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5月12日,绥芬河口岸境外输入病例“清零”。
这一天,对在黑龙江参与救治工作的管向东、李六亿、康焰、赵建平、杨毅、马晓春、杨汀、于凯江八位国内顶尖专家来说,是个值得纪念的日子。
他们来自重症、呼吸、感控等专业领域。一个多月前,当第一例境外输入病例进入绥芬河,八位专家便迅速进入绥芬河、牡丹江的定点收治医院。
不仅是这些专家,面对境外输入病例不断增加的严峻形势,全国各地的白衣战士再披战袍,奔赴绥芬河、牡丹江,倾力合作救治患者,交出了一份“零病亡”的答卷。
从第一例境外输入病例进入绥芬河那天起,绥芬河和牡丹江就成了全省医护人员继湖北武汉、孝感后再度请缨“逆行”的目的地。
4月6日,牡丹江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重症医学科护师杜宏斌紧急支援牡丹江市康安医院,治疗经绥芬河口岸输入的确诊患者。
3月下旬,杜宏斌刚刚结束支援湖北孝感的抗疫战斗,光荣凯旋。在集中休整期间,他“隔空”迎来了自己的第二个孩子。就在他即将解除隔离与家人团聚之时,绥芬河的境外输入新冠肺炎病例数陡增,他毅然决定再度报名,支援绥芬河的抗疫工作。
杜宏斌在抗“疫”一线与妻子手机视频时说:“生孩子是一件大事,没能陪在你的身边,心里感觉很内疚……”
在救治境外输入患者的主战场,我省医护人员迅速集结——哈尔滨医科大学四所附属医院的70名医务人员赶来了,126人组成的齐齐哈尔医疗队赶来了,80人组成的佳木斯医疗队赶来了……
不仅黑龙江本地的白衣战士冲锋在前,面对日益严峻的疫情形势,北京、广东、四川等地的专家团队也纷纷驰援绥芬河。他们大多是刚刚从湖北结束抗疫战斗的医护人员,还未来得及与家人团聚,便再次紧急驰援。
八位国内顶尖专家风尘仆仆赶来,他们分别是:管向东、康焰、李六亿、赵建平、杨毅、马晓春、杨汀、于凯江。其中,管向东、康焰、李六亿、赵建平四位专家是从武汉转战而来,而管向东、康焰则是被网民称为“重症八仙”的成员。
在结束武汉抗疫战斗返回广州短暂休整四天后,4月11日,管向东又受国家卫健委的委派,赶赴3700公里外的绥芬河,指导当地的疫情防控工作。“正好这里的天气和2月时的武汉一样。”管向东带的红色行李箱,曾随他奔赴武汉战“疫”一线,里面的羽绒服等御寒衣物还没来得及拿回家更换。
“绥芬河别慌”,来自全国各地的强大后援力量,为这座小城解了燃眉之急;白衣战士们用行动传递信心,带来战胜疫情的希望。省新冠肺炎重症救治专家组组长于凯江说:“我们竭力统筹各级医疗资源,共同做好境外输入患者救治工作。”
提高核酸检测能力是精准救治的关键。3月底,绥芬河的日检测能力只有200份。4月12日,中国疾控中心生物安全首席专家、病毒病预防控制所党委书记武桂珍带领15位专家奔赴绥芬河,帮助当地提高病毒检测能力,落实“早发现、早隔离、早诊断、早治疗”的防控要求。
50多种医疗物资随之而来,一座具备日检测标本1000份以上的负压帐篷式移动实验室迅速在边境线上搭建起来,大幅提升了绥芬河的核酸检测能力。
救治患者是第一任务。驰援绥芬河的各级专家团队落地即投入战斗,第一时间为绥芬河抗疫工作提出科学有效的方案。
“就像战前必须摸清敌情一样重要,这样才能更准确地判断疫情发展趋势。”作为国家级重症医学专家,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重症医学科主任管向东把在武汉的抗疫救治经验带到牡丹江、绥芬河,并坚定地表示要打好这场“加时赛”。
管向东等专家组成员与牡丹江当地相关部门多次召开协调会,研判测算急需的ECMO等防护物资、医疗设备,建议当地增加ICU床位、医疗设备及医护人员,为可能到来的患者多做准备——“要尽量把病例数往大了估算,宁可备而不战,不可战而不备。要保证床等人,不能人等床”。
“分层治疗”是武汉战“疫”的重要经验。绥芬河对输入确诊病例、无症状感染者实行分层分级救治。绥芬河市人民医院主要收治无症状感染者,大部分确诊病例转到牡丹江市救治。其中,重型、危重型患者转至牡丹江医学院附属红旗医院,轻型、普通型患者由牡丹江市康安医院收治。
为及时关注到不同患者的治疗进展情况,管向东等专家每天都要辗转于这三家医院,同专家组、临床医疗组商讨救治策略,力争进一步提高重型、危重型患者的治愈率。同时,他们還评估轻型、普通型患者转化成重型、危重型的可能性,在治疗策略、措施上提出指导意见。
清晨,一场小雨送来凉意。在牡丹江医学院附属红旗医院重症监护室内,重症监护科主治医生张虹正手持注射器,为一名患者进行深静脉穿刺置管术。这名患者54岁,患有心脏房间隔缺损等基础病症。
“我们采取轻微的治疗措施,他都特别紧张,额头上直冒汗。”张虹说,患者出现焦虑和恐惧情绪,除了要对症治疗,为患者进行心理疏导也是重要工作内容。
在医护人员的精心照料下,这名患者的病情每天都在好转。经过治疗,他的肺部CT复查结果显示,炎症明显吸收,病情持续向好。
同为收治确诊病例的牡丹江市康安医院,临床医护人员也付出了艰苦的努力。
4月13日,哈医大肿瘤医院重症医学科护士长徐丽群带领该科护士韩蕊、翟秋月、么晔萍奔赴牡丹江市康安医院支援。查体、采集血气、与患者沟通……每次进隔离病房工作,穿着厚重的防护服,戴着口罩和护目镜,一忙就是四个小时,有时甚至六个小时才能出来。徐丽群说,要尽最大的努力帮助患者尽快康复,以免发展为重型。
在主要收治境外输入无症状感染者的绥芬河市人民医院,救治工作也在有序开展——对患者进行心理疏导、生命体征观察,增加患者的营养支持,参照国家相关指南进行护理和辅助治疗。
“90后”杨宁是这所医院重症医学科的护士。在支援湖北孝感归来结束隔离的第二天,她就回到工作岗位上。这一次,她守卫的是家乡。
“这些同胞来自全国各地,大多远离家乡,很多患者身体虽然不错,但是看上去明显憔悴,心理上也比较焦虑。”除了按计划治疗,杨宁经常和这些无症状感染者聊天,帮他们疏解心情上的焦虑。
“有一天,一个患者跟我说,杨宁我认识你,因为你支援过湖北。这位之前不在国内的患者,还一直关注着家乡的我们,真让我挺感动的。”这位一向乐观坚强的姑娘,说到这里红了眼眶。
在医护人员的精心守护下,5月12日,牡丹江医学院附属红旗医院最后一批境外输入患者出院。至此,409名绥芬河口岸输入病例全部治愈出院,绥芬河这场特殊战“疫”以“零病亡”的战绩取得阶段性胜利。
这一天,对在黑龙江参与救治工作的管向东、李六亿、康焰、赵建平、杨毅、马晓春、杨汀、于凯江八位国内顶尖专家来说,是个值得纪念的日子。
他们来自重症、呼吸、感控等专业领域。一个多月前,当第一例境外输入病例进入绥芬河,八位专家便迅速进入绥芬河、牡丹江的定点收治医院。
不仅是这些专家,面对境外输入病例不断增加的严峻形势,全国各地的白衣战士再披战袍,奔赴绥芬河、牡丹江,倾力合作救治患者,交出了一份“零病亡”的答卷。
“逆行”驰援:甲衣未解,再跨征鞍
从第一例境外输入病例进入绥芬河那天起,绥芬河和牡丹江就成了全省医护人员继湖北武汉、孝感后再度请缨“逆行”的目的地。
4月6日,牡丹江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重症医学科护师杜宏斌紧急支援牡丹江市康安医院,治疗经绥芬河口岸输入的确诊患者。
3月下旬,杜宏斌刚刚结束支援湖北孝感的抗疫战斗,光荣凯旋。在集中休整期间,他“隔空”迎来了自己的第二个孩子。就在他即将解除隔离与家人团聚之时,绥芬河的境外输入新冠肺炎病例数陡增,他毅然决定再度报名,支援绥芬河的抗疫工作。
杜宏斌在抗“疫”一线与妻子手机视频时说:“生孩子是一件大事,没能陪在你的身边,心里感觉很内疚……”
在救治境外输入患者的主战场,我省医护人员迅速集结——哈尔滨医科大学四所附属医院的70名医务人员赶来了,126人组成的齐齐哈尔医疗队赶来了,80人组成的佳木斯医疗队赶来了……
不仅黑龙江本地的白衣战士冲锋在前,面对日益严峻的疫情形势,北京、广东、四川等地的专家团队也纷纷驰援绥芬河。他们大多是刚刚从湖北结束抗疫战斗的医护人员,还未来得及与家人团聚,便再次紧急驰援。
八位国内顶尖专家风尘仆仆赶来,他们分别是:管向东、康焰、李六亿、赵建平、杨毅、马晓春、杨汀、于凯江。其中,管向东、康焰、李六亿、赵建平四位专家是从武汉转战而来,而管向东、康焰则是被网民称为“重症八仙”的成员。
在结束武汉抗疫战斗返回广州短暂休整四天后,4月11日,管向东又受国家卫健委的委派,赶赴3700公里外的绥芬河,指导当地的疫情防控工作。“正好这里的天气和2月时的武汉一样。”管向东带的红色行李箱,曾随他奔赴武汉战“疫”一线,里面的羽绒服等御寒衣物还没来得及拿回家更换。
“绥芬河别慌”,来自全国各地的强大后援力量,为这座小城解了燃眉之急;白衣战士们用行动传递信心,带来战胜疫情的希望。省新冠肺炎重症救治专家组组长于凯江说:“我们竭力统筹各级医疗资源,共同做好境外输入患者救治工作。”
武汉经验:科学检测,分层治疗
提高核酸检测能力是精准救治的关键。3月底,绥芬河的日检测能力只有200份。4月12日,中国疾控中心生物安全首席专家、病毒病预防控制所党委书记武桂珍带领15位专家奔赴绥芬河,帮助当地提高病毒检测能力,落实“早发现、早隔离、早诊断、早治疗”的防控要求。
50多种医疗物资随之而来,一座具备日检测标本1000份以上的负压帐篷式移动实验室迅速在边境线上搭建起来,大幅提升了绥芬河的核酸检测能力。
救治患者是第一任务。驰援绥芬河的各级专家团队落地即投入战斗,第一时间为绥芬河抗疫工作提出科学有效的方案。
“就像战前必须摸清敌情一样重要,这样才能更准确地判断疫情发展趋势。”作为国家级重症医学专家,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重症医学科主任管向东把在武汉的抗疫救治经验带到牡丹江、绥芬河,并坚定地表示要打好这场“加时赛”。
管向东等专家组成员与牡丹江当地相关部门多次召开协调会,研判测算急需的ECMO等防护物资、医疗设备,建议当地增加ICU床位、医疗设备及医护人员,为可能到来的患者多做准备——“要尽量把病例数往大了估算,宁可备而不战,不可战而不备。要保证床等人,不能人等床”。
“分层治疗”是武汉战“疫”的重要经验。绥芬河对输入确诊病例、无症状感染者实行分层分级救治。绥芬河市人民医院主要收治无症状感染者,大部分确诊病例转到牡丹江市救治。其中,重型、危重型患者转至牡丹江医学院附属红旗医院,轻型、普通型患者由牡丹江市康安医院收治。
为及时关注到不同患者的治疗进展情况,管向东等专家每天都要辗转于这三家医院,同专家组、临床医疗组商讨救治策略,力争进一步提高重型、危重型患者的治愈率。同时,他们還评估轻型、普通型患者转化成重型、危重型的可能性,在治疗策略、措施上提出指导意见。
全力以赴:争分夺秒,精准施治
清晨,一场小雨送来凉意。在牡丹江医学院附属红旗医院重症监护室内,重症监护科主治医生张虹正手持注射器,为一名患者进行深静脉穿刺置管术。这名患者54岁,患有心脏房间隔缺损等基础病症。
“我们采取轻微的治疗措施,他都特别紧张,额头上直冒汗。”张虹说,患者出现焦虑和恐惧情绪,除了要对症治疗,为患者进行心理疏导也是重要工作内容。
在医护人员的精心照料下,这名患者的病情每天都在好转。经过治疗,他的肺部CT复查结果显示,炎症明显吸收,病情持续向好。
同为收治确诊病例的牡丹江市康安医院,临床医护人员也付出了艰苦的努力。
4月13日,哈医大肿瘤医院重症医学科护士长徐丽群带领该科护士韩蕊、翟秋月、么晔萍奔赴牡丹江市康安医院支援。查体、采集血气、与患者沟通……每次进隔离病房工作,穿着厚重的防护服,戴着口罩和护目镜,一忙就是四个小时,有时甚至六个小时才能出来。徐丽群说,要尽最大的努力帮助患者尽快康复,以免发展为重型。
在主要收治境外输入无症状感染者的绥芬河市人民医院,救治工作也在有序开展——对患者进行心理疏导、生命体征观察,增加患者的营养支持,参照国家相关指南进行护理和辅助治疗。
“90后”杨宁是这所医院重症医学科的护士。在支援湖北孝感归来结束隔离的第二天,她就回到工作岗位上。这一次,她守卫的是家乡。
“这些同胞来自全国各地,大多远离家乡,很多患者身体虽然不错,但是看上去明显憔悴,心理上也比较焦虑。”除了按计划治疗,杨宁经常和这些无症状感染者聊天,帮他们疏解心情上的焦虑。
“有一天,一个患者跟我说,杨宁我认识你,因为你支援过湖北。这位之前不在国内的患者,还一直关注着家乡的我们,真让我挺感动的。”这位一向乐观坚强的姑娘,说到这里红了眼眶。
在医护人员的精心守护下,5月12日,牡丹江医学院附属红旗医院最后一批境外输入患者出院。至此,409名绥芬河口岸输入病例全部治愈出院,绥芬河这场特殊战“疫”以“零病亡”的战绩取得阶段性胜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