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本文从经济政策角度,从现象到本质,深度解析房价的涨跌。首先分析货币及其超发的原因,引出房地产在中国吸纳货币的作用。再通过研究国内外形势及中国政策,分析房地产泡沫的堆积情况,得出楼市泡沫挤压的必要性和相对合理的政策导向,指明楼盘精细化设计的必然性。
【关键词】 房地产货币;房价;政府职能;房地产泡沫;调控
1 国际现状
1.1货币超发
(1)原因
哈耶克是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他有句名言:“铸币的历史几乎就是一部不断贬值的历史,……而这些通胀通常都是由政府造成的,政府也从中受益”。稳定币值这样的理想情况在当前国际社会错综复杂的形式下是很难出现的。政府垄断了货币的发行,面对多重选项,自然会想到以加大货币发行量的方式来轻易的获利。
(2)吸纳
超标的广义货币供应量亦是我国GDP稳步、快速增长的动力之一。由此带来的通胀问题应由对货币的吸纳来应对。事实上中国有两大渠道来完成货币的吸纳,一是房地产,二是股市。超出两大渠道有限的吸纳能力之外,多发行的热钱就必然流入农产品等关乎民生的领域,连锁引发新一轮的涨价。
1.2国际形势
各国都在超发本国的货币,而谁又来为超发的货币埋单?作为强势国家的美国以及欧洲,自己处理不好本国经济危机,就以特有的美国式救市方式来解决,先自保,危机转嫁,进而寻求新的经济增长点。美国分经济出现危机,华尔街的巨鳄们在美国验证的法律以及民主制度下,和国家利益高度保持一致,开始寻求狙击别的经济体。于是,可以发现,美国出现危机后,周边就有某个国家及时出现更加剧烈的危机。在各个国家与经济体之间的博弈中,货币也成了一种竞争手段。汇率的沉浮中,货币贬值升值间,便可以轻易的掠夺别国的财富。在泰国与中东出现严重危机后,对资源、粮食、新技术以及美元强势地位的渴求也许会为美国寻找到下一个转嫁危机的目标。
2 中国应对危机的方式
2.1形势
美国式自保救市的关键在于社会保障的完善,在于从大型减税中休养生息。从美国次贷危机看来,其对房地产泡沫的破裂并没有做过多的干预,而是任其自然挤压,就像大病一场后的玄冥反应,是一种最好的自然调节方式。
但这样,中国做不到。中国需要破解的是一种投资、出口、消费三驾马车都停滞不前的状态。中国的出口严重依赖国外,以至于受外部干扰的风险太大。次贷危机前是中国的国内产能过剩与美国的需求过剩实现了对接,所以中国受危机的影响实际上比美国所受的伤害要大。现阶段国内为了拉动内需,以及GDP的保八,房地产所起的作用也是不可或缺的。
2.2政策
中国的政策走向决定着房地产的趋势。正如时寒冰先生提到的,中国现阶段没有找到比股市和楼市更加好的吸取超发货币的海绵,为了避免影响到农产品等民生的基本问题,政府只能从中适度协调。
我国传统的应对危机的做法是随时间调整存款准备金率,引导控制人们购房的欲望,间接调整房价在合理的区间内。这样仅靠外部的做法比较生硬,没能从货币超发以及国际形势这个源头上控制。同时,国家还采取增加房产税、二套房的限购等等一系列“堵”而非“疏”的做法,容易使得因存在一定刚需压力的中产阶级背上更加沉重的负担,进而推动农产品等必需品以及加剧全部物价的上涨。房价说涨就涨,住房刚需的存在使得内需集中到了房子里,带来制造业的伤痛与社会的低抗风险能力。
3 争取经济复苏,平衡房价
经济问题不仅仅是经济的问题,房价的问题也不仅仅是房地产单方面的问题。在国内,平衡房价对于维护社会稳定,争取经济复苏,实现经济平稳较快发展,其现实意义是无法估量的。
在次贷危机时,许多敏锐的经济战略家已经呼吁政府不要救市,认为救市纵容投机者,不能达到有效调整经济环境的目的。
3.1政府职能
对于房价而言,调控与否其实并不重要,重要的是控制钞票发行的数量同时切实落实住房保障责任。否则,一边调控,一边加大货币投放,等于是火上浇油,是不可能真正抑制住房价的。[1]政府所扮演了公司的角色后,往往引发货币的持续超发。
3.2现实
房地產业是我国国民经济发展的支柱之一,要保持其持续健康发展,必须继续保持的有效需求以及一个合理的价位。2008年中国错过了在全球经济危机爆发时,让房地产自我修复,自然挤压泡沫并利用地点来调整产业结构的绝好时机。接下来几年内,国家更深切的意识到了房地产政策下一步的走向,并坚定了挤压泡沫的决心。
某某官员、某某地产商的言论通常都是房地产调控基调短期内不会变、房地产价格短期内不会下降。国家在努力增加普遍商品住房供应,适度政策鼓励,引导房地产市场软着陆,而现实是政府的政策主导依然是以投资来拉动经济,不这样做貌似是难以给国民交代,这依旧是饮鸩止渴。现阶段国家继续坚定不移地抓好房地产市场调控各项政策措施的贯彻落实工作,这只是将鸩稀释的同时用其他方式来缓解毒发的时间及效果。一些城市仍然会以“稳增长”为名放松调控,上面政策制定的有疏漏,下一级政府便会钻空子。如此说来,以GDP为目标的政治考核体系本身就是有所不妥的。
4 泡沫的挤破
4.1趋势
在国内地产形势火热的情况下,本可以流入制造业的小额资金纷纷流入貌似只涨不跌的中国楼市,变成了“热钱”,进一步推高了房价。
中国政策的些许失误,可能被虎视眈眈的别国利用、放大为自己利益的牺牲品。
国内楼价现在处于调整回落中,这也与消费者茫然而处于观望状态有关。刚性需求需要释放,政策的导向也应稳中求房价软着陆。偶尔出现看似楼市回暖的现象,刚需与观望以及认为房价必涨的心理带来的群体性“抄底”现象。
4.2房价下降的阻力
房地产价格早已成为近年来成为人们争相议论的焦点,随着近年来房企们纷纷倒下,人们翘首以盼,但却没看到房价真正的下降。房价仅是增幅放缓,仍然在蹒跚中涨价。其中的阻力来自于国内种种无形中看不见的力量。郎咸平教授对于楼价居高不下,表示“这并不是经济向好的表现,而是经济发烧的泡沫现象。”既然现在要对于楼市进行调控,那就需要高清源流,抓住高房价的本质,从政府职能的转变上,从体系的构建上,从内部环境来对房价进行降温,同时内外手段兼施,不做有缝的蛋。这样也不怕国外势力的狙击了。
4.3结语
经济问题来社会大环境,减税及增加社保是我们的武器。时寒冰分析出“资源为王”和构建“良性制度”等对策,对我们政策的构建以及个人投资方面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作为当事人的开发商既是楼市的主体,又是房价降价后极易受资金链断裂而垮台的群体。为了使企业少受泡沫破裂的威胁,企业通常采取不再捂盘、优惠赠送等措施,只求房屋的卖出。企业们紧跟市场、纷纷抛地:万科降价了,碧桂园销售系统改良了。与此同时,地产界的精英们敏锐的意识到在整体经济降价的形势下,只有精细化设计,推行自己的风格,营造品牌的核心竞争力,才是房企真正的立足点。
参考文献:
[1]时寒冰,《时寒冰说——经济大棋局,我们怎么办》,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2011/07.
[2]张文远,《我国房地产泡沫对金融安全的影响研究》,硕士学位论文,2007.
作者简介:
丁超(1988-),女,长安大学建筑设计及其理论专业硕士毕业,工作于西安建筑科技大学新校区建设工程指挥部。
李王强(1988-),男,工作于海南科技职业学院教务处。
【关键词】 房地产货币;房价;政府职能;房地产泡沫;调控
1 国际现状
1.1货币超发
(1)原因
哈耶克是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他有句名言:“铸币的历史几乎就是一部不断贬值的历史,……而这些通胀通常都是由政府造成的,政府也从中受益”。稳定币值这样的理想情况在当前国际社会错综复杂的形式下是很难出现的。政府垄断了货币的发行,面对多重选项,自然会想到以加大货币发行量的方式来轻易的获利。
(2)吸纳
超标的广义货币供应量亦是我国GDP稳步、快速增长的动力之一。由此带来的通胀问题应由对货币的吸纳来应对。事实上中国有两大渠道来完成货币的吸纳,一是房地产,二是股市。超出两大渠道有限的吸纳能力之外,多发行的热钱就必然流入农产品等关乎民生的领域,连锁引发新一轮的涨价。
1.2国际形势
各国都在超发本国的货币,而谁又来为超发的货币埋单?作为强势国家的美国以及欧洲,自己处理不好本国经济危机,就以特有的美国式救市方式来解决,先自保,危机转嫁,进而寻求新的经济增长点。美国分经济出现危机,华尔街的巨鳄们在美国验证的法律以及民主制度下,和国家利益高度保持一致,开始寻求狙击别的经济体。于是,可以发现,美国出现危机后,周边就有某个国家及时出现更加剧烈的危机。在各个国家与经济体之间的博弈中,货币也成了一种竞争手段。汇率的沉浮中,货币贬值升值间,便可以轻易的掠夺别国的财富。在泰国与中东出现严重危机后,对资源、粮食、新技术以及美元强势地位的渴求也许会为美国寻找到下一个转嫁危机的目标。
2 中国应对危机的方式
2.1形势
美国式自保救市的关键在于社会保障的完善,在于从大型减税中休养生息。从美国次贷危机看来,其对房地产泡沫的破裂并没有做过多的干预,而是任其自然挤压,就像大病一场后的玄冥反应,是一种最好的自然调节方式。
但这样,中国做不到。中国需要破解的是一种投资、出口、消费三驾马车都停滞不前的状态。中国的出口严重依赖国外,以至于受外部干扰的风险太大。次贷危机前是中国的国内产能过剩与美国的需求过剩实现了对接,所以中国受危机的影响实际上比美国所受的伤害要大。现阶段国内为了拉动内需,以及GDP的保八,房地产所起的作用也是不可或缺的。
2.2政策
中国的政策走向决定着房地产的趋势。正如时寒冰先生提到的,中国现阶段没有找到比股市和楼市更加好的吸取超发货币的海绵,为了避免影响到农产品等民生的基本问题,政府只能从中适度协调。
我国传统的应对危机的做法是随时间调整存款准备金率,引导控制人们购房的欲望,间接调整房价在合理的区间内。这样仅靠外部的做法比较生硬,没能从货币超发以及国际形势这个源头上控制。同时,国家还采取增加房产税、二套房的限购等等一系列“堵”而非“疏”的做法,容易使得因存在一定刚需压力的中产阶级背上更加沉重的负担,进而推动农产品等必需品以及加剧全部物价的上涨。房价说涨就涨,住房刚需的存在使得内需集中到了房子里,带来制造业的伤痛与社会的低抗风险能力。
3 争取经济复苏,平衡房价
经济问题不仅仅是经济的问题,房价的问题也不仅仅是房地产单方面的问题。在国内,平衡房价对于维护社会稳定,争取经济复苏,实现经济平稳较快发展,其现实意义是无法估量的。
在次贷危机时,许多敏锐的经济战略家已经呼吁政府不要救市,认为救市纵容投机者,不能达到有效调整经济环境的目的。
3.1政府职能
对于房价而言,调控与否其实并不重要,重要的是控制钞票发行的数量同时切实落实住房保障责任。否则,一边调控,一边加大货币投放,等于是火上浇油,是不可能真正抑制住房价的。[1]政府所扮演了公司的角色后,往往引发货币的持续超发。
3.2现实
房地產业是我国国民经济发展的支柱之一,要保持其持续健康发展,必须继续保持的有效需求以及一个合理的价位。2008年中国错过了在全球经济危机爆发时,让房地产自我修复,自然挤压泡沫并利用地点来调整产业结构的绝好时机。接下来几年内,国家更深切的意识到了房地产政策下一步的走向,并坚定了挤压泡沫的决心。
某某官员、某某地产商的言论通常都是房地产调控基调短期内不会变、房地产价格短期内不会下降。国家在努力增加普遍商品住房供应,适度政策鼓励,引导房地产市场软着陆,而现实是政府的政策主导依然是以投资来拉动经济,不这样做貌似是难以给国民交代,这依旧是饮鸩止渴。现阶段国家继续坚定不移地抓好房地产市场调控各项政策措施的贯彻落实工作,这只是将鸩稀释的同时用其他方式来缓解毒发的时间及效果。一些城市仍然会以“稳增长”为名放松调控,上面政策制定的有疏漏,下一级政府便会钻空子。如此说来,以GDP为目标的政治考核体系本身就是有所不妥的。
4 泡沫的挤破
4.1趋势
在国内地产形势火热的情况下,本可以流入制造业的小额资金纷纷流入貌似只涨不跌的中国楼市,变成了“热钱”,进一步推高了房价。
中国政策的些许失误,可能被虎视眈眈的别国利用、放大为自己利益的牺牲品。
国内楼价现在处于调整回落中,这也与消费者茫然而处于观望状态有关。刚性需求需要释放,政策的导向也应稳中求房价软着陆。偶尔出现看似楼市回暖的现象,刚需与观望以及认为房价必涨的心理带来的群体性“抄底”现象。
4.2房价下降的阻力
房地产价格早已成为近年来成为人们争相议论的焦点,随着近年来房企们纷纷倒下,人们翘首以盼,但却没看到房价真正的下降。房价仅是增幅放缓,仍然在蹒跚中涨价。其中的阻力来自于国内种种无形中看不见的力量。郎咸平教授对于楼价居高不下,表示“这并不是经济向好的表现,而是经济发烧的泡沫现象。”既然现在要对于楼市进行调控,那就需要高清源流,抓住高房价的本质,从政府职能的转变上,从体系的构建上,从内部环境来对房价进行降温,同时内外手段兼施,不做有缝的蛋。这样也不怕国外势力的狙击了。
4.3结语
经济问题来社会大环境,减税及增加社保是我们的武器。时寒冰分析出“资源为王”和构建“良性制度”等对策,对我们政策的构建以及个人投资方面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作为当事人的开发商既是楼市的主体,又是房价降价后极易受资金链断裂而垮台的群体。为了使企业少受泡沫破裂的威胁,企业通常采取不再捂盘、优惠赠送等措施,只求房屋的卖出。企业们紧跟市场、纷纷抛地:万科降价了,碧桂园销售系统改良了。与此同时,地产界的精英们敏锐的意识到在整体经济降价的形势下,只有精细化设计,推行自己的风格,营造品牌的核心竞争力,才是房企真正的立足点。
参考文献:
[1]时寒冰,《时寒冰说——经济大棋局,我们怎么办》,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2011/07.
[2]张文远,《我国房地产泡沫对金融安全的影响研究》,硕士学位论文,2007.
作者简介:
丁超(1988-),女,长安大学建筑设计及其理论专业硕士毕业,工作于西安建筑科技大学新校区建设工程指挥部。
李王强(1988-),男,工作于海南科技职业学院教务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