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甘肃从东到西,流布有各类称谓的曲子,这些民间曲子中既有依然属于曲艺形态的艺术,也有进化到小戏形态的艺术。陇中小曲简称陇曲,它流传于甘肃以及新疆、青海等地,尤其盛行于甘肃陇中及其周边地区。本文概述陇中小曲的流派、形成发展、音乐体格和近些年的传承发展,希望这个承担了很多人文价值,但目前并不广为传唱的曲艺形式经久不息,为众人所知。
关键词:曲子戏;陇中小曲;音乐体格;传承发展
曲子戏从明朝开始在甘肃的广阔土地上传衍不息,并占有主要位置。从敦煌莫高窟遗书中可知,早在唐宋时,甘肃河西一带就流传着一种曲子。它在演出时,有歌、有舞、有诗,具有综合性的特点。从传世的几百首曲子词遗书看,句式长短不齐,句数与所用曲牌的句式相适应,韵脚、平仄也与曲调相一致。这些曲子词大部分为叙述体,也有个别的用代言体。曲子戏在甘肃有两个流派,其中一种是从敦煌到天水的漫长丝绸之路上各地唱的曲子,这些曲子戏因各地方言不同,都分别冠以本地地名,如敦煌曲子、兰州鼓子、平凉曲子、华亭曲子、秦安老调、通渭曲子、陇中小曲、武山秧歌、静宁曲子、清水曲子等。这些曲子戏名称各异,实为一体,区别除方言不同外,主要是分别吸收了当地一些民歌小调和地方戏曲元素,演出剧目也都大体一样。本文中,笔者以大家了解不多,但具有明显地域特色,且有很多新创剧目、传承有序的陇中小曲为例。
陇中小曲简称陇曲,又称小曲子、弦子腔。它流传于甘肃全省以及新疆、青海等地,尤其盛行于陇中及其周边地区。陇曲的起源可以说与中华文明史的发展同步。在敦煌莫高窟发现的曲谱中,就有一百多首与陇曲相关的曲调,算起来也经历了一千多年的历史。
陇曲的形成发展。陇曲在陇中劳动人民的生产生活实践中,逐渐发展演变为供劳动者庆丰收、玩社火、讴歌生产生活的一种地方戏曲,是群众喜闻乐见的民间小调。这种甘肃的地方戏曲相传起源于唐朝,主要靠一代又一代陇中民间艺人口传心授至今。和其他民间艺术一样,陇中小曲的发展也经历了一个漫长的过程。它起源于上古时代祭祀颂唱的劳动号子,成型于唐宋,兴盛于明清和民国时期。据史料记载,甘肃最早的曲子戏班是在明代万历年间(约1573年)清水县远门乡和天水北道等地成立的戏班。从清代咸丰二年(1852年)起,天水三阳川陈家的“秦州魁盛社”,临洮辛甸的“百子社”等戏班广泛兴起。民国以后,陇中小曲开始盛传于全省及周边区域(如青海、新疆等地)。民国五年(1916年),安定的史金良、苏进元、孟芳麟组织的陇中小曲戏班唱红了兰州城。解放初期,安定陇曲艺人张继业的三弦演奏曾获全省第一名,还有安训的媒旦、张敏成的小旦等都曾红极一时。
陇曲的音乐体格特点。陇曲的唱腔独特,表演时,前台有表演,后台有帮腔,热闹红火。时而高亢,时而低沉,吐字清晰。板眼清晰,梆子为板,铜铃枒鼓为眼,板中有眼,节奏明快。音乐过门中伴有渔鼓、京钗、小锣,表演动作加上大锣、铙钹、战鼓、堂鼓和吊钗等打击乐的有效配合,使戏剧内容有更加强烈的艺术效果。
陇曲的弦乐曲,既是前奏、间奏,又是板头。传统陇曲没有打击乐,就用弦乐曲代替人物上场的打击乐板头,主要是一对铜铃和“四片瓦”(即四片竹板),它们的功能只是和着曲调在演唱时击拍伴奏,但是对强化陇曲的声音效果作用不大。甘肃省定西市刘山三陇曲剧团的创始人刘山三从20世纪60年代开始,借鉴秦腔等戏曲锣鼓点,创编了一套系统的陇曲打击乐谱,弥补了这一遗憾。传统陇曲的唱腔属于曲牌连缀体格,按照陇曲唱腔的特点和功用,可归纳为“四板十腔四十调”,即四四板、四二板、四一板和散板;“越、宫、思、山、岗、墩、更、花、诉、哭”等十种基本唱腔和四十类腔调。后来刘山三艺人对陇中小曲音乐的创编提升,突破了陇曲本身的传统局限,形成了以下特色:
一是唱调独特。表演时,前台有表演,后台有帮腔。时而高亢轻快,时而低沉缠绵,强拍开唱,节奏明快;音轻字重,吐字清晰,朗朗上口。二是板眼清晰。梆子为板,枒鼓铜铃为眼,演奏时板鼓枒子如珠玉颗颗明亮,梆子铜铃似蜻蜓点水,起落有致;表演中加入大锣、铙钹等打击乐配合,增强了艺术效果。三是特色浓郁。一曲多词,过门简短;一曲多用,以腔填词,词调和谐;以弦乐曲调为主,打击乐为辅;曲调易学,程式简单,容易掌握,符合现代生活节奏。填词规范,一般七个字至十个字都适合于陇曲填词。
传统陇曲形式和剧目。传统陇曲剧目形式主要是小戏(也叫秧歌剧或折子戏)和小调,本戏只有两本,就是《合凤裙》和《打锅》,还有一本《走雪》,不过是陇曲艺人在20世纪初期移植的秦腔剧本。小戏,又叫秧歌剧,它是陇曲中流传最为广泛,内容最为丰富的剧目,在形式上短小精悍,大多一曲一调,也有少数一曲数调的,代表剧目有《张连卖布》《大保媒》等。新疆唯一使用汉语演唱的地方剧种——新疆曲子戏就是大量吸收了陇曲精华而成。陇曲小调来源于民间的即兴演唱,经过不断的艺术加工和传承,逐渐由即兴演唱、婚丧嫁娶请唱,到秧歌队登台表演,形成了一种独特的艺术形式。代表曲目有《五点红》《六月花》《放风筝》等几十首。其表现形式灵活多样、不拘一格,成为陇曲不可分割的组成部分。
传承与发展。随着时代的发展,陇曲的传承与发展遇到了严重的挑战。陇曲的传播发展,首先受制于陇曲本身的局限性。从古到今,陇曲都依赖于一代又一代民间艺人的“口传心授”,它没有系统的理论、规范的剧本、成形的曲谱,更没有程式化的打击乐谱,这就严重制约了人们对陇曲的继承和发展。其次,表现在继承和发展后继乏人。专业人士认为其“难登大雅之堂”,年轻人更嫌它“土气”,不愿意继承。因此,这种原本属于陇中人民的曲剧受到冷落,甚至大有被遗忘之势。
庆幸的是20世纪60年代中期开始,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出现了许多挖掘、整理陇曲的民间艺人。其中,“农民陇曲艺人”刘三山成就最为突出。他根据陇曲舞台表演程式和演唱要求,借鉴秦腔等戏剧程式,创编了陇曲打击乐,将原来属于曲牌联缀体格的陇中小曲与板腔体格结合,形成了“板腔与曲牌联缀混合体格”。他在1963年3月3日成立的家庭皮影戏班的基础上,于1984年4月成立了刘山三陇曲剧团,剧团以弘扬陇曲为己任,搜集整理,演唱实践,研究如何提高陇曲艺术水平,先后存集了一百多万字的陇曲剧本、陇曲曲谱和打击乐及戏剧程式,规范了传统剧目,创编了音乐程式及陇曲打击乐,从而完成了陇曲由地摊演唱到舞台表演的飞跃。至今,他的三个儿女仍然在为陇曲事业的传承和发展而继续奋斗。
甘肃地区深厚的人文底蕴和悠久的艺术文化造就了曲子戏。曲子戏流传千百年,说明了它独特的历史价值与社会地位。曲子戏成长的过程中包含了许多地域文化,承担着很多的人文价值以及历代文化发展的痕迹。笔者希望相关部门今后能够在曲子戏的发展、传承、保护中投入专业力量,保护年代久远的资料,整理存档现有的老曲牌,对现存的老艺人重视起来,对一些面临失传的旧有曲牌和剧目进行重演,记谱、录音、摄录,力争还旧貌如新颜;运用现代宣传手段,响应2016年李克强总理政府工作报告中的“互联网+”,将“甘肃小曲戏”作为一个新产业、新业态,为传统的戏曲模式改造升级创造条件,加深人们对曲子戏的认识;在专业团体中发展、创新曲子戏,培养曲子戏后人,使之融合并举,长新久存。
关键词:曲子戏;陇中小曲;音乐体格;传承发展
曲子戏从明朝开始在甘肃的广阔土地上传衍不息,并占有主要位置。从敦煌莫高窟遗书中可知,早在唐宋时,甘肃河西一带就流传着一种曲子。它在演出时,有歌、有舞、有诗,具有综合性的特点。从传世的几百首曲子词遗书看,句式长短不齐,句数与所用曲牌的句式相适应,韵脚、平仄也与曲调相一致。这些曲子词大部分为叙述体,也有个别的用代言体。曲子戏在甘肃有两个流派,其中一种是从敦煌到天水的漫长丝绸之路上各地唱的曲子,这些曲子戏因各地方言不同,都分别冠以本地地名,如敦煌曲子、兰州鼓子、平凉曲子、华亭曲子、秦安老调、通渭曲子、陇中小曲、武山秧歌、静宁曲子、清水曲子等。这些曲子戏名称各异,实为一体,区别除方言不同外,主要是分别吸收了当地一些民歌小调和地方戏曲元素,演出剧目也都大体一样。本文中,笔者以大家了解不多,但具有明显地域特色,且有很多新创剧目、传承有序的陇中小曲为例。
陇中小曲简称陇曲,又称小曲子、弦子腔。它流传于甘肃全省以及新疆、青海等地,尤其盛行于陇中及其周边地区。陇曲的起源可以说与中华文明史的发展同步。在敦煌莫高窟发现的曲谱中,就有一百多首与陇曲相关的曲调,算起来也经历了一千多年的历史。
陇曲的形成发展。陇曲在陇中劳动人民的生产生活实践中,逐渐发展演变为供劳动者庆丰收、玩社火、讴歌生产生活的一种地方戏曲,是群众喜闻乐见的民间小调。这种甘肃的地方戏曲相传起源于唐朝,主要靠一代又一代陇中民间艺人口传心授至今。和其他民间艺术一样,陇中小曲的发展也经历了一个漫长的过程。它起源于上古时代祭祀颂唱的劳动号子,成型于唐宋,兴盛于明清和民国时期。据史料记载,甘肃最早的曲子戏班是在明代万历年间(约1573年)清水县远门乡和天水北道等地成立的戏班。从清代咸丰二年(1852年)起,天水三阳川陈家的“秦州魁盛社”,临洮辛甸的“百子社”等戏班广泛兴起。民国以后,陇中小曲开始盛传于全省及周边区域(如青海、新疆等地)。民国五年(1916年),安定的史金良、苏进元、孟芳麟组织的陇中小曲戏班唱红了兰州城。解放初期,安定陇曲艺人张继业的三弦演奏曾获全省第一名,还有安训的媒旦、张敏成的小旦等都曾红极一时。
陇曲的音乐体格特点。陇曲的唱腔独特,表演时,前台有表演,后台有帮腔,热闹红火。时而高亢,时而低沉,吐字清晰。板眼清晰,梆子为板,铜铃枒鼓为眼,板中有眼,节奏明快。音乐过门中伴有渔鼓、京钗、小锣,表演动作加上大锣、铙钹、战鼓、堂鼓和吊钗等打击乐的有效配合,使戏剧内容有更加强烈的艺术效果。
陇曲的弦乐曲,既是前奏、间奏,又是板头。传统陇曲没有打击乐,就用弦乐曲代替人物上场的打击乐板头,主要是一对铜铃和“四片瓦”(即四片竹板),它们的功能只是和着曲调在演唱时击拍伴奏,但是对强化陇曲的声音效果作用不大。甘肃省定西市刘山三陇曲剧团的创始人刘山三从20世纪60年代开始,借鉴秦腔等戏曲锣鼓点,创编了一套系统的陇曲打击乐谱,弥补了这一遗憾。传统陇曲的唱腔属于曲牌连缀体格,按照陇曲唱腔的特点和功用,可归纳为“四板十腔四十调”,即四四板、四二板、四一板和散板;“越、宫、思、山、岗、墩、更、花、诉、哭”等十种基本唱腔和四十类腔调。后来刘山三艺人对陇中小曲音乐的创编提升,突破了陇曲本身的传统局限,形成了以下特色:
一是唱调独特。表演时,前台有表演,后台有帮腔。时而高亢轻快,时而低沉缠绵,强拍开唱,节奏明快;音轻字重,吐字清晰,朗朗上口。二是板眼清晰。梆子为板,枒鼓铜铃为眼,演奏时板鼓枒子如珠玉颗颗明亮,梆子铜铃似蜻蜓点水,起落有致;表演中加入大锣、铙钹等打击乐配合,增强了艺术效果。三是特色浓郁。一曲多词,过门简短;一曲多用,以腔填词,词调和谐;以弦乐曲调为主,打击乐为辅;曲调易学,程式简单,容易掌握,符合现代生活节奏。填词规范,一般七个字至十个字都适合于陇曲填词。
传统陇曲形式和剧目。传统陇曲剧目形式主要是小戏(也叫秧歌剧或折子戏)和小调,本戏只有两本,就是《合凤裙》和《打锅》,还有一本《走雪》,不过是陇曲艺人在20世纪初期移植的秦腔剧本。小戏,又叫秧歌剧,它是陇曲中流传最为广泛,内容最为丰富的剧目,在形式上短小精悍,大多一曲一调,也有少数一曲数调的,代表剧目有《张连卖布》《大保媒》等。新疆唯一使用汉语演唱的地方剧种——新疆曲子戏就是大量吸收了陇曲精华而成。陇曲小调来源于民间的即兴演唱,经过不断的艺术加工和传承,逐渐由即兴演唱、婚丧嫁娶请唱,到秧歌队登台表演,形成了一种独特的艺术形式。代表曲目有《五点红》《六月花》《放风筝》等几十首。其表现形式灵活多样、不拘一格,成为陇曲不可分割的组成部分。
传承与发展。随着时代的发展,陇曲的传承与发展遇到了严重的挑战。陇曲的传播发展,首先受制于陇曲本身的局限性。从古到今,陇曲都依赖于一代又一代民间艺人的“口传心授”,它没有系统的理论、规范的剧本、成形的曲谱,更没有程式化的打击乐谱,这就严重制约了人们对陇曲的继承和发展。其次,表现在继承和发展后继乏人。专业人士认为其“难登大雅之堂”,年轻人更嫌它“土气”,不愿意继承。因此,这种原本属于陇中人民的曲剧受到冷落,甚至大有被遗忘之势。
庆幸的是20世纪60年代中期开始,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出现了许多挖掘、整理陇曲的民间艺人。其中,“农民陇曲艺人”刘三山成就最为突出。他根据陇曲舞台表演程式和演唱要求,借鉴秦腔等戏剧程式,创编了陇曲打击乐,将原来属于曲牌联缀体格的陇中小曲与板腔体格结合,形成了“板腔与曲牌联缀混合体格”。他在1963年3月3日成立的家庭皮影戏班的基础上,于1984年4月成立了刘山三陇曲剧团,剧团以弘扬陇曲为己任,搜集整理,演唱实践,研究如何提高陇曲艺术水平,先后存集了一百多万字的陇曲剧本、陇曲曲谱和打击乐及戏剧程式,规范了传统剧目,创编了音乐程式及陇曲打击乐,从而完成了陇曲由地摊演唱到舞台表演的飞跃。至今,他的三个儿女仍然在为陇曲事业的传承和发展而继续奋斗。
甘肃地区深厚的人文底蕴和悠久的艺术文化造就了曲子戏。曲子戏流传千百年,说明了它独特的历史价值与社会地位。曲子戏成长的过程中包含了许多地域文化,承担着很多的人文价值以及历代文化发展的痕迹。笔者希望相关部门今后能够在曲子戏的发展、传承、保护中投入专业力量,保护年代久远的资料,整理存档现有的老曲牌,对现存的老艺人重视起来,对一些面临失传的旧有曲牌和剧目进行重演,记谱、录音、摄录,力争还旧貌如新颜;运用现代宣传手段,响应2016年李克强总理政府工作报告中的“互联网+”,将“甘肃小曲戏”作为一个新产业、新业态,为传统的戏曲模式改造升级创造条件,加深人们对曲子戏的认识;在专业团体中发展、创新曲子戏,培养曲子戏后人,使之融合并举,长新久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