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有关跨国并购的动因,国外学者已经进行了几十年的研究,主要观点有规模经济理论、垄断理论、价值低估理论、协同效应假说、多元化战略假说、市场势力假说、交易费用理论、时差效应以及个人行为动机等等。基于中国的经济发展程度及特殊国情,外资并购中国企业,除了存在上述并购动因之外,还存在三个特殊的深层的动因,即人口动因、资源动因和国家利益动因。
【关键词】并购动因 跨国公司 外资并购 直接投资
一、跨国并购动因研究概述
跨国并购是跨国公司在全球范围内对生产要素进行重新配置和优化组合的过程,是国际直接投资的主要方式。经济全球化为跨国并购提供了条件,跨国并购又推动了经济全球化的发展。另有观点认为,跨国并购是经济全球化的一个组成部分。
20 世纪90 年代以来,全球跨国并购风起云涌,形成了一个世纪末的高潮。跨国并购额从1990年的1506亿美元增加到2000年1.14万亿美元,跨国并购额占国际直接投资的比重从1995年的57%上升到2000年的89.8%。随后,跨国并购开始降温,2000年至2004年,全球的跨国并购出售额占国际直接投资的流入总量,由82%下降到近60%,其中2003年降至近年来最低点,仅相当于2000年高峰期的1/4。但从2004年开始,伴随着世界经济重新复苏,跨国并购又重新走出低谷,当年跨国并购出售额达3806亿美元,同比上升了28%;跨国并购交易数达5113起,同比增长12%。据《2005年世界贸易和投资报告》引述的英国金融时报测算,2005年,全球企业并购交易总额将达到2.9万亿美元,比上年增长40%。另据美国企业增长协会和汤姆森金融证券数据公司联合公布的调查,2006年以来(截至6月13日),全球并购总金额已达到约1.6万亿美元,比去年同期增长了41%。鉴于目前全球并购的活跃态势,上述机构预计2006年度的并购规模将超过去年约2.9万亿美元的水平。
有关跨国并购的动因,国外学者已经进行了几十年的研究,主要有以下观点。
1、规模经济理论。由美国经济学家保罗·克鲁格曼(PaulKrugman)于1970年代末提出。该理论在当时的西方和目前的我国比较流行。事实上,那些产品同质无差别或无法替代的行业如汽车制造、钢铁、石油化工、家电和有色金属加工等行业存在明显的规模经济效应。纽博尔德(1970年)的研究表明:18%的公司在购并活动中承认购并动机与规模经济有关。
2、垄断理论。其理论根源是Hymer的垄断优势理论。该理论认为,跨国公司并购动因在于获取特定市场的垄断地位,并通过这种垄断地位攫取垄断利润。Comanor(1967)、Trautwein(1990)的研究表明,横向并购、纵向并购和混合并购都可以消除市场竞争取得垄断地位。
3、价值低估理论。以Tobin(1977)的Q值理论为代表。该理论认为,当并购公司发现目标公司的股票市值低于重置成本时,或由于并购公司获得一些外部市场所不了解的信息(私人信息),认为目标公司的价值被低估时,就会采取并购手段获得目标公司的控制权。
4、协同效应假说(Synergy Hypothesis)。由Weston提出。所谓协同效应,是指两个公司实施并购后的产出比并购前两个公司产出之和要大,即“2+2>4的效应”。对于并购公司而言,协同效应主要体现在经营协同效应、财务协同效应、管理协同效应等方面。该假说主要为企业间的横向兼并提供了理论基础。
5、多元化战略假说。该理论借助Markowitz的资产组合假说和世界经济周期异步理论,认为跨国并购的动因是分散公司经营风险。
6、市场势力假说。惠延顿(1980年)发现大公司在利润变动方面比小公司小,这说明大公司由于市场势力强,不容易受市场环境变化的影响。这构成了跨国购并活动的动因之一,即以增强企业核心竞争力为目标。
7、交易费用理论——组织替代市场假说。该理论的代表科斯(Coase)和威廉姆森(Williamson)认为,节约交易费用是企业并购活动的唯一动机。企业并购实质上是企业组织对市场的替代,是为了减少生产经营活动的交易费用。一方面,他们用“资产专用性”解释纵向购并,另一方面,用“微型资本市场” 解释混合购并。
8、时差效应。跨国并购省去了绿地投资的繁琐手续,同时缩短了投入产出周期,日本实业界称之为“收购企业的时差效应”。因此,日本企业在境外投资,多采取并购方法,扩大与国外企业合作,并购后,迅速输入资金,加快改造企业以缩短投资回收期。
9、个人行为动机。1983年,Rhoades提出“权力动机”已经替代“利润动机”成为跨国公司的并购动因的观点。Roll(1986)提出的自大假说认为,并购企业的过高估价(超过目标企业真实经济价值)来自于自大——并购企业决策者的过度自信。
二、跨国公司并购中国的深层动因
根据美国企业增长协会和汤姆森金融证券数据公司联合公布的并购动因调查,46%的受访者称会为了增加收入提高利润进行并购,35%的受访者说未来并购的目的是增加市场份额,5%的受访者称获得新技术是其未来并购的主要动因。由此可见,当前条件下的跨国并购不再仅仅单纯地直接地追求即期收入和利润,更多的是出于战略动机和长期目标。
另一方面,由于世界各国的经济发展程度及国情的不同,跨国公司在不同国家的并购动机也存在着重大的差异。对我国而言,2006年是WTO过渡期的最后一年,面对新世纪第一个跨国并购浪潮,面对汹涌澎湃的外资并购,我们首先要弄清楚外资并购的真正动因。
我们认为,外资对中国企业的并购,除了存在上述并购动因之外,还存在着一些特殊的深层的动因。
1、人口动因。人口众多,是我国最大的国情。作为全球第一人口大国,伴随我们的有很多的劣势,但是对跨国公司来说却是一个不可忽视的优势。
(1)庞大的人口数量,必然存在或潜在着庞大的消费市场。并购中国企业,跨国公司就能够提高产品的市场占有率并大幅提升市场占有预期。2006年1月23日,英博宣布以58.86亿元,也就是10倍市净率收购福建雪津啤酒,市场为之轰动。如此天价,其实是冲着中国巨大的啤酒消费潜力而来。
(2)庞大的人口数量,必然存在着庞大的人力资源市场。1993年原国家劳动部就颁布了《企业最低工资规定》,但是十三年后的今天,按照最低工资要达到月平均工资40%-60`%的国际通行标准,全国没有一个省市的最低工资达到了要求,甚至出现“零工资就业”的极端现象。劳动力的供求失衡导致无序竞争。对于劳动密集型的外资企业,廉价劳动力的吸引力不言而喻。因此,即使人口小国的外资政策比中国更优惠,跨国公司还是会选择中国而不会选择他们。
2、资源动因。我国的资源包括自然资源、人力资源和企业资源为跨国并购提供动力。尤其是地方政府对资源和环境价值的低估和漠视,为外资提供了巨大的商机。
(1)自然资源动因。中国是人口大国,资源小国。但是我们并没有一个正确的资源观,认识不到资源的真实价值。除了矿藏资源、土地资源得到一定的保护之外,森林资源、水资源、空气资源、气候资源以及整个自然生态系统得不到起码的重视。为了发展经济,为了政绩,政府无视资源浪费,环境破坏,我国选择了一条高能耗高污染的发展之路,先发展后治理的理论大行其道。各地竞相慷资源之慨招商引资。零地价招商,零治理排放,乱伐森林,乱占耕地,大开发演变成大开挖。在发达国家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今天,像中国这样如此宽松的资源利用环境,无疑成为外商投资的强大动因。
(2)人力资源动因。中国是人口大国,也是劳动力资源大国、人才大国。在内资企事业单位的人才管理还停留在政治权术层面的今天,外资企业已经在实施人才本土化战略,跨国公司中国总部早已人才济济。在金融界,有个说法很流行:中国的金融天才在监狱里。根据我们的研究,结论应该是这样的:中国的金融天才,一部分在监狱里,另一部分在外资企业里。Ranft等人(2000年)研究了1994~1995年268家高科技企业,发现获取目标公司的人力资源是最重要的购并动机。
(3)企业资源动因。早在1959年,Penrose就提出了企业的“资源观”概念。她把“公司”定义为“一组处于协调管理的资源”。首先由于我国企业价值评估行业不发达,评估理念、评估技术和手段落后;其次由于地方政府、主管部门奉行的不足为外人道的资产重组“潜规则”;再次,中国企业缺乏跨国并购经验。因此,跨国企业并购中国企业,往往能够廉价得手。2005年4月,卡特彼勒用不到200万元人民币收购山工机械这家销售收入10亿元、国内工程机械企业排名第七的国有企业40%的股份。而收购山工40%的股份仅仅只是卡特彼勒的一期并购,卡特彼勒提出有权在未来3年内随时收购山工机械的剩余股份。也就是说,其余60%的股份将在适当时机收归卡特彼勒的氅下。
3、国家利益动机。跨国经济往往不是纯粹的经济而是政治经济。国际分工、产业转移与产业控制,事关一个国家的发展空间和发展定位,所以从来就不是纯经济的行为。其间渗透着国家战略、国家利益等动因。发达国家长期通过法律法规、优惠政策、准入制度等手段促使本土企业在跨国并购中维护国家利益,实现国家战略,包括优化本国在国际分工中的格局,加强对高科技产业的控制权,把高污染产业转移到发展中国家,遏制他国发展,把发展中国家改造成自己的经济附庸。
(1)在产业间分工层面上,发达国家一方面对中国进行技术封锁,另一方面以并购的方式,对中国的龙头骨干企业进行“斩首”行动。国务院研究发展中心2006年发表的一份研究报告指出,在中国已开放的产业中,每个产业排名前5位的企业几乎都由外资控制;中国28个主要产业中,外资在21个产业中拥有多数资产控制权。通过合资、独资、并购把化工、电镀、印染、皮革、造纸等污染行业转移到中国。
(2)在产业内分工层面上,发达国家牢牢控制产业链条中包含高利润和核心竞争力的技术研发、营销两大环节,中国沦为利润微薄的世界加工厂。
(3)在产品内分工层面上,技术含量高的工序、附加值高的部件由发达国家来完成,中国承担的大多是低附加值的初级零部件生产和总装生产。
当然,外资并购中国企业还有其他的动因,比如汇率动因。人民币升值预期,也是跨国公司并购中国企业的重要原因,在此不赘述。
【参考文献】
[1] 何永义,黄顺武: 第五次跨国并购浪潮的特点及动因分析[J].社科纵横,2004 (4)
[2] 王春,齐艳秋:关于企业购并动机的理论研究[J]. 当代财经,2001(7)
[3] 黄中文:跨国并购的十大动机[J].北方经贸 2003(11)
[4] 李孟刚,蒋志敏,李文兴:中国产业外资控制报告[N]. 新浪财经,2006-6-13
【关键词】并购动因 跨国公司 外资并购 直接投资
一、跨国并购动因研究概述
跨国并购是跨国公司在全球范围内对生产要素进行重新配置和优化组合的过程,是国际直接投资的主要方式。经济全球化为跨国并购提供了条件,跨国并购又推动了经济全球化的发展。另有观点认为,跨国并购是经济全球化的一个组成部分。
20 世纪90 年代以来,全球跨国并购风起云涌,形成了一个世纪末的高潮。跨国并购额从1990年的1506亿美元增加到2000年1.14万亿美元,跨国并购额占国际直接投资的比重从1995年的57%上升到2000年的89.8%。随后,跨国并购开始降温,2000年至2004年,全球的跨国并购出售额占国际直接投资的流入总量,由82%下降到近60%,其中2003年降至近年来最低点,仅相当于2000年高峰期的1/4。但从2004年开始,伴随着世界经济重新复苏,跨国并购又重新走出低谷,当年跨国并购出售额达3806亿美元,同比上升了28%;跨国并购交易数达5113起,同比增长12%。据《2005年世界贸易和投资报告》引述的英国金融时报测算,2005年,全球企业并购交易总额将达到2.9万亿美元,比上年增长40%。另据美国企业增长协会和汤姆森金融证券数据公司联合公布的调查,2006年以来(截至6月13日),全球并购总金额已达到约1.6万亿美元,比去年同期增长了41%。鉴于目前全球并购的活跃态势,上述机构预计2006年度的并购规模将超过去年约2.9万亿美元的水平。
有关跨国并购的动因,国外学者已经进行了几十年的研究,主要有以下观点。
1、规模经济理论。由美国经济学家保罗·克鲁格曼(PaulKrugman)于1970年代末提出。该理论在当时的西方和目前的我国比较流行。事实上,那些产品同质无差别或无法替代的行业如汽车制造、钢铁、石油化工、家电和有色金属加工等行业存在明显的规模经济效应。纽博尔德(1970年)的研究表明:18%的公司在购并活动中承认购并动机与规模经济有关。
2、垄断理论。其理论根源是Hymer的垄断优势理论。该理论认为,跨国公司并购动因在于获取特定市场的垄断地位,并通过这种垄断地位攫取垄断利润。Comanor(1967)、Trautwein(1990)的研究表明,横向并购、纵向并购和混合并购都可以消除市场竞争取得垄断地位。
3、价值低估理论。以Tobin(1977)的Q值理论为代表。该理论认为,当并购公司发现目标公司的股票市值低于重置成本时,或由于并购公司获得一些外部市场所不了解的信息(私人信息),认为目标公司的价值被低估时,就会采取并购手段获得目标公司的控制权。
4、协同效应假说(Synergy Hypothesis)。由Weston提出。所谓协同效应,是指两个公司实施并购后的产出比并购前两个公司产出之和要大,即“2+2>4的效应”。对于并购公司而言,协同效应主要体现在经营协同效应、财务协同效应、管理协同效应等方面。该假说主要为企业间的横向兼并提供了理论基础。
5、多元化战略假说。该理论借助Markowitz的资产组合假说和世界经济周期异步理论,认为跨国并购的动因是分散公司经营风险。
6、市场势力假说。惠延顿(1980年)发现大公司在利润变动方面比小公司小,这说明大公司由于市场势力强,不容易受市场环境变化的影响。这构成了跨国购并活动的动因之一,即以增强企业核心竞争力为目标。
7、交易费用理论——组织替代市场假说。该理论的代表科斯(Coase)和威廉姆森(Williamson)认为,节约交易费用是企业并购活动的唯一动机。企业并购实质上是企业组织对市场的替代,是为了减少生产经营活动的交易费用。一方面,他们用“资产专用性”解释纵向购并,另一方面,用“微型资本市场” 解释混合购并。
8、时差效应。跨国并购省去了绿地投资的繁琐手续,同时缩短了投入产出周期,日本实业界称之为“收购企业的时差效应”。因此,日本企业在境外投资,多采取并购方法,扩大与国外企业合作,并购后,迅速输入资金,加快改造企业以缩短投资回收期。
9、个人行为动机。1983年,Rhoades提出“权力动机”已经替代“利润动机”成为跨国公司的并购动因的观点。Roll(1986)提出的自大假说认为,并购企业的过高估价(超过目标企业真实经济价值)来自于自大——并购企业决策者的过度自信。
二、跨国公司并购中国的深层动因
根据美国企业增长协会和汤姆森金融证券数据公司联合公布的并购动因调查,46%的受访者称会为了增加收入提高利润进行并购,35%的受访者说未来并购的目的是增加市场份额,5%的受访者称获得新技术是其未来并购的主要动因。由此可见,当前条件下的跨国并购不再仅仅单纯地直接地追求即期收入和利润,更多的是出于战略动机和长期目标。
另一方面,由于世界各国的经济发展程度及国情的不同,跨国公司在不同国家的并购动机也存在着重大的差异。对我国而言,2006年是WTO过渡期的最后一年,面对新世纪第一个跨国并购浪潮,面对汹涌澎湃的外资并购,我们首先要弄清楚外资并购的真正动因。
我们认为,外资对中国企业的并购,除了存在上述并购动因之外,还存在着一些特殊的深层的动因。
1、人口动因。人口众多,是我国最大的国情。作为全球第一人口大国,伴随我们的有很多的劣势,但是对跨国公司来说却是一个不可忽视的优势。
(1)庞大的人口数量,必然存在或潜在着庞大的消费市场。并购中国企业,跨国公司就能够提高产品的市场占有率并大幅提升市场占有预期。2006年1月23日,英博宣布以58.86亿元,也就是10倍市净率收购福建雪津啤酒,市场为之轰动。如此天价,其实是冲着中国巨大的啤酒消费潜力而来。
(2)庞大的人口数量,必然存在着庞大的人力资源市场。1993年原国家劳动部就颁布了《企业最低工资规定》,但是十三年后的今天,按照最低工资要达到月平均工资40%-60`%的国际通行标准,全国没有一个省市的最低工资达到了要求,甚至出现“零工资就业”的极端现象。劳动力的供求失衡导致无序竞争。对于劳动密集型的外资企业,廉价劳动力的吸引力不言而喻。因此,即使人口小国的外资政策比中国更优惠,跨国公司还是会选择中国而不会选择他们。
2、资源动因。我国的资源包括自然资源、人力资源和企业资源为跨国并购提供动力。尤其是地方政府对资源和环境价值的低估和漠视,为外资提供了巨大的商机。
(1)自然资源动因。中国是人口大国,资源小国。但是我们并没有一个正确的资源观,认识不到资源的真实价值。除了矿藏资源、土地资源得到一定的保护之外,森林资源、水资源、空气资源、气候资源以及整个自然生态系统得不到起码的重视。为了发展经济,为了政绩,政府无视资源浪费,环境破坏,我国选择了一条高能耗高污染的发展之路,先发展后治理的理论大行其道。各地竞相慷资源之慨招商引资。零地价招商,零治理排放,乱伐森林,乱占耕地,大开发演变成大开挖。在发达国家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今天,像中国这样如此宽松的资源利用环境,无疑成为外商投资的强大动因。
(2)人力资源动因。中国是人口大国,也是劳动力资源大国、人才大国。在内资企事业单位的人才管理还停留在政治权术层面的今天,外资企业已经在实施人才本土化战略,跨国公司中国总部早已人才济济。在金融界,有个说法很流行:中国的金融天才在监狱里。根据我们的研究,结论应该是这样的:中国的金融天才,一部分在监狱里,另一部分在外资企业里。Ranft等人(2000年)研究了1994~1995年268家高科技企业,发现获取目标公司的人力资源是最重要的购并动机。
(3)企业资源动因。早在1959年,Penrose就提出了企业的“资源观”概念。她把“公司”定义为“一组处于协调管理的资源”。首先由于我国企业价值评估行业不发达,评估理念、评估技术和手段落后;其次由于地方政府、主管部门奉行的不足为外人道的资产重组“潜规则”;再次,中国企业缺乏跨国并购经验。因此,跨国企业并购中国企业,往往能够廉价得手。2005年4月,卡特彼勒用不到200万元人民币收购山工机械这家销售收入10亿元、国内工程机械企业排名第七的国有企业40%的股份。而收购山工40%的股份仅仅只是卡特彼勒的一期并购,卡特彼勒提出有权在未来3年内随时收购山工机械的剩余股份。也就是说,其余60%的股份将在适当时机收归卡特彼勒的氅下。
3、国家利益动机。跨国经济往往不是纯粹的经济而是政治经济。国际分工、产业转移与产业控制,事关一个国家的发展空间和发展定位,所以从来就不是纯经济的行为。其间渗透着国家战略、国家利益等动因。发达国家长期通过法律法规、优惠政策、准入制度等手段促使本土企业在跨国并购中维护国家利益,实现国家战略,包括优化本国在国际分工中的格局,加强对高科技产业的控制权,把高污染产业转移到发展中国家,遏制他国发展,把发展中国家改造成自己的经济附庸。
(1)在产业间分工层面上,发达国家一方面对中国进行技术封锁,另一方面以并购的方式,对中国的龙头骨干企业进行“斩首”行动。国务院研究发展中心2006年发表的一份研究报告指出,在中国已开放的产业中,每个产业排名前5位的企业几乎都由外资控制;中国28个主要产业中,外资在21个产业中拥有多数资产控制权。通过合资、独资、并购把化工、电镀、印染、皮革、造纸等污染行业转移到中国。
(2)在产业内分工层面上,发达国家牢牢控制产业链条中包含高利润和核心竞争力的技术研发、营销两大环节,中国沦为利润微薄的世界加工厂。
(3)在产品内分工层面上,技术含量高的工序、附加值高的部件由发达国家来完成,中国承担的大多是低附加值的初级零部件生产和总装生产。
当然,外资并购中国企业还有其他的动因,比如汇率动因。人民币升值预期,也是跨国公司并购中国企业的重要原因,在此不赘述。
【参考文献】
[1] 何永义,黄顺武: 第五次跨国并购浪潮的特点及动因分析[J].社科纵横,2004 (4)
[2] 王春,齐艳秋:关于企业购并动机的理论研究[J]. 当代财经,2001(7)
[3] 黄中文:跨国并购的十大动机[J].北方经贸 2003(11)
[4] 李孟刚,蒋志敏,李文兴:中国产业外资控制报告[N]. 新浪财经,2006-6-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