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企的“野心”

来源 :房地产世界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itfanniaoniao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13年,越来越多的房企跨入百亿、千亿的门槛,使得众多房企又一次成功兑现了业绩目标。这也使得房企对于2014年的期望变得更大,野心和胃口都在膨胀。在今年愈加复杂的房地产运行环境中,房企若要继续收获丰厚的业绩,既要提防潜在风险,又要谋求全面突围。
  越来越大的野心
  在此前几年不断提升销售任务、又不断成功兑现的基础上,多家房地产企业在今年初争相上调2014年的全年销售目标。
  从已经公布的数据来看,绿地集团和万达集团成为今年业绩目标最高的两家,他们都不约而同的定在了2400亿元。早前,绿地集团董事长张玉良就曾公开表示:要把万科从行业老大的宝座上拉下来。引发了业内对于行业“头把交椅”今年会不会易主的纷纷猜测。
  然而,面对绿地的公开的“挑战”,万科并没有业绩目标上表现出”积极应战”的姿态。业绩报告显示,万科对今年的业绩目标定在2000亿元,同比去年实现的1800亿元业绩,仅有11%左右的涨幅,在典型房企中显得非常谨慎。
  从《典型房企2014年与2013年销售目标对比表》中可以看出,碧桂园、旭辉、雅居乐等三家房企的同比涨幅最靠前,分别是110%、76%、67%,成为今年“最大的野心”。
  在一片“看涨”的业绩目标表中,仍然出现了不少谨慎的数字。除了万科之外,相对的“保守派”还有融创中国、恒大以及绿城中国,他们的同比涨幅都在20%以下。
  另一方面,房企在今年头两月出现了普遍的业绩暴涨,销售面积和销售金额都出现了大幅上扬,处于历史高位,似乎很好地呼应了他们对于今年的乐观预测。业绩报告显示,恒大在今年前两月销售金额为200.7亿元,同比增长75%;碧桂园则达253.4亿元,同比增长103%。而万科、中海等其他标杆房企的前两月业绩,也都非常抢眼,处在历史高位。


  然而,业内人士分析认为, 1、2月份的销售业绩,应该有一部分来自于去年底的销售结转,靓丽的业绩报告其实结算方式造成的。海通证券认为,以万科为例,其在今年初的推盘量并不高,但去年底积累了350亿左右的已认购待签约资源,在今年第一季度的销售中得到体现。万科董秘谭华杰也对媒体表示,1月份万科的销售多数来自于2013年已认购但未完成签约的部分。
  风险提示频出
  对于2014年房地产市场的前景,各大房企总体保持了积极态度。但是另一方面,自年初以来,各种提示行业未来风险的声音不绝于耳。
  DTZ戴德梁行发布的中国投资市场信心调查报告显示,在开发商、投资商、银行\贷款人三类调查对象中,开发商对于物业销售前景的预测最为乐观,态度为“净改善”,而投资者则持有“恶化”的态度。报告认为,这种分歧将限制商业投资活动的发展,有可能导致市场缺乏方向,或令市场在未来一段时间内相对平稳。
  华远地产董事长任志强年初时也在公开场合表示,自己做了十几年房地产报告,今年首次用了“风险”两个字来警示同行。他认为各家房企对于今年销售目标定得似乎过于乐观,他认为今年的行业的销售量增速,可能无法达到10%。“如果开发商仍然认为会和2013年一样保持高速增长的趋势,这是非常危险的。”
  另一方面,统计数据也显示,市场走势正在出现下滑的风险。与房企开年业绩飘红形成反差的是,年初全国楼市成交量整体持续下滑。中原地产研究中心的统计数据显示,今年1月份,重点城市新房成交套数下滑明显,环比下调11%,同比下调15%;2月份的环比下调幅度已经达到了35%左右。
  此外,国内楼市年初成交低迷,价格涨幅收缩明显,港资房企竞相降价出货等负面行情,都显示出2014年房地产市场运行的复杂性或远超以往,今年房企的业绩增速恐放缓。
  上述戴德梁行报告指出,虽然开发商明确指出中国房地产热潮还沒有完全消退,但投资者则普遍较为保守,他们更关注房地产市场的下行风险。上海易居房地产研究院副院长杨红旭也认为,虽然今年房价总体仍将以上涨为主,但2014年将是房地产市场的“退烧年”,房价将会呈现高位震荡、渐趋降温的特点。
  房企各出奇招
  尽管多数开发商仍对2014年楼市表现出一副志在必得的姿态,但是毫无疑问,要继续实现业绩高速增长,房企不得不谋求更多的业绩增长点,以成功实现突围。越来越多的房企,正在进行前所未有的多元化尝试。
  在国际化方面,万达集团依然在不断四处拓展版图,转型做跨国的文化企业帝国。而万科也在3月发布的年报中提及,要逐步转向城市配套服务商及国际化,未来会逐步提高国际化的比例。虽然万科的业绩目标最为谨慎,但是它的国际化动作却最为惹人关注。
  过去一年,万科不断拓展新的融资平台。今年初,证监会已批复核准万科将现有的境内上市外资股,转为境外上市外资股到香港交易所主板上市,这无疑为万科的国际化往前推进了一大步。
  除了谋求国际化之外,龙头房企正在不约而同的推动地产与金融相融合。比如万科入股徽商银行,恒大地产收购华夏银行等动作,都显示房企正在不断从融资业务上寻求收益,以支撑企业的继续高速增长。
  业内预测,今年房企的海外融资规模仍然继续扩大。据中原地产市场研究部统计,今年以来已有22家企业发布2014年海外融资计划或意向计划,合计融资额逾650亿元人民币,单月规模创下4年来新高。国内房企在海外债券市场将更加活跃。
其他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