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因“疑”而生“问”,因“问”而生“趣”。在语文教学中,巧设疑问,不仅活跃了课堂,而且提高了语文教学质量。笔者从三个方面探讨了怎样巧设疑问,来活跃课堂,收到满意的教学效果。
关键词:语文课堂 课堂提问 方法
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我们发现新课改极大地颠覆了一线教师固有的一些传统教学理念和教学方法。对于语文教学而言,“课堂提问”这一教学法宝引起了大家的格外注意。我们都看到了语文课堂中,一个个提问,会不断的给学生以灵感,以启发,能达到学生主动去学习,去思考的良好教学效果。因此我们应该为学生创造有利的课堂情境,充分发挥课堂提问的积极作用。
一、层次设计,化难为易
要上好一节语文课,单靠一两个提问是不够的,它需要教者站在高处。从整节课、从整篇课文来谋划,设计出一组有计划、有步骤的系统化的提问,这样的提问才有一定的思维深度,才能从多方位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在实际操作中,教者可以根据教材特点,学生的实际水平,把难问题分解成易理解、更有趣的小问题,或者把大问题分解成一组小问题,层层深入,一环扣一环地问,逐步引导学生向思维的纵深发展,这样的提问处理,学生肯定乐于接受。如《纪念白求恩》一文,就可以采用这种分层设问的方式进行教学。教师先提出问题,白求恩同志不远万里来到中国,支持中国的解放事业,这是什么精神?学生们较容易地就能回答出来“国际主义精神”。在此基础上继续问,那么他在医疗技术方面,认真钻研,滋滋以求,不断提高自己的技术水平,这又是一种什么精神?学生们可以轻易而举地答出这是一种对技术精益求精的精神,然后再接着提问:白求恩同志在战火纷飞的前沿阵地为了抢救伤员,一站就是几天几夜,眼睛熬红了,身体累垮了,最后牺牲在手术台上,这又是什么精神?因为有了前面的分析学生们会毫不犹豫答出,这是毫不利己专门利人的精神。最后,教师要顺势利导,提出比较有深度的问题,那么这些精神集中表现白求恩同志的身上,我们要是准确地说:这应该统称是一种什么精神?到此为止,学生们在逐层深入理解的基础上,能不约而同地答出,这三种精神其实就是共产主义精神的全部内涵。到这里,文章的重点和难点就在老师设计的这样一组由易到难、环环相扣的发问下,轻轻松松地逐个解决了。
二、设疑新颖,激发情趣
好奇之心人皆有之,强烈的好奇心会增强人们对外界信息的敏感性,激发思维,培养学生的有意注意力.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意识。因此,课堂提问,问题涉及要讲究发问方式,改变提问角度,使问题提得巧,发人深思。要力求新颖,讲求新意,激发情趣,切忌问题提出平平淡淡,老调重弹。例如:在讲《苏州园林》时,教师导入新课时可以这样设计问题:同学们,人们常说“上有天堂,下有苏杭”,“桂林山水甲天下”,桂林美在山水,苏州美在园林,苏州园林有什么特点呢?它美在何处呢?下面同学们阅读《苏州园林》之后,回答老师的问题。这样设疑导人,既创设了问题的情景,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又使问题的指向性非常明确,调动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
三、设置矛盾,激活思维
学生对每篇课文的学习,不是一开始就感兴趣的,为此,教者应当深入钻研教材,抓住突破口,有意地给学生设置问题的“障碍”,形成他们心理上的一种“冲突”。当学生急于解开这些“冲突”(问题)时,也就意味着进行了思维训练,对课文重点、难点的理解自然也水到渠成。如《死海不死》一文,一开篇可让学生思考:题目中的两个“死”是什么意思?“死”与“不死”矛盾吗?文末又说“死海真的要死了”,这个“死”又是指什么?这一番提问,势必能激发学生对本文的兴趣,并急切地研读课文找答案。最后,当学生理解了“死”的三个不同含义时,也掌握了死海的特征以及形成过程。本来一篇看似枯燥无味的说明文却能使学生学得饶有趣味,关键在于教者如何结合教材,抓住突破口,把它转化成学生感兴趣的“问”。上海的于漪老师在教《孔乙己》文时,就很注意发问的技巧。她一开篇就问学生,“孔乙己姓甚名谁?”这样一个看似简单却难以一下子回答的问题,很自然迫使学生认真地研读课文。教者在此基础上,接着顺势利导学生认识孔乙己没有名字的。
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能力。例如对一篇课文的段落划分,有时是不只一种划分的,那么就可以引导学生思考:假如按其他标准,又该如何划分呢?学生通过这些训练,就会明确原来解决问题的方法有时不是单一的。他们在以后的学习生活中,自然会举一反三,灵活变通。
学生在掌握了课本知识后,我们如果引导学生把这些知识与课外相关知识联系起来思考,就能扩大知识的利用价值。如在学习了《爱莲说》一文后,可以引导学生思考:“莲”的精神品质可以与社会上哪些人联系起来呢?又如学习了“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这一诗句后,可以问学生:在实际运用中,它还包含着什么耐人寻味的哲理?再如学习了《卓越的科学家竺可桢》,可让学生思考:哪些名人身上也具有这种精神?能具体说说他们的感人事迹吗?这几个思维发散的提问都是在原有知识的基础上,通过“问”,让学生想得“深”,想得“广”,并把“问”与阅读、写作、做人联系起来,能有效地促进学生思维能力纵向、横向的发展,有些还对学生加强了人文精神的教育。
总之,语文教学是复杂可变的,极具探讨性。但课堂提问无疑是提高课堂效率,锻炼学生语文思维的重要教学技能。每一位合格的语文教师都应该通过精彩的课堂提问,培养学生质疑能力,诱导学生思考能力,启发学生解决问题能力。过变幻多端的提问,不仅引发了学生的思考意识,增强了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更活跃了课堂氛围,取得了满意的教学效果。
关键词:语文课堂 课堂提问 方法
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我们发现新课改极大地颠覆了一线教师固有的一些传统教学理念和教学方法。对于语文教学而言,“课堂提问”这一教学法宝引起了大家的格外注意。我们都看到了语文课堂中,一个个提问,会不断的给学生以灵感,以启发,能达到学生主动去学习,去思考的良好教学效果。因此我们应该为学生创造有利的课堂情境,充分发挥课堂提问的积极作用。
一、层次设计,化难为易
要上好一节语文课,单靠一两个提问是不够的,它需要教者站在高处。从整节课、从整篇课文来谋划,设计出一组有计划、有步骤的系统化的提问,这样的提问才有一定的思维深度,才能从多方位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在实际操作中,教者可以根据教材特点,学生的实际水平,把难问题分解成易理解、更有趣的小问题,或者把大问题分解成一组小问题,层层深入,一环扣一环地问,逐步引导学生向思维的纵深发展,这样的提问处理,学生肯定乐于接受。如《纪念白求恩》一文,就可以采用这种分层设问的方式进行教学。教师先提出问题,白求恩同志不远万里来到中国,支持中国的解放事业,这是什么精神?学生们较容易地就能回答出来“国际主义精神”。在此基础上继续问,那么他在医疗技术方面,认真钻研,滋滋以求,不断提高自己的技术水平,这又是一种什么精神?学生们可以轻易而举地答出这是一种对技术精益求精的精神,然后再接着提问:白求恩同志在战火纷飞的前沿阵地为了抢救伤员,一站就是几天几夜,眼睛熬红了,身体累垮了,最后牺牲在手术台上,这又是什么精神?因为有了前面的分析学生们会毫不犹豫答出,这是毫不利己专门利人的精神。最后,教师要顺势利导,提出比较有深度的问题,那么这些精神集中表现白求恩同志的身上,我们要是准确地说:这应该统称是一种什么精神?到此为止,学生们在逐层深入理解的基础上,能不约而同地答出,这三种精神其实就是共产主义精神的全部内涵。到这里,文章的重点和难点就在老师设计的这样一组由易到难、环环相扣的发问下,轻轻松松地逐个解决了。
二、设疑新颖,激发情趣
好奇之心人皆有之,强烈的好奇心会增强人们对外界信息的敏感性,激发思维,培养学生的有意注意力.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意识。因此,课堂提问,问题涉及要讲究发问方式,改变提问角度,使问题提得巧,发人深思。要力求新颖,讲求新意,激发情趣,切忌问题提出平平淡淡,老调重弹。例如:在讲《苏州园林》时,教师导入新课时可以这样设计问题:同学们,人们常说“上有天堂,下有苏杭”,“桂林山水甲天下”,桂林美在山水,苏州美在园林,苏州园林有什么特点呢?它美在何处呢?下面同学们阅读《苏州园林》之后,回答老师的问题。这样设疑导人,既创设了问题的情景,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又使问题的指向性非常明确,调动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
三、设置矛盾,激活思维
学生对每篇课文的学习,不是一开始就感兴趣的,为此,教者应当深入钻研教材,抓住突破口,有意地给学生设置问题的“障碍”,形成他们心理上的一种“冲突”。当学生急于解开这些“冲突”(问题)时,也就意味着进行了思维训练,对课文重点、难点的理解自然也水到渠成。如《死海不死》一文,一开篇可让学生思考:题目中的两个“死”是什么意思?“死”与“不死”矛盾吗?文末又说“死海真的要死了”,这个“死”又是指什么?这一番提问,势必能激发学生对本文的兴趣,并急切地研读课文找答案。最后,当学生理解了“死”的三个不同含义时,也掌握了死海的特征以及形成过程。本来一篇看似枯燥无味的说明文却能使学生学得饶有趣味,关键在于教者如何结合教材,抓住突破口,把它转化成学生感兴趣的“问”。上海的于漪老师在教《孔乙己》文时,就很注意发问的技巧。她一开篇就问学生,“孔乙己姓甚名谁?”这样一个看似简单却难以一下子回答的问题,很自然迫使学生认真地研读课文。教者在此基础上,接着顺势利导学生认识孔乙己没有名字的。
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能力。例如对一篇课文的段落划分,有时是不只一种划分的,那么就可以引导学生思考:假如按其他标准,又该如何划分呢?学生通过这些训练,就会明确原来解决问题的方法有时不是单一的。他们在以后的学习生活中,自然会举一反三,灵活变通。
学生在掌握了课本知识后,我们如果引导学生把这些知识与课外相关知识联系起来思考,就能扩大知识的利用价值。如在学习了《爱莲说》一文后,可以引导学生思考:“莲”的精神品质可以与社会上哪些人联系起来呢?又如学习了“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这一诗句后,可以问学生:在实际运用中,它还包含着什么耐人寻味的哲理?再如学习了《卓越的科学家竺可桢》,可让学生思考:哪些名人身上也具有这种精神?能具体说说他们的感人事迹吗?这几个思维发散的提问都是在原有知识的基础上,通过“问”,让学生想得“深”,想得“广”,并把“问”与阅读、写作、做人联系起来,能有效地促进学生思维能力纵向、横向的发展,有些还对学生加强了人文精神的教育。
总之,语文教学是复杂可变的,极具探讨性。但课堂提问无疑是提高课堂效率,锻炼学生语文思维的重要教学技能。每一位合格的语文教师都应该通过精彩的课堂提问,培养学生质疑能力,诱导学生思考能力,启发学生解决问题能力。过变幻多端的提问,不仅引发了学生的思考意识,增强了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更活跃了课堂氛围,取得了满意的教学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