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在党的十九大报告当中,生态文明建设、绿色发展再次被提及,并对这两个问题进行了新的战略部署,与此同时,对于农村生态环境的治理和建设也提出了新的对策被要求。文章从农村生态环境以及治理、促进农业绿色发展等方面对于农村生态环境的建设和治理进行了分析,并且提出了促进农村生态文明建设的方法,即保护农村生态资源,促进农村绿色发展,提升农村生态文明建设水平。
[关键词]:生态环境,城乡一体化,生态污染
[引言]:
随着社会的发展,农村生态环境建设水平得到越来越多的重视。我国农村人口比重很大,因此我国农村的环境问题应得到更多的关注。目前我国农村生态环境还存在着很多问题,如水污染、土地污染、空气污染等各种污染类型,污染源分布广泛复杂,再加上环境治理方针政策不到位,治理滞后,人民群众对于环境治理不够重视,政府未能履行好自己环境保护的职责等原因,农村生态环境建设效果并不理想。文章陈述了目前我国农村生态环境的现状以及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相应的解决措施。
1农村生态环境治理现状
1.1农村生态环境形式严峻
目前,我国农村生态环境形式严峻。首先,农村水污染问题十分严重。水污染问题主要包括生活污水污染和废水污染等。其次,由于对于土地的盲目开发,农村耕地面积不断减少,且耕地质量严重下降。与此同时,农村废弃物处理滞后,卫生状况堪忧,这也是不容小觑的环境污染问题。除此之外,噪声污染、空气污染、光污染等,也是农村主要的污染类型。
1.2政府主导缺位。
政府是农村生态环境建设的主导者,也是治理环境污染的领导者。但是部分基层政府盲目追求经济增长,或者由于其他利益因素的驱使,不顾环境影响,大量引进高污染高能耗企业,并且对此种企业进行庇护。此种企业在政府的支持下进行发展,政府以牺牲环境为代价换取所谓的经济增長,或者得到其他利益。同时,政府生态环境保护追究机制的缺失,使得这种企业与政府利益趋同的现象难以得到惩戒,这也会造成政府环境治理政策难以有效实施。对此,应制定相关的法律法规,并且健全责任追究制度。基层政府需要履行好环境管理职责,积极推动农村生态环境建设。
1.3公众参与缺失。
人民群众是环境治理和保护的执行者,人民群众对于环境保护的参与度,很大程度上决定了政府环保政策实施的效果。但是目前,农村群众对于环境保护的参与度比较低,原因主要有两方面,首先是公众参与环境治理的途径很少。在目前我国现有的环境先关法律法规中,并没有切实可行的公众参与环境治理的途径,公众即使想要参与到环境治理中,也很难找到合适的途径。其次是公众参与环境治理的积极性不高。我国农村居民对于生态环境的认识存在着很多不足,自身没有意识到保护环境的重要性,而且政府也缺乏相应的奖励激励机制,没有引导、激励人民群众参与到生态环境建设的工作中去。人民群众是环境保护和治理的实行者,公众参与程度低,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政府环境保护政策实施的效果。
2农村生态环境治理的对策
2.1严格控制工业污染。
推动城乡一体化进程,促进农村经济发展,要始终坚持科学的发展观,科学构筑城镇化体系。促进农村经济发展,更要重视农村的生态环境,建立宜居的农村生活环境,避免追求以牺牲农村生态环境为代价的经济增长。在引进企业的时候,要设置环境准入标准,拒绝高污染高耗能企业,并且要拒绝发达城市的污染转移,严格控制污染企业,在源头上控制工业污染在城乡关系上,要建立和谐的城乡居民关系,协调城乡发展。
2.2建立生活垃圾治理的长效机制。
不同的城市群生活垃圾污染现状不同,因此要明确本地区生活垃圾的污染现状,根据不同的特点制定不同的治理目标,并借鉴成功地区的经验,完善垃圾治理机制。建立城乡生活垃圾治理长效机制,应促进多方合作。政府、居民、环境治理垃圾治理的相关机构要进行合作,对于本地区进行统筹治理;为垃圾治理提供必要的技术、资金支持,完善设备建设,运用科学的手段进行环境治理;政府要明确本地区垃圾治理进行目标、方法、过程等,科学安排,统筹规划,提高垃圾治理的效率。另外,要重视美丽乡村的建设,在建设美丽城市的同时,对农村实行与城市相同的环境标准,保证农村生态环境的建设。
2.3增强环境行为与环境意识的一致性。
增强环境行为与环境意识的一体性,就是要加强农村居民对于生态环境的重视性,加强环保意识,进而规范自己的行为,从行动上加强生态文明的建设。在城乡一体化建设的推动下,农村生态环境的建设也离不开城市居民。城市居民虽然已经普遍认识到生态文明的重要性,但是在行动上仍然比较迟缓。农村生态环境的建设需要城乡居民共同的努力,城乡居民要改变环保意识、行动上的问题,需要政府和居民个人共同的努力。政府要加强环保宣传力度,通过各种媒体进行传播,呼吁大家保护环境。城乡居民也需要主动去了解建设农村生态环境的重要性,主动加入到农村生态环境建设的工作中去。
结语:加快农村生态文明建设是需要得到各地方政府重视的事情,生态文明建设不是一蹴而就的,需要政府和居民的相互配合和长期坚持,需要将改善生态环境,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发展绿色农业,提高农村居民生活质量,保障农产品质量安全进行有机结合,进而推动农村生态文明建设。
[参考文献]:
[1]李昌新,陈晓,张辉,郑华伟.基于灰色关联模型的江苏省农村生态文明建设水平研究[J]. 水土保持通报. 2017(03)
[2]姚石,杨红娟.生态文明建设的关键因素识别[J].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2017(04)
[3]王丹华,刘子飞,李铁铮.农村生态文明评价及城镇化对其影响——基于地市级层面的研究[J]. 宁夏社会科学. 2017(02)
[关键词]:生态环境,城乡一体化,生态污染
[引言]:
随着社会的发展,农村生态环境建设水平得到越来越多的重视。我国农村人口比重很大,因此我国农村的环境问题应得到更多的关注。目前我国农村生态环境还存在着很多问题,如水污染、土地污染、空气污染等各种污染类型,污染源分布广泛复杂,再加上环境治理方针政策不到位,治理滞后,人民群众对于环境治理不够重视,政府未能履行好自己环境保护的职责等原因,农村生态环境建设效果并不理想。文章陈述了目前我国农村生态环境的现状以及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相应的解决措施。
1农村生态环境治理现状
1.1农村生态环境形式严峻
目前,我国农村生态环境形式严峻。首先,农村水污染问题十分严重。水污染问题主要包括生活污水污染和废水污染等。其次,由于对于土地的盲目开发,农村耕地面积不断减少,且耕地质量严重下降。与此同时,农村废弃物处理滞后,卫生状况堪忧,这也是不容小觑的环境污染问题。除此之外,噪声污染、空气污染、光污染等,也是农村主要的污染类型。
1.2政府主导缺位。
政府是农村生态环境建设的主导者,也是治理环境污染的领导者。但是部分基层政府盲目追求经济增长,或者由于其他利益因素的驱使,不顾环境影响,大量引进高污染高能耗企业,并且对此种企业进行庇护。此种企业在政府的支持下进行发展,政府以牺牲环境为代价换取所谓的经济增長,或者得到其他利益。同时,政府生态环境保护追究机制的缺失,使得这种企业与政府利益趋同的现象难以得到惩戒,这也会造成政府环境治理政策难以有效实施。对此,应制定相关的法律法规,并且健全责任追究制度。基层政府需要履行好环境管理职责,积极推动农村生态环境建设。
1.3公众参与缺失。
人民群众是环境治理和保护的执行者,人民群众对于环境保护的参与度,很大程度上决定了政府环保政策实施的效果。但是目前,农村群众对于环境保护的参与度比较低,原因主要有两方面,首先是公众参与环境治理的途径很少。在目前我国现有的环境先关法律法规中,并没有切实可行的公众参与环境治理的途径,公众即使想要参与到环境治理中,也很难找到合适的途径。其次是公众参与环境治理的积极性不高。我国农村居民对于生态环境的认识存在着很多不足,自身没有意识到保护环境的重要性,而且政府也缺乏相应的奖励激励机制,没有引导、激励人民群众参与到生态环境建设的工作中去。人民群众是环境保护和治理的实行者,公众参与程度低,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政府环境保护政策实施的效果。
2农村生态环境治理的对策
2.1严格控制工业污染。
推动城乡一体化进程,促进农村经济发展,要始终坚持科学的发展观,科学构筑城镇化体系。促进农村经济发展,更要重视农村的生态环境,建立宜居的农村生活环境,避免追求以牺牲农村生态环境为代价的经济增长。在引进企业的时候,要设置环境准入标准,拒绝高污染高耗能企业,并且要拒绝发达城市的污染转移,严格控制污染企业,在源头上控制工业污染在城乡关系上,要建立和谐的城乡居民关系,协调城乡发展。
2.2建立生活垃圾治理的长效机制。
不同的城市群生活垃圾污染现状不同,因此要明确本地区生活垃圾的污染现状,根据不同的特点制定不同的治理目标,并借鉴成功地区的经验,完善垃圾治理机制。建立城乡生活垃圾治理长效机制,应促进多方合作。政府、居民、环境治理垃圾治理的相关机构要进行合作,对于本地区进行统筹治理;为垃圾治理提供必要的技术、资金支持,完善设备建设,运用科学的手段进行环境治理;政府要明确本地区垃圾治理进行目标、方法、过程等,科学安排,统筹规划,提高垃圾治理的效率。另外,要重视美丽乡村的建设,在建设美丽城市的同时,对农村实行与城市相同的环境标准,保证农村生态环境的建设。
2.3增强环境行为与环境意识的一致性。
增强环境行为与环境意识的一体性,就是要加强农村居民对于生态环境的重视性,加强环保意识,进而规范自己的行为,从行动上加强生态文明的建设。在城乡一体化建设的推动下,农村生态环境的建设也离不开城市居民。城市居民虽然已经普遍认识到生态文明的重要性,但是在行动上仍然比较迟缓。农村生态环境的建设需要城乡居民共同的努力,城乡居民要改变环保意识、行动上的问题,需要政府和居民个人共同的努力。政府要加强环保宣传力度,通过各种媒体进行传播,呼吁大家保护环境。城乡居民也需要主动去了解建设农村生态环境的重要性,主动加入到农村生态环境建设的工作中去。
结语:加快农村生态文明建设是需要得到各地方政府重视的事情,生态文明建设不是一蹴而就的,需要政府和居民的相互配合和长期坚持,需要将改善生态环境,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发展绿色农业,提高农村居民生活质量,保障农产品质量安全进行有机结合,进而推动农村生态文明建设。
[参考文献]:
[1]李昌新,陈晓,张辉,郑华伟.基于灰色关联模型的江苏省农村生态文明建设水平研究[J]. 水土保持通报. 2017(03)
[2]姚石,杨红娟.生态文明建设的关键因素识别[J].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2017(04)
[3]王丹华,刘子飞,李铁铮.农村生态文明评价及城镇化对其影响——基于地市级层面的研究[J]. 宁夏社会科学. 2017(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