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曾说过:“我以为好的先生不是教书,不是教学生,乃是教学生学。”《语文课程标准》也明确指出“阅读是学生个性化的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可见学会学习是新世纪合格人才的必备素质,是生存发展面向未来世界的需要。在阅读教学中,教师的主导作用将不再是建立在学生被动学习的基础上,而应该是立足于让学生在阅读中学会阅读,实现由“学会”到“会学”的转变。
如何让学生在阅读中学会阅读呢?
一、激发主动阅读的兴趣
人的积极的情感是一切活动强有力的发动者和鼓舞者。儿童的心灵,恰似一池明亮清澈的湖水,需要我们投上一颗激情的石子,以荡起他们情感的波涛,唤起他们求知的欲望,然后引导他们在情趣盎然中去完成学习任务。
教师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时必须考虑到学生的心理年龄特征。心理年龄特征不同的学生对于读物的阅读兴趣是不尽相同的。例如小学低年级学生喜欢阅读的通常是情节单纯、富于趣味性的一些儿歌、谜语、童话等;小学中年级学生较感兴趣的则是儿童故事、神话传说、科幻小说等;而高年级学生阅读范围较广泛,有儿童小说、散文、传记体作品、少年诗歌甚至成人作品。因此教师平时要注意选择适宜学生阅读的作品,最好是先自己阅读,再向学生介绍。例如我给五年级学生推荐了意大利著名作家亚米契斯的作品《爱的教育》这本书,并讲述了其中的几个故事。也许是讲得绘声绘色加之故事本身的魅力,竟深深打动了学生的心。过后,许多学生到图书馆借来这本书,津津有味地看了起来,有的学生甚至托人到书店购买。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为了更好地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我又采取了不同的方法。在向学生介绍优秀的课外读物时,有时只讲讲主要内容,有时只讲个开头,吸引学生自己去查阅。不久,班上喜欢阅读课外书的学生明显增多了,课余时间向老师请教疑点的学生已显著增多了。
二、掌握科学阅读的方法
古人云:“授人以鱼,只供一饭之需;授人以渔,于终生受用无穷。”为此,教师只有让学生掌握一定的学习方法,并能选择和运用恰当的方法进行有效的学习,才能确保学生的主体地位,教师从“教”到“教会”到“不教”,学生从“学”到“学会”到“会学”。具体讲,就方法而言学法指导一般有:注重学法过程,概括学法;教师典型示范,展示学法;举一反三,迁移学法;紧扣教材特点,指点学法等。就教材和学生而言,学法的传授要因课而异,因人而异。不同体裁内容的课文有不同的学习方法,教师应从教材实际出发,根据不同年段的要求和学习语文的方法体系,制定一个有系统、有层次、有重点的学法指导计划,把学法变成学习过程中可供学生实际操作的具体步骤。
比如教《将相和》(第10册)一课,老师就可采用下列步骤,帮助学生掌握学习方法:(1)初读课文,整体感知。让学生从题目入手,根据“预习”的提示,理清课文内容。让学生指出题目中的“将”和“相”分别指谁,说一说两人为什么不“和”,又为什么“和”了,课文是按什么顺序记叙的?(2)抓住重点,突破难点。《将相和》一文的重点部分是三个小故事,难点是认识蔺相如机智、勇敢、顾大局、识大体的品质和廉颇勇于改过的精神及两人共同的爱国思想。学习中,可让学生抓住三个故事之间的内在联系,通过理解两人关键时刻的不同表现,领会两人不同的特点。(3)有感情的朗读课文。让学生通过有感情的朗读课文,体会到有感情的朗读能使自己“披文入情”,受到美好的情感的熏陶,并能使自己在特定的语言环境中理解“不可言传”的词语,学到作者规范的、优美的书面语言。又如《可爱的草塘》(第8册)一课,学习“草塘”一段,师生共同将写景学习方法归纳为“读课文——抓特点——明写法——想画面——悟情感”五步,然后让学生运用学生,举一反三,触类旁通,自学“小河”一段。以后碰到写景文也可用此法迁移。
三、鼓励质疑问难的学风
学生有了阅读的兴趣,且掌握了一定的阅读方法,还必须鼓励质疑问难的学风,其中包括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风气。
1、课前引导学生围绕课题提问。
如《将相和》(第10册)一文,上课前我让学生根据题目发言,学生兴致很高,问了许多问题:“将”、“相”指谁?“和”什么意思?从“和”字看出将相以前关系如何?既然以前是好朋友,那后来为什么闹了矛盾?后来又为什么事而和好?等等。这样,虽未接触到课文,课文大意却已明了。
2、课上引导学生围绕重点质疑。
上课时引导学生通过读书发现问题,再通过读书解决问题,从而获得相应的阅读能力。如在教学《丰碑》(第10册)一课时,我抓住文中第三段中含义深刻的重点句“大雪很快地覆盖了军需处长的身体,他成了一座晶莹的丰碑。”引导学生质疑问难。我们先让大家判断这句是不是比喻句。由于学生对以“成了”作喻词的比喻句不熟悉,班上意见有分歧,当我点明句中的“成了”是喻词时,大家都作了肯定的判断。在分析完句子,读懂句子内容的基础上,我鼓励大家提出问题。“老师,‘晶莹’是什么意思?”
一个同学抓住这个词语发问。对这种比较简单的问题,我把它交给其他同学回答,紧接着我启发学生深入思考:“‘大雪覆盖的军需处长的身体’(本体)与‘晶莹的丰碑’(喻体)有什么联系?”(形象上有共同点)学生回答后我因势利导:“那么你们還有什么不理解的吗?”经过一番沉默思考,有一个学生站起来问道:“为什么把‘军需处长的身体’比作‘丰碑’?”问题提到点子上了,于是我引导大家进一步分析句子包含的意思,从而理解句子的深刻含义。
3、课后鼓励学生围绕主线深究。
课文学完后,鼓励学生围绕主线深究,促使学生质疑逐渐趋于多角度深层次高质量。如教完《穷人》(第11册)一课,我让学生再读课文再质疑。同学们思维又启动了,经过分析纷纷提出自己的看法:有的说“开头直接写桑娜发现西蒙死后把孩子抱回家抚养行吗?”;有的说“桑娜一家今后生活是怎么过的?”等等。对学生的提问,我都给予肯定组织讨论给予准确回答,满足学生的求知欲。即使提出幼稚,偏离教学要求的问题,也不嗔怪,不嗤笑,保护他们的积极性。
四、养成动笔圈画的习惯
施教之功,贵在养习,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是学会阅读的显著标志。
“不动笔墨不读书”,这是古已有之的阅读经验谈。这种阅读习惯的养成,有助于对课文的理解、欣赏和记诵。要让学生学会阅读时圈点、勾画、批注、摘录等良好习惯。这能积累大量的语言材料和写作材料。另外,还要教学生写“提纲型”、“感想型”的读书笔记。“提纲型”,即在通阅全文后,给全文勾出提要,列出提纲。它是分析与综合思维形式的具体运用,有利于提高学生布局谋篇的能力。“感想型”,即读后,它具有形象思维和逻辑思维交叉使用的特点,是发展思维的重要环节。可以指导学生从文章的表现或思想内容两个方面着手去分析、叙述、议论。此外,还可教给学生剪贴的方法,把报刊杂志上好的片断剪贴下来,贴在剪贴本上。这几种方法能使学生得到动口、动手又动脑的训练,让学生在阅读中学会阅读。
如何让学生在阅读中学会阅读呢?
一、激发主动阅读的兴趣
人的积极的情感是一切活动强有力的发动者和鼓舞者。儿童的心灵,恰似一池明亮清澈的湖水,需要我们投上一颗激情的石子,以荡起他们情感的波涛,唤起他们求知的欲望,然后引导他们在情趣盎然中去完成学习任务。
教师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时必须考虑到学生的心理年龄特征。心理年龄特征不同的学生对于读物的阅读兴趣是不尽相同的。例如小学低年级学生喜欢阅读的通常是情节单纯、富于趣味性的一些儿歌、谜语、童话等;小学中年级学生较感兴趣的则是儿童故事、神话传说、科幻小说等;而高年级学生阅读范围较广泛,有儿童小说、散文、传记体作品、少年诗歌甚至成人作品。因此教师平时要注意选择适宜学生阅读的作品,最好是先自己阅读,再向学生介绍。例如我给五年级学生推荐了意大利著名作家亚米契斯的作品《爱的教育》这本书,并讲述了其中的几个故事。也许是讲得绘声绘色加之故事本身的魅力,竟深深打动了学生的心。过后,许多学生到图书馆借来这本书,津津有味地看了起来,有的学生甚至托人到书店购买。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为了更好地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我又采取了不同的方法。在向学生介绍优秀的课外读物时,有时只讲讲主要内容,有时只讲个开头,吸引学生自己去查阅。不久,班上喜欢阅读课外书的学生明显增多了,课余时间向老师请教疑点的学生已显著增多了。
二、掌握科学阅读的方法
古人云:“授人以鱼,只供一饭之需;授人以渔,于终生受用无穷。”为此,教师只有让学生掌握一定的学习方法,并能选择和运用恰当的方法进行有效的学习,才能确保学生的主体地位,教师从“教”到“教会”到“不教”,学生从“学”到“学会”到“会学”。具体讲,就方法而言学法指导一般有:注重学法过程,概括学法;教师典型示范,展示学法;举一反三,迁移学法;紧扣教材特点,指点学法等。就教材和学生而言,学法的传授要因课而异,因人而异。不同体裁内容的课文有不同的学习方法,教师应从教材实际出发,根据不同年段的要求和学习语文的方法体系,制定一个有系统、有层次、有重点的学法指导计划,把学法变成学习过程中可供学生实际操作的具体步骤。
比如教《将相和》(第10册)一课,老师就可采用下列步骤,帮助学生掌握学习方法:(1)初读课文,整体感知。让学生从题目入手,根据“预习”的提示,理清课文内容。让学生指出题目中的“将”和“相”分别指谁,说一说两人为什么不“和”,又为什么“和”了,课文是按什么顺序记叙的?(2)抓住重点,突破难点。《将相和》一文的重点部分是三个小故事,难点是认识蔺相如机智、勇敢、顾大局、识大体的品质和廉颇勇于改过的精神及两人共同的爱国思想。学习中,可让学生抓住三个故事之间的内在联系,通过理解两人关键时刻的不同表现,领会两人不同的特点。(3)有感情的朗读课文。让学生通过有感情的朗读课文,体会到有感情的朗读能使自己“披文入情”,受到美好的情感的熏陶,并能使自己在特定的语言环境中理解“不可言传”的词语,学到作者规范的、优美的书面语言。又如《可爱的草塘》(第8册)一课,学习“草塘”一段,师生共同将写景学习方法归纳为“读课文——抓特点——明写法——想画面——悟情感”五步,然后让学生运用学生,举一反三,触类旁通,自学“小河”一段。以后碰到写景文也可用此法迁移。
三、鼓励质疑问难的学风
学生有了阅读的兴趣,且掌握了一定的阅读方法,还必须鼓励质疑问难的学风,其中包括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风气。
1、课前引导学生围绕课题提问。
如《将相和》(第10册)一文,上课前我让学生根据题目发言,学生兴致很高,问了许多问题:“将”、“相”指谁?“和”什么意思?从“和”字看出将相以前关系如何?既然以前是好朋友,那后来为什么闹了矛盾?后来又为什么事而和好?等等。这样,虽未接触到课文,课文大意却已明了。
2、课上引导学生围绕重点质疑。
上课时引导学生通过读书发现问题,再通过读书解决问题,从而获得相应的阅读能力。如在教学《丰碑》(第10册)一课时,我抓住文中第三段中含义深刻的重点句“大雪很快地覆盖了军需处长的身体,他成了一座晶莹的丰碑。”引导学生质疑问难。我们先让大家判断这句是不是比喻句。由于学生对以“成了”作喻词的比喻句不熟悉,班上意见有分歧,当我点明句中的“成了”是喻词时,大家都作了肯定的判断。在分析完句子,读懂句子内容的基础上,我鼓励大家提出问题。“老师,‘晶莹’是什么意思?”
一个同学抓住这个词语发问。对这种比较简单的问题,我把它交给其他同学回答,紧接着我启发学生深入思考:“‘大雪覆盖的军需处长的身体’(本体)与‘晶莹的丰碑’(喻体)有什么联系?”(形象上有共同点)学生回答后我因势利导:“那么你们還有什么不理解的吗?”经过一番沉默思考,有一个学生站起来问道:“为什么把‘军需处长的身体’比作‘丰碑’?”问题提到点子上了,于是我引导大家进一步分析句子包含的意思,从而理解句子的深刻含义。
3、课后鼓励学生围绕主线深究。
课文学完后,鼓励学生围绕主线深究,促使学生质疑逐渐趋于多角度深层次高质量。如教完《穷人》(第11册)一课,我让学生再读课文再质疑。同学们思维又启动了,经过分析纷纷提出自己的看法:有的说“开头直接写桑娜发现西蒙死后把孩子抱回家抚养行吗?”;有的说“桑娜一家今后生活是怎么过的?”等等。对学生的提问,我都给予肯定组织讨论给予准确回答,满足学生的求知欲。即使提出幼稚,偏离教学要求的问题,也不嗔怪,不嗤笑,保护他们的积极性。
四、养成动笔圈画的习惯
施教之功,贵在养习,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是学会阅读的显著标志。
“不动笔墨不读书”,这是古已有之的阅读经验谈。这种阅读习惯的养成,有助于对课文的理解、欣赏和记诵。要让学生学会阅读时圈点、勾画、批注、摘录等良好习惯。这能积累大量的语言材料和写作材料。另外,还要教学生写“提纲型”、“感想型”的读书笔记。“提纲型”,即在通阅全文后,给全文勾出提要,列出提纲。它是分析与综合思维形式的具体运用,有利于提高学生布局谋篇的能力。“感想型”,即读后,它具有形象思维和逻辑思维交叉使用的特点,是发展思维的重要环节。可以指导学生从文章的表现或思想内容两个方面着手去分析、叙述、议论。此外,还可教给学生剪贴的方法,把报刊杂志上好的片断剪贴下来,贴在剪贴本上。这几种方法能使学生得到动口、动手又动脑的训练,让学生在阅读中学会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