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书福:解放汽车中的那段时光

来源 :商业价值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uyueer8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不久前结束的CES上,汽车厂商开始取代传统的IT厂商,成为会场上新的焦点所在,一向传统的汽车工业似乎正在迎来一波技术的浪潮。而无人驾驶技术俨然已经成为了这一波浪潮中新的热点所在,多家汽车厂商均在CES上展示了自己的无人驾驶技术。
  无人驾驶作为汽车产业下一步的发展方向已经毋庸置疑。那么,作为中国汽车产业中的极客人物,吉利董事长李书福在极客公园创新大会上分享了他是如何理解无人驾驶技术以及互联网对传统汽车产业的影响的。

沃尔沃的无人驾驶路线图


  2013年12月,沃尔沃汽车集团CEO汉肯.塞缪尔森在瑞典斯德哥尔摩宣布启动了无人驾驶计划Drive Me。沃尔沃打算在哥德堡市内选取100名志愿者,进行无人驾驶汽车进行试验,试验车速最高为70公里/小时。
  这是全球首个自动驾驶公众路试项目,也标志着沃尔沃朝着无人驾驶的方向又迈出了一大步。
  据介绍,沃尔沃将无人驾驶技术的应用分成了4个阶段:
  第一阶段“驾驶员辅助系统”, 在特定情况下使用一些少量的、基础的车辆辅助控制技术,如:电子稳定控制程序。
  第二阶段“半自动驾驶”则可以在驾驶员被警告的情况下,如果没有做出相应措施,汽车会自动做出相应反应,如自适应巡航技术、车道保持辅助系统等。目前沃尔沃的许多产品均已应用了相关技术。
  第三阶段“高度自动驾驶”可让汽车在驾驶员的监控下长时间内自动控制行驶。如沃尔沃带辅助转向功能的ACC自适应巡航控制系统,这同样已经广泛应用在了沃尔沃目前销售的产品中。此外,沃尔沃还首创了带辅助转向功能的路沿和路障探测系统,可以不用路线标记或者参照物。这不仅能够解决城市拥堵,而且更安全,更节油环保,据悉,将在2014年量产的全新XC90车型中就会应用该系统。
  第四阶段“完全自动驾驶”可让汽车不在驾驶员的监控下实现完全的自动驾驶。而这正是沃尔沃当下正在瑞典进行试验的Drive Me计划。而除此之外,沃尔沃正在研发的全自动泊车功能,能够让车主在停车场入口处离开汽车,车辆自行寻找空置车位并完成泊车动作,并且可以驶出。
  “今后开车应该是一种享受,让车子配合人,而不是人怎么驾驶这个汽车。”李书福说。“现在要踩油门、踩刹车,我认为这些动作都是多余的。未来的汽车应该是几乎绝对安全,绿色的,完全智能的,是以人的需求和环境的协调为出发点,以人为尊,非常尊重用户的体验,让用户的体验到一种极致。”

汽车工业要怎样拥抱互联网


  最近几年,谷歌的无人驾驶技术引起了外界的广泛关注,而在2014年的CES上,它更是拉上英伟达以及奥迪等一干汽车厂商组建了开放汽车联盟,试图确立自己在未来汽车产业变革中的领导地位,作为传统的汽车厂商,沃尔沃究竟该如何应对互联网的冲击和影响呢?
  “汽车就是4个轮子加上一个沙发。”李书福当年的这句名言已经成为笑谈,而在极客公园创新大会上,他赋予了这句话新的内容,用于阐释他对互联网时代汽车的理解。“未来,4个轮子上加上一块电池和一台电脑才能构成一辆汽车。”李书福在演讲中说。
  “前段时间大家都在热议一个话题,就是汽车门口来了野蛮人,互联网公司将颠覆汽车公司。我认为互联网不是野蛮人,它更像一个知己。过去,汽车行业非常封闭和保守,面对滚滚而来的科技大潮,要么束手无策,要么纸上谈兵。未来,汽车一定会进入互联网和大数据时代,我认为汽车公司不会被互联网颠覆,但汽车公司必须拥抱互联网,汽车将与互联网相依相生、携手共进。”李书福说。
  事实上,沃尔沃眼下也正在用互联网的思维重塑自己的生意,“通过与爱立信积极开展云计算合作,通过第三方应用开发,通过与运营商积极合作,我们把汽车变成不再只是一个出行的工具,而是一系列人性化服务的‘超级客户端’。”
  不过,在李书福看来,互联网与汽车的结合不应该只是停留在现在的车载信息娱乐系统所达到的程度,而应该是“更加全面、系统、立体、综合的一种融合。比方自动充电、自动驾驶、自动检测等各方面,都要实现互联互通。”
  想要实现上述构想,无人驾驶技术将是引发这一系列变革的基础。“它将彻底改变汽车和交通的生态,人与车、车与车、车与路面、车与信号灯,以及车与其他交通设施将实现互联互通。通过大数据的组合,将进一步提升沃尔沃的安全、健康这样的保障能力,并将物理层面的安全进化为‘共享协同’性质的互联安全,为用户创造全新的消费体验。”李书福说。
  “我们需要正确的看待互联网时代对汽车创业模式所产生的影响。除了全新的产品战略,业务模型,它所推崇的互联网的精神,开放的、平等的、协作的、分享的精神,也值得汽车行业学习。汽车与互联网的融合,不是说谁是野蛮人,谁是文明人,我们将一起给人类共建一个美好的未来。”李书福最后总结说。
  当然,对于沃尔沃而言,技术上的创新最终还要回归到商业层面。这个尚处在重建阶段的老牌豪车品牌能否在“极客”李书福的率领下重获新生,还需要时间和市场的检验。
(根据沃尔沃董事长李书福在2014极客公园创新大会的演讲整理)
其他文献
2013年,穿戴设备、智能硬件无疑是互联网圈最热门的话题之一。大大小小的公司投身其中,形形色色的产品陆续问世。只是,所有这些努力并没有真正能够实现大家理想中的硬件复兴,因为无论是智能手表还是路由器,没有任何一款标榜智能的新硬件产品能够像当年的iPad那样,在问世后迅速横扫市场,取得巨大的商业成功。  不过,这并不意味着这些努力没有价值,事实上,在巨头和创业团队折腾了一年,并且大都摔得头破血流之后,
期刊
方世彤 独立新媒体观察、研究者英国的DOOH自奥运会后进入快车道,光怪陆离的大屏开始逐渐占领越来越多的位置。2013年营业额达到9.5亿英镑,约90亿人民币。2014年会有进一步增长,预计营业额达到9.9亿英镑。  “杜”( DOOHDigital Out of Home)意思是户外电子屏幕及其他数码展示设备。简而言之就是户外广告。这个名词现在算生僻,也没有一个合适的译法。它相对于类似家庭娱乐、家
期刊
没想到这个问题提前来了,当Jonathan Ive不再亲手设计产品时,Apple会发生什么变化?当笔者得知是英国的《每日电讯》而不是由Tim Cook通过Apple官网第一时间对外宣布这个重大消息时,第一反应就是Ive准备从Apple抽身而退了,这对于喜欢Apple的人可不是一个好消息,经过这4年外界对Ive的大量报道,即使一个不懂Apple Design的人也知道Ive对Apple的重要性。这个
期刊
在1月初雷军发给小米内部的新年庆贺邮件里,藏着一条有趣的信息。  邮件里,雷军列举了小米在2013年创造的一连串傲人数据,但其中有一个数据绝对会让你大跌眼镜——“米兔玩偶售出了50多万只,这其中都凝结着米粉沉甸甸的爱。”他在邮件中这样写道。  对于消费者而言,小米绝对是个让人又爱又恨的品牌,暂且搁置“饥饿营销”所引发的种种争议,必须承认的一点是,至少在本土硬件厂商里,没有任何一家能够像小米一样聚拢
期刊
从1988年至今,WPS差不多是中国历史最悠久的产品了。1995年是我们最巅峰、最辉煌的时代,在中国市场一统江湖,直到微软进入中国。  之后,WPS经历了低调沉闷的十几年,面临微软和盗版两座大山,感觉永远翻不过身来。2004年我们面临一个抉择,继续做还是放弃?最终我们决定做,并采取了先继承、后创新的策略。所谓继承,就是接受微软所设立的标准,WPS 完美兼容它,但在产品细节和营销上创新。  2005
期刊
2004年和2009年分别是移动互联网前两次创业窗口期的开端,第一个窗口期以UC等用Java在塞班平台创业的公司为代表;第二个窗口期诞生了微信,移动互联网帮助解决的主要是用户信息和娱乐的需求,当然,还有小部分的生活。  从2014年起,随着移动互联网第三次创业窗口期的打开,产品将以手机为中心向各个平台、各种服务、不同硬件、不同生活场景衍生;在信息与娱乐之外,互联网金融、教育,新的零售、餐饮、中介、
期刊
我一直觉得很幸运,我在很小的时候就比同龄人更早地发现了电脑,并且无可救药地着了迷。“我会一辈子爱电脑的。”我对自己说。我跟父亲说,我想拥有一台自己的电脑,他却说一台电脑跟一幢房子一样贵。我没有太多钱,只好去学如何制作一台电脑。于是我开始和极客做朋友,那些极客互相交换一些零部件,然后拼装成一台新电脑。其实我当时只是想拥有一台电脑,而完全没有想过去创建一家公司。  我很幸运,在我一开始工作时就能随心所
期刊
美国互联网作为全新的产业,沿着一条纯技术的方向往前发展;而在中国,互联网正向全部的行业渗透。  中国的市场经济基本只有30多年历史。互联网到来的时候,这种冲击对所有人都非常大。当零售还没有学会怎么去管理进销存,还没有学好做真正销售行业,互联网进来了,电子商务的进入意味着又有全新的方式做零售了,互联网公司和零售公司是在同一个起跑线上。  互联网这些人,第一天起就在非常残酷的竞争中生存,大家非常适应这
期刊
联想控股在2010年决定做农业,一开始做农业的时候,仿佛从天上掉到了地下。以前在一个全球化的公司,出差都是头等舱,住着好酒店。今天的果园经常是在很偏的地方,到了县城还要再开车两小时。以前在IT行业的时候一讲就是系统、程序,是非常精确的高科技,现在农业给我一个大大的下马威,第一年气温比预计的热得早,早开花了。第二年把早开花准备好,结果第二年倒春寒,有一片田有了虫灾,没准备好应对,非常狼狈,几百吨果子
期刊
1月12日,就在参加完极客公园创新大会的第二天,小米创始人雷军把前一天大会的主角、“苹果之父”史蒂夫·沃兹尼亚克请到了小米总部,和他展开了一场极客间的对话。在两人身前的茶几上,摆满了小米的产品——从小米3、到小米盒子以及最近发布的小米路由,当然,也少不了沃兹的杰作——Apple II。  当这些产品同时展现在你面前时,你会突然发现,今天已经无法再将小米简单定义为一家手机公司了。过去一年多的时间,它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