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是改革创新的事业。和谐社会的时代背景赋予了党的活动方式以新的科学内涵,能否通过创新党的活动方式来加强各级党组织的自身建设,努力提高党的执政能力、执政水平、保持党的先进性,回应新的时代背景对党的工作的要求,是关系到能否顺利推进改革开放伟大进程,促进社会和谐,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的重大课题。
【关键词】和谐社会;活动方式;党的建设;创新研究
该论文为2013年大连交通大学党建思想政治工作理论与实践研究立项课题:和谐社会视域下党的活动方式创新研究(DJSZ-2013-B17 ) 的阶段性成果。
一、创新党的活动方式的必要性
党的活动方式是指中国共产党为保持、体现党的性质,实现党的宗旨,完成历史使命,于不同的历史时期在党内外开展一系列活动从而形成的具有内在联系、形成系统的形式,即为达到行动目的而采取的方法、途径、手段等。党的活动方式受党内环境和社会环境的影响,不同的社会环境造就了不同的活动方式。随着世界政治、经济全球化的发展,尤其是我国进入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的伟大时期,国际国内形势复杂多变,因此,为适应当前时代变化,历史的新要求,必须重视对党的活动方式的创新研究。新形势下如果党组织继续固守与现实生活脱节的传统的活动方式,必然会在实际的操作过程中遭遇挫折和阻碍。可以说,党的活动方式是否具有先进性、创新性直接关系到党的生存与发展。党的十七届四中全会指出:“党的基层组织要适应新形势新任务要求,创新活动内容方式,找准开展活动、发挥作用的着力点,在扩大党员参与面、提高实效性上下功夫,增强创造力、凝聚力、战斗力。”这就表明了党中央一直非常重视党的活动方式的创新,并把它作为适应新时代要求的重要内容。
二、和谐社会视域下党的活动方式创新面临的问题
1、对党的活动方式认识不清,创新意愿不够强烈。
创新活动必须建立在一定的主客观条件之上。然而,必须认识到的是,一方面,从主观条件来看,当前对党的活动方式的理解存在很大的误区。片面理解党的活动方式的内涵,认为党组织的活动就是党的会议,就是开会传达上级党组织精神,读报纸、学文件,将党组织的活动方式演变为单纯的“文件教育”、“党报教育”。对党的活动方式的功能认识不足,没有把党组织的活动作为教育管理党员、提高党员党性修养和党员素质的有效途径,没有充分挖掘这些活动在激发党员先进性和示范性方面的作用,将党组织的活动表面化,将党的活动与中心工作割裂,没有将两者有机结合起来。另一方面,从客观条件来看,很多党组织的活动方式创新受客观条件制约是非常明显的。如经济条件差,活动经费难以保证,活动经费的多少在某种程度上对组织活动方式的多样化和内容的丰富性具有较大影响。党组织活动的经费主要来源于上级党组织的拨款或自筹,源头单一且数额有限,对于学习资料的购置和组织多种形式的活动产生较大的限制。一些组织活动的开展需要党员自担费用,这难免会挫伤党员参与活动的积极性,影响着广大党员的参与及创新意愿。
2、党的活动方式、内容比较单一,针对性不强。
形式是为内容服务的。创新党组织活动方式,目的是为了更好地体现活动内容,以实现党组织的目标。然而当前党的活动方式,无论从形式还是内容上看,都存在严重的不足。表现在活动方式随意性比较大,想起来就活动。有的虽然有计划,也只是应付上级党组织的检查,使活动流于单一枯燥,缺乏影响力。内容空乏,大多仍局限于听讲座,开会议,学理论等传统形式。很多传统活动的内容为考察入党积极分子的培养及党员的转正,单调乏味,很难长期调动党员的积极性。有些活动方式的开展不是在调查研究的基础上,而是领导拍脑袋决策,没有把党员关注的热点、难点问题作为选择活动方式的依据。有些活动方式搞一刀切,千人一律,不论文化、心理层次,没有标准和创意,针对性不强,致使党员在活动中出现人在心不在的现象,影响活动效果。
3、制度建设缺乏规范性,工作不够深入,缺乏实效性。
完善科学的管理制度是加强和改进党组织自身建设、提高党组织战斗力和凝聚力的保障。然而,对于党员活动的组织、纪律执行等方面仍缺乏较规范的管理。制度建设不完善,严重影响了党建工作实效性的发挥,阻碍了党组织活动的有效开展。每一种活动都是为了实现某种目标达到某种目的。创新党组织活动方式的最终目的是为了发挥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以便更好地服务群众。但是有些党组织却只是为活动而活动,表面上搞的轰轰烈烈,实际上群众没有享受到多少,很多活动的影响多表现为形式上的意义大于实际效果。在党组织活动方式上墨守成规,传统的活动方式被长期频繁使用,制度化程度较高,造成党务工作者在工作上依赖传统经验,面对新的形势和任务,总是根据自身工作经验和已有的制度进行贯彻落实,对现实情况和现实生活缺乏足够的考虑,缺乏探索创新精神。这些活动方式上存在的问题对党建工作造成了严重的危害,消弱了党组织的号召力、凝聚力和战斗力,不利于党建工作服务于中心工作。
三、创新党的活动方式的几点思考
创新是一个民族的灵魂,是一个政党永葆生机的源泉。要增强党组织的号召力、凝聚力和战斗力,提高党组织工作的水平,充分发挥党组织的作用,必须解决党组织活动方式中存在的问题,不断改进和创新党的活动方式。
1、提高对党的活动方式的认识,丰富活动的形式与内容,全面创新党组织活动方式。
针对当前普遍存在的对党的活动方式的内涵、功能认识不深刻的问题,在今后的工作中,党组织应更加注重解放思想,提高党员对活动方式重要性的认识,激发党支部改进和创新活动方式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多数党员认为制约党支部组织活动有效开展的最主要原因是:活动形式单调,组织生活内容缺乏创新、欠吸引力。党组织活动方式是党员活动内容的表现形式,是党组织开展活动的载体和依托,更是党密切联系党员和群众的桥梁。党的活动方式如果选不好,就会影响到党的活动效果的取得进而影响整个党的建设事业的快速发展。党组织的活动方式的改进和创新是党组织建设的重要内容,因此要想确保党的方针措施和工作任务有效落实,必须进一步强化党员的认识,认真做好党员的教育工作,各基层党组织在改革和创新活动方式的过程中必须充分依托自身的实际情况,科学、合理地改进和创新党组织活动方式,调查、分析组织内外部特点,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活动方式的确定定当服务于党组织活动的主题和内容,努力达到内容和方式、主题与形式的完美结合。组织活动内容,应体现时代性,突出针对性;组织活动形式,应体现现代性,富于创造性。 2、优化组织结构,完善相关制度,提高组织活动的规范性和实效性。
设置高效的组织结构是改进党的活动方式建设,提高党的凝聚力、战斗力的基础。要坚持从实际出发制定和规划活动方式,调查显示,党支部的人数要适宜,应控制在10人以上30人以下,过多过少都会影响支部活动的效果。应当本着“小型、灵活、多样、实效”的原则,对党组织结构进行优化和创新。要注意抓好对党组织活动内容和方式方法的督促检查,层层落实,建立健全对党组织活动方式考核体系。表彰在党员教育活动内容和活动方式创新方面取得突出成绩的组织,对于在活动方式、活动内容和效果方面没有起色的党组织要提出批评,同时限期整改。充分利用各种宣传媒体,创新党员活动阵地,使党员活动方式不断丰富多彩,营造良好的党员活动氛围。此外,密切结合党建目标,在党支部组织生活、入党积极分子培养考察、党员的发展与教育、干部培养等方方面面完善党组织的相关管理制度,实现党的各项活动的制度化和规范化。出台专门的文件,规定党员活动补贴最低标准,给予基层党组织和党员活动经费保障。工作有力的支部班子是实现党组织活动方式创新的基础。开会这种传统的组织活动方式在诸多问题面前,经常无法有效地发挥作用。这就要求支部班子,去开动脑筋,抛弃传统套路,善于创新,研究探讨采用何种恰当的活动形式去组织、开展活动。从而使得党的活动目的更加明确,组织形式丰富多样,党员参与的积极性也就必然得到激发,党员的参与度与活动的互动性得到改观,活动效果得到提升。支部在党员心目中的作用和地位得以提升,对支部的依赖程度增强,活动也更易于开展。
党组织活动的开展将会直接影响党员群体的先进性、积极性和创造性的发挥,面对新形势新任务,应进一步明确党组织的工作内容和活动方式,使基层党组织工作更加富有时代气息,更加富有实际成效。如何根据自身特点,不断创新党组织活动方式,将组织活动主题与实际工作有机的联系起来、把活动负于恰当的载体之上,是当前党建工作探讨的重要课题。创新党组织活动方式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工作,和谐社会视域下,党的各级部门以及党务工作者要善于学习,勤于思考,不断地用创新精神鞭策自己,探索新途径,掌握新方法,积极开辟创新党的组织活动方式的新天地。
【参考文献】
1.罗中枢.坚持改革创新,推进党的建设[J].四川大学学报2008(4)
2.曾平江.高校基层党组织考核工作的实践与思考[J].科教文汇2010(5)
3.熊慧敏.高校基层党组织活动方式和内容创新的思考[J].党政建设2009(02)
4.赵帅.当前高校基层党组织活动方式析论[J].学理论2010(1)
【关键词】和谐社会;活动方式;党的建设;创新研究
该论文为2013年大连交通大学党建思想政治工作理论与实践研究立项课题:和谐社会视域下党的活动方式创新研究(DJSZ-2013-B17 ) 的阶段性成果。
一、创新党的活动方式的必要性
党的活动方式是指中国共产党为保持、体现党的性质,实现党的宗旨,完成历史使命,于不同的历史时期在党内外开展一系列活动从而形成的具有内在联系、形成系统的形式,即为达到行动目的而采取的方法、途径、手段等。党的活动方式受党内环境和社会环境的影响,不同的社会环境造就了不同的活动方式。随着世界政治、经济全球化的发展,尤其是我国进入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的伟大时期,国际国内形势复杂多变,因此,为适应当前时代变化,历史的新要求,必须重视对党的活动方式的创新研究。新形势下如果党组织继续固守与现实生活脱节的传统的活动方式,必然会在实际的操作过程中遭遇挫折和阻碍。可以说,党的活动方式是否具有先进性、创新性直接关系到党的生存与发展。党的十七届四中全会指出:“党的基层组织要适应新形势新任务要求,创新活动内容方式,找准开展活动、发挥作用的着力点,在扩大党员参与面、提高实效性上下功夫,增强创造力、凝聚力、战斗力。”这就表明了党中央一直非常重视党的活动方式的创新,并把它作为适应新时代要求的重要内容。
二、和谐社会视域下党的活动方式创新面临的问题
1、对党的活动方式认识不清,创新意愿不够强烈。
创新活动必须建立在一定的主客观条件之上。然而,必须认识到的是,一方面,从主观条件来看,当前对党的活动方式的理解存在很大的误区。片面理解党的活动方式的内涵,认为党组织的活动就是党的会议,就是开会传达上级党组织精神,读报纸、学文件,将党组织的活动方式演变为单纯的“文件教育”、“党报教育”。对党的活动方式的功能认识不足,没有把党组织的活动作为教育管理党员、提高党员党性修养和党员素质的有效途径,没有充分挖掘这些活动在激发党员先进性和示范性方面的作用,将党组织的活动表面化,将党的活动与中心工作割裂,没有将两者有机结合起来。另一方面,从客观条件来看,很多党组织的活动方式创新受客观条件制约是非常明显的。如经济条件差,活动经费难以保证,活动经费的多少在某种程度上对组织活动方式的多样化和内容的丰富性具有较大影响。党组织活动的经费主要来源于上级党组织的拨款或自筹,源头单一且数额有限,对于学习资料的购置和组织多种形式的活动产生较大的限制。一些组织活动的开展需要党员自担费用,这难免会挫伤党员参与活动的积极性,影响着广大党员的参与及创新意愿。
2、党的活动方式、内容比较单一,针对性不强。
形式是为内容服务的。创新党组织活动方式,目的是为了更好地体现活动内容,以实现党组织的目标。然而当前党的活动方式,无论从形式还是内容上看,都存在严重的不足。表现在活动方式随意性比较大,想起来就活动。有的虽然有计划,也只是应付上级党组织的检查,使活动流于单一枯燥,缺乏影响力。内容空乏,大多仍局限于听讲座,开会议,学理论等传统形式。很多传统活动的内容为考察入党积极分子的培养及党员的转正,单调乏味,很难长期调动党员的积极性。有些活动方式的开展不是在调查研究的基础上,而是领导拍脑袋决策,没有把党员关注的热点、难点问题作为选择活动方式的依据。有些活动方式搞一刀切,千人一律,不论文化、心理层次,没有标准和创意,针对性不强,致使党员在活动中出现人在心不在的现象,影响活动效果。
3、制度建设缺乏规范性,工作不够深入,缺乏实效性。
完善科学的管理制度是加强和改进党组织自身建设、提高党组织战斗力和凝聚力的保障。然而,对于党员活动的组织、纪律执行等方面仍缺乏较规范的管理。制度建设不完善,严重影响了党建工作实效性的发挥,阻碍了党组织活动的有效开展。每一种活动都是为了实现某种目标达到某种目的。创新党组织活动方式的最终目的是为了发挥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以便更好地服务群众。但是有些党组织却只是为活动而活动,表面上搞的轰轰烈烈,实际上群众没有享受到多少,很多活动的影响多表现为形式上的意义大于实际效果。在党组织活动方式上墨守成规,传统的活动方式被长期频繁使用,制度化程度较高,造成党务工作者在工作上依赖传统经验,面对新的形势和任务,总是根据自身工作经验和已有的制度进行贯彻落实,对现实情况和现实生活缺乏足够的考虑,缺乏探索创新精神。这些活动方式上存在的问题对党建工作造成了严重的危害,消弱了党组织的号召力、凝聚力和战斗力,不利于党建工作服务于中心工作。
三、创新党的活动方式的几点思考
创新是一个民族的灵魂,是一个政党永葆生机的源泉。要增强党组织的号召力、凝聚力和战斗力,提高党组织工作的水平,充分发挥党组织的作用,必须解决党组织活动方式中存在的问题,不断改进和创新党的活动方式。
1、提高对党的活动方式的认识,丰富活动的形式与内容,全面创新党组织活动方式。
针对当前普遍存在的对党的活动方式的内涵、功能认识不深刻的问题,在今后的工作中,党组织应更加注重解放思想,提高党员对活动方式重要性的认识,激发党支部改进和创新活动方式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多数党员认为制约党支部组织活动有效开展的最主要原因是:活动形式单调,组织生活内容缺乏创新、欠吸引力。党组织活动方式是党员活动内容的表现形式,是党组织开展活动的载体和依托,更是党密切联系党员和群众的桥梁。党的活动方式如果选不好,就会影响到党的活动效果的取得进而影响整个党的建设事业的快速发展。党组织的活动方式的改进和创新是党组织建设的重要内容,因此要想确保党的方针措施和工作任务有效落实,必须进一步强化党员的认识,认真做好党员的教育工作,各基层党组织在改革和创新活动方式的过程中必须充分依托自身的实际情况,科学、合理地改进和创新党组织活动方式,调查、分析组织内外部特点,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活动方式的确定定当服务于党组织活动的主题和内容,努力达到内容和方式、主题与形式的完美结合。组织活动内容,应体现时代性,突出针对性;组织活动形式,应体现现代性,富于创造性。 2、优化组织结构,完善相关制度,提高组织活动的规范性和实效性。
设置高效的组织结构是改进党的活动方式建设,提高党的凝聚力、战斗力的基础。要坚持从实际出发制定和规划活动方式,调查显示,党支部的人数要适宜,应控制在10人以上30人以下,过多过少都会影响支部活动的效果。应当本着“小型、灵活、多样、实效”的原则,对党组织结构进行优化和创新。要注意抓好对党组织活动内容和方式方法的督促检查,层层落实,建立健全对党组织活动方式考核体系。表彰在党员教育活动内容和活动方式创新方面取得突出成绩的组织,对于在活动方式、活动内容和效果方面没有起色的党组织要提出批评,同时限期整改。充分利用各种宣传媒体,创新党员活动阵地,使党员活动方式不断丰富多彩,营造良好的党员活动氛围。此外,密切结合党建目标,在党支部组织生活、入党积极分子培养考察、党员的发展与教育、干部培养等方方面面完善党组织的相关管理制度,实现党的各项活动的制度化和规范化。出台专门的文件,规定党员活动补贴最低标准,给予基层党组织和党员活动经费保障。工作有力的支部班子是实现党组织活动方式创新的基础。开会这种传统的组织活动方式在诸多问题面前,经常无法有效地发挥作用。这就要求支部班子,去开动脑筋,抛弃传统套路,善于创新,研究探讨采用何种恰当的活动形式去组织、开展活动。从而使得党的活动目的更加明确,组织形式丰富多样,党员参与的积极性也就必然得到激发,党员的参与度与活动的互动性得到改观,活动效果得到提升。支部在党员心目中的作用和地位得以提升,对支部的依赖程度增强,活动也更易于开展。
党组织活动的开展将会直接影响党员群体的先进性、积极性和创造性的发挥,面对新形势新任务,应进一步明确党组织的工作内容和活动方式,使基层党组织工作更加富有时代气息,更加富有实际成效。如何根据自身特点,不断创新党组织活动方式,将组织活动主题与实际工作有机的联系起来、把活动负于恰当的载体之上,是当前党建工作探讨的重要课题。创新党组织活动方式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工作,和谐社会视域下,党的各级部门以及党务工作者要善于学习,勤于思考,不断地用创新精神鞭策自己,探索新途径,掌握新方法,积极开辟创新党的组织活动方式的新天地。
【参考文献】
1.罗中枢.坚持改革创新,推进党的建设[J].四川大学学报2008(4)
2.曾平江.高校基层党组织考核工作的实践与思考[J].科教文汇2010(5)
3.熊慧敏.高校基层党组织活动方式和内容创新的思考[J].党政建设2009(02)
4.赵帅.当前高校基层党组织活动方式析论[J].学理论2010(1)