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推进,校本课程成为改革中的一项重点实施内容,而音乐课程是我国基础教育体系中的重要内容,是帮助学生陶冶情操、培养审美能力的重要举措。对于地方大学而言,应当在校本课程广泛实施的背景下,结合自身办理理念以及当地文化特点,从激发学生兴趣的角度出发,创设具有本校特色的校本课程。基于此,本文中笔者首先对目前我国地方高校音乐教学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然后提出问题的解决对策,希望能够对读者提供有价值的参考。
关键词:地方高校 民族音乐 校本课程 运用
中图分类号:J60-0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3359(2018)23-0118-03
从字面意思上来看,“校本”二字其实就是指以学校为基础。而所谓校本课程,其实是一种外来的教学的形式,从国外出现到现在已经有20余年的时间,其含义是指以学校为本位,对学校教学课程加以确定,并确保能够与国家教育趋势相符。就当前的教育发展趋势来看,传统的教学模式不仅会让学生失去学习兴趣,降低的教学与学习效率,同时难以适应现代教育改革的需求,因此,对校本课程的应用策略加以研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现阶段音乐教学中存在的显著问题
(一)存在制约校本课程开发因素
就目前来看,部分地区的高校还没有致力于校本课程的开发,这种情况在落后地区尤为明显。整体而言,我国的校本课程开发仍然处于初级阶段,在此过程中难免会遇到各种各样的问题,因此,只有加大力度推进校本课程的开发与应用,才能积累更多的经验,更好的应用。据相关调查结果显示,目前校本课程的开发中存在的问题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首先,不具备强大的开发力量。现阶段,音乐教师是校本课程开发的主力军,但是,由于教师均为一线任课教师,任务繁重,难以保证有充足的时间开发校本课程,从而影响开发结果。其次,缺乏专业指导。开发教师大多没有经过专业培训,仅依靠自己的经验或者原有的教材等,不具有专业性的,很容易遇到困难,而问题的解决办法也如出一辙,导致校本课程开发结果并不理想。最后,缺乏完善的评价体系。目前,很多学校并没有针对学生与教师建立起客观、科学的评价体系,对于实施校本课程的效果也无法客观的评价,影响校本课程开发的完善性。
(二)存在于音乐教学中的问题
第一,教学内容缺乏创新性。就各地区目前应用的音乐教材来看,几乎全部使用我国教育部统一编制的教学大纲,主要是对学生听与唱的训练,并没有针对学生综合素养加以培养的内容,导致教学内容与课程设置上缺乏创新性。另外,有些学校虽然已经意识到创新的重要性,但是仅停留于形式上,并没有对实质的教学内容加以创新,最终导致教学效果不理想,极大程度的浪费了教学资源。第二,教学方法过于落后。在很长一段时间内,一直延用着灌输式教学,任由教师在讲台上讲的口干舌燥,学生也是无动于衷,这种缺少特色的教育模式,无法对学生进行有效额审美能力培养。由此我们可以得知,音乐教学时提升学生审美能力的重要途径,而想要实时有效的音乐教学,就必须要对校本课程进行开发,从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角度出发,促进学生向着个性化方向发展。第三,缺乏科学客观的评价方式。我国教育受到各种升学考试的影响,将成绩作为评价学生与教学效果的唯一标准,评价客观性的缺乏导致无法真正找到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因此,有必要建立多角度、全面型的评价标准。
二、民族音乐在地方高校校本课程的具体策略
(一)提高校本课程的重视程度,深度挖掘校本资源
想要提升校本课程应用的顺利推行,提高重视程度是必要前提,只有提高了思想上的认知程度,重视校本课程的应用,才能努力克服困难,推进运行。对此,相关政府部門首先要充分发挥自身的职能作用,鼓励并支持学校校本课程运用的实现,建立相应的制度标准,在制度上保证校本课程的运用。同时,引导开发者对我国的民族资源进行深度挖掘,充分利用民族音乐的特点,提升校本课程的开发与应用力度。地方政府与地方高校应当加强客观评价体系的建立,在对学校教学成果的考核标准中列入校本课程。其次,给予地方高校资金与物质上的支持,以此保证校本课程开发的成本,就目前制约校本开发一直停滞不前的重要因素,其中之一就是资金匮乏。与普通课程相比,音乐课程属于艺术类开发,在成本上自然要高于前者。对于将民族音乐应用于地方高校校本课程而言,必然要增加服装、乐器等多方面的投入。最后,各个地方高校应当做好宣传工作,促进教师、家长、学生参与积极性的提升。
(二)明确办学特点,促进各校之间交流
对于地方高校而言,想要将民族应用更好的应用于本校校本课程,首先要对自身具备的优势以及办学特点加以明确。在此基础上,多与他校进行交流,吸取成功的校本开发运用经验,结合自身的特点,以此确保本校音乐校本课程开发能够符合的地方民族特色。可以通过与他校交流的形式进行,比如:学校与学校之间的联谊、教师对外交流学习、不定期的开展研讨会等。在交流过程中,交流者要提出疑问,在开发过程中的难题,通过探讨与学习解决困难,通过讨论、学习不断的完善自身的教学方式,同时对校本课程加以完善,从而开展符合本校办学特色的音乐校本课程。
(三)以提高科研为导向,组建高水平开发队伍
作为音乐课程教学的主要实施者,音乐教师的自身素质与开发民族音乐校本课程顺利程度、质量有着密切联系,由此可见,在音乐校本课程的开发过程中,就必须要提高音乐教师的专业素养。对此,首先要求教师必须具备强力校本课程开发意识,以此作为前提,音乐教师不仅要懂音乐基本知识,还要会各种乐器的使用。另外,部分教师目前还没有拥有强烈的校本课程开发意识,改变教师意识是开发校本课程过程中必须解决的问题,只有这样,才能进一步促进教师教学方式的改变,构建符合课程改革以及音乐校本课程实施的教学方式。在具体的实施过程中,教师要以教学大纲作为基础参考,结合目前的学生的实际需求,掌握学生个性特点的前提下,对实际课程做出适当的调整。与普通的高校有显著不同,民族地区地方高校中的学生均来自不同民族,无论是在生活习惯、语言表达方式还是文化习俗方面均存在显著差异,基于此,地方高校只有这些差异给予充分的重视,尊重各个民族之间存在的差异,并对这些差异性资源加以利用,才能够更好的创设地方高校民族特色的音乐校本课程。这就对地方高校的音乐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求教师不仅要对这些民族文化加以了解,深入了解文化背景,同时要能够充分的利用这些资源。因此,教师在入职之后,必须不断的提升自身的专业性,不断学习各民族的文化知识,了解文化产出背景。校方要为教师提供对外交流学习机会,而教师自身也要有“乐学、好学”的态度,以此提升的自身的教学水平,同时促进科研能力的提升。
(四)建立完善的评估体系,加强课程的细节化管理
完善的评估体系是促进校本课程实现的关键环节,只有通过对结果进行客观评价,找出其中存在的问题,集思广益吸取更多的建议,提高全社会对于校本课程开发的参与程度,在充分的尊重学生个体化差异的前提下,实施因材施教,使校本课程教学能够以多层次、多角度、全方位的形式进行,才能够体现出校本课程的实施意义。另外,针对于校本课程在运用过程中出现的各种问题加以注意并采取有效的解决措施,以促进校本课程教学质量的提升。
三、结语
总而言之,校本课程的运用不仅是培养学生综合素养的有效途径,也是教育改革下的必然发展趋势。因此,地方高校应当对此加以重视,对民族音乐背后的文化加以深入的研究,改变传统的教学思维,重视并改善目前校本课程开发中存在的问题,利用多元化的教学手段提升人才培养的质量。
参考文献:
[1]向道胜.民族音乐校本课程在地方高校教学中的运用[J].长春大学学报,2016,26(08):103-105.
[2]马元龙.山东民歌在临沂地区中学音乐校本课程中的建设研究——以临沂中学音乐校本课程建设个案为例[D].石家庄:河北师范大学,2015年.
[3]博雅杰,尹爱青.基于地方音乐文化的校本课程开发研究——以锡伯族音乐为个案[J].新疆教育学院学报,2015,31(04):72-75.
[4]郑良俊,刘明.浅析音乐校本课程开发与民族音乐传承的辩证统一——以宁夏回族花儿、宴席曲为例[J].音乐时空,2016,(04):48-49.
[5]马莉.浅析小学音乐教学如何传承和发展民族地方音乐文化[J].考试周刊,2015,(78):166.
关键词:地方高校 民族音乐 校本课程 运用
中图分类号:J60-0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3359(2018)23-0118-03
从字面意思上来看,“校本”二字其实就是指以学校为基础。而所谓校本课程,其实是一种外来的教学的形式,从国外出现到现在已经有20余年的时间,其含义是指以学校为本位,对学校教学课程加以确定,并确保能够与国家教育趋势相符。就当前的教育发展趋势来看,传统的教学模式不仅会让学生失去学习兴趣,降低的教学与学习效率,同时难以适应现代教育改革的需求,因此,对校本课程的应用策略加以研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现阶段音乐教学中存在的显著问题
(一)存在制约校本课程开发因素
就目前来看,部分地区的高校还没有致力于校本课程的开发,这种情况在落后地区尤为明显。整体而言,我国的校本课程开发仍然处于初级阶段,在此过程中难免会遇到各种各样的问题,因此,只有加大力度推进校本课程的开发与应用,才能积累更多的经验,更好的应用。据相关调查结果显示,目前校本课程的开发中存在的问题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首先,不具备强大的开发力量。现阶段,音乐教师是校本课程开发的主力军,但是,由于教师均为一线任课教师,任务繁重,难以保证有充足的时间开发校本课程,从而影响开发结果。其次,缺乏专业指导。开发教师大多没有经过专业培训,仅依靠自己的经验或者原有的教材等,不具有专业性的,很容易遇到困难,而问题的解决办法也如出一辙,导致校本课程开发结果并不理想。最后,缺乏完善的评价体系。目前,很多学校并没有针对学生与教师建立起客观、科学的评价体系,对于实施校本课程的效果也无法客观的评价,影响校本课程开发的完善性。
(二)存在于音乐教学中的问题
第一,教学内容缺乏创新性。就各地区目前应用的音乐教材来看,几乎全部使用我国教育部统一编制的教学大纲,主要是对学生听与唱的训练,并没有针对学生综合素养加以培养的内容,导致教学内容与课程设置上缺乏创新性。另外,有些学校虽然已经意识到创新的重要性,但是仅停留于形式上,并没有对实质的教学内容加以创新,最终导致教学效果不理想,极大程度的浪费了教学资源。第二,教学方法过于落后。在很长一段时间内,一直延用着灌输式教学,任由教师在讲台上讲的口干舌燥,学生也是无动于衷,这种缺少特色的教育模式,无法对学生进行有效额审美能力培养。由此我们可以得知,音乐教学时提升学生审美能力的重要途径,而想要实时有效的音乐教学,就必须要对校本课程进行开发,从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角度出发,促进学生向着个性化方向发展。第三,缺乏科学客观的评价方式。我国教育受到各种升学考试的影响,将成绩作为评价学生与教学效果的唯一标准,评价客观性的缺乏导致无法真正找到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因此,有必要建立多角度、全面型的评价标准。
二、民族音乐在地方高校校本课程的具体策略
(一)提高校本课程的重视程度,深度挖掘校本资源
想要提升校本课程应用的顺利推行,提高重视程度是必要前提,只有提高了思想上的认知程度,重视校本课程的应用,才能努力克服困难,推进运行。对此,相关政府部門首先要充分发挥自身的职能作用,鼓励并支持学校校本课程运用的实现,建立相应的制度标准,在制度上保证校本课程的运用。同时,引导开发者对我国的民族资源进行深度挖掘,充分利用民族音乐的特点,提升校本课程的开发与应用力度。地方政府与地方高校应当加强客观评价体系的建立,在对学校教学成果的考核标准中列入校本课程。其次,给予地方高校资金与物质上的支持,以此保证校本课程开发的成本,就目前制约校本开发一直停滞不前的重要因素,其中之一就是资金匮乏。与普通课程相比,音乐课程属于艺术类开发,在成本上自然要高于前者。对于将民族音乐应用于地方高校校本课程而言,必然要增加服装、乐器等多方面的投入。最后,各个地方高校应当做好宣传工作,促进教师、家长、学生参与积极性的提升。
(二)明确办学特点,促进各校之间交流
对于地方高校而言,想要将民族应用更好的应用于本校校本课程,首先要对自身具备的优势以及办学特点加以明确。在此基础上,多与他校进行交流,吸取成功的校本开发运用经验,结合自身的特点,以此确保本校音乐校本课程开发能够符合的地方民族特色。可以通过与他校交流的形式进行,比如:学校与学校之间的联谊、教师对外交流学习、不定期的开展研讨会等。在交流过程中,交流者要提出疑问,在开发过程中的难题,通过探讨与学习解决困难,通过讨论、学习不断的完善自身的教学方式,同时对校本课程加以完善,从而开展符合本校办学特色的音乐校本课程。
(三)以提高科研为导向,组建高水平开发队伍
作为音乐课程教学的主要实施者,音乐教师的自身素质与开发民族音乐校本课程顺利程度、质量有着密切联系,由此可见,在音乐校本课程的开发过程中,就必须要提高音乐教师的专业素养。对此,首先要求教师必须具备强力校本课程开发意识,以此作为前提,音乐教师不仅要懂音乐基本知识,还要会各种乐器的使用。另外,部分教师目前还没有拥有强烈的校本课程开发意识,改变教师意识是开发校本课程过程中必须解决的问题,只有这样,才能进一步促进教师教学方式的改变,构建符合课程改革以及音乐校本课程实施的教学方式。在具体的实施过程中,教师要以教学大纲作为基础参考,结合目前的学生的实际需求,掌握学生个性特点的前提下,对实际课程做出适当的调整。与普通的高校有显著不同,民族地区地方高校中的学生均来自不同民族,无论是在生活习惯、语言表达方式还是文化习俗方面均存在显著差异,基于此,地方高校只有这些差异给予充分的重视,尊重各个民族之间存在的差异,并对这些差异性资源加以利用,才能够更好的创设地方高校民族特色的音乐校本课程。这就对地方高校的音乐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求教师不仅要对这些民族文化加以了解,深入了解文化背景,同时要能够充分的利用这些资源。因此,教师在入职之后,必须不断的提升自身的专业性,不断学习各民族的文化知识,了解文化产出背景。校方要为教师提供对外交流学习机会,而教师自身也要有“乐学、好学”的态度,以此提升的自身的教学水平,同时促进科研能力的提升。
(四)建立完善的评估体系,加强课程的细节化管理
完善的评估体系是促进校本课程实现的关键环节,只有通过对结果进行客观评价,找出其中存在的问题,集思广益吸取更多的建议,提高全社会对于校本课程开发的参与程度,在充分的尊重学生个体化差异的前提下,实施因材施教,使校本课程教学能够以多层次、多角度、全方位的形式进行,才能够体现出校本课程的实施意义。另外,针对于校本课程在运用过程中出现的各种问题加以注意并采取有效的解决措施,以促进校本课程教学质量的提升。
三、结语
总而言之,校本课程的运用不仅是培养学生综合素养的有效途径,也是教育改革下的必然发展趋势。因此,地方高校应当对此加以重视,对民族音乐背后的文化加以深入的研究,改变传统的教学思维,重视并改善目前校本课程开发中存在的问题,利用多元化的教学手段提升人才培养的质量。
参考文献:
[1]向道胜.民族音乐校本课程在地方高校教学中的运用[J].长春大学学报,2016,26(08):103-105.
[2]马元龙.山东民歌在临沂地区中学音乐校本课程中的建设研究——以临沂中学音乐校本课程建设个案为例[D].石家庄:河北师范大学,2015年.
[3]博雅杰,尹爱青.基于地方音乐文化的校本课程开发研究——以锡伯族音乐为个案[J].新疆教育学院学报,2015,31(04):72-75.
[4]郑良俊,刘明.浅析音乐校本课程开发与民族音乐传承的辩证统一——以宁夏回族花儿、宴席曲为例[J].音乐时空,2016,(04):48-49.
[5]马莉.浅析小学音乐教学如何传承和发展民族地方音乐文化[J].考试周刊,2015,(78):1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