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2018年1月,《普通高中地理课程标准(2017年版)》正式颁布,其中指出要“创新培育学科素养的学习方式”,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等学习方式”。在高中地理教学中,探究式学习是改变传统接受式的学习方式,鼓励学生大胆猜测和想象,积极探究的学习方式。文章阐述了高中地理人教版(必修)“问题研究”的价值,并以“问题研究”为例探讨了落实探究式学习的教学策略。
关键词:高中地理;探究式学习;课堂教学;问题研究
一、探究式学习的内涵和特征
正如郑金洲教授说,探究式学习是运用探究的方式进行的学习过程和活动,即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发现问题并以一种类似科学研究的方法对问题进行分析和研究,从而解决问题及获得知识的过程和活动。
探究式学习包括以下几个特征。
1.问题性
问题是这种学习方式的核心和起点,探究式学习是以问题为中心的学习。探究式学习活动之初是要有“问题”,这个问题可以是学生自己发现并提出的,也可以是教师根据学生的生活实际、社会现实和学生的认知水平有目的地创设出来的。探究式学习活动的主体部分是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
2.自主性
学生是探究式学习活动的主体,探究式学习是学生自主学习的过程。布鲁纳认为,探究式学习有一种“自我奖赏”的功能,它容易引起学生“发现的兴奋感,学生可以将发现作为奖赏而自行学习”。正是这种“自我奖赏”能促使学生深入探究,做到想学、能学、会学、坚持学的自主学习。
3.过程性
探究式学习与传统的教学模式相比更注重学生的探究过程,学生的体验和表现比死记硬背住结果更重要。在探究式学习的过程中,学生经过发现问题、进行质疑,之后做出判断和选择,最后进行分析、综合和概括,使学生的认知活动层层推进、步步深入。
二、人教版(必修)“问题研究”栏目的价值
在人教版高中地理教材中,“问题研究”是设置在每个章节的正文学习内容之后的教学栏目,它将某些内容以实际问题的形式呈现给学生,目的是让学生在探究过程中,发展能力、获得知识,形成人地协调发展的观念。“问题研究”栏目的价值主要体现为以下几个方面。
1.“问题研究”为研究式学习提供了内容和形式丰富多样的教学案例
在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的三册教材中,共有 16 个“问题研究”课题,它们是学生掌握“探究式学习”的重要教学案例。综合考虑,可以将这 16 个课题主要分为三种类型:猜想型、问题解决型、思辩型。
猜想型的课题主要考察的是学生对已学地理知识的灵活运用程度,以及学生的创新能力和研究学习能力。例如,人教版必修一第四章的课题“崇明岛的未来是什么样子”,学生需要联系本章所学的知识点——河流地貌的发育来猜想。
问题解决型课题需要学生运用所学的地理知识和原理分析地理问题产生的原因并提出解决地理问题的对策。例如,人教版必修二第四章的课题“煤城焦作出路何在”,就是让学生分析焦作市发展面临的问题和潜在优势,并在此基础上提出焦作市经济发展的具体对策与措施。
思辩型课题需要学生在学习了相关的地理原理和规律之后对某一地理现象表达自己的观点。这类课题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批判与反思能力、发散性思維,以及从地理的视角分析问题能力。例如,人教版必修三第三章的课题“河流上该不该建大坝”,学生需要用辩证的观点看待河流的综合开发。
2.“问题研究”有利于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
人教版(必修)“问题研究”栏目是依据新课程标准而专门设计的一个栏目,该栏目要求改变学生以往对地理知识死记硬背的机械学习和被动学习的方式,要求以学生为主体,实现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和探究学习,使学生真正体会学习的乐趣。
3.“问题研究”有利于改变教师的教学方式
“问题研究”的教学倡导采用探究式教学法,教师需要改变常规的讲授法,摒弃传统的“填鸭式”为主的教学方法。教师在实施“问题探究”的教学过程中,要重视教学情境的创设,要组织学生进行小组间的合作学习,要加入到学生之间的讨论中并给与指导。
三、以人教版(必修)“问题研究”为案例的课堂教学策略
1.精心制作“问题研究”的教学设计
一方面,教师在制作“问题探究”的教学设计时,要注重教学情境的创设,要将“问题研究”的教学置于真实、生动的情景下,以此来激发学生的求知欲与好奇心。另一方面,教师在制作“问题研究”的教学设计时,必须先弄清学生已有的知识水平和背景知识,尽可能帮助学生搭建新知识与旧知识之间的“桥梁”,从而促进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并对所学知识进行有意义的建构。
2.创设良好的学习环境,营造师生平等交流的课堂氛围。
良好的学习环境可以让学生在宽松、自由的环境中尽情发挥,促使每个学生都能积极参与其中,使学生的自主学习的主动性能够充分发挥。教师要重视师生的平等对话,要参与到学生当中,把自己当成学生的一员,同时也要及时指导,从而提高合作探究的学习质量。
3.应更加注重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的达成
高中地理教材“问题研究”的根本目标是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所以“问题研究”的三维教学目标应更加注重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的达成。在过程与方法方面:应注重培养学生的分析能力、探索和尝试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在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方面:应注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学生的科学态度、人地协调发展的素养以及可持续发展的观念。
4. 采用多样评价方式,注重探究式学习的过程评价
在“问题研究”教学过程中,对学生进行评价时,不能只靠分数来衡量,而是重在评价学生的研究过程。如:学生在整个活动过程中参与度、与同伴的协调合作情况、对小组贡献情况,以及参与活动后的变化等等。此外,评价可以采用教师评价、学生的自评、学生间的互评、小组间的评价、小组内的评价等多种评价方式。
参考文献:
[1]姚翠儿.探究性学习在高中地理课堂教学中的应用研究[D].西北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4
[2]李青.人教版高中地理“问题研究”专栏的教学实施研究[D].上海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1
关键词:高中地理;探究式学习;课堂教学;问题研究
一、探究式学习的内涵和特征
正如郑金洲教授说,探究式学习是运用探究的方式进行的学习过程和活动,即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发现问题并以一种类似科学研究的方法对问题进行分析和研究,从而解决问题及获得知识的过程和活动。
探究式学习包括以下几个特征。
1.问题性
问题是这种学习方式的核心和起点,探究式学习是以问题为中心的学习。探究式学习活动之初是要有“问题”,这个问题可以是学生自己发现并提出的,也可以是教师根据学生的生活实际、社会现实和学生的认知水平有目的地创设出来的。探究式学习活动的主体部分是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
2.自主性
学生是探究式学习活动的主体,探究式学习是学生自主学习的过程。布鲁纳认为,探究式学习有一种“自我奖赏”的功能,它容易引起学生“发现的兴奋感,学生可以将发现作为奖赏而自行学习”。正是这种“自我奖赏”能促使学生深入探究,做到想学、能学、会学、坚持学的自主学习。
3.过程性
探究式学习与传统的教学模式相比更注重学生的探究过程,学生的体验和表现比死记硬背住结果更重要。在探究式学习的过程中,学生经过发现问题、进行质疑,之后做出判断和选择,最后进行分析、综合和概括,使学生的认知活动层层推进、步步深入。
二、人教版(必修)“问题研究”栏目的价值
在人教版高中地理教材中,“问题研究”是设置在每个章节的正文学习内容之后的教学栏目,它将某些内容以实际问题的形式呈现给学生,目的是让学生在探究过程中,发展能力、获得知识,形成人地协调发展的观念。“问题研究”栏目的价值主要体现为以下几个方面。
1.“问题研究”为研究式学习提供了内容和形式丰富多样的教学案例
在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的三册教材中,共有 16 个“问题研究”课题,它们是学生掌握“探究式学习”的重要教学案例。综合考虑,可以将这 16 个课题主要分为三种类型:猜想型、问题解决型、思辩型。
猜想型的课题主要考察的是学生对已学地理知识的灵活运用程度,以及学生的创新能力和研究学习能力。例如,人教版必修一第四章的课题“崇明岛的未来是什么样子”,学生需要联系本章所学的知识点——河流地貌的发育来猜想。
问题解决型课题需要学生运用所学的地理知识和原理分析地理问题产生的原因并提出解决地理问题的对策。例如,人教版必修二第四章的课题“煤城焦作出路何在”,就是让学生分析焦作市发展面临的问题和潜在优势,并在此基础上提出焦作市经济发展的具体对策与措施。
思辩型课题需要学生在学习了相关的地理原理和规律之后对某一地理现象表达自己的观点。这类课题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批判与反思能力、发散性思維,以及从地理的视角分析问题能力。例如,人教版必修三第三章的课题“河流上该不该建大坝”,学生需要用辩证的观点看待河流的综合开发。
2.“问题研究”有利于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
人教版(必修)“问题研究”栏目是依据新课程标准而专门设计的一个栏目,该栏目要求改变学生以往对地理知识死记硬背的机械学习和被动学习的方式,要求以学生为主体,实现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和探究学习,使学生真正体会学习的乐趣。
3.“问题研究”有利于改变教师的教学方式
“问题研究”的教学倡导采用探究式教学法,教师需要改变常规的讲授法,摒弃传统的“填鸭式”为主的教学方法。教师在实施“问题探究”的教学过程中,要重视教学情境的创设,要组织学生进行小组间的合作学习,要加入到学生之间的讨论中并给与指导。
三、以人教版(必修)“问题研究”为案例的课堂教学策略
1.精心制作“问题研究”的教学设计
一方面,教师在制作“问题探究”的教学设计时,要注重教学情境的创设,要将“问题研究”的教学置于真实、生动的情景下,以此来激发学生的求知欲与好奇心。另一方面,教师在制作“问题研究”的教学设计时,必须先弄清学生已有的知识水平和背景知识,尽可能帮助学生搭建新知识与旧知识之间的“桥梁”,从而促进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并对所学知识进行有意义的建构。
2.创设良好的学习环境,营造师生平等交流的课堂氛围。
良好的学习环境可以让学生在宽松、自由的环境中尽情发挥,促使每个学生都能积极参与其中,使学生的自主学习的主动性能够充分发挥。教师要重视师生的平等对话,要参与到学生当中,把自己当成学生的一员,同时也要及时指导,从而提高合作探究的学习质量。
3.应更加注重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的达成
高中地理教材“问题研究”的根本目标是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所以“问题研究”的三维教学目标应更加注重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的达成。在过程与方法方面:应注重培养学生的分析能力、探索和尝试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在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方面:应注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学生的科学态度、人地协调发展的素养以及可持续发展的观念。
4. 采用多样评价方式,注重探究式学习的过程评价
在“问题研究”教学过程中,对学生进行评价时,不能只靠分数来衡量,而是重在评价学生的研究过程。如:学生在整个活动过程中参与度、与同伴的协调合作情况、对小组贡献情况,以及参与活动后的变化等等。此外,评价可以采用教师评价、学生的自评、学生间的互评、小组间的评价、小组内的评价等多种评价方式。
参考文献:
[1]姚翠儿.探究性学习在高中地理课堂教学中的应用研究[D].西北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4
[2]李青.人教版高中地理“问题研究”专栏的教学实施研究[D].上海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