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利用录井、岩心、薄片、物性数据等资料,配以薄片鉴定、扫描电镜、压汞分析等现代测试分析手段,对克拉玛依油田六中区克下组砾岩储层特征进行分析。研究表明:储层岩石主要为砾岩和砂岩,属于中孔-中高渗储层,储集空间具有原生孔隙和次生孔隙并存的特点,分为粒间孔、溶蚀孔、裂缝、填隙物溶孔四种类型,以溶蚀孔为主。
[关键词]砾岩储层 储层特征 克下组
[中图分类号] TE14 [文献码] B [文章编号] 1000-405X(2014)-11-2-1
克拉玛依油田砾岩油藏是世界已经发现的大型砾岩油藏之一,位于准噶尔盆地西北缘的克-乌断阶带之上,基本上为一个向东南倾斜的单斜构造,剖面上自西北向东南呈现阶梯状下降,具有丰富石油资源,油层的埋藏深度从300m逐步增到3000m[1]。其有多种沉积体系类型,包括冲积扇沉积、扇三角洲沉积以及山麓河流相沉积,储集层从二叠系、三叠系到侏罗系均有分布,具有极大的勘探开发价值[2]。本文以准噶尔盆地西北缘克拉玛依油田六中区下克拉玛依组为对象,分析其储层岩石学特征、储集空间特征、储层物性特征。
1区域地质概况
克拉玛依油田被断裂分为一到九区和若干个断块。六中区位于克拉玛依油田中部,东部紧邻六东区、九区,南与七区相邻,西北部与一区、三区相接,北部临近扎伊尔山[3]。在构造上,该区位于克-乌断裂带上盘,西南与七区以克-乌断裂带分隔,东部与九区相邻,西北部与一区、三区紧邻。依据断裂发育情况,六区被分为西、中、东三个区。其中,六中区东北部以白碱滩北断裂为界,西南部与七区和克—乌断裂为界,是一个被断块夹持的背斜油藏,面积约为2.88 km2。按不同埋深、构造单元、油粘度以及开采范围,将六中区分为七个井区,自西往东分别为127井区、大面积区、小面积区、六中北井区、六中中井区、J151区和六中东井区。
露头和钻探资料表明,六中区地层自上而下发育第四系、第三系、白垩系吐谷鲁群、侏罗系齐古组、头屯河组、西山窑组、三工河组、八道湾组、三叠系白碱滩组、上克拉玛依组(简称克上组)、下克拉玛依组(简称克下组)和石炭系。与克-乌断裂带下盘相比,缺失了下三叠统百口泉组和二叠系,克下组与石炭系直接接触。本区克上组(T2k2)与下伏石炭系呈不整合接触,超覆于石炭系之上,上覆地层主要为克上组(与其整合接触),局部地区由于剥蚀作用与侏罗系齐古组不整合接触。克上组(T2k2)为一套辫状河沉积,主要分布范围与克下组基本一致,岩性以灰色砂砾岩、砂岩为主,夹黄褐色、浅灰色泥岩,下部主要为一套砂砾岩沉积,上部为一套泥岩、粉砂质泥岩夹砂(砾)岩沉积。从下至上,粒度从粗变细,整体上属于一个大的沉积旋回。
2储层基本特征
2.1储层岩石学特征
利用录井、岩心、薄片、物性数据等资料,该区克下组储层岩性以砾岩、砂砾岩和部分砂岩为主,其中以粗砂岩和细砾岩两种岩性储集物性最佳,中砂岩、中砾岩次之。砾岩中砾石成份复杂,以花岗岩和变质岩岩屑为主,含量约为30%-50%,直径一般在2-8mm之间,最大可达100mm,常见次棱角状和次圆状,颗粒支撑,呈线接触、点~线接触,分选中等~差。砂岩颗粒由岩屑和石英、长石组成,石英含量一般小于20%,长石在10%~62%之间,岩屑多数大于25%,最高可达79%,砂岩样品中岩屑含量最多,约为51%,长石约占32%,石英含量为7%。砂岩呈颗粒支撑,以孔隙胶结为主,颗粒分选差,以次棱角状为主。
2.2储层空间特征
2.2.1孔隙类型
根据薄片资料观察,克下组孔隙类型主要包括粒间孔、粒内溶孔、粒间溶孔、填隙物溶孔以及微裂缝等,具有原生孔隙和次生孔隙并存的特点。原生粒间孔约占样品总孔隙的0.5%,粒间溶孔约占30.4%,粒内溶孔约占54.3%,微裂缝和填隙物中溶孔约占7.6%和7.2%。
具体而言,由于该区溶蚀作用的普遍存在,粒间孔发育较少;溶蚀孔是在后期改造过程中形成的次生孔隙,包括粒间溶孔和粒内溶孔,属于次生孔隙。粒间溶孔是由胶结物的溶解或部分骨架颗粒被溶蚀而形成的,孔径一般为400μm。粒内溶孔是由于某些矿物(如长石等)被溶解,消失或部分残余而造成的,这种孔隙通常保持了原矿物的形态,孔径一般小于100μm。溶蚀孔是该区最重要的储集空间,约占84.7%。
2.2.2孔隙组合
粒间孔和溶蚀孔是工区主要的储集空间,而裂缝既是储集空间,还是主要的渗流通道。该区主要有以下几类孔隙组合:
溶蚀孔+粒间孔组合:是研究区出现最多的孔隙类型,原生和次生粗孔隙群为主,在后期溶蚀作用下产生的粒间溶孔和粒内溶孔极大地改善了岩石的储集性能,孔隙发育,连通性好,填隙物相对较少,喉道充填程度低。
溶蚀孔+裂缝(微裂缝)组合:主要发育微裂缝,以次生粗孔隙群的发育为主。微裂缝的发育沟通了各孔隙,加强了孔隙的连通性,大大提高了岩石的渗透性能。
溶蚀孔+填隙物溶孔组合:主要发育填隙物溶解孔,研究区内观察到填隙物溶孔通常为方解石胶结物溶孔。
2.2.3储层物性特征
根据对克下组16口取心井岩心物性资料进行统计,得出研究区孔隙度多集中在13%-24%之间,平均孔隙度为20.5%,渗透率多集中在(160-2560)×10-3μm2的范围内,平均446×103μm2,克下组储层属于中孔-中高渗储层。
此外,对研究区物性资料、岩心资料以及录井资料等进行分析,发现不同岩性的孔隙度的差异不是很大,但渗透率出现了明显的差异。整体上表现为粗砂岩和细砾岩储集性能最佳,中砾岩和中砂岩储集性能次之。
2.2.4孔隙结构
储层的孔隙结构是指储层的孔隙和喉道的大小、形态、分布以及相互连通的关系。该区储层中常见三种类型的喉道:缩颈喉道、片状喉道和管状喉道。总体来说,含泥量较少的粗砂岩和细砾岩以缩颈喉道为主,含泥量较高的砂砾岩以片状喉道为主,细粒沉积物以管束状喉道为主。
3结论
该区储层岩石以砾岩、砂砾岩和部分粗砂岩为主。储集空间具有原生孔隙和次生孔隙并存的特点,分为粒间孔、溶蚀孔、裂缝、填隙物溶孔四种类型,其中以溶蚀孔为主。孔隙组合类型为溶蚀孔+粒间孔组合、溶蚀孔+裂缝(微裂缝)组合和溶蚀孔+填隙物溶孔组合三类,以溶蚀孔+粒间孔组合最为常见。
参考文献
[1]白振强.新疆克拉玛依油田非均质砾岩油藏地质模型研究[D].西安石油大学,2005.1-59.
[2]韦书铭.准噶尔盆地西北缘石油地质综合研究[D].西南石油大学,2002.6-28.
[关键词]砾岩储层 储层特征 克下组
[中图分类号] TE14 [文献码] B [文章编号] 1000-405X(2014)-11-2-1
克拉玛依油田砾岩油藏是世界已经发现的大型砾岩油藏之一,位于准噶尔盆地西北缘的克-乌断阶带之上,基本上为一个向东南倾斜的单斜构造,剖面上自西北向东南呈现阶梯状下降,具有丰富石油资源,油层的埋藏深度从300m逐步增到3000m[1]。其有多种沉积体系类型,包括冲积扇沉积、扇三角洲沉积以及山麓河流相沉积,储集层从二叠系、三叠系到侏罗系均有分布,具有极大的勘探开发价值[2]。本文以准噶尔盆地西北缘克拉玛依油田六中区下克拉玛依组为对象,分析其储层岩石学特征、储集空间特征、储层物性特征。
1区域地质概况
克拉玛依油田被断裂分为一到九区和若干个断块。六中区位于克拉玛依油田中部,东部紧邻六东区、九区,南与七区相邻,西北部与一区、三区相接,北部临近扎伊尔山[3]。在构造上,该区位于克-乌断裂带上盘,西南与七区以克-乌断裂带分隔,东部与九区相邻,西北部与一区、三区紧邻。依据断裂发育情况,六区被分为西、中、东三个区。其中,六中区东北部以白碱滩北断裂为界,西南部与七区和克—乌断裂为界,是一个被断块夹持的背斜油藏,面积约为2.88 km2。按不同埋深、构造单元、油粘度以及开采范围,将六中区分为七个井区,自西往东分别为127井区、大面积区、小面积区、六中北井区、六中中井区、J151区和六中东井区。
露头和钻探资料表明,六中区地层自上而下发育第四系、第三系、白垩系吐谷鲁群、侏罗系齐古组、头屯河组、西山窑组、三工河组、八道湾组、三叠系白碱滩组、上克拉玛依组(简称克上组)、下克拉玛依组(简称克下组)和石炭系。与克-乌断裂带下盘相比,缺失了下三叠统百口泉组和二叠系,克下组与石炭系直接接触。本区克上组(T2k2)与下伏石炭系呈不整合接触,超覆于石炭系之上,上覆地层主要为克上组(与其整合接触),局部地区由于剥蚀作用与侏罗系齐古组不整合接触。克上组(T2k2)为一套辫状河沉积,主要分布范围与克下组基本一致,岩性以灰色砂砾岩、砂岩为主,夹黄褐色、浅灰色泥岩,下部主要为一套砂砾岩沉积,上部为一套泥岩、粉砂质泥岩夹砂(砾)岩沉积。从下至上,粒度从粗变细,整体上属于一个大的沉积旋回。
2储层基本特征
2.1储层岩石学特征
利用录井、岩心、薄片、物性数据等资料,该区克下组储层岩性以砾岩、砂砾岩和部分砂岩为主,其中以粗砂岩和细砾岩两种岩性储集物性最佳,中砂岩、中砾岩次之。砾岩中砾石成份复杂,以花岗岩和变质岩岩屑为主,含量约为30%-50%,直径一般在2-8mm之间,最大可达100mm,常见次棱角状和次圆状,颗粒支撑,呈线接触、点~线接触,分选中等~差。砂岩颗粒由岩屑和石英、长石组成,石英含量一般小于20%,长石在10%~62%之间,岩屑多数大于25%,最高可达79%,砂岩样品中岩屑含量最多,约为51%,长石约占32%,石英含量为7%。砂岩呈颗粒支撑,以孔隙胶结为主,颗粒分选差,以次棱角状为主。
2.2储层空间特征
2.2.1孔隙类型
根据薄片资料观察,克下组孔隙类型主要包括粒间孔、粒内溶孔、粒间溶孔、填隙物溶孔以及微裂缝等,具有原生孔隙和次生孔隙并存的特点。原生粒间孔约占样品总孔隙的0.5%,粒间溶孔约占30.4%,粒内溶孔约占54.3%,微裂缝和填隙物中溶孔约占7.6%和7.2%。
具体而言,由于该区溶蚀作用的普遍存在,粒间孔发育较少;溶蚀孔是在后期改造过程中形成的次生孔隙,包括粒间溶孔和粒内溶孔,属于次生孔隙。粒间溶孔是由胶结物的溶解或部分骨架颗粒被溶蚀而形成的,孔径一般为400μm。粒内溶孔是由于某些矿物(如长石等)被溶解,消失或部分残余而造成的,这种孔隙通常保持了原矿物的形态,孔径一般小于100μm。溶蚀孔是该区最重要的储集空间,约占84.7%。
2.2.2孔隙组合
粒间孔和溶蚀孔是工区主要的储集空间,而裂缝既是储集空间,还是主要的渗流通道。该区主要有以下几类孔隙组合:
溶蚀孔+粒间孔组合:是研究区出现最多的孔隙类型,原生和次生粗孔隙群为主,在后期溶蚀作用下产生的粒间溶孔和粒内溶孔极大地改善了岩石的储集性能,孔隙发育,连通性好,填隙物相对较少,喉道充填程度低。
溶蚀孔+裂缝(微裂缝)组合:主要发育微裂缝,以次生粗孔隙群的发育为主。微裂缝的发育沟通了各孔隙,加强了孔隙的连通性,大大提高了岩石的渗透性能。
溶蚀孔+填隙物溶孔组合:主要发育填隙物溶解孔,研究区内观察到填隙物溶孔通常为方解石胶结物溶孔。
2.2.3储层物性特征
根据对克下组16口取心井岩心物性资料进行统计,得出研究区孔隙度多集中在13%-24%之间,平均孔隙度为20.5%,渗透率多集中在(160-2560)×10-3μm2的范围内,平均446×103μm2,克下组储层属于中孔-中高渗储层。
此外,对研究区物性资料、岩心资料以及录井资料等进行分析,发现不同岩性的孔隙度的差异不是很大,但渗透率出现了明显的差异。整体上表现为粗砂岩和细砾岩储集性能最佳,中砾岩和中砂岩储集性能次之。
2.2.4孔隙结构
储层的孔隙结构是指储层的孔隙和喉道的大小、形态、分布以及相互连通的关系。该区储层中常见三种类型的喉道:缩颈喉道、片状喉道和管状喉道。总体来说,含泥量较少的粗砂岩和细砾岩以缩颈喉道为主,含泥量较高的砂砾岩以片状喉道为主,细粒沉积物以管束状喉道为主。
3结论
该区储层岩石以砾岩、砂砾岩和部分粗砂岩为主。储集空间具有原生孔隙和次生孔隙并存的特点,分为粒间孔、溶蚀孔、裂缝、填隙物溶孔四种类型,其中以溶蚀孔为主。孔隙组合类型为溶蚀孔+粒间孔组合、溶蚀孔+裂缝(微裂缝)组合和溶蚀孔+填隙物溶孔组合三类,以溶蚀孔+粒间孔组合最为常见。
参考文献
[1]白振强.新疆克拉玛依油田非均质砾岩油藏地质模型研究[D].西安石油大学,2005.1-59.
[2]韦书铭.准噶尔盆地西北缘石油地质综合研究[D].西南石油大学,2002.6-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