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城市河道是城市中最宝贵的财富,是城市重要的公共空间。城市河道生态景观应具有丰富的景观要素、深厚的文化积淀以及浓郁的人文气息,是城市文明的缩影。本文根据工程实例,对福田河的景观设计进行探讨。
关键词:城市河道;景观设计;实例
中图分类号:TV8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工程概况
深圳福田河于深圳市中心区的东侧,是深圳河的支流,呈南北流向,发源于北部山区的梅林坳,流域面积15. 9平方公里,干流长6. 8公里。河流水体受到较严重污染,污染的主要原因是城市污水直接排入河道。福田河在设计建设前河水发黑发臭,水质较差,严重影响在公园活动的市民的身心健康。原河道混凝土护岸将河道和公园绿地截然分离,河底河岸全部硬质化,与公园环境严重不协调。在1989年的时候就进行了全面整治,治理标准是根据1982年广东省水利电力勘察设计院编制的“深圳防洪规划”进行的,设计防洪标准为50年一遇,按农田排涝标准考虑,采用六小时平均模数8.24m3/s/km2计算洪水流量。随着城市的建设发展,河道流域面积有所增加,下垫面性质由原有的农田、坡地等不断演化成城市道路、建筑等用地,降雨产生汇流时间、下渗量等都发生了较大的变化,加之规划的滞洪区一直未实施,相应河道防洪能力有所降低,深南路箱涵段只满足10年一遇的过流能力。
福田河鸟瞰图
本项目的设计目标是充分体现自然生态及环境的可持续发展的理念,创造一个舒适优美、适合人们游赏休闲的滨水景观。其设计原则第一立足生态理念,结合公园规划及防洪需要,满足防洪安全的原则;第二因地制宜处理地形及规划景观,将河道与两岸的景观融为一体;第三公众参与娱乐的原则。充分体现景观的观赏性、参与性,为人们创造一个可赏、可玩的自然空间。
2、对河流的总体定位及分段设计
2.1、福田河流经笔架山公园、中心公园,其滨河地区是市级大型公共绿地,具备开展全市性的公共活动的空间。因此对福田河及其滨水地区的规划定位为深圳市市级公共绿地,全市最重要的市民滨河休闲功能区。
A段:北环路—笋岗路。本段位于笔架山公园内,平时和节假日都有附近的居民在此开展活动,沿线有聚集人员活动的场地。本段定位为城市公共休闲区,具有景观、亲水和休闲功能。
B段:笋岗路—深南路。本段位于市中心公园,河段西侧有居住区,东侧为开敞空间,对河道进行个别段的河堤生态化改造,使之与中心公园良好的绿化植被景观相互协调。通过景观的开发和活动安排,使市民享有亲切的水滨以及设计丰富的亲水岸线,营造滨水地带亲切、优美的环境景观。本段定位为城市公共休闲区,具有景观、亲水和公共休闲活动为一体的功能。
C段:深南路—河口。本段东侧为城市道路,没有改造的可能;西侧为市中心公园,可做适当的调整。本段定位为绿化生态功能区。
2.2、分段设计。规划选取笔架山公园段、笋岗西路—红荔西路段及红荔西路段—振华西路段为重点整治区。笔架山公园段已施工,将不重点阐述,主要对位于中心公园的其中两段做说明。
2.2.1、笔架山公园段:本段考虑与公园衔接河岸设置休息性阶梯,引河水设置跌水,产生动态效果。设计主要包括软性河岸的水生植物,双层步行系统、跌水等水景设计和与步行系统连接的木桥、广场的设计。设计的核心为高底跌水池,拉索桥和梯形广场形成的围合空间。作为市民假日集会的重要场所,在这里为市民的聚集提供了平台。
2.2.2、笋岗西路—红荔西路段(以下简称主题游赏区)。本段地处深圳中心公园800米绿化带内,河流的东侧为居住区,并在此设有滞洪区,西侧为花木园。现有植被主要为大片的荔枝林和芒果林,绿化带已形成较好的道路网和不错的绿化景观,但缺少人气,主要是缺少活动的相应设施,本段定位为主题游赏园区。
规划主要解决以下几个方面:
本段的入口方面。在河流与道路(笋岗西路、红荔西路)相交的地方均设有主要入口,方便市民进入公园。
在滞洪区考虑恢复生态湿地,为动物提供丰富多样的栖息地。以花木园及果林为主题游赏园区,把人气带动起来。设置必要的公共设施,满足人的活动需求。
2.2.3、红荔西路段—振华西路段(以下简称休闲游玩区)。本段也处在深圳中心公园800米绿化带内,北有中心公园花鸟鱼虫世界,南靠居住区(目前已形成较大规模的餐饮服务区),东面临华强北商业区,市民对休闲活动有很大需求。
现状以大草坪、大片密林为主,现有绿地为市民提供了开敞空间,但无法滿足人们对小型半私密空间的需求。规划针对这一需求,拟将原有完全消极的防洪排涝空间改造成积极的滨水小空间。
规划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尽可能地利用现已形成的梯形下沉空间塑造一种山林谷地的空间感受;尽量少的改动已有断面形式(挖填平衡,保证过水面积);利用绿化、围合增加空间层次,用以减弱下沉空间带来的心理上的不适;设置必要的活动休闲设施。
3、河岸及驳岸的处理
在满足防洪功能的条件下,着重采用石材、爬藤植物等自然元素对河道进行改造,将河道与两岸景观带及公园融为一体。草坪护坡的使用亦进一步提高河道的生态效应,护坡草坪可分解河中的有机物质,使河道自洁能力得以进一步提高。
4、河岸绿化设计
“水”和“绿”是城市中象征自然的要素。“河水”和“植绿”演义出浓烈的一体感,同河流成为一体的绿色植物是重要的景物,作为线形绿化带构成了城市公园的绿地系统。
水边绿化树种首先要具备一定耐水湿的能力,另外还要符合设计意图中美化的要求。深圳常应用的树种有:小叶榕、高山榕、水石榕、落羽松、大叶柳、垂柳、蔷薇等。
图2
4.1、主题游赏区。河道两侧现状种植有大量的荔枝树和芒果树,在河岸边上的芒果树较矮小,不利于行人从树下通过,树型也不美。保留原有的一部分树,选择适合深圳生长的树种,其间穿插一些开花树种,如凤凰木、鸡蛋花等,还可在河岸两侧种植垂柳、水石榕等。
4.2、休闲游玩区。本区力求恢复河流的生态环境,本区的西侧小支流不具有防洪功能,现状有天然的湿地,通过种植野生的水生植物,如芦苇、蒲草、浮萍,水底植眼子菜、玻璃藻、黑藻等,营造自然、野趣的意境。
5、河边设施建设指引
栅栏、长椅、公告牌等,作为河边的小家具,是通过细部来表现景观的。同护岸其它河流建筑相比,这些设施耐用年限短,损坏了就得修补,还需进行细致管理;不只是满足符合河流和街区个性所表现的功能,由于设计时的灵活性较大,所以可以做出富有弹性、创造性的设计。
5.1、栅栏、护栏。本段河流以自然、生态为主要风格,在保证行人安全的情况下,对个别地段设置有栅栏或护栏。防护栏的颜色应尽量与“背景”协调,选用暗茶色和灰色等稳重的颜色,形成一个不突出自我的稳重景物。栅栏的材料采用当地的天然石材,如石、木、砖等,防护栅的网格方向不论纵向还是横向,都应是透视性好的构造,纵向是视线顺着水流方向,防护栏的色彩呈一个面。
图3
5.2、休息设施。长椅:在人们常集聚的地带应设置休息设施,如长椅、垃圾箱、厕所等。长椅尽量设在能眺望河面的位置上,兼做疏散设施用可用灌木、乔木等围起来,成为稳固的设施。
遮阳棚、亭子:河流在某些地方是没有树荫的,设置遮阳棚很有效。为了防止泄洪时不倾倒,在设置场所的选择上及设施的构造要斟酌。
厕所:应尽量设置在醒目的地方,也可考虑做流动的或临时的厕所。
5.3、标示、导向牌。与河流有关的标识和导向牌可分为如下几种:①河流管理的标示牌;②警告、专用许可等的标示牌;③包括街区在内的导向牌、地图等。其中任一种都应使市民容易看,应设置成为引人注目的设施和地区标志,具有同其它设施一体化的复合功能,还可起到改善河流景观的作用。在色彩上可以选用较明快、醒目的颜色,能更易被人们所注意,又能令周围的气氛活跃。
6、结束语
综上所述,河道作为城市居民最触手可及的自然区域,在进行河道的景观设计应以人为本,营造和谐共生的环境,把以往劣势恶心的河道改造成为人们休闲的好去处,从整体上改善城市沿岸的生态环境、塑造优美的城市景观,减少城市污染,提供给城市人们高品质的生活空间。
聂雪菊:本科学历 现工作单位:深圳市防洪设施管理处 执法大队
关键词:城市河道;景观设计;实例
中图分类号:TV8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工程概况
深圳福田河于深圳市中心区的东侧,是深圳河的支流,呈南北流向,发源于北部山区的梅林坳,流域面积15. 9平方公里,干流长6. 8公里。河流水体受到较严重污染,污染的主要原因是城市污水直接排入河道。福田河在设计建设前河水发黑发臭,水质较差,严重影响在公园活动的市民的身心健康。原河道混凝土护岸将河道和公园绿地截然分离,河底河岸全部硬质化,与公园环境严重不协调。在1989年的时候就进行了全面整治,治理标准是根据1982年广东省水利电力勘察设计院编制的“深圳防洪规划”进行的,设计防洪标准为50年一遇,按农田排涝标准考虑,采用六小时平均模数8.24m3/s/km2计算洪水流量。随着城市的建设发展,河道流域面积有所增加,下垫面性质由原有的农田、坡地等不断演化成城市道路、建筑等用地,降雨产生汇流时间、下渗量等都发生了较大的变化,加之规划的滞洪区一直未实施,相应河道防洪能力有所降低,深南路箱涵段只满足10年一遇的过流能力。
福田河鸟瞰图
本项目的设计目标是充分体现自然生态及环境的可持续发展的理念,创造一个舒适优美、适合人们游赏休闲的滨水景观。其设计原则第一立足生态理念,结合公园规划及防洪需要,满足防洪安全的原则;第二因地制宜处理地形及规划景观,将河道与两岸的景观融为一体;第三公众参与娱乐的原则。充分体现景观的观赏性、参与性,为人们创造一个可赏、可玩的自然空间。
2、对河流的总体定位及分段设计
2.1、福田河流经笔架山公园、中心公园,其滨河地区是市级大型公共绿地,具备开展全市性的公共活动的空间。因此对福田河及其滨水地区的规划定位为深圳市市级公共绿地,全市最重要的市民滨河休闲功能区。
A段:北环路—笋岗路。本段位于笔架山公园内,平时和节假日都有附近的居民在此开展活动,沿线有聚集人员活动的场地。本段定位为城市公共休闲区,具有景观、亲水和休闲功能。
B段:笋岗路—深南路。本段位于市中心公园,河段西侧有居住区,东侧为开敞空间,对河道进行个别段的河堤生态化改造,使之与中心公园良好的绿化植被景观相互协调。通过景观的开发和活动安排,使市民享有亲切的水滨以及设计丰富的亲水岸线,营造滨水地带亲切、优美的环境景观。本段定位为城市公共休闲区,具有景观、亲水和公共休闲活动为一体的功能。
C段:深南路—河口。本段东侧为城市道路,没有改造的可能;西侧为市中心公园,可做适当的调整。本段定位为绿化生态功能区。
2.2、分段设计。规划选取笔架山公园段、笋岗西路—红荔西路段及红荔西路段—振华西路段为重点整治区。笔架山公园段已施工,将不重点阐述,主要对位于中心公园的其中两段做说明。
2.2.1、笔架山公园段:本段考虑与公园衔接河岸设置休息性阶梯,引河水设置跌水,产生动态效果。设计主要包括软性河岸的水生植物,双层步行系统、跌水等水景设计和与步行系统连接的木桥、广场的设计。设计的核心为高底跌水池,拉索桥和梯形广场形成的围合空间。作为市民假日集会的重要场所,在这里为市民的聚集提供了平台。
2.2.2、笋岗西路—红荔西路段(以下简称主题游赏区)。本段地处深圳中心公园800米绿化带内,河流的东侧为居住区,并在此设有滞洪区,西侧为花木园。现有植被主要为大片的荔枝林和芒果林,绿化带已形成较好的道路网和不错的绿化景观,但缺少人气,主要是缺少活动的相应设施,本段定位为主题游赏园区。
规划主要解决以下几个方面:
本段的入口方面。在河流与道路(笋岗西路、红荔西路)相交的地方均设有主要入口,方便市民进入公园。
在滞洪区考虑恢复生态湿地,为动物提供丰富多样的栖息地。以花木园及果林为主题游赏园区,把人气带动起来。设置必要的公共设施,满足人的活动需求。
2.2.3、红荔西路段—振华西路段(以下简称休闲游玩区)。本段也处在深圳中心公园800米绿化带内,北有中心公园花鸟鱼虫世界,南靠居住区(目前已形成较大规模的餐饮服务区),东面临华强北商业区,市民对休闲活动有很大需求。
现状以大草坪、大片密林为主,现有绿地为市民提供了开敞空间,但无法滿足人们对小型半私密空间的需求。规划针对这一需求,拟将原有完全消极的防洪排涝空间改造成积极的滨水小空间。
规划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尽可能地利用现已形成的梯形下沉空间塑造一种山林谷地的空间感受;尽量少的改动已有断面形式(挖填平衡,保证过水面积);利用绿化、围合增加空间层次,用以减弱下沉空间带来的心理上的不适;设置必要的活动休闲设施。
3、河岸及驳岸的处理
在满足防洪功能的条件下,着重采用石材、爬藤植物等自然元素对河道进行改造,将河道与两岸景观带及公园融为一体。草坪护坡的使用亦进一步提高河道的生态效应,护坡草坪可分解河中的有机物质,使河道自洁能力得以进一步提高。
4、河岸绿化设计
“水”和“绿”是城市中象征自然的要素。“河水”和“植绿”演义出浓烈的一体感,同河流成为一体的绿色植物是重要的景物,作为线形绿化带构成了城市公园的绿地系统。
水边绿化树种首先要具备一定耐水湿的能力,另外还要符合设计意图中美化的要求。深圳常应用的树种有:小叶榕、高山榕、水石榕、落羽松、大叶柳、垂柳、蔷薇等。
图2
4.1、主题游赏区。河道两侧现状种植有大量的荔枝树和芒果树,在河岸边上的芒果树较矮小,不利于行人从树下通过,树型也不美。保留原有的一部分树,选择适合深圳生长的树种,其间穿插一些开花树种,如凤凰木、鸡蛋花等,还可在河岸两侧种植垂柳、水石榕等。
4.2、休闲游玩区。本区力求恢复河流的生态环境,本区的西侧小支流不具有防洪功能,现状有天然的湿地,通过种植野生的水生植物,如芦苇、蒲草、浮萍,水底植眼子菜、玻璃藻、黑藻等,营造自然、野趣的意境。
5、河边设施建设指引
栅栏、长椅、公告牌等,作为河边的小家具,是通过细部来表现景观的。同护岸其它河流建筑相比,这些设施耐用年限短,损坏了就得修补,还需进行细致管理;不只是满足符合河流和街区个性所表现的功能,由于设计时的灵活性较大,所以可以做出富有弹性、创造性的设计。
5.1、栅栏、护栏。本段河流以自然、生态为主要风格,在保证行人安全的情况下,对个别地段设置有栅栏或护栏。防护栏的颜色应尽量与“背景”协调,选用暗茶色和灰色等稳重的颜色,形成一个不突出自我的稳重景物。栅栏的材料采用当地的天然石材,如石、木、砖等,防护栅的网格方向不论纵向还是横向,都应是透视性好的构造,纵向是视线顺着水流方向,防护栏的色彩呈一个面。
图3
5.2、休息设施。长椅:在人们常集聚的地带应设置休息设施,如长椅、垃圾箱、厕所等。长椅尽量设在能眺望河面的位置上,兼做疏散设施用可用灌木、乔木等围起来,成为稳固的设施。
遮阳棚、亭子:河流在某些地方是没有树荫的,设置遮阳棚很有效。为了防止泄洪时不倾倒,在设置场所的选择上及设施的构造要斟酌。
厕所:应尽量设置在醒目的地方,也可考虑做流动的或临时的厕所。
5.3、标示、导向牌。与河流有关的标识和导向牌可分为如下几种:①河流管理的标示牌;②警告、专用许可等的标示牌;③包括街区在内的导向牌、地图等。其中任一种都应使市民容易看,应设置成为引人注目的设施和地区标志,具有同其它设施一体化的复合功能,还可起到改善河流景观的作用。在色彩上可以选用较明快、醒目的颜色,能更易被人们所注意,又能令周围的气氛活跃。
6、结束语
综上所述,河道作为城市居民最触手可及的自然区域,在进行河道的景观设计应以人为本,营造和谐共生的环境,把以往劣势恶心的河道改造成为人们休闲的好去处,从整体上改善城市沿岸的生态环境、塑造优美的城市景观,减少城市污染,提供给城市人们高品质的生活空间。
聂雪菊:本科学历 现工作单位:深圳市防洪设施管理处 执法大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