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近年来随着美国的金融危机的爆发以及两次量化宽松政策的实施,美元对世界主要货币的大幅贬值导致全球金融市场动荡;相对的近年来中国经济快速发展,人民币汇率涨幅巨大。国际短期资本大量流向中国,严重威胁我国的金融安全,使中国有步骤推进人民币资本账户可兑换、促进跨境资金双向流动的计划受到挑战。如何在维护金融安全的前提下有步骤的推进资本账户开放成为中国目前的重要经济问题。
【关键词】资本账户开放人民币升值国际游资
资本账户开放是一个十分复杂的过程,即使在开放的过程中采取一些稳健的措施,一系列的金融风险甚至是危机仍是让发展中国家难以忽略的问题。传统理论认为,资本账户开放具有双重效应:一方面,资本账户开放为一国提供了充足的国际资本和流动性便利,对于缺少资本的国家而言,这会促进和增加国内投资,从而促进经济增长,带来正面效应;另一方面,资本账户开放使一国的金融体系暴露在国际流动资本的频繁冲击之下,这极易增加经济的波动性并可能加重金融体系的脆弱性,最终导致系统性的金融危机的发生。如何吸取其他国家资本账户开放的经验教训,避免金融危机的爆发,应是现阶段中国在资本账户开放过程中的头等大事。
一、游资进入中国的国际背景
国际游资,又称热钱(HotMoney),在国际权威的《新帕尔格雷夫经济学大词典》中,布朗教授将国际游资定义为“在固定汇率制度下,资金持有者或者出于对货币预期贬值(或升值)的投机心理,或者受国际利率差收益明显高于外汇风险的刺激,在国际间掀起大规模的短期资本流动,这类移动的短期资本通常被称为游资。”
2006年开始,美元对英镑、欧元、瑞士法郎、加拿大元、澳大利亚元等国际主要货币大幅贬值;到2007年夏美国次贷危机爆发后,美国经济的衰退迹象和美联储的连续降息政策进一步促使美元的贬值。为了刺激美国经济,2009年3月18日及2010年11月初,美联储两次推出量化宽松政策,这一政策增加了货币供给,必然导致利率下降和美元贬值,降低美元资产持有者的收益。为了规避这一风险,美元持有者通常会采取行动,将美元兑换成其他有升值趋势的货币。而新兴市场国家的经济周期与美国正好相反,经济增长态势良好,这些国家则成为国际资本规避金融风险之地。而中国作为新兴市场国家的代表,在这一波国际资本转移的浪潮中首当其冲,成为其最佳风险规避港口。
二、游资的冲击使得中国资本账户开放陷入两难境地
(一)给中国资本账户开放的节奏、创造跨境资本双向流动格局带来了冲击
国际游资总是迅速地从一个市场转移至另一个市场,频繁突破国界限制,以寻求稍纵即逝的获利机会。这种资本的快速转移,打乱了我国资本账户开放的节奏。另一方面,国际游资的规模巨大,一旦爆发危机,目前的巨额外汇储备可能是不足以应对的。因此,必须采取各种手段,控制热钱的进一步流入,防范热钱大规模同时撤出是中国当前的工作重点,为跨境资本双向流动格局的建立带来的巨大的影响。
(二)国际游资带来的潜在危机
国际游资的逐利性使其带有很大的波动性和周期性,它往往在经济繁荣时大量涌入而在经济出现衰退迹象时快速退出。所以国际短期资本流动并非有助于熨平经济周期,而经常是在经济繁荣时使其更加繁荣,制造大量泡沫,在经济崩溃时使其加速崩溃,雪上加霜。98年的亚洲经济危机就是由于国际游资的快速撤出导致的。与十多年前的亚洲金融危机相比,中国参与金融全球化的程度提高了很多,金融市场的建立和金融监管也有所改进。但是近几年的热钱大规模涌入也说明了中国金融监管的不到位,而游资的低透明度也为我国对其的监管带来了极大地困难。
(三)资本管制制度及工具面临新的调整
中国资本账户的逐步开放使得资本管制的“屏障作用”被削弱了。在逐步推进资本账户开放的同时控制流入资金的量与质是对中国现阶段资本管制制度的新挑战。如何采取市场主导的间接资本管制工具,合理调节跨境资本流量仍然是中国迫切需要研究的重大问题。
三、应对游资冲击的对策及建议
国际资本的流动有助于提高全球资源配置效率,但国际游资的快速转移又往往成为一国金融危机发生的根源。中国目前面临的大量热钱流入并不意味着中国要停止资本账户开放回到闭关锁国的经济状态。我们需要认清短期资本的局限性家里合理监管,以保证金融稳定为原则,稳步推进资本账户开放。
(一)逐步放宽国际资本进入中国,将资本账户开放作为一项制度性改革逐步推进
资本账户的开放并不意味着资金的进出完全自由,特别是对现阶段的中国来说,人民币还没有实现国际化、证券及房地产市场还不健全很容易成为国际游资投机的对象。以往的金融危机的教训告诉我们在这种情况下采取一些资本管理措施是十分有必要的。任何一个国家都会对资本账户开放采取不同程度的管理措施,资本完全自由流动对一个国家的金融稳定不利。我们需要尊重市场规律,在按照市场化原则开放的同时合理监管,保持必需的资本管制。
(二)提高人民币在国际上的地位,增强中国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力和影响力;提高人民币汇率变动的灵活性,增强其应对冲击的能力
金融危机的发生固然有外部经济冲击的原因,但归根究底还是危机发生国本身的抗冲击力较弱。入市以来,中国经济快速发展,中国在国际上的影响力逐渐上升,人民币的国际地位也逐年提升,这对我国的资本账户开放是十分有利的。
(三)建立危机预防的早期预警检测体系
随着我国资本账户的逐步开放,遭受投机资本冲击的风险大大增加,建立一套有效的风险预测体系是十分重要的。根据传统理论和以往的经验教训来看,可选取的指标包括:一国GDP的增长率、通胀率、本币与国际主要货币的利差、短期外债在外汇储蓄中的占比、经常项目收支状况等等。
虽然资本账户开放有利有弊,但是在经济全球化的大背景下,从经济发展的需求角度考虑,资本账户开放带来的利益是大于弊端的。因此,中国应在了解世界经济发展趋势的前提下,谨慎地逐步开放资本账户,提前做好应对可能出现问题的对策,才能最大限度地享受资本账户开放带来的利益,避免其弊端。
参考文献
[1]马勇,陈雨露.资本账户开放与系统性经济危机[J].当代经济科学,2010(7).
[2]曹勇.中国资本账户开放研究[M].北京: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5.
[3]张明.当前热钱流入中国的规模与渠道[Z].中国社科院国际金融研究中心工作论文,2008(6).
[4]陈宝森.美国的债务经济和全球经济失衡[J].世界经济与政治论坛,2007(3).
作者简介:杨迪敏(1986-),女,汉族,浙江湖州人,就读于杭州电子科技大学,研究方向:国际贸易学。
【关键词】资本账户开放人民币升值国际游资
资本账户开放是一个十分复杂的过程,即使在开放的过程中采取一些稳健的措施,一系列的金融风险甚至是危机仍是让发展中国家难以忽略的问题。传统理论认为,资本账户开放具有双重效应:一方面,资本账户开放为一国提供了充足的国际资本和流动性便利,对于缺少资本的国家而言,这会促进和增加国内投资,从而促进经济增长,带来正面效应;另一方面,资本账户开放使一国的金融体系暴露在国际流动资本的频繁冲击之下,这极易增加经济的波动性并可能加重金融体系的脆弱性,最终导致系统性的金融危机的发生。如何吸取其他国家资本账户开放的经验教训,避免金融危机的爆发,应是现阶段中国在资本账户开放过程中的头等大事。
一、游资进入中国的国际背景
国际游资,又称热钱(HotMoney),在国际权威的《新帕尔格雷夫经济学大词典》中,布朗教授将国际游资定义为“在固定汇率制度下,资金持有者或者出于对货币预期贬值(或升值)的投机心理,或者受国际利率差收益明显高于外汇风险的刺激,在国际间掀起大规模的短期资本流动,这类移动的短期资本通常被称为游资。”
2006年开始,美元对英镑、欧元、瑞士法郎、加拿大元、澳大利亚元等国际主要货币大幅贬值;到2007年夏美国次贷危机爆发后,美国经济的衰退迹象和美联储的连续降息政策进一步促使美元的贬值。为了刺激美国经济,2009年3月18日及2010年11月初,美联储两次推出量化宽松政策,这一政策增加了货币供给,必然导致利率下降和美元贬值,降低美元资产持有者的收益。为了规避这一风险,美元持有者通常会采取行动,将美元兑换成其他有升值趋势的货币。而新兴市场国家的经济周期与美国正好相反,经济增长态势良好,这些国家则成为国际资本规避金融风险之地。而中国作为新兴市场国家的代表,在这一波国际资本转移的浪潮中首当其冲,成为其最佳风险规避港口。
二、游资的冲击使得中国资本账户开放陷入两难境地
(一)给中国资本账户开放的节奏、创造跨境资本双向流动格局带来了冲击
国际游资总是迅速地从一个市场转移至另一个市场,频繁突破国界限制,以寻求稍纵即逝的获利机会。这种资本的快速转移,打乱了我国资本账户开放的节奏。另一方面,国际游资的规模巨大,一旦爆发危机,目前的巨额外汇储备可能是不足以应对的。因此,必须采取各种手段,控制热钱的进一步流入,防范热钱大规模同时撤出是中国当前的工作重点,为跨境资本双向流动格局的建立带来的巨大的影响。
(二)国际游资带来的潜在危机
国际游资的逐利性使其带有很大的波动性和周期性,它往往在经济繁荣时大量涌入而在经济出现衰退迹象时快速退出。所以国际短期资本流动并非有助于熨平经济周期,而经常是在经济繁荣时使其更加繁荣,制造大量泡沫,在经济崩溃时使其加速崩溃,雪上加霜。98年的亚洲经济危机就是由于国际游资的快速撤出导致的。与十多年前的亚洲金融危机相比,中国参与金融全球化的程度提高了很多,金融市场的建立和金融监管也有所改进。但是近几年的热钱大规模涌入也说明了中国金融监管的不到位,而游资的低透明度也为我国对其的监管带来了极大地困难。
(三)资本管制制度及工具面临新的调整
中国资本账户的逐步开放使得资本管制的“屏障作用”被削弱了。在逐步推进资本账户开放的同时控制流入资金的量与质是对中国现阶段资本管制制度的新挑战。如何采取市场主导的间接资本管制工具,合理调节跨境资本流量仍然是中国迫切需要研究的重大问题。
三、应对游资冲击的对策及建议
国际资本的流动有助于提高全球资源配置效率,但国际游资的快速转移又往往成为一国金融危机发生的根源。中国目前面临的大量热钱流入并不意味着中国要停止资本账户开放回到闭关锁国的经济状态。我们需要认清短期资本的局限性家里合理监管,以保证金融稳定为原则,稳步推进资本账户开放。
(一)逐步放宽国际资本进入中国,将资本账户开放作为一项制度性改革逐步推进
资本账户的开放并不意味着资金的进出完全自由,特别是对现阶段的中国来说,人民币还没有实现国际化、证券及房地产市场还不健全很容易成为国际游资投机的对象。以往的金融危机的教训告诉我们在这种情况下采取一些资本管理措施是十分有必要的。任何一个国家都会对资本账户开放采取不同程度的管理措施,资本完全自由流动对一个国家的金融稳定不利。我们需要尊重市场规律,在按照市场化原则开放的同时合理监管,保持必需的资本管制。
(二)提高人民币在国际上的地位,增强中国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力和影响力;提高人民币汇率变动的灵活性,增强其应对冲击的能力
金融危机的发生固然有外部经济冲击的原因,但归根究底还是危机发生国本身的抗冲击力较弱。入市以来,中国经济快速发展,中国在国际上的影响力逐渐上升,人民币的国际地位也逐年提升,这对我国的资本账户开放是十分有利的。
(三)建立危机预防的早期预警检测体系
随着我国资本账户的逐步开放,遭受投机资本冲击的风险大大增加,建立一套有效的风险预测体系是十分重要的。根据传统理论和以往的经验教训来看,可选取的指标包括:一国GDP的增长率、通胀率、本币与国际主要货币的利差、短期外债在外汇储蓄中的占比、经常项目收支状况等等。
虽然资本账户开放有利有弊,但是在经济全球化的大背景下,从经济发展的需求角度考虑,资本账户开放带来的利益是大于弊端的。因此,中国应在了解世界经济发展趋势的前提下,谨慎地逐步开放资本账户,提前做好应对可能出现问题的对策,才能最大限度地享受资本账户开放带来的利益,避免其弊端。
参考文献
[1]马勇,陈雨露.资本账户开放与系统性经济危机[J].当代经济科学,2010(7).
[2]曹勇.中国资本账户开放研究[M].北京: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5.
[3]张明.当前热钱流入中国的规模与渠道[Z].中国社科院国际金融研究中心工作论文,2008(6).
[4]陈宝森.美国的债务经济和全球经济失衡[J].世界经济与政治论坛,2007(3).
作者简介:杨迪敏(1986-),女,汉族,浙江湖州人,就读于杭州电子科技大学,研究方向:国际贸易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