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在我国上至故宫博物馆,下至各省、市、自治区及县级公共博物馆,星罗棋布,遍布全国。这些历史博物馆、纪念馆的兴建,保存并传承了我国几千年的发展历史,为推动人类社会进步,提高整体民族精神,起到了不可替代的积极促进作用。本文就博物馆如何转变职能、发挥作用、服务民生聊以浅见。
关键词:服务民生;现实转变
一、博物馆的职能与现状
博物馆以收藏、研究、展示和传播人类生存及其环境物证为使命的博物馆是人类文化记忆与传承、创新的重要阵地,在传承中华文明,维护历史文化方面发挥着及其重要的作用。一个城市,一个地区的博物馆,在塑造文明社会方面扮演着极其重要的角色。
博物馆又是一种历史产物,其特点是以实物为基础,采用形象化方法,向人民群众进行社会教育,传播科学文化知识,是人类终生学习的无声课堂,是提高社会群体文化素质的重要载体。博物馆把各种各样的特殊文化集中到一起,使社会群体用作了解中国、了解历史的一种方法,一种手段,也可以说是人类文明发展的结晶,人类知识的宝库,是中国文明的窗口。
博物馆是进行这种社会教育的重要场所。许多博物馆,特别是近现代历史博物馆、纪念馆被命名为“青少年教育基地”,“精神文明教育基地”,“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国防教育基地”,这其中的道理是显而易见的。近年来红色旅游的兴起,也是以革命文物和重要革命遗址为支柱的。各地的旅游景点大都必不可少的纳入了古建筑、古遗址、古文物的内容。
二、转变职能,服务民生,最大限度地发挥博物馆的效能
党的十七大关于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号召,也对博物馆在内的文化遗产事业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作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当前,经济形势的迅猛发展,给博物馆发展带来新的而又迫切的挑战。博物馆的展示定位要结合本馆的资源特点和民众的需求,自身的服务理念也要随之改变。所以,博物馆就应适应公众需求、转变观念、创造新的管理模式。
众所周知,博物馆内部工作主要是以收集,整理,保管和研究,即围绕“藏品”这个中心开展的。对于博物馆来说,这是一项基础工作。更重要的是把藏品和社会的利用结合起来,即将“人”和“物”结合起来,使之在社会产生应有的效能,才是博物馆的最终目的,才能实现博物馆的真正价值。
第一、举办文物藏品展览。陈列展览是博物馆发挥服务功能的重要手段。结合时代精神和社会的发展要求,发挥独特的资源优势,突出本地特色,通过举办展览,深入开展历史文化教育,了解历史和文化。还可以举办适合不同人群的小型展览,专题展览。如:将一些携带方便的文物标本模型及图片等办成临时展览,利用学校操场,农贸市场等人员相对集中的地方巡回展出,这样,既拉近了博物馆与基层群众的距离,也拓宽了博物馆的服务领域。对于重大节假日、纪念日、博物馆日、世界文化遗产日等,可组织专场参观活动,吸引越来越多的人走进博物馆,感受历史文化和艺术熏陶。
第二、举办知识讲座。博物馆是历史的沉淀,这里凝聚着我国几千年的文明史,对未成年人的思想道德教育有着良好的影响。博物馆又是家庭、学校、社会教育的补充,这种教育无声而有形,无言而有效,可谓“润物无声”。博物馆应充分利用这一特点,通过举办各种知识讲座,把博物馆的资源散发开来,变“静”为“动”。使这些知识活起来,为广大群众所掌握。这样,才能不断扩大知识的辐射面。
博物馆还可以将馆藏文物介绍资料编制成“普及读物”“信息快报”、光盘等,送到社区、农村、学校、等各基层单位。方便公众随时学习,有利于他们整体素质的提高。同时,也走出一条贴近群众的新路子。
第三、改善硬件设施,完善服务项目,不断改进服务功能,努力为群众提供全方位的优质服务。有的在馆内开设了咨询台,随时解答和指导群众所需的服务内容;有的设置了接待室、报告厅和免费资料阅览架;还有的设置了计算机室。完善了多种服务项目,为观众查阅更多资料、拓宽视野提供了方便条件。
第四、加强网络建设,提升服务功能。就目前来看,博物馆内部无论是馆舍面积、设施、人员还都满足不了广大群众全方位的需求。因此,博物馆必须协同各基层文化部門和单位,尤其是农村的文化站,家庭文化室等,形成县、乡、村、户一条龙的服务网络,争取将博物馆的普及宣传工作达到家喻户晓,人人皆知的效果。
第五、要使博物馆工作不断提高和进步,还须建立相应的信息反馈机制。通过信息反馈来了解社会和公众对博物馆各项业务工作作出评价,总结经验教训,用以指导博物馆工作,促进博物馆工作水平和社会效益的提高。公众参观展览和普及活动,必然会作出反应,提出意见和建议。而这些反应往往是博物馆工作中所存在的需要改进的问题。因此,当展览和教育普及活动面向公众后,博物馆就应及时的搜集公众对博物馆的反映。通过市场调查的方法,了解对博物馆工作的各种意见和建议要求,并及时反馈给各职能部门。
三、存在问题及解决问题的途径
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近十几年来,我国博物馆事业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尤其是免费开放以来,过去的博物馆“门前冷落車马稀”的状况得到了改变。但在为取得辉煌成绩喝彩的同时,我们也清醒的认识到,中国博物馆事业还面临着一些需要解决的问题。
博物馆整体专业水平相对有限,尤其是一些小型博物馆硬件不足,藏品的保存和展示环境令人担忧,社会职能发挥相对有限。博物馆要深入剖析自身发展中存在的问题,提升专业水平,完善博物馆的社会功能。增强博物馆自主管理和自我发展能力,提升博物馆的社会地位。
在目前体制下,博物馆的发展离不开各级政府的支持。其中包括管理体制的制定与实施,硬件建设资金的投入以及建立制度化、法制化的约束机制,对博物馆的行为起到引导、约束作用。建立一整套的政策法规的配套措施,强化监督与制约,形成博物馆的强大后盾。
综上所述,只有明确博物馆的性质、任务、建立和完善博物馆的公共服务体系。确定博物馆在经济社会中的位置,深度思考博物馆在经济社会发展和繁荣文化事业中应起的作用,把握发展方向,才能使博物馆在经济发展的大潮中长足发展,立于不败之地。博物馆和博物馆工作者要勇于肩负起时代赋予的光荣使命,抓好机遇,开拓进取,不断实践,为我国博物馆事业作出更大贡献。
关键词:服务民生;现实转变
一、博物馆的职能与现状
博物馆以收藏、研究、展示和传播人类生存及其环境物证为使命的博物馆是人类文化记忆与传承、创新的重要阵地,在传承中华文明,维护历史文化方面发挥着及其重要的作用。一个城市,一个地区的博物馆,在塑造文明社会方面扮演着极其重要的角色。
博物馆又是一种历史产物,其特点是以实物为基础,采用形象化方法,向人民群众进行社会教育,传播科学文化知识,是人类终生学习的无声课堂,是提高社会群体文化素质的重要载体。博物馆把各种各样的特殊文化集中到一起,使社会群体用作了解中国、了解历史的一种方法,一种手段,也可以说是人类文明发展的结晶,人类知识的宝库,是中国文明的窗口。
博物馆是进行这种社会教育的重要场所。许多博物馆,特别是近现代历史博物馆、纪念馆被命名为“青少年教育基地”,“精神文明教育基地”,“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国防教育基地”,这其中的道理是显而易见的。近年来红色旅游的兴起,也是以革命文物和重要革命遗址为支柱的。各地的旅游景点大都必不可少的纳入了古建筑、古遗址、古文物的内容。
二、转变职能,服务民生,最大限度地发挥博物馆的效能
党的十七大关于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号召,也对博物馆在内的文化遗产事业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作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当前,经济形势的迅猛发展,给博物馆发展带来新的而又迫切的挑战。博物馆的展示定位要结合本馆的资源特点和民众的需求,自身的服务理念也要随之改变。所以,博物馆就应适应公众需求、转变观念、创造新的管理模式。
众所周知,博物馆内部工作主要是以收集,整理,保管和研究,即围绕“藏品”这个中心开展的。对于博物馆来说,这是一项基础工作。更重要的是把藏品和社会的利用结合起来,即将“人”和“物”结合起来,使之在社会产生应有的效能,才是博物馆的最终目的,才能实现博物馆的真正价值。
第一、举办文物藏品展览。陈列展览是博物馆发挥服务功能的重要手段。结合时代精神和社会的发展要求,发挥独特的资源优势,突出本地特色,通过举办展览,深入开展历史文化教育,了解历史和文化。还可以举办适合不同人群的小型展览,专题展览。如:将一些携带方便的文物标本模型及图片等办成临时展览,利用学校操场,农贸市场等人员相对集中的地方巡回展出,这样,既拉近了博物馆与基层群众的距离,也拓宽了博物馆的服务领域。对于重大节假日、纪念日、博物馆日、世界文化遗产日等,可组织专场参观活动,吸引越来越多的人走进博物馆,感受历史文化和艺术熏陶。
第二、举办知识讲座。博物馆是历史的沉淀,这里凝聚着我国几千年的文明史,对未成年人的思想道德教育有着良好的影响。博物馆又是家庭、学校、社会教育的补充,这种教育无声而有形,无言而有效,可谓“润物无声”。博物馆应充分利用这一特点,通过举办各种知识讲座,把博物馆的资源散发开来,变“静”为“动”。使这些知识活起来,为广大群众所掌握。这样,才能不断扩大知识的辐射面。
博物馆还可以将馆藏文物介绍资料编制成“普及读物”“信息快报”、光盘等,送到社区、农村、学校、等各基层单位。方便公众随时学习,有利于他们整体素质的提高。同时,也走出一条贴近群众的新路子。
第三、改善硬件设施,完善服务项目,不断改进服务功能,努力为群众提供全方位的优质服务。有的在馆内开设了咨询台,随时解答和指导群众所需的服务内容;有的设置了接待室、报告厅和免费资料阅览架;还有的设置了计算机室。完善了多种服务项目,为观众查阅更多资料、拓宽视野提供了方便条件。
第四、加强网络建设,提升服务功能。就目前来看,博物馆内部无论是馆舍面积、设施、人员还都满足不了广大群众全方位的需求。因此,博物馆必须协同各基层文化部門和单位,尤其是农村的文化站,家庭文化室等,形成县、乡、村、户一条龙的服务网络,争取将博物馆的普及宣传工作达到家喻户晓,人人皆知的效果。
第五、要使博物馆工作不断提高和进步,还须建立相应的信息反馈机制。通过信息反馈来了解社会和公众对博物馆各项业务工作作出评价,总结经验教训,用以指导博物馆工作,促进博物馆工作水平和社会效益的提高。公众参观展览和普及活动,必然会作出反应,提出意见和建议。而这些反应往往是博物馆工作中所存在的需要改进的问题。因此,当展览和教育普及活动面向公众后,博物馆就应及时的搜集公众对博物馆的反映。通过市场调查的方法,了解对博物馆工作的各种意见和建议要求,并及时反馈给各职能部门。
三、存在问题及解决问题的途径
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近十几年来,我国博物馆事业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尤其是免费开放以来,过去的博物馆“门前冷落車马稀”的状况得到了改变。但在为取得辉煌成绩喝彩的同时,我们也清醒的认识到,中国博物馆事业还面临着一些需要解决的问题。
博物馆整体专业水平相对有限,尤其是一些小型博物馆硬件不足,藏品的保存和展示环境令人担忧,社会职能发挥相对有限。博物馆要深入剖析自身发展中存在的问题,提升专业水平,完善博物馆的社会功能。增强博物馆自主管理和自我发展能力,提升博物馆的社会地位。
在目前体制下,博物馆的发展离不开各级政府的支持。其中包括管理体制的制定与实施,硬件建设资金的投入以及建立制度化、法制化的约束机制,对博物馆的行为起到引导、约束作用。建立一整套的政策法规的配套措施,强化监督与制约,形成博物馆的强大后盾。
综上所述,只有明确博物馆的性质、任务、建立和完善博物馆的公共服务体系。确定博物馆在经济社会中的位置,深度思考博物馆在经济社会发展和繁荣文化事业中应起的作用,把握发展方向,才能使博物馆在经济发展的大潮中长足发展,立于不败之地。博物馆和博物馆工作者要勇于肩负起时代赋予的光荣使命,抓好机遇,开拓进取,不断实践,为我国博物馆事业作出更大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