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小学语文教学回归生活

来源 :语文教学与研究(综合天地)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nmg_zl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以往的小学语文教学侧重知识的传授、技能的训练,是在教语文课本,很少站在学生生活的角度来审视教学活动,教学与生活相对脱节。因此,小学语文教学应渗透到学生的生活中去,让小学语文教学回归生活。
  教材中的每一篇课文都来自于生活,语文的外延与生活的外延相等,我们理应以课堂为起点来实施生活化的教学,加强语文教学与生活的沟通,让教学联系实际,贴近生活。这样,才能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课文内容,并真正受到启迪;才能赋予课文以生命和活力,更好地揭示其全新的潜在意义;才能引导学生更好地懂得生活、学会生活、改造生活,做生活的强者,做生活的主人。在教学中,我们应做到以下几点:
  一.访一访,观察生活
  课文中的一些人和事由于和学生的生活有时空距离,导致学生认识不全面,甚至出现一定的偏差。有的课文内容是学生常见和比较熟悉的生活现象,但往往又是他们熟视无睹或知之甚少的,教学时应指导学生再留心去观察,通过观察去认识生活,扩大视野,理解课文,强化语言文字的训练,提高观察和理解能力。
  对此,教师可组织学生查阅相关资料,调查访问,加深对课文中那段生活的理解。例如:在教学《彭德怀和他的大黑骡子》时,笔者引导学生去阅读一些有关红军长征的书籍,有条件的,也可以让学生去采访老红军,这样不仅使学生全面了解当时环境的恶劣,深刻理解彭德怀与战士同甘共苦的高尚品质,而且也充实了学生的生活。
  教《小露珠》一文,小露珠对于学生而言可谓司空见惯,但真正去观察它的同学却不多,笔者在课堂上向学生提出明确的观察任务,并精心指导学生抓住特点去观察,从而使学生知道因为有了它,植物才会有变化,这样,学生就能深刻理解和真切感受课文了。再如教《夕阳真美》一文,笔者指导学生去观察落山时的太阳,领略夕阳的美景;教《云房子》一文,笔者指导学生去观察云彩的变化,了解它的万千姿态。这样,让学生通过观察来认识生活,进一步理解课文内容。
  二.演一演,再现生活
  每一篇课文都是以文字形式记录一定的生活信息,学生学习语文就是在头脑中把语言文字还原成客观事物,从而获得主观感受。生活化教学是一种在生活背景下的情景化学习,充分提供情节背景下的学习是最有效的。有的课文内容距学生的生活较远,给学生的学习带来一定的困难,教学时应借助于情境的创设,再现课文所描绘的生活画面,使学生如临其境,激发学习兴趣,引起高度注意,较好地理解课文内容。如把课文《负荆请罪》编排成课本剧,让学生演一演,就可以把课本文字直接变成活生生的生活,展现在学生面前,从而使学生全面深刻认识廉颇知错就改的爽直性格、蔺相如顾全大局的品德,进一步加深对课文的感悟。
  又如教《歌唱二小放牛郎》一文,笔者借助多媒体,播放小英雄王二小为了保卫后方机关和几千个老乡,将敌人领进八路军的埋伏圈而被敌人用刺刀挑死的英勇场面,加之教师抑扬顿挫的都声调朗读、精心剪辑的配乐,音乐、画面、语言、神情营造出来与课文内容相匹配的气氛,使学生入境动情,顺利地跨越了时代的鸿沟去理解、领悟二小的英雄气概,同时获得情感的陶冶。
  三.学一学,体验生活
  俗话说:“要想知道梨子的滋味应该去亲自尝一尝。”同样,对课文的感悟也是如此。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儿童是用形象、声音、色彩和感觉思维的。”教师要有意识地创设教育情境,把课文所描绘的客观情景和现象生动形象地展现在学生面前,让学生身临其境,再联系已有的生活经验,去体验,去感悟,加深感受。
  例如《碧螺春》一文中,作者用细腻的笔调描绘了一幅令人陶醉的品茶情景:夕阳西下,明月初升,朋友相聚,品茶谈心。如果仅限于品味语言文字,可能学生感受不深,笔者布置学生回家后邀友品茶,并写下自己的感受。这样,不需教师多费口舌,学生对这段文字的感悟像品茶那样,愈品愈香,愈品愈回味无穷。
  又如在教学《让我们荡起双桨》一文时,在学生充分想象的基础上笔者用多媒体展示一幅春风拂面、几位同学在公园内尽情游湖、四周环绕着绿树红墙的春景图,伴着这如诗如画的意境,《让我们荡起双桨》的旋律响起,学生一边表演,一边齐声欢唱,从学生优美的动作、沉醉的表情可以看出:他们所体验到的并不仅仅是黑白的文字了,而是充满了生命活力的生活世界,这样既加深了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也激发了他们对祖国美好河山的热爱。
  
  高春艳,教师,现居河北乐亭。
其他文献
为探究吕家坨井田地质构造格局,根据钻孔勘探资料,采用分形理论和趋势面分析方法,研究了井田7
随着新课标的深入实施,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抓住信息化发展与改革的背景,结合书本以及多媒体教学,打造一个现代化的课堂。小学音乐课的教学目的主要是为了培养学生对音乐的兴
“辛辛苦苦复习了一个月,居然还有那么多人拿零分,平均分只有二点几,崩溃!”这是笔者在教毕业班时听到的一句最激愤的抱怨。到底哪个考点让老师们如此崩溃?答案是诗歌鉴赏。相信这种“慢、差、费”的诗歌鉴赏复习现象绝非个案。据统计,近几年广东高考诗歌鉴赏题平均分总徘徊于二点几分,难怪老师们只能喟然长叹了。而且据了解,不少学生对待这道7分左右的题目也如同鸡肋,复习时根本不抱什么希望,宁愿把时间花在其他方面也不
随着新课改内容的不断深入,在当前高中英语教学的课堂上,为了进一步深化教学效果,提升学生的学习认识,教师需要在教学方法的选择上引入更为多元化的思考,以此来完善整体的授
期刊
“下老实”一词频频出现于明清小说中,给读者造成很大的阅读障碍,本文通过列举文献例句,试图分析解释“下老实”的意义为两种:一是情态副词;一是程度副词,以此给近代汉语词汇
语文教学离不开情境创设,巧妙的情境创设不仅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激活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而且能创造浓厚的课堂教学氛围,强化学生、文本、教师与生活之间的联系,实现教学内容、学生生活体验与教学活动有机地结合,使语文教学生活化,使学生在轻松、愉快、和谐的环境中积极学习。因此,在语文教学中应充分挖掘教材中情境的潜因,灵活运用多种教学手段和高超的教学技巧,寓创设情境教育于教学之中。   一.创设情境的理解 
为了让学生对歌唱技巧有一个更全面的了解,提高学生的歌曲演唱能力与水平,本文从气息、共鸣、高位置、情感几方面分别阐述歌唱方法需要掌握的基本要领,以强化学生对歌唱的理
“音乐与舞蹈学”中,两种不同的艺术范式为何能建构成一个学科结合体?科学依据是什么?本文从艺术本质、艺术生态、艺术属性、艺术符号四个方面对“音乐与舞蹈学”艺术本体的共性
为探究吕家坨井田地质构造格局,根据钻孔勘探资料,采用分形理论和趋势面分析方法,研究了井田7
期刊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只有当情感的血液在知识的肌体中欢腾跳跃的时候,知识才会融入人的精神世界”。作为教师,只有充分认识到这一点,通过创设情感交流的文化活动,营造情感交流的氛围,拉近师生之间的心理距离,使得双方互相走进对方精神、情感和整个心灵世界,并以此建树学生的主体地位,在情之互融的基础上,使教学能听之顺耳,理之达心,知之入脑,从而达到理想的教学境地。  一.用爱和关注架起师生情感交流的桥梁  “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