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画书明星和他们的“家长”

来源 :母子健康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auliw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奥莉薇:小猪变变变,精彩无极限
  奥莉薇是一只小猪,她擅长很多事情,说起最拿手的一件就是把人累昏,甚至常常把自己也累昏!这只鬼灵精怪的小猪,不仅讨得所有小孩的欢心,甚至,许多妈妈们也发现,这不就是在说自家宝贝的故事嘛……
  第一次登台 2000年,《奥莉薇》
  奥莉薇家族 《奥莉薇拯救马戏团》《奥莉薇玩具大作战》《奥莉薇一人大乐队》……
  奥莉薇的“爸爸” 伊恩·福尔克纳,他是舞台设计师,也是艺术家
  谁也不会想到,奥莉薇的横空出世,其实真有其人。据作者伊恩的讲述,“奥莉薇”一开始只是一些随笔作品。当他看到小侄女的时候,为她的眼睛深深着迷,于是他决定送给她一份礼物,也就是我们现在看到的由其即兴随笔而来的《奥莉薇》。而且,伊恩的小侄女就叫“奥莉薇”呢!
  第一本《奥莉薇》出版之后,立即受到了热捧,也为从未想过做童书的伊恩打开了一扇新的艺术之门。奥莉薇的故事还在不断增加,因为,喜欢奥莉薇的孩子们太多了!
  威利:我很胆小,可是我很可爱
  因为《我爸爸》《我妈妈》而深受孩子们喜欢的图画书作家安东尼·布朗,他的天马行空,他的细腻入微,都让许多大人惊叹。可是,你们知道吗?孩子最喜欢他书里的什么形象呢?嗯,也是安东尼的最爱——猩猩,而且,在他塑造的这么多猩猩形象里面,有一个叫威利的小家伙最受欢迎。
  第一次登台 1984年,《胆小鬼威利》
  威利家族 《魔术师威利》《威利和朋友》《威利的画》……
  威利的“爸爸” 安东尼·布朗,英国最为知名的图画书作家之一
  威利胆小,爱做梦,但是,关键的时候,他总有办法面对强敌,渡过难关。其实啊,这只小猩猩就是安东尼的自我写照。从小安东尼一直觉得自己不如哥哥和爸爸一样强壮有男人气概。或许,他画出一个又一个威利的故事,正是希望我们每个小孩都能自信,都能走出自己的一片天空。
  比得兔:世界上最优雅又最调皮的兔子
  说起图画书里的兔子明星,这只诞生于百年前的兔子仍然榜上有名。比得兔的调皮和憨态可掬,简直就是我们家里那个小宝贝的翻版。而这只小兔子造型又不失维多利亚时期的那种典雅与美好,让人看了一眼,就不忍忘记。
  第一次登台1901年12月,《比得兔的故事》
  比得兔家族《松鼠纳特金的故事》《格鲁塞斯特的裁缝》《小本杰明兔的故事》《两只坏老鼠的故事》……
  比得兔的“妈妈”比阿特丽克斯·波特,孩子们都喜欢称呼她“波特小姐”
  波特小姐出身富庶家庭,有着不俗的艺术修养。有一次听说前家庭教师兼密友的儿子诺埃尔卧病在床,波特小姐写信去安慰,讲了四只兔子的故事,其中一只,就是比得。后来发现,不仅仅是诺埃尔喜欢听这个故事,全世界的孩子都爱比得兔。
  现在,这只兔子除了书上,还经常出现在手帕、衣服、盘子等等生活用品上,可以说是处处皆是“比得兔”了。
  米菲:征服了世界的荷兰小兔
  除了比得兔,几乎还有一只小兔一样受到热捧。她看上去很简单,给人印象最深刻的就是她的嘴巴:一个叉叉。没错,就是来自荷兰的米菲。50多年来,这只小兔陪伴几代人度过了他们的成长时光。
  第一次登台 1955年,《米菲在海边》
  米菲家族 :《米菲在美术馆》《米菲的梦》《米菲哭了》《米菲在动物园》……
  米菲的“爷爷” 迪克·布鲁纳,荷兰的国民画家,人称“米菲爷爷”
  1955年,28岁的布鲁纳带着1岁多的儿子去海边度假。“那年在海滩上,看到一只小兔子旁若无人地狂奔。那只兔子触动了我,于是每晚在儿子睡觉前,我都给他讲小兔子的故事。然后我把这些故事画了下来,就有了米菲的故事。”有很多小孩问起布鲁纳,为什么米菲的嘴巴长成这样,你猜到了吗?“因为在我小的时候,一直认为兔子的嘴巴就是个叉叉,哈哈。”他这么回答。
  到现在为止,米菲和她的朋友们的绘本,已经超过100种。米菲也越来越多地出现在各种用品上,像服装、鞋帽、玩具、食品等等。
  乔治:还有谁比小猴乔治更好奇吗?
  乔治是一只可爱的小猴子,他总是对什么都很好奇。事实上,他不仅好奇,还要试着把好奇的事情弄明白。所以,他惹出了各种各样的“麻烦”。乔治诞生以来,征服了一代又一代的大小读者,就连电影《阿甘正传》里面的阿甘都是乔治的粉丝呢。
  第一次登台 1941年,《好奇的乔治》
  乔治家族《好奇的乔治和翻斗车》《好奇的乔治去海边》《好奇的乔治看游行》《好奇的乔治去野营》……
  乔治的“父母” 玛格丽特&H.A.雷,不折不扣的经典夫妻档
  玛格丽特和H.A.雷都很喜欢动物,婚后他们一起养了两只小猴子做宠物。就连旅行的时候也会带着猴子,玛格丽特还亲手给猴子们织毛衣呢。他们尝试创作的第一本故事叫作《长颈鹿西西里和九只小猴》,乔治是其中最好奇与聪明的一只。因为编辑太喜欢这只小猴了,特别建议雷夫妇专门为他创作绘本。于是有了《好奇的乔治》。
  2006年,美国环球公司推出好奇乔治的动画电影,“66岁”的乔治再一次掀起全球的热烈反响。
  小鼠波波:小老鼠一路成长趣味多
  在英国,如果要问孩子们最熟悉的一只老鼠,你可能得到的答案就是这只叫“Maisy”的小老鼠。她可是一个不折不扣的明星哦,因为不仅仅是关于她的书在热卖,由她担任主角的动画电视的收视率也一直居高不下。在我们中国,也有很多的家庭将波波系列的动画片当作双语启蒙呢。
  第一次登台 1999年,《波波要睡觉》
  波波家族 《波波去游乐园》《波波要洗澡》《波波去购物》《波波做大扫除》……
  波波的“妈妈”露西·卡曾斯,英国低幼绘本的领军人物   很多图画书作家都是因为自己的孩子才走上创作的道路,露西虽然不是因为孩子走上这条路,但小鼠波波的诞生跟他们的孩子却不无关系。因为本人身为母亲,露西有了许多对幼儿的观察和体悟,加上她特别的画法,可爱的小老鼠波波便成为经典的幼儿形象,仅仅是有关波波的图书,全球就已卖出数千万套。
  玛德琳:小女孩,还是小公主?
  说起来很难让人相信,第一次和蝴蝶读《玛德琳》的时候,她就爱上了那个个性十足的小女孩,那个时候,蝴蝶刚满4岁。在我们家,最受欢迎的图画书主角就是玛德琳啦!我记得,蝴蝶还经常模仿画作里面的玛德琳,疯也好,野也好,我觉得都是我的宝贝女儿。有一次,蝴蝶还跟爸爸说起悄悄话,想要妹妹,而且,竟然是11个……天啊!
  大卫:家家都有一个“大卫”
  看到大卫·香农的《大卫,不可以》时,我自己先爱上了这本书,其实,儿子对这本书的喜爱,一眼就能看出来,不管他有没有大卫的那些行为,看了书之后,他都会表现出来:无论是抠鼻屎,还是搭着凳子拿冰箱上的东西……好在我们都理解,也并不担心。看了这本,又看了大卫系列的其他书,儿子多了一个英文名:David。
  阿罗:会魔法的小男孩
  阿罗拥有一支神奇的彩色笔,这个吸引力太大了,对小雅来说,简直是无可比拟的膜拜。《阿罗有支彩色笔》这本书在她的心目中一下子勇居No.1。小雅第一天去幼儿园的时候,没有哭闹,信心十足,只是因为她带着一支彩色的铅笔……
  艾玛:所有宝宝的开心果
  世界上有没有花格子花纹的大象呢?我家就有一只,而且是孩子的最爱。它叫艾玛,是爸爸去英国出差时一不小心“领养”回来的。其实是大卫·麦基创造的一个经典形象。艾玛喜欢讲笑话,只要有艾玛在,就很少冷场。当然,宝贝拉着我们去了动物园,怎么找都没有找到呢。
  鼠小弟:活脱脱就是小宝宝自己嘛
  和儿子读《鼠小弟的小背心》时,他发现了一个大问题:为什么鼠小弟一定要画得那么小呢?是呀,为什么画面上要留下那么多空白?其实,如果你慢慢地蹲下身,再抬头看看这个世界,就会发现,鼠小弟,就是活脱脱一个小宝宝,它的视角就是孩子的视角,它的故事就是孩子的故事,它的幻想就是孩子的幻想……
  古利和古拉:一起玩耍一起成长的好伙伴
  双胞胎姐妹2岁的时候,我给她们的生日礼物是一套《古利和古拉》,这让她们兴奋了好长一段时间呢。不久,这两只老鼠变成了我们家双胞胎的最爱。不记得是哪次告诉她们这套书的作者搭档也是亲姐妹,就更让她们喜欢她这套书啦!
其他文献
儿子是个很大方的小人儿,通常他自己的玩具和好吃的,只要小朋友跟他要,都会给人家,特别喜欢的玩具会玩完后收回来,其他的就送掉了。  儿子“分享之路”的缘起要追溯到他两三岁时。那时他是由姥姥姥爷带着,到了一个新的环境,而小区里的同龄小朋友多半都上了托幼班,很少在小区内玩,所以和他们并不熟悉。而孩子们上了幼儿园后每天回家,一定要在小区花园里疯玩一阵释放这一天的情绪。那些一起上了托幼班又同住一个小区的小朋
期刊
宝宝们最怕和妈妈们油光光的脸玩亲亲了。虽然使劲控油,但是越是控油越是出油。这到底是出了什么问题呢?一定要了解控油知识才能够很好地抑制油光!不想再妥协,与油光开始抗争吧!  应对肌肤油光问题,首先要调理皮脂和水分的平衡!  皮脂是泛油与脱妆的罪魁祸首。了解了夏末秋初皮肤大敌——皮脂系统与形成,就能制服这个敌人!这将是保持皮肤清爽的第一步! 对抗皮脂油腻的关键在于正确的护肤方法。  对抗皮脂油腻的关键
期刊
神秘、兴奋、清雅、高洁……充满诗意的扶郎花,  它愉悦而不会轻易消失的芬芳能鼓舞相亲相爱的人。  用扶郎花亲手为爱人插出自己的那份浓浓爱意。  亲爱的,请闭上眼睛,你是否呼吸到了英伦城堡下的蔷薇气息?!  胡甘  国家高级插花师、资深宴会设计师,SCENT香汀花艺工作室创始人。观赏园艺专业科班出身。从事花艺行业8年,涉及婚礼、宴会、公关活动、花艺教学等诸多领域,参与多场明星婚礼及时尚活动颁奖礼花艺
期刊
我有点儿收藏癖,也有点儿选择综合症。自从我有了自己的房子之后,属于我的物品越来越多,甚至许多连包装都没有被破坏就一直静静地躺在那里。后来,一位朋友向我推荐了一本书,名为《不持有的生活》。整本书都在讲述这样的观点:  不持有的享乐生活!  超过自己管理能力的物品,不持有;  不钟爱的物品,不持有;  无法回收利用或转送给他人的物品,不持有;  不适合自己、与自己的生活方式不相符的物品,不持有。  我
期刊
涂鸦营养小面包  话说自从宝宝脱离奶瓶端上了碗,家长们边吃饭边看电视的好日子就结束了。饭得一口一口地喂,还得荤素搭配,尤其是这早餐,营养不均衡可不行。现在很多家庭的早餐中,小面包是绝对的主角,那我们怎么让这“主角”在宝宝眼里真正焕发光彩?  盘中的印象派风景画  你也可以用早餐材料完成漂亮的风景画。  1 面包片做的房子周围,围绕着薯条“筑”成的篱笆。  2 用瓜片和橙子拼出印象派风格的树木,粉嫩
期刊
宝宝大约从9个月大开始,就认识到“客体永存”,就是一时看不到某些事物,但实际上它们仍然存在,并没有消失。趁此机会带宝宝做蒙脸、寻宝、躲猫猫等找找找的游戏吧!  按地图寻宝  适用年龄:3岁以上,可以玩到五六岁  你有体验到寻宝的快乐吗?成人都如此,更何况宝宝了!小baby们能在寻宝的快乐、刺激体验中,对日常的生活空间有更深入的观察和认知,并能学到绘制地图的基础知识。  这么玩:在家里让宝宝指定一个
期刊
大忽悠“你只要负责生,我来帮你带。”  我对生孩子这件事,一直都是抱持着围观心态,看着姐妹们一个个从辣妹变成奶妈,完全沉迷在奶粉尿布便便等俗不可耐的生活中,我就只能呵呵地一笑,姐绝对不能落得如此平凡的下场。可是有一个人却从我结婚时起就不死心,“老婆,咱们就生一个吧。你只管生,我来负责带。你只管美貌如花,宝宝的屎尿屁全归我,你还就当跟小S一样的辣妈就好。”真的?老公信誓旦旦地拍拍胸脯。就这么着,去年
期刊
孟恩彩的小名叫小猪,爸爸是韩国釜山人,妈妈是北京土著。所以,这个混血宝宝看起来很“低调”。不过,熟悉小猪的人都说,这个娃一看就有韩国血统!妈妈常常笑哈哈地回答:“难道是因为眼睛比较小嘛?”  说起韩国的文化,许多中国人都会想到那部家喻户晓的《大长今》。而现实中的韩国,从幼儿园开始就十分注重民族传统教育、培养民族精神。而培养孩子热爱自己的国家、热爱自己的民族,仿佛是每个幼儿园的自觉行为。所以大韩民族
期刊
Abby的爸爸是美国人,妈妈是中国人。在她的成长过程中,爸爸用美国式的自由呵护着她,妈妈用中国特色的细腻来关怀着她。作为一枚走到哪里都会吸引众多眼球的小美女,Abby的父母也曾有过养育方式的“碰撞”。  Abby的爸爸一直坚信,孩子是家中的一份子,与其他人是平等的,甚至在她没有成年的时候,还要以父母为中心,所以他一直很难理解,在中国会有许多家庭为了孩子上一个好的幼儿园或者学校而倾尽积蓄或是举家搬迁
期刊
韩雪的丈夫来自那个盛产钻石的国家──比利时。他们育有一儿一女,儿子现在3岁多,女儿刚刚过百天。与许多在中国生活的混血中国家庭不同的是,韩雪的两个孩子完全由她一手带大。  虽然如今的韩雪有着“淡定妈”的雅号,可是初为人母的时候,她与丈夫也是有着看似“不可调和”的矛盾。宝宝的爸爸认为:“宝宝过了1个月,就可以独立地睡在自己的房间里了!这并不是宝宝会影响大人睡眠这样简单的问题,而是大人在睡觉时的一些行为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