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关键词:荨麻疹;辨证论治;加味三甲基础方;临床疗效
中图分类号:R758.2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2349(2013)05-0001-02
荨麻疹是一种皮肤上出现红色或苍白色风团,时隐时现,伴剧烈瘙痒及烧灼感的过敏性皮肤病。因皮疹时起时消,故名瘾疹;因其每遇风而发,又称风疹块;《诸病源候论》称风瘙瘾疹;《医宗金鉴》称鬼风疙瘩。中医学认为本病发病由内、外因所致,内因即先天禀赋不耐,外因即各种致病因素诱发,如外感风寒风热之邪或过食辛辣肥厚、肠道寄生虫肠胃积热复感风邪或情志内伤冲任不调,血虚生风化燥郁于肌肤而发病。艾儒棣教授运用中医药辨证加味三甲基础方论治本病,疗效显著,现收集病例50例,报道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本次收集的50例病例为2010年8月至2011年10月四川省中医医院皮肤科门诊患者,其中男性22例,女性28例;年龄19~62岁。其中44例为慢性荨麻疹,6例为急性荨麻疹。其中寒冷性荨麻疹23例,日光性荨麻疹4例,压力性荨麻疹7例,胆碱能性荨麻疹16例。
1.2 诊断标准 荨麻疹诊断参照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发布的《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1]中的有关标准:①发病突然,皮损可发生于任何部位,为红色或白色风团,形态不一、大小不等,境界清楚,一般迅速消退,不留瘢痕,或成批出现,时隐时现 ②自觉灼热、瘙痒剧烈,部分患者有怕冷、怕热、恶心呕吐、腹痛、腹泻症状 ③皮肤划痕实验阳性。
2 治疗方法
2.1 辨证论治 根据患者个体特性临床表现辨证论治,加减药用。寒冷性荨麻疹多属风寒束表,治疗以疏风散寒,调和营卫为主,方用麻黄桂枝各半汤或制川乌、制草乌、细辛、防风、秦艽等。压力性荨麻疹多属气滞血瘀,治疗以活血化瘀、疏风解表为主,方用桃红四物汤、丹参、赤芍等。胆碱能性荨麻疹多属血热蕴肤,治疗以清热凉血、疏风止痒为主,方用消风散合水牛角粉、生地、黄芩、炒栀子、白鲜皮等。日光性荨麻疹治以清热解毒、滋阴生津,方用泻白散合沙参麦冬汤、天花粉、马齿苋、冬桑叶等。
2.2 加味三甲基础方:龙骨20 g,灵磁石30 g,石决明20 g,射干15 g,丹皮15 g,合欢皮20 g,刺猬皮20 g,地肤子30 g,每日1剂,水煎3次,取汁约500 mL,分3次饭后温服,2周为1个疗程。治疗期间饮食清淡,忌肥甘厚味,忌甜食、海鲜食物及热性水果,忌烟酒,嘱自我调摄寒温,适当运动。洗澡不宜过勤且水温宜37℃以下,平时可用内服药汁稀释后冷敷皮损部位。
2.3 随症加减 慢性荨麻疹多合用玉屏风散益气固表、祛风散邪;脾虚湿蕴者合用四君子汤(方中人参改用南沙参,以除其滋腻之弊);血虚生风者加用四物汤(方中去生地加用鸡血藤,取其补血,行血祛瘀活络之效)或主方改用当归饮子加减;口干者加用玄麦甘桔汤;眠差者加用柴芍龙牡汤或酸枣仁、柏子仁、夜交藤(此药既能养心安神,又能祛风通络止痒,较为常用);便秘者加用牛蒡子、草决明、槐米等。
3 疗效标准与治疗结果
3.1 疗效标准 参照卫生部《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中的有关标准拟定。临床痊愈:全身状况改善,皮损、灼热瘙痒、怕冷发热、腹痛腹泻等自觉症状完全消失,饮食、睡眠正常;显效:全身状况明显改善,皮损明显好转,灼热瘙痒、怕冷发热、腹痛腹泻等自觉症状明显缓解,对饮食、睡眠无影响;有效:大部分皮损好转,灼热瘙痒、怕冷发热、腹痛腹泻等自觉症状减轻,对饮食、睡眠略有影响;无效:未达有效标准。
3.2 结果 50例患者经过8周的治疗,痊愈26例(52%),显效17例(34%),有效7例(14%),总有效率达100%,急性荨麻疹患者恢复较快,无复发;慢性荨麻疹患者恢复相对较慢,偶有复发现象。以上患者均无不良反应。
4 典型病例
王某,女,26岁。初诊日期:2011年03月14日。该患者外院确诊寒冷性荨麻疹7年余,每遇寒或风吹后,颜面四肢颈部等皮肤暴露部位出现红色风团样皮疹,得温则减轻,多秋冬季节发病,曾多次内服及外用抗过敏药物、糖皮质激素,能短期缓解症状,但易复发。现患者受凉后皮疹再次复发,诉怕冷、手足凉,腹泻。舌淡苔薄白,脉浮紧。中医诊断为瘾疹,证属营卫不和,风寒外袭。治宜调营固卫,祛风散寒。方用麻黄桂枝各半汤加味三甲基础方。方药:麻黄10 g,桂枝10 g,防风10 g,杏仁10 g,制川乌10 g,制草乌10 g,生黄芪30 g,炒白术20 g,龙骨20 g,灵磁石30 g,石决明20 g,射干15 g,丹皮15 g,合欢皮20 g,刺猬皮20 g,地肤子30 g,甘草6 g。上方每日1剂,水煎服。同时以棉签蘸取少许药液外擦患处,每日2次;建议患者保持心情舒畅,注意保暖,服上方4周,皮损明显好转,仅阴湿天气,手腕和耳后颈部偶起小块风团,原方去制川乌、制草乌,加荆芥10 g,赤芍10 g,生黄芪改为40 g,服药2周后,痊愈。
5 讨论
荨麻疹是一种常见的过敏性疾病,据报道有5%~20%的人一生中至少发作过一次荨麻疹[2]。然而本病尤其是慢性荨麻疹病程长,病因复杂,较易复发,如何从根本上治愈是现代医学的一大难点。中医学“整体观念”、“辨证论治”在治疗本病缓解病情、防止复发等方面疗效显著。本人跟随吾师艾儒棣教授学习期间,总结其治疗该病特点如下。
在辨证论治基础上,始终重视中医整体观,不仅在运方遣药上顾护机体平衡,更会根据患者个体差异,指导其饮食宜忌,活动起居等,为疾病的治疗及整体健康的维护创造良好的环境。
“诸痛痒疮,皆属于心”—从“心”论治。《素问·至真要大论》指出:“诸痛痒疮,皆属于心”,阐释了“痒”“痛”等症状的疾患病因应该从“心”考虑,心主神明,神明宜静,瘙痒性皮肤疾病日久,患者情志多不调,或烦躁或抑郁,甚者夜不能眠,暗耗阴精,故冶疗须用安神药。上经验方中三甲(龙骨、磁石、石决明)均为镇心安神之品,加之合欢皮解郁安神,能缓解患者瘙痒时的焦躁情绪,从而改善患者生活质量,促使疾病康复。
注重扶正驱邪,慢性荨麻疹病程长,病因复杂,常虚实夹杂,诊治中,常加用玉屏风散益气固表、祛风散邪。重用黄芪能益气固表,白术健脾燥湿而扶正,芪术合用补中焦,以资气血之源,抵御风邪;防风走表祛风,为治风圣药,助芪术固表而不留邪,驱邪而不伤正。
病程过程中始终顾及脾胃功能。“脾为后天之本”“脾旺不受邪”。根据患者具体情况,加减四君子等健脾之品,脾旺则气血生化有源,疾病方能向愈。
体现“治风先治血,血行风自灭”特点。《医宗金鉴·痈疽辨痒歌》中明确提出:“痒属风”,祛风是止痒的关键,然而尽用祛风之品,临床收效往往不甚理想,吾师在治疗该类疾病中,常加入丹皮,刺猬皮等活血化瘀消肿之药,疗效满意。
中医辨证结合现代中药药理学研究选择用药。吾师在辨证基础上,选择药物甚为用心。据现代药理研究表明:上述经验方中三甲(龙骨、磁石、石决明)[3]富含多种矿物质,尤其是Ca粒子能促进血液凝固,降低血管通透性,能减轻水肿,磁石中富含铁也有明显抗炎作用;射干[4]煎剂对常见的皮肤癣菌有抑制作用;地肤子能够杀菌,增强免疫,抑制超敏反应;丹皮[4]富含酚类,对多种细菌有抑制作用且能明显对抗免疫性炎症,其中丹皮酚能抗血小板聚集,能抑制肥大细胞脫颗粒而能抗变态反应及免疫调节。
参考文献:
[1]ZY/T001.1~001.9-94.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S].
[2]张学军.皮肤性病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4:59.
[3]侯家玉.中药药理学[M].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02:52.18.
[4]张廷模.中药学[M].上海:上海科技出版社,2006:287~291.
(收稿日期:2013-01-14)
中图分类号:R758.2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2349(2013)05-0001-02
荨麻疹是一种皮肤上出现红色或苍白色风团,时隐时现,伴剧烈瘙痒及烧灼感的过敏性皮肤病。因皮疹时起时消,故名瘾疹;因其每遇风而发,又称风疹块;《诸病源候论》称风瘙瘾疹;《医宗金鉴》称鬼风疙瘩。中医学认为本病发病由内、外因所致,内因即先天禀赋不耐,外因即各种致病因素诱发,如外感风寒风热之邪或过食辛辣肥厚、肠道寄生虫肠胃积热复感风邪或情志内伤冲任不调,血虚生风化燥郁于肌肤而发病。艾儒棣教授运用中医药辨证加味三甲基础方论治本病,疗效显著,现收集病例50例,报道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本次收集的50例病例为2010年8月至2011年10月四川省中医医院皮肤科门诊患者,其中男性22例,女性28例;年龄19~62岁。其中44例为慢性荨麻疹,6例为急性荨麻疹。其中寒冷性荨麻疹23例,日光性荨麻疹4例,压力性荨麻疹7例,胆碱能性荨麻疹16例。
1.2 诊断标准 荨麻疹诊断参照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发布的《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1]中的有关标准:①发病突然,皮损可发生于任何部位,为红色或白色风团,形态不一、大小不等,境界清楚,一般迅速消退,不留瘢痕,或成批出现,时隐时现 ②自觉灼热、瘙痒剧烈,部分患者有怕冷、怕热、恶心呕吐、腹痛、腹泻症状 ③皮肤划痕实验阳性。
2 治疗方法
2.1 辨证论治 根据患者个体特性临床表现辨证论治,加减药用。寒冷性荨麻疹多属风寒束表,治疗以疏风散寒,调和营卫为主,方用麻黄桂枝各半汤或制川乌、制草乌、细辛、防风、秦艽等。压力性荨麻疹多属气滞血瘀,治疗以活血化瘀、疏风解表为主,方用桃红四物汤、丹参、赤芍等。胆碱能性荨麻疹多属血热蕴肤,治疗以清热凉血、疏风止痒为主,方用消风散合水牛角粉、生地、黄芩、炒栀子、白鲜皮等。日光性荨麻疹治以清热解毒、滋阴生津,方用泻白散合沙参麦冬汤、天花粉、马齿苋、冬桑叶等。
2.2 加味三甲基础方:龙骨20 g,灵磁石30 g,石决明20 g,射干15 g,丹皮15 g,合欢皮20 g,刺猬皮20 g,地肤子30 g,每日1剂,水煎3次,取汁约500 mL,分3次饭后温服,2周为1个疗程。治疗期间饮食清淡,忌肥甘厚味,忌甜食、海鲜食物及热性水果,忌烟酒,嘱自我调摄寒温,适当运动。洗澡不宜过勤且水温宜37℃以下,平时可用内服药汁稀释后冷敷皮损部位。
2.3 随症加减 慢性荨麻疹多合用玉屏风散益气固表、祛风散邪;脾虚湿蕴者合用四君子汤(方中人参改用南沙参,以除其滋腻之弊);血虚生风者加用四物汤(方中去生地加用鸡血藤,取其补血,行血祛瘀活络之效)或主方改用当归饮子加减;口干者加用玄麦甘桔汤;眠差者加用柴芍龙牡汤或酸枣仁、柏子仁、夜交藤(此药既能养心安神,又能祛风通络止痒,较为常用);便秘者加用牛蒡子、草决明、槐米等。
3 疗效标准与治疗结果
3.1 疗效标准 参照卫生部《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中的有关标准拟定。临床痊愈:全身状况改善,皮损、灼热瘙痒、怕冷发热、腹痛腹泻等自觉症状完全消失,饮食、睡眠正常;显效:全身状况明显改善,皮损明显好转,灼热瘙痒、怕冷发热、腹痛腹泻等自觉症状明显缓解,对饮食、睡眠无影响;有效:大部分皮损好转,灼热瘙痒、怕冷发热、腹痛腹泻等自觉症状减轻,对饮食、睡眠略有影响;无效:未达有效标准。
3.2 结果 50例患者经过8周的治疗,痊愈26例(52%),显效17例(34%),有效7例(14%),总有效率达100%,急性荨麻疹患者恢复较快,无复发;慢性荨麻疹患者恢复相对较慢,偶有复发现象。以上患者均无不良反应。
4 典型病例
王某,女,26岁。初诊日期:2011年03月14日。该患者外院确诊寒冷性荨麻疹7年余,每遇寒或风吹后,颜面四肢颈部等皮肤暴露部位出现红色风团样皮疹,得温则减轻,多秋冬季节发病,曾多次内服及外用抗过敏药物、糖皮质激素,能短期缓解症状,但易复发。现患者受凉后皮疹再次复发,诉怕冷、手足凉,腹泻。舌淡苔薄白,脉浮紧。中医诊断为瘾疹,证属营卫不和,风寒外袭。治宜调营固卫,祛风散寒。方用麻黄桂枝各半汤加味三甲基础方。方药:麻黄10 g,桂枝10 g,防风10 g,杏仁10 g,制川乌10 g,制草乌10 g,生黄芪30 g,炒白术20 g,龙骨20 g,灵磁石30 g,石决明20 g,射干15 g,丹皮15 g,合欢皮20 g,刺猬皮20 g,地肤子30 g,甘草6 g。上方每日1剂,水煎服。同时以棉签蘸取少许药液外擦患处,每日2次;建议患者保持心情舒畅,注意保暖,服上方4周,皮损明显好转,仅阴湿天气,手腕和耳后颈部偶起小块风团,原方去制川乌、制草乌,加荆芥10 g,赤芍10 g,生黄芪改为40 g,服药2周后,痊愈。
5 讨论
荨麻疹是一种常见的过敏性疾病,据报道有5%~20%的人一生中至少发作过一次荨麻疹[2]。然而本病尤其是慢性荨麻疹病程长,病因复杂,较易复发,如何从根本上治愈是现代医学的一大难点。中医学“整体观念”、“辨证论治”在治疗本病缓解病情、防止复发等方面疗效显著。本人跟随吾师艾儒棣教授学习期间,总结其治疗该病特点如下。
在辨证论治基础上,始终重视中医整体观,不仅在运方遣药上顾护机体平衡,更会根据患者个体差异,指导其饮食宜忌,活动起居等,为疾病的治疗及整体健康的维护创造良好的环境。
“诸痛痒疮,皆属于心”—从“心”论治。《素问·至真要大论》指出:“诸痛痒疮,皆属于心”,阐释了“痒”“痛”等症状的疾患病因应该从“心”考虑,心主神明,神明宜静,瘙痒性皮肤疾病日久,患者情志多不调,或烦躁或抑郁,甚者夜不能眠,暗耗阴精,故冶疗须用安神药。上经验方中三甲(龙骨、磁石、石决明)均为镇心安神之品,加之合欢皮解郁安神,能缓解患者瘙痒时的焦躁情绪,从而改善患者生活质量,促使疾病康复。
注重扶正驱邪,慢性荨麻疹病程长,病因复杂,常虚实夹杂,诊治中,常加用玉屏风散益气固表、祛风散邪。重用黄芪能益气固表,白术健脾燥湿而扶正,芪术合用补中焦,以资气血之源,抵御风邪;防风走表祛风,为治风圣药,助芪术固表而不留邪,驱邪而不伤正。
病程过程中始终顾及脾胃功能。“脾为后天之本”“脾旺不受邪”。根据患者具体情况,加减四君子等健脾之品,脾旺则气血生化有源,疾病方能向愈。
体现“治风先治血,血行风自灭”特点。《医宗金鉴·痈疽辨痒歌》中明确提出:“痒属风”,祛风是止痒的关键,然而尽用祛风之品,临床收效往往不甚理想,吾师在治疗该类疾病中,常加入丹皮,刺猬皮等活血化瘀消肿之药,疗效满意。
中医辨证结合现代中药药理学研究选择用药。吾师在辨证基础上,选择药物甚为用心。据现代药理研究表明:上述经验方中三甲(龙骨、磁石、石决明)[3]富含多种矿物质,尤其是Ca粒子能促进血液凝固,降低血管通透性,能减轻水肿,磁石中富含铁也有明显抗炎作用;射干[4]煎剂对常见的皮肤癣菌有抑制作用;地肤子能够杀菌,增强免疫,抑制超敏反应;丹皮[4]富含酚类,对多种细菌有抑制作用且能明显对抗免疫性炎症,其中丹皮酚能抗血小板聚集,能抑制肥大细胞脫颗粒而能抗变态反应及免疫调节。
参考文献:
[1]ZY/T001.1~001.9-94.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S].
[2]张学军.皮肤性病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4:59.
[3]侯家玉.中药药理学[M].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02:52.18.
[4]张廷模.中药学[M].上海:上海科技出版社,2006:287~291.
(收稿日期:2013-01-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