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加大宣传力度,引导更多的大学生投身新农村建设事业,高校是培养人才的重要场所,也是德育教育的主阵地。
一、在当前大学生就业形势严峻而广大农村亟需人才支持的情况下,高校要利用多种形式、多种途径引导大学生更新观念,积极响应国家号召,投身新农村建设,服务基层。①加大宣传力度,有针对性地重点动员,营造积极投身新农村建设,争当大学生“村官”服务农村基层的氛围。尤其是针对林学、动物科学、水土保持、旅游管理、森林资源与保护、农林经济管理等与农业有关的专业进行重点宣传,要使这些专业的毕业生首选到农村就业,发挥专业上的优势到农村建功立业,以弥补现代农村建设专业人才的不足;②进行励志教育。通过举办优秀大学生创业典型、农村致富能手事迹报告会,与老同志、老功臣、勞动模范的座谈交流,让大学生认识到扎根农村既是当前新农村建设发展的需要、农村基层班子建设的长远大计,又是锻炼自己的大好时机,从而引导大学毕业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激发青春热情,积极响应国家号召,把自己融人到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伟大实践中去;③加强对大学生进行正确的成才观和就业观教育。任课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寓思想教育于专业教学之中,引导大学生认识人才成长规律,把个人理想与国家和社会需要紧密结合起来,树立行行建功、处处立业的观念,树立胸怀祖国,服务人民的远大志向,不断增强创业意识,切实转变择业观念,积极响应党和国家服务基层的号召,认清就业形势,踊跃到基层锻炼成才。
二、强化岗前培训,使大学生村官快速融入新农村建设事业,从在校大学生到大学生村官,角色跨度很大。由于大学生在学校所学的知识与农村的实践存在一定的距离,在真正投身新农村建设时会有一定的不适应。因此,有必要在上岗前进行有针对性的培训,有利于更好更快地适应基层工作。①进行农村情势教育。可分别对大学生村官开展县情、乡情、村情教育,农村工作案例教育,农村风土人情教育,村干部工作方法教育等,使大学生村官较快了解基层情况;还可采取现身说法的教育方式,组织全镇有经验的村“两委”干部交流工作体会,组织大学生村官到先进村进行现场观摩等,帮助其尽快熟悉农村的情况,增强在农村工作的信心;结合大学生村官的实际,合理制定工作目标,让他们感到农村工作虽然有一定的难度,但通过努力就能顺利完成,以此增强他们工作的信心和成就感。同时,也要使他们认识到农村是个极为复杂的地方,既有千百年来根深蒂固的消极思想、宗族观念、人情化管理模式等的影响,又有群众呼唤改革、创新领导的渴望,大学生在此当村官并非易事。②宣传有关政策,鼓励干劲。及时将一些新的政策传播给大学生村官,让他们了解目前干部用人制度越来越倾向于从基层选拔后备干部的政策取向,使一些具有远大政治抱负的大学生村官更加珍惜和利用在基层锻炼的机会,增强领导能力,积累管理经验,对未来和前途充满信心,为未来的发展打好基础。通过这些举措引导大学生村官树立信心,鼓足干劲,结合自身特点订制发展规划。
三、改善农村基层环境,吸引和稳定大学生村官队伍,农村尤其是偏远落后地区的基层环境较差,这已成为毋庸置疑的共识。引进大学生村官只是完成了第一步,如何让大学生村官长期服务农村,如何吸引更多的优秀人才来农村建功立业,这是当前必须研究和解决的问题。解决问题的一项重要举措就是改善农村基层环境,加强人文关怀,给大学生村官提供一个较好的工作和生活环境。
工作上,通过结对帮带,由熟悉农村工作有一定人才培养经验的干部负责联系一名大学生村官,定期对他们进行政策指导、信息引导,传授村务管理、民间纠纷处理、田间技术服务等实践经验,帮助他们提高组织协调能力和实践工作水平。平时工作中还要尊重大学生村官的意愿,减压放权,在工作中给予他们更多的理解和支持,放手让他们充当骨干,而不只是接接电话,打打文件,写写总结之类,为他们早日成才创造条件,使他们充分感受到组织的信任和重视。如:在工作中根据实际情况,尽可能提供岗位锻炼机会,在村支“两委”换届时,动员大学生村官积极参与“两推一选”、“公推直选”,使其早日进入决策层,担任实职,平时给予他们更多参与处理村里重大事务的机会,为他们提高工作能力和创业创造机会、搭建平台。
生活上,给予一定的人文关怀。对于衣食住行,按照统一标准安排落实,解除其生活之忧。及时了解大学生村官的家庭情况,对家庭困难的大学生要关心慰问,发放适当的生活补贴,让他们感受家的温暖;认真落实资金保障政策,对已明确了大学生村官工作、生活补贴政策的,各县(市)区和有关部门要不折不扣地抓好落实,保证工资及补贴及时足额发放。通过以上生活上的人文关怀,可使大学生村官与工作所在地之间缩短相互了解的时间,打消心中存在的种种疑虑,增强其归属感,使其尽早地融人集体,投入工作。
(作者单位:151500黑龙江省兰西县农委经管站、152200绥化市经管站、151500兰西县兰西镇经管中心、兰河乡经管中心)
一、在当前大学生就业形势严峻而广大农村亟需人才支持的情况下,高校要利用多种形式、多种途径引导大学生更新观念,积极响应国家号召,投身新农村建设,服务基层。①加大宣传力度,有针对性地重点动员,营造积极投身新农村建设,争当大学生“村官”服务农村基层的氛围。尤其是针对林学、动物科学、水土保持、旅游管理、森林资源与保护、农林经济管理等与农业有关的专业进行重点宣传,要使这些专业的毕业生首选到农村就业,发挥专业上的优势到农村建功立业,以弥补现代农村建设专业人才的不足;②进行励志教育。通过举办优秀大学生创业典型、农村致富能手事迹报告会,与老同志、老功臣、勞动模范的座谈交流,让大学生认识到扎根农村既是当前新农村建设发展的需要、农村基层班子建设的长远大计,又是锻炼自己的大好时机,从而引导大学毕业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激发青春热情,积极响应国家号召,把自己融人到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伟大实践中去;③加强对大学生进行正确的成才观和就业观教育。任课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寓思想教育于专业教学之中,引导大学生认识人才成长规律,把个人理想与国家和社会需要紧密结合起来,树立行行建功、处处立业的观念,树立胸怀祖国,服务人民的远大志向,不断增强创业意识,切实转变择业观念,积极响应党和国家服务基层的号召,认清就业形势,踊跃到基层锻炼成才。
二、强化岗前培训,使大学生村官快速融入新农村建设事业,从在校大学生到大学生村官,角色跨度很大。由于大学生在学校所学的知识与农村的实践存在一定的距离,在真正投身新农村建设时会有一定的不适应。因此,有必要在上岗前进行有针对性的培训,有利于更好更快地适应基层工作。①进行农村情势教育。可分别对大学生村官开展县情、乡情、村情教育,农村工作案例教育,农村风土人情教育,村干部工作方法教育等,使大学生村官较快了解基层情况;还可采取现身说法的教育方式,组织全镇有经验的村“两委”干部交流工作体会,组织大学生村官到先进村进行现场观摩等,帮助其尽快熟悉农村的情况,增强在农村工作的信心;结合大学生村官的实际,合理制定工作目标,让他们感到农村工作虽然有一定的难度,但通过努力就能顺利完成,以此增强他们工作的信心和成就感。同时,也要使他们认识到农村是个极为复杂的地方,既有千百年来根深蒂固的消极思想、宗族观念、人情化管理模式等的影响,又有群众呼唤改革、创新领导的渴望,大学生在此当村官并非易事。②宣传有关政策,鼓励干劲。及时将一些新的政策传播给大学生村官,让他们了解目前干部用人制度越来越倾向于从基层选拔后备干部的政策取向,使一些具有远大政治抱负的大学生村官更加珍惜和利用在基层锻炼的机会,增强领导能力,积累管理经验,对未来和前途充满信心,为未来的发展打好基础。通过这些举措引导大学生村官树立信心,鼓足干劲,结合自身特点订制发展规划。
三、改善农村基层环境,吸引和稳定大学生村官队伍,农村尤其是偏远落后地区的基层环境较差,这已成为毋庸置疑的共识。引进大学生村官只是完成了第一步,如何让大学生村官长期服务农村,如何吸引更多的优秀人才来农村建功立业,这是当前必须研究和解决的问题。解决问题的一项重要举措就是改善农村基层环境,加强人文关怀,给大学生村官提供一个较好的工作和生活环境。
工作上,通过结对帮带,由熟悉农村工作有一定人才培养经验的干部负责联系一名大学生村官,定期对他们进行政策指导、信息引导,传授村务管理、民间纠纷处理、田间技术服务等实践经验,帮助他们提高组织协调能力和实践工作水平。平时工作中还要尊重大学生村官的意愿,减压放权,在工作中给予他们更多的理解和支持,放手让他们充当骨干,而不只是接接电话,打打文件,写写总结之类,为他们早日成才创造条件,使他们充分感受到组织的信任和重视。如:在工作中根据实际情况,尽可能提供岗位锻炼机会,在村支“两委”换届时,动员大学生村官积极参与“两推一选”、“公推直选”,使其早日进入决策层,担任实职,平时给予他们更多参与处理村里重大事务的机会,为他们提高工作能力和创业创造机会、搭建平台。
生活上,给予一定的人文关怀。对于衣食住行,按照统一标准安排落实,解除其生活之忧。及时了解大学生村官的家庭情况,对家庭困难的大学生要关心慰问,发放适当的生活补贴,让他们感受家的温暖;认真落实资金保障政策,对已明确了大学生村官工作、生活补贴政策的,各县(市)区和有关部门要不折不扣地抓好落实,保证工资及补贴及时足额发放。通过以上生活上的人文关怀,可使大学生村官与工作所在地之间缩短相互了解的时间,打消心中存在的种种疑虑,增强其归属感,使其尽早地融人集体,投入工作。
(作者单位:151500黑龙江省兰西县农委经管站、152200绥化市经管站、151500兰西县兰西镇经管中心、兰河乡经管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