会使学生比较清楚地看到自身己有知识的局限性,产生要努力通过新的学习活动,达到新的!更高水平的平衡的冲动。
案例:“整式的加减”的问题情境创设。
教师在复习了同类项的概念和合并同类项的法则后,提问:3x和1一Zx是同类项?
生:(思考后回答)不是同类项
师:为什么不是同类项?生:因为同类项是单项式,,而1一Zx是多项式,所以3X与1一Zx不是同类项。师:不是同类项,不能直接合并,你有没有办法计算3x+(1一Zx)?
生:去括号可以计算。
师:你是怎样想到去括号的?
生::(思考)
生:前面己经学过,有括号的要先去括号。因为3X与1一ZX不是同类项,去掉括号就可合并了。
师:你们想法都有道理,但不要忘记,前面学过的去括号法则是有理数运算,而现在是一次式的加减运算,去括号法则可以用吗?
生:可以用。
师:为什么?
生:因为字母表示数。
师:讲得好!因为字母表示数,故我们可以把数运算的去括号法则推广到整式的加减运算。
通过这样的问题情境,有意识地将问题设在学习新旧知识的矛盾冲突之中,激发了学生探究问题的兴趣,也进一步培养了学生的问题意识。
四、小结
问题是数学的心脏,是学生学习思维的动力,而且是思维的方向;数学思维的过程也就是不断地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过程。问题情境教学是提高课堂质量的有效途径之一.在数学课堂教学中,教师灵活处理教学过程中出现的各种问题,精心创设各种教学问题情境,能够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促使学生以探索者的身份去发现问题,总结规律,提高学生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同时又使课堂教学丰富多彩,生动活泼.因此在数学课堂学习中,教师要不断地向学生提出新的数学问题,为更深入的数学思维活动提供动力和方向,使数学思维活动持续不断的向前发展。
(作者单位:江西省广丰县芦林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