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引导行动学习理论作为高职教育改革的理论成果,为提高教学效果提供了一种非常有效的方法。本文从高职院校专业课教学现状入手,对引导行动学习在专业课教学中的应用进行研究,提出了具体的实施策略,真正以学生为主体,使学生在行动中学,实现了提高教学效果的要求。
关键词:引导行动学习 DK-1型电力机车制动机 试验教学
目前职业教育中普遍存在一些问题:学校学习内容与企业技术要求脱节;学校师资和其他教学资源得不到充分利用;学生被动接受知识,依赖性强,缺少创新能力等。传统课程的教学模式已不能适应职业教育的要求,教育界开始探索、研究和实践新的教学方法。“引导行动学习”越来越受到职业教育界的青睐。探索“引导行动学习”教学法在高职教育教学实践中的应用,对推动和深化高职教育教学改革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引导行动学习理论
引导行动学习在20世纪70年代出现于德国职业教育界,并在世界范围内产生了很大影响。德国职教专家T.特拉姆对其做了明确的界定:“引导行动学习是一种指导思想,培养学习者具备自我判断能力,负责的行为”。即它不是一种具体的教学法,而是各种以能力为本的教学方法的统称。我国最早正式对此进行研究的是马庆发教授。他于1997年发表了《行为导向:职业教育教学的新取向——职业教育教学论研究之二》,文章中他把德语“Handlung-sorientierung”译作“行为导向”, 国内理论界多用这一称谓,但并不统一,“行动导向”“活动导向”“引导行动”等都是根据完成某一职业活动所需要的行动、行动产生和维持所需要的环境条件以及从业者的内在调节机制来设计、实施和评价职业教育的教学活动。
为了真实情景中的行动而学习和通过学习情景中的行动来学习,是引导行动学习的两个基本原则。职业教育即面向社会不同的职业需求,面向企业不同的职业要求培养技能人才。引导行动学习即通过引导学生掌握真实具体的工作过程而学习,并根据企业生产的真实环境和生产过程来组织和安排教学,在学习情景中再现工作过程,以达到促进学习者职业工作能力的形成和发展的目的。
二、引导行动学习的应用研究
1.高职院校专业课教学现状分析
(1)教学观点落后。长期以来的应试教育模式已经在学生甚至教师心里根深蒂固。高职专业课教学仍然重视专业理论教育,忽视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的教育,不能适应应用型高技能人才的培养要求。
(2)教学设备落后。高职院校专业课教学设备与企业等用人单位生产设施存在较大差距,实训实习基地建设缓慢,不能满足实践教学的要求。
(3)教与学的主体地位问题。教学过程中教师讲,学生听,教师处于主体地位,学生是被动接受知识,学习积极性没有得到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受到压制,导致教学效果不尽如人意。
(4)忽视教学评价环节。高质量的教学,一定伴随好的学习效果,教学评价环节就显得尤为重要。
目前专业课教学中衡量教师的教学效果和学生的学习效果的手段欠缺,过分强调考试卷面成绩,不利于学生能力的培养。
2.引导行动学习在专业课教学中的实施策略
从以上分析,可以看出在专业课教学中进行引导行动学习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引导行动学习的职业教育是将认知过程与职业活动结合在一起,强调“为了行动而学习”和“通过行动来学习”,让学生通过“资料、计划、决策、实施、检查、评估”这一完整的行动过程,能够“独立地获取信息、独立地制订计划,独立地实施计划、独立地评估计划”,在自己动手的实践中,掌握职业技能,习得专业知识,从而构建属于自己的经验和知识体系。
三、在行为理论步骤下如何实现DK-1型电力机车制动机教学
下面以笔者学校DK-1型电力机车制动机试验教学为例,介绍应用“引导行动学习”的项目教学法进行教学。
1.教师的指导作用
教师遵循引导行动学习的两个基本原则即“为了真实情景中的行动而学习”和“通过学习情景中的行动来学习”来设计教学过程,主要结合电力机车司机应具备的能力要求将专业知识分解、细化为不同的任务目标,和模拟操作能力相匹配,使学生通过实践环节的自主学习,掌握相应的知识内容。在分配好项目任务后,教师的主要工作就是对学生的查询资料、制订计划、实施过程和评价等环节进行指导和监督。
2.学生的主体地位
充分发挥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将项目任务布置好之后,组织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进行该项目资料的查询、项目实施计划的制订。在做好相应的知识储备、准备工作后,学生在DK-1型电力机车制动机试验台上进行项目任务的操作实施,通过动手实践,在行动中更好地学习和掌握专业知识。任务结束后,学生进行自评和互评。
3.案例
(1)教师设计教学过程,布置项目任务。遵循相关的教学组织活动框架,由教师担当指导者和组织者的角色,根据DK-1型电力机车制动机制动系统的核心知识点,布置任务。在SS系列电力机车乘务员驾驶机车过程中,空气制动阀是重要的人机接口,用来实现电空位工况下,机车单独制动、缓解的作用;空气位工况下,全列车的制动、缓解作用。因此确定项目任务:熟悉空气制动阀。
(2)学生进行资料准备,制定项目计划。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对项目所需的知识点进行梳理,需要具备的知识内容包括:空气制动阀的安装位置、构造及作用;钳工基本技能;安全规章标准等。教师监督学生的项目计划时间表,并和学生一起讨论项目计划的可行性。
(3)具体的计划实施。教师引导学生在模拟的学习情景中,通过完成项目任务,掌握一定的工作技能。通过对空气制动阀进行解体,掌握二等副司机(中级)岗位能力要求:掌握空气制动阀的构造和技术参数;通过DK-1型电力机车制动机试验台操作,掌握一等副司机(高级)岗位能力要求:熟悉空气制动阀电空位、空气位操作手柄的各位置作用和下压手柄的作用。
(4)总结评价。应用引导行动学习理论的核心在于如何实现学生在参与工作活动的过程中既能合乎要求地完成工作任务,又能实现知识获取。评价总结环节检查学生工作过程和对知识的掌握情况,由学生以小组为单位从学习目的、学习态度、专业知识技能等方面进行自评和互评,同时教师对学生在项目实施过程中专业技能的掌握情况、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方面和团队分工协作方面,从专业能力、方法能力和社会能力三方面进行评估,综合评价学生的学习成绩。
四、小结
为了充分落实高职教育教学改革和适应高技能人才培养的要求,针对高职院校专业课教学现状,本文以DK-1型电力机车制动机试验教学为例,在专业课教学过程中,应用引导行动学习教学法,真正实现以学生为主体,能力为本位的育人理念,在学校实践课堂上收到了良好的教学效果。同时,本研究发现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实施的效果也有所不同,如何更好地面向全体学生需要进一步探索和研究。
(作者单位:河北轨道运输职业技术学院)
关键词:引导行动学习 DK-1型电力机车制动机 试验教学
目前职业教育中普遍存在一些问题:学校学习内容与企业技术要求脱节;学校师资和其他教学资源得不到充分利用;学生被动接受知识,依赖性强,缺少创新能力等。传统课程的教学模式已不能适应职业教育的要求,教育界开始探索、研究和实践新的教学方法。“引导行动学习”越来越受到职业教育界的青睐。探索“引导行动学习”教学法在高职教育教学实践中的应用,对推动和深化高职教育教学改革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引导行动学习理论
引导行动学习在20世纪70年代出现于德国职业教育界,并在世界范围内产生了很大影响。德国职教专家T.特拉姆对其做了明确的界定:“引导行动学习是一种指导思想,培养学习者具备自我判断能力,负责的行为”。即它不是一种具体的教学法,而是各种以能力为本的教学方法的统称。我国最早正式对此进行研究的是马庆发教授。他于1997年发表了《行为导向:职业教育教学的新取向——职业教育教学论研究之二》,文章中他把德语“Handlung-sorientierung”译作“行为导向”, 国内理论界多用这一称谓,但并不统一,“行动导向”“活动导向”“引导行动”等都是根据完成某一职业活动所需要的行动、行动产生和维持所需要的环境条件以及从业者的内在调节机制来设计、实施和评价职业教育的教学活动。
为了真实情景中的行动而学习和通过学习情景中的行动来学习,是引导行动学习的两个基本原则。职业教育即面向社会不同的职业需求,面向企业不同的职业要求培养技能人才。引导行动学习即通过引导学生掌握真实具体的工作过程而学习,并根据企业生产的真实环境和生产过程来组织和安排教学,在学习情景中再现工作过程,以达到促进学习者职业工作能力的形成和发展的目的。
二、引导行动学习的应用研究
1.高职院校专业课教学现状分析
(1)教学观点落后。长期以来的应试教育模式已经在学生甚至教师心里根深蒂固。高职专业课教学仍然重视专业理论教育,忽视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的教育,不能适应应用型高技能人才的培养要求。
(2)教学设备落后。高职院校专业课教学设备与企业等用人单位生产设施存在较大差距,实训实习基地建设缓慢,不能满足实践教学的要求。
(3)教与学的主体地位问题。教学过程中教师讲,学生听,教师处于主体地位,学生是被动接受知识,学习积极性没有得到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受到压制,导致教学效果不尽如人意。
(4)忽视教学评价环节。高质量的教学,一定伴随好的学习效果,教学评价环节就显得尤为重要。
目前专业课教学中衡量教师的教学效果和学生的学习效果的手段欠缺,过分强调考试卷面成绩,不利于学生能力的培养。
2.引导行动学习在专业课教学中的实施策略
从以上分析,可以看出在专业课教学中进行引导行动学习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引导行动学习的职业教育是将认知过程与职业活动结合在一起,强调“为了行动而学习”和“通过行动来学习”,让学生通过“资料、计划、决策、实施、检查、评估”这一完整的行动过程,能够“独立地获取信息、独立地制订计划,独立地实施计划、独立地评估计划”,在自己动手的实践中,掌握职业技能,习得专业知识,从而构建属于自己的经验和知识体系。
三、在行为理论步骤下如何实现DK-1型电力机车制动机教学
下面以笔者学校DK-1型电力机车制动机试验教学为例,介绍应用“引导行动学习”的项目教学法进行教学。
1.教师的指导作用
教师遵循引导行动学习的两个基本原则即“为了真实情景中的行动而学习”和“通过学习情景中的行动来学习”来设计教学过程,主要结合电力机车司机应具备的能力要求将专业知识分解、细化为不同的任务目标,和模拟操作能力相匹配,使学生通过实践环节的自主学习,掌握相应的知识内容。在分配好项目任务后,教师的主要工作就是对学生的查询资料、制订计划、实施过程和评价等环节进行指导和监督。
2.学生的主体地位
充分发挥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将项目任务布置好之后,组织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进行该项目资料的查询、项目实施计划的制订。在做好相应的知识储备、准备工作后,学生在DK-1型电力机车制动机试验台上进行项目任务的操作实施,通过动手实践,在行动中更好地学习和掌握专业知识。任务结束后,学生进行自评和互评。
3.案例
(1)教师设计教学过程,布置项目任务。遵循相关的教学组织活动框架,由教师担当指导者和组织者的角色,根据DK-1型电力机车制动机制动系统的核心知识点,布置任务。在SS系列电力机车乘务员驾驶机车过程中,空气制动阀是重要的人机接口,用来实现电空位工况下,机车单独制动、缓解的作用;空气位工况下,全列车的制动、缓解作用。因此确定项目任务:熟悉空气制动阀。
(2)学生进行资料准备,制定项目计划。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对项目所需的知识点进行梳理,需要具备的知识内容包括:空气制动阀的安装位置、构造及作用;钳工基本技能;安全规章标准等。教师监督学生的项目计划时间表,并和学生一起讨论项目计划的可行性。
(3)具体的计划实施。教师引导学生在模拟的学习情景中,通过完成项目任务,掌握一定的工作技能。通过对空气制动阀进行解体,掌握二等副司机(中级)岗位能力要求:掌握空气制动阀的构造和技术参数;通过DK-1型电力机车制动机试验台操作,掌握一等副司机(高级)岗位能力要求:熟悉空气制动阀电空位、空气位操作手柄的各位置作用和下压手柄的作用。
(4)总结评价。应用引导行动学习理论的核心在于如何实现学生在参与工作活动的过程中既能合乎要求地完成工作任务,又能实现知识获取。评价总结环节检查学生工作过程和对知识的掌握情况,由学生以小组为单位从学习目的、学习态度、专业知识技能等方面进行自评和互评,同时教师对学生在项目实施过程中专业技能的掌握情况、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方面和团队分工协作方面,从专业能力、方法能力和社会能力三方面进行评估,综合评价学生的学习成绩。
四、小结
为了充分落实高职教育教学改革和适应高技能人才培养的要求,针对高职院校专业课教学现状,本文以DK-1型电力机车制动机试验教学为例,在专业课教学过程中,应用引导行动学习教学法,真正实现以学生为主体,能力为本位的育人理念,在学校实践课堂上收到了良好的教学效果。同时,本研究发现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实施的效果也有所不同,如何更好地面向全体学生需要进一步探索和研究。
(作者单位:河北轨道运输职业技术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