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源CTA双能量检查在诊断颅内动静脉畸形中的应用价值

来源 :延边医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uobinni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目的:探讨双源CTA双能量检查在诊断颅内动静脉畸形中的应用价值。方法:收集20例经DSA检查确诊并行双源CTA双能量检查的颅内动静脉畸形患者,比较其双源CTA与DSA的检查结果,并比较其与另外20例经DSA检查确诊并行单源CTA检查的颅内动静脉畸形患者的辐射剂量。结果:20例患者接受双源CTA双能量检查,3例大型脑AVM(直径>6cm)与DSA检查结果一致,5例中型脑AVM(直径3~6cm)中1例CTA未检出,与DSA检查结果差别无统计学意义(P=1.000),12例小型脑AVM(直径<3cm)中3例CTA漏诊,与DSA检查结果差别无统计学意义(P=0.217),CTA与DSA总体检查结果差别无统计学意义(P=0.106)。经双源CTA双能量检查的颅内动静脉畸形患者的DLP显著低于行单源CTA检查的患者(P<0.001)。结论:双源CTA双能量检查诊断大型脑AVM与DSA相符,诊断中型及小型脑AVM可能出现极少数漏诊,但与DSA检查结果差别无统计学意义;双源CTA
  颅内动静脉畸形(arteriovenous malformation,AVM)属于先天性腦血管疾病,也是临床最常见的脑血管畸形。本研究将对我院自2012年1月1日至2015年3月31日期间就诊的20例颅内动静脉畸形患者给予临床分析,从而探讨双源CTA双能量检查在诊断颅内动静脉畸形中的应用价值,并比较其与另外20例经DSA检查确诊并行单源CTA检查的颅内动静脉畸形患者的辐射剂量。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收集2012年1月2015年3月于我院接受DSA检查并确诊为脑AVM患者20例,20例均为单发病灶,其中男14例,女6例,年龄12~65岁,中位年龄38.5岁;病程3天~10年,中位数17个月;临床表现头晕、头疼3例,脑出血13例,肢体偏瘫1例,癫痫3例。
  1.2 检查方法 ①双源CTA:检查仪器由SIEMENS(德国西门子)提供SOMATOM Definition Flash新双源CT机,兴趣区为颈总动脉分叉处,触发阈值100Hu(自动触发),延迟时间5s,参数设置:A球管电压80 kV、参考管电流222 mAs,B球管电压140kV、参考管电流111mAs,开启Care Dose 4D。螺距0.7mm、旋转时间0.5s、层厚0.1cm、层间距0.1cm,指导患者行仰卧位,将60-70ml造影剂(优维显)加20ml生理盐水由肘正中静脉注入,速度为每秒5.0ml,以听眦线为扫描基线由颅底至颅顶实施扫描,将所得数据由后处理软件(SyngoVia)处理后判断结果;②单源CTA:检查仪器由GE(美国通用)提供Light Speed VCT 单源64排CT机,参数设置:螺距0.7mm、旋转时间0.5s、层厚0.625mm、层间距0.625mm,指导患者取仰卧位,以听眦线为扫描基线对颅底至颅顶进行扫描,造影剂注射方法同双源CTA双能量检查。将所得数据由后处理软件(ADW4.4)进行处理后判断结果。
  1.3 图像分析 由2名放射科主任医师和1名介入放射科主任医师采用盲法独立分析检查所获得的图像。根据DSA所见病灶大小,将脑AVM分为小型(直径<3cm)、中型(直径3~6cm)和大型(直径>6cm)。
  1.4 辐射剂量 放射长度乘积( Doselengthproduct,DLP)由CT扫描仪自行计算获得。
  1.5 统计学方法 所有数据均使用SPSS16.0软件包进行统计学分析,两个样本率的比较采用2检验或Fisher确切概率法。两个均数比较采用t检验或非参数秩和检验。P<0.05被认为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双源CTA双能量检查和DSA检查结果的比较。
  20例患者均经DSA检查确诊为脑AVM,均为单发病灶,对其中9例于DSA检查后施行栓塞治疗;病变位于额叶1例,颞叶6例,顶叶6例,枕叶2例,胼胝体区1例,小脑2例,2例累及多个脑叶;13例畸形血管团破裂出血。DSA可以清晰显示畸形血管团位置、大小、供血动脉及引流静脉。20例均同时接受双源CTA双能量检查,双源CTA可清楚显示网状纡曲、扩张的畸形血管团、供血动脉以及粗大的引流静脉。检查结果见表1。
  表1 双源CTA双能量检查和DSA检查对20例脑AVM患者的诊断结果比较(例)
  2.2 辐射剂量 双源CTA双能量检查与单源CTA检查辐射剂量比较
  颅内动静脉畸形患者经双源CTA双能量检查后,其DLP显著低于单源CTA检查的患者,差别有显著性(P<0.001)。详见表2。
  表2 双源CTA双能量检查与单源CTA检查辐射剂量比较
  3 讨论
  AVM的存在可以继发脑神经功能障碍、颅内出血等严重并发症,甚至造成死亡【1】。因此临床及时确诊并给予正确治疗是保障颅内动静脉畸形患者生活质量及生命安全的关键因素。
  目前DSA仍是诊断脑AVM的“金标准”。DSA不仅能定性诊断脑AVM,明确其位置、深度、范围、畸形血管团的大小、供血动脉与主干的关系及引流静脉的数目与分布情况,还能判别血流方向,超选择性插管造影还可进行栓塞治疗【2,3】。 本组20例患者经DSA检查确诊为脑AVM,其中9例接受栓塞治疗。近年来随着3D-DSA技术的广泛应用,又进一步提高了DSA在脑AVM诊断与治疗中的应用价值【4】。但DSA为有创性检查,并发症较多,如可加重脑血管痉挛、神经损伤、血栓形成等;需高压注入对比剂,限制了其在高血压或肾功能不全患者中的应用;另外,DSA检查相对耗时,费用较高。近年来CTA已得到广泛临床应用,与DSA相比较,CTA无创伤性,辐射量小,检查时间短且具有强大的后处理软件及多种后处理技术,可提供血管外部结构信息,为临床提供更多帮助。CTA诊断结果与DSA有较高的符合率【5】。本文对比研究双源CTA双能量检查与DSA检查,其中3例大型脑AVM的诊断结果与DSA一致;5例中型脑AVM中1例CTA未检出,两组间差别无统计学意义(P=1.000);12例小型脑AVM中CTA漏诊3例,两组间差别无统计学意义(P=0.217);总共20例患者CTA与DSA检查结果差别无统计学意义(P=0.106)。   本组CTA漏诊4例,其中3例为小型脑AVM,均发生于细小血管,其中1例病變位于后颅窝,骨伪影较明显,CTA未能做出明确诊断。
  因此我们认为双源CTA双能量检查可以有效诊断AVM,但对于极少数小病灶可能出现漏诊,且常发生于细小血管。
  双源CT采用双能量扫描,2个球管的电压分别为80kV和140kV,低电压球管电流明显高于高电压球管电流,保证了输出的射线有足够的能量,而且双源CT由两套球管和相对应的两组探测器构成两套数据采集系统,两个球管能同时同层进行扫描,所获得的低能和高能数据不存在位置和时间差,然后再进行双能量减影,即利用被扫描组织的类型不同以及在不同能量水平扫描时产生的衰减值的差异对骨骼直接减影,分离出只有血管的图像,仅需一次增强扫描即可完成检查,操作方便,目前在临床上有广泛的应用。本研究中双源CTA双能量检查和单源CTA检查所受辐射剂量分别为(275.80±14.10)、(1221.20±71.77)mGy·cm,经t检验两组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因此双源CTA双能量检查与单源CTA比较,可以明显降低辐射剂量。另外本研究中双源CTA双能量检查组的辐射剂量为(275.80±14.10),较柴学【6】等的研究结果更低,笔者认为可能与本研究中开启Care Dose 4D有关。目前已有研究表明Care Dose 4D技术在颅脑CT扫描、胸部CT扫描等检查中可以有效减低辐射剂量【7,8,9】,至于在颅脑CTA双能量检查中的应用有待进一步研究。
  综上所述,应用双源CTA双能量检查诊断颅内动静脉畸形的准确性及安全性均较高,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刘碧英,曹代荣,李银官等.三维多层螺旋CT血管成像对颅内动静脉畸形的诊断价值[J].临床放射学杂志,2011,30(9):1260-1264.
  [2]毛一朴,马隆佰.64层螺旋CT血管成像不同重建方法在肺动静脉畸形诊断中的应用[J].实用放射学杂志,2012,28(7):1028-1030,1051.
  [3]潘海鹏,李红,李建荣等.单期CT血管造影诊断脑静脉性血管瘤的可行性探讨[J].中国全科医学,2011,14(27):3180-3181.、
  [4]朱丽丽,杨春,李绍东等.磁敏感成像诊断脑血管畸形[J].放射学实践,2010,25(2):146-149.
  [5]杜万萍,周炳,廖海燕等.MRI增强扫描在脑发育性静脉异常诊断中的价值(附9例分析)[J].中国医师杂志,2010,12(2):239-241.
  [6]费军,张朝利,刘军华等.双能量CT血管造影在自发性颅内出血中的诊断价值[J].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2012,14(10):1039-1040.
  [7]王立淑,何文,张惠琴等.经颅彩色多普勒超声及经颅超声造影在颅内动静脉畸形中的应用[J].中华医学超声杂志(电子版),2010,07(10):1609-1615.
  [8]田进军,张晋宁,张含等.儿童脑动静脉畸形出血早期诊断和显微外科治疗[J].中华神经外科杂志,2013,29(2):182-185.
  [9]吴健,叶向阳,许晓杰等.64-MDCTA在自发性颅内出血诊治中的临床应用[J].江苏大学学报(医学版),2010,20(6):520-523.
其他文献
摘要: 目的:了解在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患者中使用接近人体温度的生理盐水,观察应用加温冲洗液对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手术患者的影响,方法:将60例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30例,实验组采取加温冲洗液措施,术中冲洗液加温至37-38 oC,对照组给予输入常温液体。比较两组患者术中及术后体温变化、寒战发生情况。结果:两组患者术中30 min、60 min和术毕实验组体温较对照组高,寒战例数
期刊
摘要:目的 :探究分析脑出血患者急性期血肿扩大的危险因素。方法: 选取我院2012年11月~2013年11月收治的40例脑出血患者作为临床研究对象,根据患者的血肿扩大情况分为血肿扩大组与无血肿扩大组,各20例,对导致脑出血患者急性期血肿扩大的危险因素进行分析。结果: 血肿扩大组血压持续升高的患者明显多于非血肿扩大组(p<0.05);血肿扩大组中丘脑出血患者显著多于非血肿扩大组(p<0.05);血肿
期刊
摘要:目的:探讨血培养阳性标本细菌鉴定和药敏试验在临床应用中的可行性。方法:选取2012年3月~2015年2月来我院接受菌血症治疗患者的血培养阳性标本培养液80例,均匀混于接种水中,并接种于鉴定板上依次进行生化微管法细菌鉴定和药敏试验,比较检测结果的符合率。结果:80例样品中,生物微管法细菌鉴定结果准确率均高于84.61%,x2检验结果为P0.05,无统计学意义。  3、讨论  随着现代医疗技术的
期刊
摘要:目的:本文对血尿酸水平与冠心病关系进行Meta分析,以更好地帮助医院提高治疗冠心病的临床效果。方法:用本文的关键词作为检索的关键词,所选择的数据库为中国期刊网数据库、万方数据库、维普数据库,同时通过文本文献进行检索,查找文献资料。结果:纳入实验的文献共有10篇,中文文献共有9篇,英文文献共有1篇,涉及到的研究对象共有2510例,冠心病患者有1255例,非冠心病患者有1255例。与非冠心病病患
期刊
胸外科患者以手术治疗为主,但手术创面大、危险系数高,术后为了促进伤口的愈合、进行营养治疗等,使患者术后常需要各种管道,包括:经鼻胃肠减压管、十二指肠营养管、颈部伤口引流管、胸腔引流管、纵隔引流管、腹部伤口引流管、胃造瘘管、空肠造瘘管、经鼻(口)气管插管、深静脉导管、尿管等。根据患者病情不同,所携带的管道数量达到3-8根不等。为了使患者治疗更安全,减少医生的抱怨,减轻患者的痛苦,作为护理人员应做出更
期刊
摘要:目的: 对狼疮性肾炎应用免疫抑制剂进行治疗,对其效果进行观察研究。方法: 随机选取我院于2013年2月到2014年2月期间收治的72名狼疮性肾炎患者进行治疗观察研究。将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的患者在接受治疗时仅给予环磷酰胺冲击治疗,观察组患者在治疗时运用吗替麦考酚酯联合来氟米特治疗。结果: 观察组的治疗总有效率为91.67%,对照组的治疗总有效率为75.00%,就治疗总体有效率而
期刊
摘要:目的:探讨老年男性甲状腺癌的临床特点。方法:选取2014年3月-2015年5月我院收治的120例老年男性甲状腺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对120例老年男性甲状腺癌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结果:120例老年男性甲状腺癌患者中乳头状癌患者为42例,占总人数的35.0%;滤泡状癌患者为31例,占总人数的25.8%;未分化癌患者为33例,占总人数的27.5%;甲状腺髓样癌14例,占总人数的11.7%。结论
期刊
摘要:目的:分析膝关节半月板损伤的MRI诊断。方法:选取我院2014年5月~2014年12月收治的膝关节半月板损伤患者共9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临床诊断,观察组使用标准MRI进行诊断,对比两组膝关节半月板损伤患者的临床诊断情况。结果:对照组诊断方法的敏感79.8%,准确度78.6%,特异度77.8%,阳性预测值51.2%,阴性预测值93.8%,诊断破裂膝数为15个,未破裂
期刊
摘要:目的:探討慢性支气管炎与幽门螺杆菌(Helicobacter pylori,Hp)感染之间的关系。方法:选取我院慢性支气管炎患者72例,根据14C-UBT检测结果分为两组,观察组40例14C-UBT阳性,对照组32例14C-UBT阴性,观测两组发病情、病情缓解情况以及C反应蛋白(CRP)、血白细胞(WBC)。结果:观察组12例患者出现慢性支气管炎,发病率为30.00%;对照组18例患者出现慢
期刊
摘要:目的:探讨COPD并肺心病心力衰竭hs-CRP、BNP检测临床意义。方法:观察组:选择了慢性阻塞性肺疾病伴随肺心病心力衰竭患者,检查hs-CRP、BNP水平以及动脉血检查。对照组:选择同期健康体检人员,检查hs-CRP、BNP水平。结果:对照组相对比,观察组经过检测后,其hs-CRP、BNP水平更高,两组之间存在显著差异,具有统计学的意义,P<5%;其次,不同心力衰竭程度的hs-CRP、BN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